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文生,王 灿
(1.黄冈师范学院党委宣传部,湖北黄冈438000;2.南京大学历史学院,江苏南京210000)
关于地方高师院校转型发展的路径思考
——基于台湾屏东教育大学的转型实践
宋文生1,王 灿2
(1.黄冈师范学院党委宣传部,湖北黄冈438000;2.南京大学历史学院,江苏南京210000)
转型发展是应对高等教育新常态的重要时代命题,抓住新一轮高等教育转型发展的契机,对于地方高师院校意义重大。本文通过对台湾屏东教育大学的转型发展实践分析,阐述在新形势下,地方高师院校应采取更加重视社会竞争、重新思考定位、建立唯一、实现校地校企良性互动的转型发展路径选择。
屏东教育大学;地方高师院校;转型发展;路径
自1999年以来,我国高等教育领域通过合并、重组、升格等形式,产生了一大批地方新建本科院校,这其中,包括一大批高等师范院校。历经15年的发展,地方高师院校经历了从专科向本科的外延扩张、从单科性师范类教育向多科性综合化教育的内涵提升两次转型。当前,我国高等教育呈现出新常态特征,对接社会需求、拓展服务能力、推进内涵式发展、走向社会中心,成为新时期高等教育的新使命。2014年5月,国务院在《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文件中明确指出:“引导一批普通本科高等学校向应用技术类型高等学校转型”。地方高师院校站在第三次转型发展的节点上,抓住新一轮高等教育改革契机,深入推进转型发展,对于地方高师院校意义重大。事实上,我国台湾地区中南部地方高师院校早在2005年前后,就开始了对自身办学转型发展的探索实践,台湾屏东教育大学就是其中的佼佼者。借鉴转型发展的成功经验、探索转型发展的实践路径,是值得地方高师院校深刻思考的时代命题。
1946年10月,台湾总督府屏东师范,改名为台湾省立屏东师范学校,建于台湾南部屏东市, 2005年,屏东师范学校与屏东商业技术学院进行资源整合转型,改名为屏东教育大学,定位为教学应用型大学,并着眼于向综合应用性大学发展。2005年前后,该校发展面临多重困难:一是台湾地区少子化程度日益加深,学生人数不断减少;二是台湾地方县市政府的经费紧张,教育拨款日益减少;三是区位较之大中城市偏远,难以吸引学生;四是台湾地区教育主管部门在2005年开始实施高等教育改革,推进教育市场化,办学经费绝大部分需要通过自筹来实现。因此,要在艰难的环境中脱颖而出,必然需要强化本身既有的优势,且降低不确定性因素的影响。
(一)屏东教育大学转型前后的教育目标 屏东教育大学在资源整合转型之前,学校的教育目标为:“一是秉持术德兼修的学风、成己成人的教风、温馨优质的校风,培育光热力美的兼具的专业人才;二是以全人教育为基石,培养各阶段各类之教师及其他教育专业人员之外,并发展学生多元专业智慧与能力;三是首重师范教育,兼重学术研究与推广服务以领导社会改变,落实大学之社会责任。”而在其资源整合转型后,其教育目标也随之调整为:“一是以教育学术为本的师资培育和培养教育研究与实务之专门人才,衡诸社会与文化发展,中长期目标除以师资培育之外,同时以教学取向培养教育、人文艺术、理学领域之实业、研究与具备通识知识基础的专业人才;二是教师以教学为本位,鼓励提升学术研究的质量,透过产学合作及推广服务以领导社会改变,以落实大学教育的宗旨;三是未来依据学校与社会趋势的发展,依然保留与邻近大学洽谈整合教育资源的可行性,以发展成为更为全面的综合应用性大学为目标。”
(二)屏东教育大学转型发展的具体举措 随着教学目标的明确定位,屏东教育大学进一步明确教学是学校发展的根本,需要与对外的社会需求及社会价值相一致,才不会被社会所淘汰,才能推动学校全方位、多元化发展。为此,学校决策层做了大量工作:一是固本与开创。该校配合台湾教育部门师资培育政策的改变,将教育学院的四个学系设为专职进行师资培育的任务单位,其它学院均转型成为非师资培育的院系,回归精致化的师资培育;二是发展整合课程。该校为提供学生将来多元的就业技能,陆续开设以教育、文化、艺术和资讯产业相关的各式整合型课程供学生选修,例如将屏东商业技术学院原有的精品商业课程进一步打磨、整合,并结合原有的教育学精品课程,推出升级版整合型的教育培训商业课程;三是加强通识教育。该校成立通识教育中心,专门负责研究制订各式通识教育纲领,期望接轨专业基础教育与多元整合学程,培育各类复合型人才;四是提升教师教学效能,成立教师发展中心,建立教师教学效能的评价机制,确保学生学习与教学品质,奖助教师从事与教学相关的学术研究和社会实践,落实系统化的知识管理,培育教师具备双语教学与科技融入教学的能力,促使学校有能力走向国际化;五是积极与地方政府建立教育策略联盟,让教师专业能与地方辅导专业接轨,对于地方中学、小学和幼儿园的教师成长共同结合,发挥原有的师范教育影响力,同时,积极和欧美大学加强学术交流与互访,带动师生成长;六是简化行政组织。学校行政单位并没有因整合而变得臃肿,反而根据实际需求进行组织再造与简化,组织控制幅度进一步缩小,人力资源充分运用,个人与群体行政效能大幅提升。
(三)屏东教育大学转型发展的具体成效 随着各项举措的深入执行,屏东教育大学转型发展的成效愈加明显,学校转型所设定的中期“四化”发展目标也愈加清晰:一是国际化,即由内而外的在地全球化;二是关联化,即由外而内的全球在地化;三是品质化,即不断自我提升并确保素质与教育机会均等;四是丰富化,即提升各类教育的学习机会与内容。近年来,该校包括教师品质、学习品质、研究品质、管理品质、基建品质等在内的各方面事业均得到较大提升,学校转型之初“全面升级、超越极限”的美好期许也愈发可期。
转型与变革是当代组织形态领域相当常见的议题,对于组织成员而言,转型或变革可能意味着压力,甚至引发不满的情绪;而促动转型与变革的动因,主要是外部环境压力与内部绩效要求的双重驱动。变革是组织成长与生存必经之道。目前的高等教育组织正经历动态环境的考验,组织的结构形态正逐渐转变成一种类似企业的样貌,形成趋同性的特征。大学也表现出一种独特的文化矛盾现象,一方面要保留昔日的光荣历史的传承,另一方面又必须面对激烈竞争的现实,寻找、开创、展现出必要的现代核心竞争力。当前,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人类社会的变革催生了新的教育理念,地方高师院校教育模式难以适应新的社会条件和教育理念的要求[1],表现为:
(一)地方高师院校办学定位模糊与形势严峻的毕业生就业 目前,高等教育结构中高水平大学和高职院校定位比较清晰,地方高师院校定位较为模糊。升本之后,地方高师院校处于与老本科院校竞争学术,与普通新建本科院校竞争资源,与专科层次的职业技术学院竞争技术的尴尬困境,纵向一维发展空间狭小,高等教育走到了面临战略性结构调整的时代关口。经过连续4年的调查、研究,2014年1月,由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开展的“中国大学生就业、生活及价值观追踪调查”成果在京发布。数据显示,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率高达91.9%,而地方普通本科毕业生同期就业率仅为77.7%,地方高师院校本科毕业生的就业率更是只有76.8%。2015年,全国高校毕业生749万,比去年增加28万,就业形势更加严峻;而春节过后,全国多省份企业再次遭遇用工荒。这种“大学生就业难”与“企业所需人才严重匮乏”冰火两重天的反差,映衬着高等教育的办学成效。如何在新形势下通过转型发展,建设成具有鲜明服务产业、服务企业特色的应用技术大学,是经济发展之需、学生成长之需,也是学校发展的使命。
(二)地方高师院校办学特色优势缺失,对地方师资成长贡献减弱 实际上,自2007年开始,因基础教育生源的减少导致师资需求的大幅减少,非师范院校学生可以通过申请教师资格从事教师职业,师范专业发展受到很大限制[2],师范校院不再是培育中小学师资的唯一摇篮,其传统功能遭受极大的竞争和挑战。此外,“新建地方师范院校争相兴办非师范专业致使50%以上的专业已经不是师范类专业。有学者认为,近10年来,师范院校的确得到了扩张,但师范教育反而被弱化,原因主要在于师范院校大规模扩张的是非师范类专业,强化了综合化程度,师范专业并没有得到同步加强”。[3]特别是目前国内高考报名率逐年下降,各级学校招生人数已慢慢呈现减少的趋势,地方高师若是无法发展出自身的核心竞争优势,以特色吸引莘莘学子,在高等教育竞争日益严峻的新常态下,很可能会因招不到学生而发生经营危机。除此之外,一些地方师范学校原有的师资培育传统几乎在朝着综合性大学转变的过程中消失殆尽。据统计,地方高师院校除去按照近年来国培计划等国家政策的要求对地方师资进行培育外,50年代至90年代盛行的地方师资培训班等形式基本已不存在,“地方师资的培育贡献率下降至36.2%,与80年代峰值相差37%”[3],为地方师资的成长所作出的贡献大不如前。
(三)地方高师院校人才培养应用性不彰 地方高师院校之所以要转型,很大原因是师范专业培养专业型人才的过程中出现了问题,影响了其应用性的效果,无法充分满足地方对各级教师的需求,导致供需失衡,毕业生无业可就。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复杂的:第一,培养模式缺乏实践性,地方高师院校师范专业过于重视理论知识的讲授与灌输,忽视教学技能的培养与教学实践的体验反思,造成教育理论与实践的断裂,导致毕业生的实践能力不足以直接从事教学工作。第二,师资队伍缺乏实践能力,很多师范专业一线教师疏于对中小学实际进行考察,实践性水平参差不齐,影响教学过程中实践课堂的构建,不利于师范生实践能力的培养。第三,师范生的学习观念缺乏实践性。师范生在学习过程中丧失自主性,无法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所以,为了凸显地方高等师范院校师范专业的应用性,地方教育行政部门、高师院校、中小学及职业技术学校、教师、师范生应多管齐下强化实践性,保证教师教育对人才实践能力的培养。
上述内容都是地方高师院校所面临的亟待解决的发展困境,要在竞争中谋生存,转型发展是最佳出路。但对于地方高师院校而言,“理工类院校容易寻找校企合作、校地合作的合作伙伴,师范类院校开展校企、校地合作比较困难;理工类院校可以依托行业和企业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师范类院校基本上只能依靠自身力量打造掌握现代教育技术、适应中小学素质教育的‘双师型’教师队伍。这都是师范类地方院校转型发展面临的特殊困难”。[4]因此,在地方高师院校的转型发展过程中,不能盲从,而应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找出一条适合学校发展的特色之路。
地方高校转型发展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方方面面,既需要抓好“顶层设计”,也需要“摸着石头过河”。在高等教育发展规律一致的背景下,台湾屏东教育大学的转型发展经验,值得地方高师院校借鉴,在此基础上,更应结合实际,找寻更加适合学校发展的正确路径。
(一)地方高师院校应对接市场需求,更加重视社会竞争,重新思考定位 面对现今教育发展日益趋向异质化的同时,地方高师院校应采取对应的策略,根据自身办学特色与优势,形成独特鲜明的竞争定位。台湾屏东教育大学,在社会普遍观念还停留在认为研究型大学优于教学型大学的时候,就深刻认识到并非所有大学都必须以学术卓越为其目标,在当时的环境下,提出以教学为本位的核心发展策略。以此为鉴,面对市场化的挑战并不可怕,重点在于如何做好准备迎接挑战。屏东教育大学在招生定位时,更多是通过选择特殊课程设计与服务特色来吸引扩大生源,而不仅仅是局限于依赖学生区域来源进行市场区分,即不局限于其办学所在地为招生主体,使学校能取得最佳的经济效益。虽然我们无法从有限的资料中去预测未来屏东教育大学的转型结果,但就该校近年发展状况来看,该校在转型发展初期的“重新定位”非常关键。对于地方高师院校而言,坚持师范优势,面向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服务行业、对接企业非常必要,必须解放思想,转变观念,改变原来较为单一的特色组织体制,重新审视内部的优势与劣势,掌握外部的机会和可能的威胁,让学校品牌在转型发展中充分彰显。
(二)地方高师院校应建立唯一,不盲从第一
转型发展的目的在于促使学校各项事业科学发展,寻求具有互补效应的组织或单位合作,不做第一,但应做唯一。地方高校转型发展是国家整体宏观规划,尽管最终目标大致相同,但并不代表转型方式必须基本一致。例如笔者所在的黄冈师范学院就要求“每个试点专业建有1个以上的校企一体、产学研一体的综合性实验实习实训中心。新建了20个高水平的人才实习实训基地,已选派了近2000名大学生、研究生到各县市区实习实训、创业就业,提高了学生实习实践课程比例,完善了学生校内实验实训、企业实训实习和假期实习制度,实践性教学课时比例达到了35%以上,各类校外实践教学时间1年以上。”除此之外,师范院校培养的是教育人的人才,应该追求更高的质量。从具体来看,在转型发展中,可以将原有的师范专业整合做精做强、做出品牌,教育理念从培育教师向培育地方学校教育家转变,也可参照屏东教育大学的作法,将两校整合后的精品课程进行优化升级,形成跨学科、内涵丰富、实用性强的升级版整合课程。地方政府部门也应加大对学校转型发展的支持,认识到教育永远是最应被重视的资源,大学的师范教育不仅是培养师资的摇篮,更应是创造多元未来的聚地。
(三)地方高师院校应主动改革机制,加强人才培养应用性,实现校地校企良性互动 在新的时代背景下,传统的精英式培养模式无法符合当今社会多元化的需求,高等教育组织必须采取多元发展,在兼顾教育理念的前提下,回应市场需求,比如在学生类别、学习年限、课程内容、教学方法等方面加以区分。应让学校真正立足地方、回归行业,真正成为区域发展、产业振兴和技术进步的重要支撑力量;让学生回归职场,让师范学生上得了讲堂,普通学生下得了一线,画得了图纸,就业有能力,更加符合社会需求,更加具有创造力和无限的发展潜力;让社会从学校的转型发展中切实受益,真正实现校企深度融合、合作发展共赢。
任何变革都必须注重由下而上的驱动,行政固然可以主导大方向,但许多配套仍必须和基层合作,以求互动之后的成效展现。黄冈师范学院就明确了“总体设计,分步推进,试点先行,全校跟进”的工作思路,确定了“不麻木,不刻板,不空谈,不折腾”的工作原则,制定了“以全校之力聚焦转型发展试点,以转型发展试点牵引学校综合改革”的工作方针,先后出台了一个总方案、五个辅助方案和16个试点教学院系的子方案,进一步明确学校与各院系的转型发展路径和模式。以学校转型发展提升动态竞争力为例,不能仅有行政措施或作为,学校管理者应运用转型思维,从不同阶段的校务计划,逐步修正和实践,发挥核心作用,带领提升学校各层面学习与实践能力、催化各式学校转型发展核心部门与学科的建立和运作,借以聚焦发展学校特色,开创“蓝海年代”。[5](P13)
高校的分层分类发展,是高等教育大众化内在的要求,是促进高校合理定位,克服同质化倾向,形成自身办学理念和风格,在不同层次、不同领域办出特色的必然选择。因此,地方高师院校的转型发展必须要依循自身特色,按规律办事,要走准、走稳每一步。
[1]葛军.地方师范院校教师教育转型发展研究[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4,(6).
[2]孙苏奎.论地方高师本科院校转型的发展环境构建[J].江苏高教,2013,(6).
[3]王永颜,王志梅.新时期地方高师院校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继续教育研究,2010,(5).
[4]邹渝.师范院校需创新转型发展道路[N].光明日报, 2014-6-10.
[5][美]W·钱·金,勒妮·莫博涅.蓝海战略[M].上海:商务印书馆,2005.
责任编辑 付友华
G521
A
1003-8078(2015)05-0072-04
2015-04-22
10.3969/j.issn.1003-8078.2015.05.19
宋文生(1979-),男,湖北蕲春人,黄冈师范学院副教授,博士;王灿(1987-),男,湖北黄冈人,南京大学历史学院博士研究生。
湖北省教育厅2015年度科研重点项目,项目编号:d201529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