“新四化”理论研究综述

2015-03-28 10:56檀向群杨慧宇
淮南师范学院学报 2015年2期
关键词:工业化城镇化现代化

檀向群,杨慧宇

(池州学院 思政部,安徽 池州 247000)

党的十八大向全党作出了“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道路”的重大战略部署,以此为契机,学界掀起了关于“新四”化理论研究热潮,本文拟对近年来新四化理论研究热点做一简单回顾和梳理。

一、基础性理论研究

(一)“新四化”的概念和特征

党的十八大召开之后,有关新四化的新型提法引起了学界专家们的激烈反响。胡锦涛总书记在报告中关于“新四化”概念和内容的陈述得到了学界一致认可,如石建勋、刘亚洲、田如柱、谭里、于滨、赵东明①石建勋:《城镇化推动“新四化”》,《解放日报》2013年3月7日,第7版;刘亚洲:《“新四化”聚共识》,《中国对外贸易》2013年第3期;田如柱:《中国“新四化”之路怎么走——访清华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研究员常修泽》,《经济参考报》2013年6月3日,第8版;谭里:《“新四化”绘就新蓝图》,《人民日报海外版》2012年11月13日,第3版;于滨:《以多元化信息安全全力服务“新四化”》,《中国航天报》2013年1月22日,第3版;赵东明:《职教是实现“新四化”的基础》,《光明日报》2013年2月16日,第10版。等。基于此,新四化的概念和主要内容包括三个方面:①中国特色的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②“四化”之间的新型关系: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工业化和城镇化互动、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相互协调;③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的新型发展方式。那么本文的研究对象就是以新型工业化、新型信息化、新型城镇化和新型农业现代化为主要内容的新四化。

“新四化”特征研究不多,仅限于“新”意上的探讨,其中以易鹏为代表,他认为,新四化之新体现在三个方面,即着重点从发展目标到发展路径的“新”转变;发展理念从“以物为主”到“以人为本”的“新”转变;“四化”关系从相互独立到融合集成、相辅相成的“新”转变。

在新四化研究中,学界更多地把目光投向新型工业化,新型工业化内涵基本定位于十六大报告中提出的:“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路子。”

新型城镇化概念虽然学界没有统一界定,但大致相似,其中张占斌老师②张占斌:《新型城镇化的战略意义和改革难题》,《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13年第1期。认为新型城镇化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内涵: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四化”协调互动,产业发展和科技进步,城乡发展和农村文明延续的城镇化;人口、经济、资源和环境相协调,集约、智能、绿色、低碳,生态文明,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城镇化;区域经济发展和产业布局紧密衔接,提高城市承载能力,展现中国文化、文明自信的城镇化;人的全面发展,包容性、和谐式城镇,农业转移人口有序市民化和公共服务协调发展,和谐社会和幸福中国的城镇化。关于新型城镇化的特征有多种说法,夏锋在《规模效应、人口素质与新型城镇化的战略考量》一文中提出新型城镇化的主要特征是人口城镇化。田静在其《新型城镇化评价指标体系构建》一文中则认为新型城镇化特征是产业联动、城镇质量、城乡统筹、社会和谐。

新型农业现代化的内涵学界研究不多,仅见于吴海峰的《新型农业现代化探讨》和《新型农业现代化发展研究》两篇论文中,吴海峰认为新型农业现代化,是以粮食和农业优质高产为前提,以绿色生态安全和集约化、标准化、组织化、产业化、信息化程度高为主要标志,以基础设施、机械装备、服务体系、科学技术和农民素质为有力支撑的农业现代化。其特征包括:优质高产高效,绿色生态安全,发挥多功能性,规模化、集约化、标准化、组织化、产业化、信息化程度高,较为有力的支撑体系,与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协调发展。关于新型信息化的内涵与特征,学界研究较少,没有对它的界定。

(二)“新四化”的发展模式、路径与目标

关于“新四化”总体发展模式,“四化同步”成为很多专家解题重点,如何理解“四化同步”,常修泽①田如柱:《中国“新四化”之路怎么走——访清华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研究员常修泽》,《经济参考报》2013年6月3日,第8版。认为要实行“新四化”最重要的还是进行体制改革。梅松武在《“新四化”在互动中提升》中认为,“新四化”在互动中提升,产业升级扩大内需重在“人”的变化。韩俊、金碚、刘铮等也提出相同的观点。②金碚:《“新四化”同步方能全面建成小康》,《人民日报》2013年4月21日,第8版;本报编辑:《“新四化”同步,共圆小康梦》,《新华每日电讯》2013年3月16日,第5版;《“新四化”同步:如何破题》,《人民日报》2013年3月24日,第5版;张怡恬:《“新四化”同步是现代化建设的大思路》,《人民日报》2013年4月21日,第8版。

关于新型工业化,胡晔在《我国新型工业化道路探索》中提出,我国实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路径选择是信息化与工业化相结合;基于循环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新型工业化道路的模式是“信息化与工业化相结合”的 “循环经济”模式。孙学光③孙学光:《中国新型工业化进程分析与科学推进研究》,《华中科技大学》2008年11月。提出,新型工业化总体目标是:实现工业化与信息化互动发展,以科技创新为动力,加速工业化发展步伐,发展循环经济,实现可持续发展;以工业化为基础,工业化与城市化协调发展以工业化为核心,三大产业协调发展。他认为中国新型工业化道路的路径应该是建立导向机制、创新动力机制、完善保障机制、构筑支撑机制。

关于新型城镇化的发展路径,夏峰在《规模效应、人口素质与新型城镇化的战略考量》中认为应该是规模城镇化向人口城镇化的转型。杨晓东在《我国新型城镇化发展道路探讨》中认为,新型城镇化的发展目标是人本城镇化、品牌城镇化、集约城镇化、城乡统筹城镇化、集群城镇化、绿色城镇化。

新型农业现代化的发展路径,邱剑锋认为新型农业现代化的内涵和目标,集中体现在以知识资本替代传统劳力和资本;农业、农民、农村“三位一体”;农业现代化、农村工业化、农村城镇化、农民知识化“四化连动”;生产、生活、生态“三生统一”;绿色、蓝色、白色“三色”农业;有机、绿色、无公害“三种”食品;数字化替代经验化等方面,其观点可参见《走新型农业现代化的道路》一文。

(三)新四化的评价指标体系

关于新型工业化,杨韡韡在《新型工业化评价指标体系及测度分析》一文中按照新型工业化内涵、特征和原则,借鉴国内外关于工业化阶段划分标准,将新型工业化评价指标体系分为两类、七个评价准则。两类分别为工业化水平和新型度;新型度中包括六个评价准则:科技含量、效益水平、集约化水平、生态化水平、信息化水平、国际竞争力水平及人力资源发挥状况。谢春④谢春:《我国新型工业化指标体系构建及评价方法》,《财经理论与实践》2011年第4期;谢春:《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及实证分析谢春》,《系统工程》2011年第3期。在总结回顾前者研究的基础上,将评价指标体系分为四个层次,分别为目标层、准则层、主题层和指标层四个层面,其认为新型工业化评价指标体系具体由8大类、37个指标构成,即经济发展、创新环境、技术进步、产业结构、综合效益、资源利用、绿色制造、人力资源利用等方面的指标,较为系统和全面。孙智君在《欠发达地区新型工业化评价指标体系及水平测度研究——以湖北省为例》中根据欠发达地区在新型工业化过程中具有目标多重性和条件约束性的特征及其影响因素,构建了一个包含7个准则层、27项指标的评价体系。

关于新型城镇化,田静在《新型城镇化评价指标体系构建》中认为新型城镇化指标体系共由 3大系统:城镇化发展的动力系统、质量系统和公平系统,8项子目标,45个指标构成。曾志伟在分析新型城镇化的新型度内涵的基础上,从环境、经济、社会三个层面构建新型城镇化新型度的二级评价指标体系,详见于 《新型城镇化新型度评价研究——以环长株潭城市群为例》。张向东结合河北省的实际,在《河北省新型城镇化水平测度指标体系及评价》一文中构建了河北省新型城镇化发展水平评价的指标体系,共 6个维度:基础设施、经济发展、人口城镇化、生活方式、环境状态和城乡统筹,包括27个操作指标。牛晓春在《基于新型城镇化视角的区域城镇化水平评价——以陕西省10个省辖市为例》中,以陕西省10个省辖市为例,建立由人口、经济、基础设施、生活质量、生态环境、城乡统筹发展诸因素构成的新型城镇化评价指标体系。

(四)“新四化”之间的互动与协调发展

“新四化”之间的互动研究从有关新四化理论研究开始就有了相关论述,研究较为丰富,主要集中在新型工业化与新型城镇化;新型工业化、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信息化与新型工业化等方面的互动研究。在新型工业化与新型城镇化方面,郭丽娟在《新型工业化与新型城镇化协调发展评价》一文中基于新型工业化与新型城镇化协调发展的内涵,突出"新型"和"互动",构建了新型工业化与新型城镇化协调发展综合评价模型,并对四川省18个地市进行实证分析。苗建萍在《新型城镇化与新型工业化的互动发展机制》中认为推进新型城镇化与新型工业化的良性互动发展,应从构建资源要素优化配置机制、可持续发展的制度保障机制、产业支撑机制和区域间的利益协调机制四方面着手。郝华勇在总结分析以往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通过《我国新型工业化与城镇化协调发展空间分异与对策》一文构建出了涵盖新型工业化与新型城镇化内涵的综合评价体系,以协调发展度综合评价二者协调发展水平。

在新型工业化、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方面,李伯华在《新型工业化、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动态评价——以湖南省为例》一文中,通过构建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利用主成分分析法和复合系统协调发展模型,对湖南省2000-2009年的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综合发展指数和系统协调度进行了评价。李艳华在《.黑龙江省垦区城镇化与新型工业化、农业现代化之间的协调性与发展思路研究》一文中以黑龙江省垦区为例,提出了“三化”协调发展的对策选择:发展垦区支柱产业,提升垦区的科技创新能力;建立生态型的垦区城镇;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牛瑞华在《加快新型城镇化建设 推动“三化”协调发展——关于城镇化、工业化、农业现代化内在关系及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思考》中认为“三化”协调分两个层次,一个是“三化”本身,即加快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推进农业现代化;另一个就是“三化”之间的协调配合、相互促进。并就城镇化、工业化、农业现代化关系及新型城镇化建设提出因势利导、借势布局,发挥“工业、农业、传统商业”优势,加快城镇化建设的对策和建议。徐君针对中原经济区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农业现代化的协调发展,发表了《中原经济区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评价》一文,构建了相应的“三化”协调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包括4个层次、25个评价指标。

在信息化与新型工业化方面,周振华在《新型工业化道路:工业化与信息化的互动与融合》中认为信息化与工业化的互动与融合,发生在三个不同层次:产品层面、生产经营层面、产业层面:IT,并提出从促进全社会综合创新、实行市场化的运作方式、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加强教育培训,加快人力资本积累、注重相关外部配套环境的培育和建设五个方面促进工业化与信息化的互动与融合的建议。熊季霞①熊季霞:《信息化带动新型工业化之对策探讨》,《石家庄经济学院学报》2006年第6期。从更新观念,提高认识,增强意识、加强组织领导和统筹规划、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加快发展信息产业、加强人力资源建设等方面就我国实施“以信息化带动新型工业化,走新型工业化”战略对策进行了探讨。毕正华①毕正华:《信息化带动新型工业化研究》,《理论探讨》2007年第5期。认为信息化带动工业化的载体是城市化,通过积极参与国际商务中心竞争,培育若干个具有国际竞争优势的都市群,以此带动整个国民经济发展和新型工业化的实现。张帆在《试论信息化在新型工业化中的地位与作用》一文中从信息化在新型工业化中的地位与作用谈到实施新型工业化道路的方式与方法。马健②马健:《产业融合:信息化推动新型工业化的战略选择》,《华东经济管理》2008年第2期。认为应从“三网融合”、优势企业、制度环境和市场空间等战略措施来推进中国新型工业化道路实现。苗圩③苗圩:《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 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装备制造》2008年第11期。认为应从传统产业竞争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发展、产业自主创新体系的构建和工业化发展等方面来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的融合。

二、相关性理论研究

(一)新四化与产业转型、升级与重组

新四化同步发展要求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实现调整、转型和重构,即依靠技术进步,实现产业的协调发展和结构的提升。新四化与产业理论研究主要集中于新型工业化与产业、新型城镇化与产业两方面。在新型工业化与产业研究方面,简晓彬在《产业联动对新型工业化的作用分析》一文中认为产业联动可以促进区域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和可持续发展;提高区域信息化水平;提升区域人力资源开发的层次、规模和效益。宋帅官④宋帅官:《新兴产业:推进新型工业化和产业转型的战略选择》,《工业技术经济》2010年第6期。从新兴产业的比较优势、重要性等方面进行分析,总结出新兴产业可供选择的发展模式和需要突破的发展瓶颈。周顺奎⑤周顺奎:《新型工业化模式下的产业结构优化策略分析》,《特区经济》2012年第1期。分析了产业结构优化的主要动力,并就新型工业化带动产业结构优化提出具体对策措施。李磊⑥李磊:《基于耦合模型的新疆高新技术产业与新型工业化协调发展研究》,《科技进步与对策》2013年第2期。从耦合模型的角度对高新技术与新型工业化协调发展度提出对策和建议。李伟、武振等都就新型工业化与产业发展提出自己的看法。⑦李伟:《中国新型工业化推进中产业结构跨越式升级的路径选择》,《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9期;武振:《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推进住宅产业现代化科学发展》,《住宅产业》2013年第5期。

在新型城镇化与产业研究方面,王静研究了产业集聚区与新型城镇化建设的互动发展关系,并提出促进其互动发展的对策建议,形成了《产业集聚区与新型城镇化互动发展的思考》一文。吴福象⑧吴福象:《新型城镇化、创新要素空间集聚与城市群产业发展》,《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2013年第4期。⑨花建:《新型城镇化背景下的文化产业发展战略》,《东岳论丛》2013年第1期。认为应当促进人才和产业的聚集和互动,通过强化要素空间聚集功能,推动城市群空间体系产业的协调发展。花建⑨把新型城镇化比作中国文化产业发展的重大机遇,文化产业要做出贡献,必须突出四个重点:发挥文化引领和提升作用、壮大文化产业主体、鼓励社会各界参与和再造城镇空间形态。李光勤⑩李光勤:《新型城镇化背景下新闻出版产业发展的机遇及对策》,《出版发行研究》2013年第7期。分析了新型城镇化的研究现状及其为新闻出版产业带来的机遇,并提出新闻出版产业应对新型城镇化的对策。梁俊强⑪○梁俊强:《新型城镇化的重要模式——绿色建筑产业》,《新城建设科技》2013年第4期。提出绿色建筑集中建设及其产业的集聚发展是探索新型城镇化模式的有效途径,并重点阐述了绿色建筑产业新城在新型城镇化模式探索中的独特优势。李南⑫○李南:《新型城镇化与产业体系现代化的双重演进——以河北沿海地区为例》,《特区经济》2012年第8期。从河北沿海地区的建设基点和发展规划出发,提出了河北沿海地区实现新型城镇化与产业体系现代化的双重演进的战略和路径。

(二)新四化与区域发展

新四化作为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推手,对区域经济的推动作用是显而易见的,有关新四化与区域经济发展的论文和著述层出不断,一些专家对新四化与区域经济发展的一般性理论做了探讨和研究,一些专家就新型工业化与区域发展选取个案做实证研究,得出结论。在新型工业化方面,郝华勇⑬○郝华勇:《中部六省新型工业化与城镇化协调发展评价与对策》,《湖南行政学院学报》2012年第1期。在构建新型工业化与城镇化的综合评价体系上,以中部六省为例进行了实证研究,并提出相应对策和建议。张秋莲⑭○张秋莲:《欠发达地区新型工业化的多维审视》,《企业经济》2011年第10期。从科学发展观的视野审视欠发达地区的新型工业化的发展问题。

在新型城镇化方面,赵莹在《长三角小城镇新型城镇化建设的理性思考》一文中就长三角地区的小城镇进行新型城镇化建设提出相应的建议。张小雷就中国干旱区城镇化发展现状及其路径选择在《中国干旱区城镇化发展现状及新型城镇化路径选择》一文中做了一定的探讨。黄亚平在《欠发达山区县域新型城镇化动力机制探讨——以湖北省为例》一文中对欠发达山区新型城镇化动力机制做了探讨。冯煜雯的《关中经济区新型城镇化发展路径探析》一文对关中经济区的新型城镇化发展路径问题作了探讨。在新型农业现代化方面,胡若哲在《中原经济区战略框架下的具有中原特点的农业现代化道路》一文中对中原经济区战略框架下的具有中原特点的农业现代化道路做了阐述。焦必方在《长三角“城市群后花园”构想与解析——长三角区域特色农业现代化发展模式探索》一文中基于长三角区域特色农业现代化发展模式提出长三角“城市群后花园”构想。

(三)新四化与可循环经济

新型工业化方面,慈福义在《基于循环经济的区域新型工业化产业结构与布局问题探讨》中认为广义新型工业化应包括新型工业化布局,循环经济促进新型工业化的产业融合和产业结构高级化。纪玉山在 《循环经济范式下的新型工业化道路探析》一文中从微观的生产方式、中观的产业结构及宏观的体制政策三个层面寻求创新,走符合循环经济范式要求的新型工业化道路。刘军在《我国新型工业化进程中农村循环经济发展途径探析》一文中通过对新型工业化进程中农村循环经济实践及其制约因素的分析,提出了我国发展农村循环经济的战略途径。

新型城镇化方面,李忠在《绿色、循环、低碳的新型城镇化发展研究》一文中认为要把生态文明理念和原则全面融入城镇化全过程,走集约、智能、绿色、低碳的新型城镇化道路。刘少华在《新型城镇化背景下低碳经济的发展之路》一文中剖析了低碳经济与新型城镇化的内涵,探讨了在新型城镇化背景下低碳经济的发展之路。

新型农业现代化方面,辛阳①辛阳:《我国农业循环经济发展效益评价》,《南方农业学报》2013年第8期。根据我国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的整体特点,构建了能够客观反映各个省(市)循环经济发展水平的综合指标体系,并利用熵权系数对我国农业循环经济发展效益进行了客观评价。苏立亚②苏立亚:《循环经济与西部少数地区农业发展探析》,《培养创新型人才、推进科技创新、推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内蒙古自治区第六届自然科学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2011年12月。认为发展西部少数民族地区的循环经济,是一种新的农业生产模式。昌伶侠③昌伶侠:《湖北省农业循环经济的发展与农业生产要素使用效率》,华中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1年。从湖北省实际情况出发,认为发展农业循环经济也是解决湖北省农业困境最好解决方法之一。陈光磊④陈光磊:《循环经济型生态农业模式构建——以我国中原经济区建设为例》,《生态经济》(学术版)2013年第1期。针对河南不同地区特点,构建出四种循环经济型生态农业模式;并从六个层面,提出实施循环经济型生态农业的决策建议。

(四)新四化与体制机制

新型工业化方面,郭宏颖⑤郭宏颖:《全面建立符合新型工业化要求的体制机制》,《沈阳日报》2011年7月7日,第2版。强调要全面建立符合新型工业化要求的体制机制。刘娜⑥刘娜:《为新型工业化创造良好的体制机制和发展环境》平顶山日报,2012年2月22日,第6版。认为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离不开良好的体制机制和发展环境。

新型城镇化方面,魏明哲⑦魏明哲:《体制机制创新助力新型城镇化建设——我市坚持"三化"协调科学发展系列报道之九》,《新乡日报》2012年10月16日,第1版。认为要积极进行体制机制创新,创造良好的经济发展环境,提高民生和社会服务保障水平,为推动新型城镇化建设提供有力支持。甘露⑧甘露:《推进新型城镇化需要体制机制创新》,《中国经济时报》2012年9月20日,第5版。认为要顺应发展与转型的大趋势,需要通过体制机制创新,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进程。柏建波⑨柏建波:《完善体制机制,推进新型城镇化》,《淮安日报》2013年8月15日,B01版。提出要完善城乡一体化的体制机制,有序推进新型城镇化,是解决好三农问题的重要决策。冯奎⑩冯奎:《以体制机制创新推动新型城镇化发展》,《中国发展观察》2012年第10期。提出要以体制机制创新推动新型城镇化发展。吴天君①吴天君:《走新型城镇化引领 “三化”协调发展路子探索完善城乡一体化体制机制》,《河南日报》2012年1月14日,第6版。认为要完善城乡一体化体制机制,需走新型城镇化引领“三化”协调发展路子。苗建萍②苗建萍:《新型城镇化与新型工业化的互动发展机制》,《经济导刊》2012年第1期。提出新型城镇化与新型工业化良性互动发展机制的构建与实现,要靠良好的体制和制度的建立以及有效的实施。

此外,学者们还对新四化与地方政府、新四化与伟人思想、新四化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新四化与社会及新四化与教育发展等进行了多方面的探讨和解析。

三、研究的不足

10多年来,学界关于新四化理论研究经历了从无到有的过程,取得了一定成果。据不完全统计,有关新四化整体性理论研究的著作、论文、报告达到600多篇(部),多为本世纪以来的著述,其中通过国家图书馆数字图书馆文津检索系统检索到了专著2部,论文290篇,报纸刊文201篇;通过CNKI全文数据库检索了论文38篇,报纸刊文73篇,年鉴、报告等资料73条(篇)。

新四化理论研究虽有了一定的研究基础,但也有其不足和缺陷。

一是理论研究上的不全面性。在对新四化做理论研究时,很多专家只是就其中某一点做微观研究,少见全面的宏观具有指导意义的理论研究,使得新四化理论研究水平难以突破现有视域和水平。

二是不够深入。对一些热点问题,一些学者虽有较多的触及和探讨,但其中关键和实质性的部分并没有挖掘和剖析,一些问题难以有深入研究,对以后的相关建设也不能提出前瞻性的指导意见。

三是没有系统性。大多专家和学者对新四化的理论研究目的多是从社会热点或自身研究需求出发,并非是遵循新四化内在规律出发的,因而有关新四化的理论研究稍呈凌乱之势。学界对一些理论重点、侧重点方面的研究显现出不均衡状态,例如工业化方面的研究就非常繁多,农业化方面的研究就显得较少,这种态势不利于学界对于新四化的整体把握和认识,使得学者对这一方面的研究水平受到局限。

四是理论与实效相对割裂。大多学者对新四化研究都是从理论出发然后再归于理论,难有实效。现有对新四化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效果相对割裂,没有较好地融合、渗透,为当地社会和政府带来看得到的利益实效。

今后,若是能够从宏观角度对其做全局把握,促进社会和政府介入,直接为经济社会发展产生效益,那么,新四化理论研究便落在实处了。

猜你喜欢
工业化城镇化现代化
边疆治理现代化
关于加快新型建筑工业化发展的若干意见
《新型工业化》征稿启事
工业化失败的国家缺了什么?(上)
家乡的城镇化
Hair Highway--Studio Swine 的现代化诠释
坚持“三为主” 推进城镇化
加快推进以人为本的新型城镇化
对构建新型城镇化的观察思考
工业化住宅渐行渐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