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高校趋同现象及化解路径

2015-03-28 09:12林云,张河森
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 2015年4期
关键词:禀赋办学学科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6124(2015)04-0110-05

收稿日期:2015-06-10

基金项目:云南省教育厅科学研究基金项目“桥头堡战略背景下地方高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研究”[2012Y120]

作者简介:林 云,华中师范大学教育学院博士研究生,云南财经大学公共管理学院讲师;张河森,华中师范大学教育学院博士研究生。

随着经济社会的日益发展,高等教育得到了空前发展。美国著名社会学家马丁·特罗教授在其《从精英向大众高等教育转变中的问题》一文中提出了高等教育发展“三阶段论”,即高等教育毛入学率为15%以下的为精英教育,毛入学率为15%~50%之间的为大众教育,毛入学率为50%以上的为普及教育。在我国,《2013年全国教育事业统计公报》中显示普通高等院校数达2 491所(含独立学院292所),本、专科共招生699.83万人;全国各类高等教育总规模达到3 460万人,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34.5%。根据马丁·特罗教授的区分标准,我国高等教育已经达到大众化的中级阶段。而2 491所普通高等院校中,地方普通高等院校有1 661所(不含民办高校),占了全国普通高校总数的66.68%,其毕业生数、招生数、在校生数分别占到全国的73.03%、71.12%、70.51% ①。可见,地方高校无疑是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中的主力军。然而,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的日益推进,地方高校在寻求多样化发展的同时,趋同现象也日趋严重。

一、地方高校趋同的现象

1.办学类型趋同,缺乏核心竞争力

所谓高校办学类型通常是指高校在办学过程中形成具有某种共同特征的种类,主要反映高校的学科特点。在教育部网站公布的教育统计数据中,普通高等院校的类型分为:综合大学、理工院校、农业院校、林业院校、医药院校、师范院校、语言院校、财经院校、政法院校、体育院校、艺术院校、民族院校。近些年来,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的日益推进,地方高校无论是在数量或是规模上都得到急速的发展。由于地方高校的公共财政支持基本源自于地方政府。而在地方高校与地方政府间以“多”博“一”、以“从”博“主”的博弈中,地方高校为了使自己能从地方财政多分得一杯羹,各自使出浑身解数,竞相模仿,盲目攀比,力争升格。在学科设置上力求“多”,办学类型上“求全”,朝综合化方向发展,日益趋同。原本是地方综合性大学的,则力求向清华、北大看齐;原本是单科性大学的,则力求向综合性大学发展。有学者对某省23所地方高校的学科设置进行比较研究,发现单科、行业性高校通过大量增设非行业性学科的涵盖面来实现综合化;而传统的文理综合性大学通过增设新兴学科甚至是边缘学科来扩大自身的学科涵盖面,从而实现更全的综合化。截至2012年9月,这23所高校中有6所综合性高校的学科涵盖面达7~11个,16所单科、行业性高校均设置许多非行业性学科门类 [1]。

可见,地方高校朝着日益综合化与趋同化的方向发展。其间,许多地方高校在急速“追、赶、超”思维的驱动下,可以说是无视自身师资结构、教学条件、历史文化积淀等要素禀赋结构,盲目增设与自身要素禀赋结构不相吻合的学科。而科学的学科设置是一所高校核心竞争力的源泉。所谓高校核心竞争力是指高校参与市场竞争所形成的、具有显著特色的、相对于竞争对手的巨大优势以及充分整合竞争资源的能力 [2]。而地方高校趋同化的学科设置,不仅会偏离了自身的发展轨道,还会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出现脱节,有悖于其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的核心社会功能;其结果不仅导致人才培养同质化的严峻就业问题,而且也使自身在市场激烈竞争中缺乏核心竞争力。这与《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所倡导“建立高校分类体系,实行分类管理,发挥政策指导和资源配置的作用,引导高校合理定位,克服同质化倾向,形成各自的办学理念和风格,在不同层次、不同领域办出特色,争创一流”的指导原则大相径庭。

2.专业设置趋同,缺乏自生能力

布鲁贝克曾说“大学是传授高深学问”的地方。那么,专业则是高深学问的支架,是人才培养的载体,是大学组织中不可或缺的基本元素。一所高校的专业设置,不仅决定其人才培养的方向,也决定其在激烈市场竞争中的生存能力。在高等教育日益大众化的浪潮中,随着地方高校在追求“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同时,必然会相应增加“多学科”的专业设置。没有相应专业的支撑,多学科协调发展就成为一纸空文。正是由于这种理念的主导,许多地方高校的专业设置也日渐雷同,而且日趋严重。武汉大学中国科学评价研究中心完成的《2006年大学评价报告》显示,在其调查的887所高校中共有736所高校开设英语专业,占83%;526所高校开设计算机专业,占59%;407所高校开设法学专业,占46% [3]。时至今日,地方高校专业设置雷同情况有增无减。我们在阳光高考平台的院校库中,搜索云南、广西两省的地方本科院校2014年英语、法学、计算机技术与科学、会计学、公共事业管理五个专业设置情况。云南省21所地方本科院校中,14所高校开设了英语专业,12所高校开设了法学专业,18所高校开设了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13所高校设置了会计学专业,11所高校开设了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广西壮族自治区,我们统计了19所地方高校的专业设置情况,其中16所高校设置了英语专业,6所高校开设了法学专业,14所高校开设了计算机技术与科学专业,13所高校开设了会计学专业,11所高校开设了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另外,在这两省地方高校中,一些新兴专业设置的重复率也颇高,如物流管理、物联网工程等。

由此可见,地方高校追求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同时,伴随的是专业开设的高雷同率。这样无疑将导致高校在激烈市场竞争中缺乏自生能力。所谓自生能力,林毅夫在其《解读中国经济》中将它定义为“在一个自由、开放、竞争的市场中,一个正常经营管理的企业,在不需外力的扶持保护下,即可预期获得可以接受的正常利润的能力”。对于地方高校而言,即指高校在经营与管理得当时,无需外力的扶持保护下,也能在市场中获取有效资源的能力。而专业设置则是高校获取自生能力的承载体,高雷同率的专业设置必然会导致同质人才的培养,进而也就会导致自己失去在市场中有效获取资源的能力。

3.人才培养模式趋同,缺乏差异性

人才培养模式是在一定教育思想与教育理念指导下,培养目标、课程体系、教学体系、实践体系、评价体系等有机结合的一个动态而具有一定标准化样式的运行过程。它是实现教育“培养什么样的人”和“怎样培养人”的主要承载体,是一所高校办学特色的体现。但是,随着地方高校办学类型的综合化、专业设置的趋同化,人才培养模式也自然朝着趋同的方向发展。在高等教育扩招前,地方高校大都实施学术型人才培养模式。而扩招后,有些地方高校率先依据人才市场的需求特点改变了学术型人才培养的单一模式。随之,“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国际型”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等不同人才培养模式名称纷纷出现在各大高校的招生简章里,成为各大高校招生时吸人眼球的点睛之笔。

当地方高校在相互模仿中竞相推出相差无几的人才培养模式时,原本力图改变“千人一面”困境的良策,并没有成为化解同质化人才培养的妙方,相反导致同质化人才培养倾向更为严重,人才培养依旧缺乏差异性。而随着社会专业化分工日益细化,区域产业结构与技术结构在升级或是转换的过程中,存在着一定的层次性与差异性,即有些产业是知识密集型,有些产业是劳动密集型,不同类型、不同层次的产业结构与技术结构对人才的要求、类型、规格是不同的,知识密集型产业更多地需要创新型研究人才,劳动密集型产业则更多倾向于应用型人才。一些新产业、新技术则又青睐于复合型人才。区域经济产业结构与技术结构的层次性与差异性,决定了其人才需求的多样性与差异性。“千人一面”的人才培养显然不能满足区域产业结构的多样性、差异性的人才需求,势必出现人才供给的结构性失业。

二、地方高校趋同现象的原因

地方高校在办学类型、专业设置、人才培养模式等方面趋同现象的出现,不仅有着外部环境的深刻影响,也有其自身无法回避的原因。

1.高校“赶超”发展观的影响

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初步确立,地方高校不再是由政府全额拨款,其办学经费基本源于政府部分拨款、学生学费以及学校创收。激烈竞争的市场成为地方高校获取办学资源的蓄水池。为了从市场中获取更多的有效办学资源,“赶超”的发展观成为各大地方高校办学的基本理念,扩大办学规模也就自然成为其办学的外在目标。而在“赶超”发展观的驱使下,地方高校往往会忽略自身要素禀赋结构。所谓高校的要素禀赋通常指学校自身所拥有的办学物质条件、师资结构、科学研究积淀、校园文化特色等的丰裕程度。每所地方高校都有着自身要素禀赋结构。如地方财经类高校,由于多年的办学积累,它们往往在经济与管理两大学科具有丰裕的要素禀赋。无论是人才培养,还是科学研究,甚至社会服务,财经类高校在这两大学科中都有着其自身的比较优势。然而,艺术学科则与地方财经类高校多年来形成的要素禀赋结构并不吻合。一旦地方财经类高校增设艺术学科专业,由于它原有的要素禀赋中并没有与艺术学科开设相匹配的要素结构,它必须通过匆忙创设艺术学科所需的要素结构,如建设硬件设施,引进师资等。这样,不仅分散其有限的教育资源,而且人才培养质量也大打折扣,甚至会影响其具有比较优势的学科发展,进而导致趋同化发展。

2.教育管理模式的制约

尽管我国经济发展由计划经济转向市场经济,但是在高等教育管理方面,原有计划经济体制下的管理模式在许多方面都得以延续。首先,地方行政机构掌握教育资源配置权。地方高校有别于中央部门所属高校的鲜明特征之一是:公共财政支持基本源于地方政府。地方政府有限的财政资源,成为众多地方高校角逐的对象。在这场“一”与“多”的博弈中,地方政府永远处于主导地位。地方政府出台的任何一项政策都会迎来地方高校的“一呼百应”。地方高校这种无视自身要素禀赋结构的“回应”势必使得“趋同”成为一种必然。其次,地方政府现行拨款模式同样制约高校特色发展。同一省域内,地方政府基本沿用“综合核定+专项补助”的拨款模式来进行资源配置。在这一拨款模式的实施过程,往往会使有限的教育资源向综合型大学、重点大学倾斜,而在某些学科具有比较优势的单科性、行业性地方高校在这种拨款模式下显然不具优势,从地方政府获取的拨款也相对较少;从而导致它们无视自身要素禀赋结构而盲目追求综合化、趋同化发展。最后,由于长期受计划经济思维模式的影响,地方行政机构仍然在一定程度上掌握着高校办学的指导权。如招生指标的确立、专业的设置等方面的权利依然由地方行政机构把控;地方高校的选人、进人自主权同样落实不到位。不少地方还仍然延续着由政府统一编制计划、公布信息、组织考核、办理录用手续等带有强烈计划经济色彩的做法 [4]。总之,地方高校办学自主权并没有得到真正的落实,进而使其难以依据自身比较优势走特色发展之路。换言之,地方高校缺乏多样发展的制度支撑,趋同发展便顺理成章。

3.以政府为主导的高校评估模式的制约

高校评估是促进高校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我国现行的高校评估基本都是由教育行政部门组织实施、评估主体单一的评估模式。就地方本科院校而言,基本经历过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与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无论是前者还是后者,都是由各级教育行政部门主导实施,遵照同样的标准、同一套指标体系定量地对各种类型、层次的高校进行“一视同仁”的评估。这种评估模式具有浓厚的政府干预特征,评估的话语权被教育行政部门稳稳掌控在自己手中。在这种评估模式的主导下,教育行政部门享有绝对优势,作为被评对象的地方高校,往往会不由自主地迎合教育主管部门的需求,并与其“大而统”的评估标准保持高度的一致。而这种自主或是不自主的迎合,往往也会使地方高校主动违背自己的比较优势,发展与自身要素禀赋不相符的学科、专业,丧失原有鲜明而独特的办学特色。从而导致地方高校的趋同化发展成为无法避免的现实。

三、地方高校趋同现象的化解路径

面对地方高校的过度趋同现象,无论是从新制度主义视角,还是从社会学视角,更多地倾向于从引发趋同现象的外部诱因出发去寻求解决途径。而地方高校过度趋同现象是一个由外部环境制度引发高校在某些学科、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上,违背自身要素禀赋结构去寻求发展的过程。它是由内部因素与外部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我们可遵循比较优势,来探寻化解的途径。

1.遵循比较优势,形成自生能力

地方高校过度趋同现象的出现,虽然外部制度环境有着难辞其咎的责任,但地方高校无视自身要素禀赋结构差异性的盲目模仿与攀升,却是趋同现象出现的根本原因所在。因此,对地方高校而言,须放弃“赶超”发展观,以自身要素禀赋结构为依托,遵循比较优势,形成自生能力。地方高校要依据地方经济发展产业结构的人才需求,科学确立办学定位,选择开设与自身要素禀赋结构相吻合的学科专业及人才培养模式,摒弃或不增设自身要素禀赋不丰裕的学科专业。换言之,放弃追求“大而全”的理念,只做与自身比较优势相符的精品。正如“常青滕”盟校按实际情况规划学校的发展,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达特默斯学院注重本科教育;普林斯顿放弃办医科,集中财力办好原有系科 [5]。唯有如此,地方高校才能发挥自身比较优势,实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的办学特色。从而,地方高校方能在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获得更多的教育资源;同时更多的教育资源又能使地方高校自身要素禀赋结构进一步优化,这样良性的循环则能促使地方高校自生能力的有效形成,进而提升地方高校的办学水平,更好地服务地方经济发展,同样也就规避了趋同现象的发生。正如《司马法·定爵》所言:“密静多内力,是谓固陈。因是进退,是谓多力。”

2.优化教育管理模式,维护比较优势

当下,在现行高等教育管理体制下,完全实现由市场在高等教育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显然是不现实的。虽然高等教育有着一定的竞争性、排他性以及利益的独占性,但其为社会发展提供人才智力支撑,明显具有较强的利益外溢性,它可归属于准公共产品,可以从政府中获取一定的公共教育资源尤其是公共财政支持。而公共财政是各大地方高校相互竞争的主要对象。因此,地方政府首先须优化高等教育资源配置方式,改革高等教育财政拨款机制,以维护地方高校发展各自优势,健康发展。地方政府可采取“基础拨款+绩效拨款”相结合的拨款机制。基本拨款以生均培养成本与学生数拨付,用以保障地方高校的基本教学运行与发展;而绩效拨款用以提高地方高校的办学水平,规避趋同化发展,可实施教学质量评估拨款、学科竞争性拨款以及单独的择优性高等教育专项拨款基金 [6]。这样便可促使地方高校依据自身要素禀赋结构,遵循比较优势发展,以致形成竞争优势。其次,地方教育行政机构要简政放权,使地方高校办学自主权落实到实处。在人事选聘上,应给予地方高校更多的自由与权限;减少专业设置的过多指导权,由地方高校自行根据人才市场有效需求,并依据自身要素禀赋结构开设,或是减少不具比较优势的专业设置。

3.改革评估模式,促进比较优势

政府教育行政部门主导下的评估模式是驱使地方高校朝向综合化、趋同化发展的一个重要原因。若要化解高校趋同化现象,改革以地方政府为主导的评估机制不失为可行途径之一。首先,地方政府要进行角色转变,由教育评估的“实施者”转变为“监督者”。地方政府教育行政部门更多地从宏观上对高校评估进行管理,如制定地方高校的发展方针、厘定教育质量标准、提供高校评估相应的法律政策等,通过非行政指令的方式实现真正的教育教学督导作用 [7]。其次,地方政府要充分发挥社会力量,引入第三方评估机构,并给予其合法的社会地位与相应的组织硬件与软件建设;地方教育行政部门的主要职责是协调与政策支持。最后,地方教育行政部门要改变“大而统”的评估方式,对地方高校实行分类评估,对相同的学科专业进行有效评估,并向社会公布评估结果,实现“同行竞争,优者胜出,劣者淘汰” [8]。这样不仅改变地方高校盲目迎合教育行政部门需求的现状,还可促使它们依据自身比较优势,走特色发展之路,从而也起到了促进地方高校发展各自比较优势,有效规避趋同化倾向。

注释:

①数据源自于教育部2013年教育事业统计,各类人数统计只包含普通本科和专科。

猜你喜欢
禀赋办学学科
【学科新书导览】
讲故事的禀赋——梅卓长、短篇小说合论
在晋招生部分院校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梳理
在晋招生部分院校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梳理
土木工程学科简介
中外合作办学在晋招生录取情况一览表
网络平台补短板 办学质量稳提升
“超学科”来啦
论新形势下统一战线学学科在统战工作实践中的创新
温文尔雅禀赋 中和为美书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