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影
(安徽财贸职业学院,安徽 淮南 230022)
近年来,农村秸秆禁烧工作已经严重困扰着各级各部门。安徽省是农业大省,农产品品种多、规模大,是农业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常年农作物种植面积800多万公顷①倪胜如:《12-8主要年份耕地面积(2014年)》,《安徽统计年鉴》2014年。,主要种植的是小麦、水稻、玉米等,秸杆资源丰富,各类农作物秸秆年产量达6000多万吨。但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机械化进程的提高和科技的进步,农村秸秆作燃料越来越少,广大群众对秸杆的处理都是一烧了之。这样不仅对大气环境造成了污染,对人民群众身体健康造成伤害,而且浪费了大量可利用资源,也容易引发大雾造成交通事故。
安徽省各级政府和各个部门高度重视秸杆燃烧工作,短时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部分地区违法焚烧秸秆现象仍然屡禁不止,政府抓环保禁烧秸秆,农民图省事焚烧秸秆,两者矛盾突出,空气质量也逐年下降。而且各种形式的强制禁烧工作主要以“堵”为主,不能发挥长久的作用。要想从根本上解决秸秆禁烧工作,关键是要做好“疏”的工作,变被动禁烧为主动禁烧。笔者通过这几年对禁烧工作的观察与研究,认为循环经济模式下的秸秆禁烧方式才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见烟就罚,见火就抓”,干部“禁烧不力”问责,“十户联保区内有一户发生焚烧秸秆的,其余九户皆受同样处罚”,“加强领导,严防死守,严令禁止”,“秸秆利用能挣钱秸秆焚烧要罚钱”等等,展示了秸秆禁烧工作的艰巨性和各级政府及部门对秸秆禁烧工作的决心。有些地区禁烧政策严厉,个别沿渠村镇村民就近向灌溉渠道抛洒秸秆;致农业灌溉渠道经常淤积、堵塞,部分渠段甚至遭到毁坏。有的农民把秸秆挪个地方后再点燃,致使把点干部根本无法追责。总之,各种“堵“的禁烧措施,一定程度上损害了干群关系,效果不佳。
焚烧秸秆宣传工作,各级政府年年都做,但效果不尽如人意。首先受人力、资金条件限制,秸秆禁烧宣传教育还没有真正深入到农村;其次,禁烧工作的宣传形式过于简单,有的仅局限于传单和标语;再次,宣传工作缺少持续性,往往都集中在夏季和秋季,而这两个季节农民都忙于抢收,没时间认真聆听宣传,再说受条件限制,大多数农民很难在短时间内深刻理解秸秆禁烧的意义。因此,缺少持续性的秸秆禁烧的宣传工作不能内化到到农民的心里,难以长久奏效。
安徽省人民政府办公厅根据《中共安徽省委办公厅安徽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推进农作物秸秆禁烧和综合利用工作的意见》(厅 〔2013〕22号)要求,结合实际,制定了2014年全省秸秆禁烧工作方案。方案中明确奖补对象和标准、规范奖补资金使用、严格奖补资金清算和加强资金监管四项奖补政策。留茬低、深耕、再回收等都需要增加成本。这些补贴远远不足以弥补处理秸秆所花费的支出,而且这些政策在贯彻的过程中还会出现不能及时兑现的现象。如安徽省各级财政实施以奖代补,对小麦、油菜、玉米秸秆禁烧和综合利用每亩奖补20元,对水稻秸秆禁烧和综合利用每亩奖补10元。在高价的秸秆处理费用和低补贴面前,农民就少了秸秆处理的积极性。
笔者查阅安徽省相关统计年鉴获知,截止2012年,安徽省农村人口约5376万人①倪胜如:《12-1农村基本情况和农业生产条件(2014年)》,《安徽统计年鉴》2014年。,可耕地约418万公顷②倪胜如:《12-8主要年份耕地面积(2014年)》,《安徽统计年鉴》2014年。,主要农产品的产量位居全国各省前十名左右,是名副其实的农业大省。据调查发现,农村人口中超60%以上青壮年劳动力走出农村,奔向外地务工或经商,留守农村的“389961”③留守农村的389961人群指妇女、老人和儿童群体。人群中,除儿童外,能够参与农业生产的多为妇女和老人。这些人中有的年龄偏大,有的文化程度低,或者二者兼而有之。农忙时节,各自忙乎自家农活,缺少联合意识,天气好时,抢收粮食,无暇顾及秸秆的处理;另外由于文化较低,环保意识弱,对他们来说秸秆处理采取最为省力省钱的方式就是付之一炬。
近年来各级政府和部门也在积极寻找秸秆“变废为宝”的途径,诸如秆还田推广、秸秆饲料处理、加工食用菌基料和沤造有机肥、秸秆做沼气等等,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这些方法都因为秸秆的收集使用成本过高和技术上难以突破而没有达到预期效果。较早科学综合地利用秸秆,上市公司国栋建设就是其中之一。令人遗憾的是,曾经的“秸秆大王”像有些企业组织一样,如今已连续几年少收或者不收秸秆,基本淡出了秸秆市场。
农业循环经济就是在农业物质的循环、再生、利用的基础上发展经济。是一种建立在农业资源回收和循环再利用基础上的农业经济发展模式。其生产的基本特征是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其目的是通过农业资源高效和循环利用,实现污染的低排放甚至零排放。基于此,本文主要探讨循环经济视角下秸秆的回收利用问题。
禁烧秸秆数年来,一直是采取以堵为主的方式,要想从根本上解决问题,疏则更符合科学发展的要求。为此,安徽省做了很多尝试。近年来,安徽省不断沿着以堵为主、堵疏结合和以疏为主等路线,从不断尝试各种秸秆禁烧的方式方法,从更长远、更有利于农民、农业、企业和生态环境的角度开展秸秆综合利用工作。笔者从安徽省农委农村能源办了解到,2014年夏季,省加大秸秆禁烧和综合利用力度,有效控制了秸秆焚烧的现象。截至6月底,夏季作物秸秆综合利用量1298④汪彤:《采用遥感技术监控秸秆禁烧》,http://news.cnhubei.com/xw/2015zt/hblh/201502/t3172682.shtml万吨,利用率超过七成。其中,农业领域综合利用率超过五成。如油菜成熟收获的时候,为配合做好秸秆禁烧,今年无为县在全县大力推广油菜机收暨秸秆还田新技术,变堵为疏,在实现油菜生产全程机械化的同时推进秸秆综合利用。同时以“堵”为辅,建立县、乡和村三级禁烧巡查网络,各监督组包保到村,驻点田间地头,加大禁烧政策宣传力度,也取得了一定的效果。“疏”为主“堵”为辅为秸秆回收循环利用创造一个人和环境。
2014年“三夏”时节,作为农业大省的安徽省秸秆禁烧初显成效,全省各地秸秆焚烧明显减少。笔者调查发现,各地正从“年年禁年年烧”的怪圈中总结经验,亮出了的“实在”、“管用”,深入人心、形式多样的禁烧宣传招数,基层干群的禁烧观念发生了变化:从“你不准烧”转变成“我不愿烧”。如合肥利用国庆假期、春节等来宣传秸秆禁烧和相关补贴政策、安徽阜南低碳骑行宣传禁止焚烧秸秆、凤台县深入田间地头以快板书形式巡回演出宣传秸秆禁烧等。形式多样的宣传,易于老百姓接受。不仅如此,安徽省各地还把原夏收和秋收的宣传工作长年化,持久化。常年不定期地采用如电视、报纸、农村广播、标语、宣传车、农民技能培训、村民会议等形式进行宣传,从思想上解决了秸秆禁烧循环利用的问题。
我国每年农作物秸秆量达7亿吨之巨。秸秆其实是“放错地方的资源”,综合利用前景广阔。然而全国各地频频爆出秸秆综合利用企业退出市场,面临转产或停产的状态。如四川攀西首个秸秆气化站几成摆设、南京溧水县仲巧宏、河南省新密市王树森等人的秸秆加工专业合作社经营也陷入了困境。经调查发现,秸秆加工利用企业经营不善的主要原因之一是资金短缺。秸秆利用市场化是方向但前期需要政府的大力扶持。政府应积极制定各种政策与措施,拓宽秸秆利用企业的融资渠道和加大对秸秆回收利用企业扶持力度。如通过政府下属的担保公司担保融资,确保企业顺利度过秸秆收购关。2014年安徽省将按照“奖补和利用挂钩,谁利用、奖补谁,利用越多、奖补越多”的原则,对秸秆发电企业利用我省农作物秸秆发电实行财政奖补,对在自然含水率以内的秸秆按照实际利用量实行分类补贴。政府应严格贯彻各种奖补政策的同时,还应通过多种方式,拓宽各种性质的资金进入秸秆回收利用市场,盘活秸秆利用这盘棋。从而为秸秆回收循环利用提供资金上的保证。
每年秸秆收购工作成了各大企业的大麻烦。平常农村里的年轻人外出打工,农忙时节回来收割庄稼后,就得播下一季的种子,接着继续打工。没人愿意花太多的时间和体力去收秸秆,所以到了农忙季节,企业就只能自己花钱,临时雇人去收秸秆,产生大量人力成本。为减轻企业负担,更好地做好秸秆的回收利用,安徽省深入开展“联收联耕”①指推行统一组织机械收割、统一旋耕还田、统一技术要求、统一收费标准"四统一"联收联耕新模式。试点。在肥东八斗镇5个村(居、社区)实行联收联耕试点并探索整镇推进联收联耕工作,其它每个乡镇确定1个村(居、社区)开展联收联耕试点②王恩计,夏邦琳:《肥东县八斗镇秸秆联收联耕群众省力省钱》,http://j.news.163.com/docs/10/2014100915/A84I9DJ390019DJ4.html.。通过成立或组织农机专业合作社,积极开展秋季水稻统一组织机械收割、统一旋耕还田、统一技术要求、统一收费标准的“联收联耕”整村或整乡镇推进试点,取得了显著成效,从而规避了劳动力不足,为秸秆的回收循环利用提供了人力上的保证。
秸秆禁烧工作开展数年来,各级干部都一致认为,什么时候农民觉得“烧秸秆就是烧钱”了,秸秆禁烧工作就好做了。秸秆的身份怎样才能“高贵”起来呢?最根本一点就是它要有很好的使用价值,利用它有很好的经济效益、很低的使用成本,。这样政府就要制定各种政策与措施,做好秸秆收割、打捆、加工利用等技术的研发,使高秸秆的肥料化、燃料化、饲料化、基料化和原料化等成为可能。邯郸市鸡泽神昶联合旋耕设备有限公司生产的秸秆切碎灭茬旋耕机一次性完成秸秆收割、切碎、灭茬和旋耕,将四遍的工作量简化为一遍,大大节约了能源和时间。科技为先是秸秆能够全量还田(粉碎还田和沼气还田等)的关键。不仅如此,还要通过引种试种,筛选出一批适合机械化收获的农产品新品种,推广免耕直播栽培模式,减少秸秆的产出量。如2014年安徽新安机械制造有限公司与合肥工业大学联合研制的秸秆打捆机在安徽庐江县试用,取得了理想的效果。安徽肥东县在石塘、包公、八斗等10个乡镇油菜高产创建示范片,推广油菜免耕直播栽培模式,加快农机农艺技术融合,促进油菜机械化收割。此外安徽农业大学和丁伦保种植基地的反复研究,改良了一种红褐色食用菇,提高其抗病能力,此菌菇可直接使用秸秆种植,不用粉碎和消毒,栽培技术简便易行,可以充分利用稻草(壳)、各种秸秆、木屑、棉籽壳、花生藤(壳)等作为大量铺地培养基,使土地充分实现生态修复。以实用的技术作主导,可以从根本上解决秸秆禁烧工作这一难题,使之更具有持久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