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抗战服务”的根据地课本

2015-03-28 09:12石玉
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 2015年4期
关键词:陕甘宁边区抗战课本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6124(2015)04-0025-04

收稿日期:2015-06-20

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青年基金项目“延安教科书的形成与影响”[13YJC880055]

作者简介:石 玉,嘉兴学院教师教育学院讲师。

1937年7月抗日战争全面爆发。中国共产党(后文中简称“党”)根据抗日战争的时局变化,迅速调整了苏维埃时期的教育方针。新的教育方针更加强调教育为抗战服务的原则;革命根据地各区据此重新编撰了各类学校教育用的课本。这些产生于抗战的课本以其独特的抗战姿态实现了“为抗战服务”的教育目的。

一、 确立“为抗战服务”的教育方针

1937年8月22日,党通过《抗日救国十大纲领》,其中“抗日的教育政策”提出“改变教育的旧制度旧课程,实行以抗日救国为目标的新制度新课程”、“实施普及的义务的免费的教育方案,提高人民民族觉悟的程度”、“实行全国学生的武装训练”。1938年4月,陕甘宁边区国防教育会(即原陕北公学国防教育研究会)在延安举行第一次代表大会。毛泽东在开幕式上指出:“应该用全力来应付抗战,用教育来支持抗战。目前的抗战是规定一切的东西,我们的教育也要听抗战的命令。” [1]

1940~1942年期间,党颁布的教育文件频繁出现“国民教育”的称法。强调要在根据地建立收纳全民的教育体制。“国民教育”的特点之一是具备强迫性,规定“力求实施强迫的普及教育,使每一个人都受到一定时间的教育” [2]。特点之二是作为一个无所不包的教育体制,它是收纳全民的。“国民教育”的提出并未否定“为抗战服务”的教育原则,而是在此基础上扩大了受教育的范围与程度以及规范了教育体制。恰好是通过规范化的教育体制来实现“为抗战服务”的教育原则。在提出“为抗战服务”的教育原则之初,教育出现了全面为战争服务而轻视教育规律的现象。例如,1938年前后编撰出版的课本存在通篇讨论战争的问题。而在“国民教育”提出后,党开始建设正规化的教育体系,强调教育本身的规律,规范各种教育工作。因此,1940年前后编撰出版的课本修正了前版课本中存在的问题,协调了抗战需要和教育规律本身的需要。

二、 出版“为抗战服务”的课本

根据教育为抗战服务的教育方针,各地区先后颁布课程体系,规定教育教学的实践形式,并据此重新编撰出版了课本。

首先,学校教育开始缩减学制和删除与战争无关课程,颁布“为抗战服务”的课程体系。陕甘宁边区将小学改为五年,中学二年,师范一年。课程内容均以政治、军事、抗战的知识为中心,并规定一切教材都应适合抗战的需要。课外的活动都是抗战有关的工作。例如,小学生都参加儿童团、少先队、民先队,做抗战宣传工作,帮助自卫军放哨、查路条、送信、探消息、捉汉奸、抓洋烟等,同时他们还参与优待抗日军人家属活动,帮助抗属担水、砍柴、推磨、扫地、写信。他们也参加生产劳动,如春耕运动、秋收运动 [3]。1938年6月陕甘宁边区再发通告号召小学要配合抗战动员,适应战时的环境和需要,更具体更紧张地把应教的课、应做的工作推动起来,使群众的抗战运动和儿童的战时活动取得密切的联系;进而提出小学要从学校军事化、转移课程重心、加强课外活动工作三个方面加强国防教育,以配合抗战动员 [4]。根据陕甘宁边区教育厅1938年底对该年“国防教育”的总结记载,教育厅采取了将学习课程力求经济化的原则,具体是:

应改变旧有的学制,把各级学校修业期限缩短,同时应取消不适合战时需要的课程,使一切课程内容及其配备方法都以抗战建国为中心,以求学生能在最短期间内学得战时急需的知识技能,使他们一离开学校,就可以用他所学的东西来为抗战建国努力奋斗 [3]。

晋察冀边区于1938年2月颁布《晋察冀边区小学教学科目及每周教学时间表》 [4],规定小学总共包括“国难讲话”在内的六门课程。在各科教学中强调与战争结合,规定国难讲话“除了讲授国难知识外,也指导学生做课外救亡的活动,以养成儿童爱国家、复兴民族的意志和信念”,“唱歌课以教唱救亡歌曲为主,以激发儿童的爱国情绪,培养儿童的民族意识”。根据鲁明1939年的文章记载,晋察冀边区规定设置小学抗战教育课程,取消和减少不必要的课目 [5]。这些各地区先后建立的课程制度,都是在中央苏区课程制度的基础之上,形成的符合抗日战争教育期望的课程制度。

其次,各区根据新颁布的课程体系重新编撰“为抗战服务”的课本。由于该时期党的教育建设刚刚开始,1938~1942年间仅编撰出版了几种课本,其中以董纯才于1942年为陕甘宁边区编写的《初级新课本》影响力较大。这套课本是在1938年编撰的《初小国语》基础上修订而来。《初小国语》是陕甘宁边区教育厅编审科于1938年2月陆续出版发行的第一套小学课本,有初小国语6册,初小算术6册,初小政治常识1册,高小历史2册,高小地理1册,另有图画1册、劳作1册、唱歌1册 [1]。但是,这套课本并没有完成编撰。根据当时的课本编撰者董纯才的回忆,他于1938年到达延安参加课本编写工作,1940年对已有课本进行了一次改编,1941年大半改编完成,1942年出版。这次是抗日战争时期,陕甘宁边区第二次编撰课本,但却是完整编撰出版的第一套课本。董纯才以本身丰富的童书编撰经验以及在课本编撰中对实用主义教育理念的应用,使得所编课本成为该时期课本编撰的模板。

三、 课本的“抗战姿态”

由董纯才编撰的1942年版《初级新课本》是抗日战争爆发后,陕甘宁边区编撰完成并出版的第一套课本,在选材、叙事上体现出抗战需要和教育规律相互协调的特征。

1.课本内容体系纳入抗战经验

一般而言,课本的选材是体现该时期教育价值取向的。《初级新课本》将战争经验纳入课本的内容体系中,使学生了解在抗战中所需承担的职责,并向学生传达抗战必胜的政治信息,直接体现了“为抗战服务”教育方针。

首先,《初级新课本》在考虑课本内容体系的主题均衡的基础上,将战争经验纳入课本的内容体系。该套课本的第4册共编有58课,直接描述战争主题的课文有7课:第1课《放哨》、第2课《帮助抗属》、第3课《慰劳伤病》、第4课《捉舅舅》、第39课《子弟兵》、第40课《游击队》、第41课《自卫军》。与1938年版课本相比较,战争经验的主题比重已大幅降低。课本编撰者董纯才撰文称:“1938年8月陕甘宁边区的初级小学《国语》第二册编有三十四课,其中有二十课,约有六成是以抗日为主题,其余则是鼓励生产劳动和宣传政府工作各半。” [6]同为边区课本编撰者的刘御后来也撰文称当时已出版的课本是“三句不离抗日” [7]。由董纯才编写的1942年版《初级新课本》修正了这一问题,将战争经验均衡地纳入到课本当中,体现出该套课本编撰手法的规范,在课本中平衡了教育规律和战争需要。

其次,《初级新课本》所纳入的战争经验,主要是向学生宣传抗战中的职责,传达抗日必胜的政治信念。第4册中直接关涉战争主题的有第1单元和第4单元,这些课文注意从根据地的情况以及儿童自身出发仅描述学生所能为战争担负的工作。第1单元向儿童详细且具体地传递了在根据地中该做什么和不该做什么的观念。例如,课文《放哨》《帮助抗属》《慰劳伤兵》分别描述儿童担负边区查路条的工作、帮助抗日家属的事情,以及募捐慰劳品给受伤战士的活动。课文《捉舅舅》描述儿童向村委会汇报舅舅是汉奸的事件,课文《拾粪竞赛》描述儿童团的活动,课文《儿童节》通过节日号召做支持抗日战争的新儿童。第4单元课文《陕甘宁边区》《晋察冀边区》《到处建立根据地》描述边区建立的经过以及抗战的基本任务。课文《“扫荡”和“反扫荡”》描述军民联合抗日的胜利。这些课文被纳入国文课的内容体系中,向学生宣传抗日必胜的政治信念,对抗战工作形成了有效支持。

2.以儿童语言叙述抗战经验

《初级新课本》在叙述形式上采用了儿童化的语言,这是课本编撰注重教育规律的体现。以儿童的口吻叙述抗战经验,便于学生接受和理解。

首先,课文中出现了大量的符合学生年龄特点的叙述形式。例如,第4册中以科普故事编撰的一个单元。该单元的课文《来到光明的世界》《蛙的变化》《好蜜蜂》《地下农夫》《猫头鹰》《鹰蛇的斗争》全部采用拟人的手法介绍了动植物。第20课《来到光明的世界》讲述种子的发芽过程,课文旁配有刚发芽的种子的简笔画,全文这样写道:

一粒种子,在土里睡了一冬。春天到了,种子给太阳晒醒了。

种子醒来,很渴,就不断的喝水。他一喝水,就长大发芽了。一面生根,向下钻,一面长叶子,向上挺。

一天,叶子从土里出来了。砰,地面上是多么光明美丽的世界呀!太阳和暖的照着,春风轻轻的吹着,小鸟唱着歌儿,树都穿上了新衣裳。

再看周围有很多像它一样的幼芽。它很高兴,它还有这么多的同伴。

从这篇课文可以看出,编撰者熟练于故事体裁的文本创造,课文不仅故事性地介绍了种子的发芽过程,课文语言还呈现出了音律感。这是典型的儿童读物的编撰手法,在已编出的课本中是没有的。

而后,使用以上这种儿童化的语言叙述抗战经验,改变了当时已编出课本中描述政治信念时生硬的类似文化宣传材料的语言特点。例如,第4册的第44课《飞机的歌》,课文这样写道:

嗡!嗡!嗡!我是飞机。我是飞行天空的铁鸟,一天能飞几千里。我的本领大,人不容易走过的高山,大海和沙漠,我都能够腾空飞过。

嗡!嗡!嗡!我是飞机,快给我喝饱汽油,让我去飞行吧。

嗡!嗡!嗡!我是飞机。我去了。我送旅客去了。

嗡!嗡!嗡!我是飞机,我去了。我替人运货送信到远方去了。

嗡!嗡!嗡!我是飞机,我去了。我去炸敌人的城市和阵地。

嗡!嗡!嗡!我是飞机。我来了。我来保卫我们的城市和阵地。

课文以琅琅上口的拟人形式介绍了战争中飞机的作用,这种拟人手法在中央苏区时期的课本中几乎没有被使用。例如,出版于1930年5月的《红孩儿读本》为中央苏区时期“红色初级小学校”使用。第1册中有课文为:“跑!跑!跑!向前跑!跑到共产社会几多好”,“儿童!儿童!不要懵懂”。课文虽也采用琅琅上口的韵文,却是典型的文化宣传材料的语言特征。学生难以理解课本中的政治信念,而《初级新课本》改变了这种生硬的叙述形式,采取符合学生年龄特征的叙述手法,便于学生理解,体现了编撰者对教育规律的重视。编撰者董纯才日后回忆该套课本时,也说课本采用了儿童喜爱的诗歌、故事形式,深受小学教师和关心教育的同志们的赞扬。

3.以实用主义教育理念编撰抗战经验

《初级新课本》的编撰以战争中的儿童生活为基础,将战争经验纳入学科体系之中,其强调儿童本身的考量正是体现了该时期国内流行的实用主义的教育理念。

与呈现学科知识的一般课本相比较,这套为抗战而编撰的课本很多课文是直接呈现了战争经验。课本第4册有两个单元直接呈现战争经验,这些课文注意从根据地所处的战争大后方的情况出发,直接描述处在战争环境的儿童所担负的抗战工作。第1单元向儿童详细且具体地传递了在根据地中该做什么和不该做什么的观念。例如课文《捉舅舅》这样呈现:

二娃心里想舅舅为什么打听八路军呢?他为什么不带路条呢?他哪儿来的手枪呢?他越想越疑心舅舅是汉奸。

他偷偷跑到村公所里,把这事情报告给村长。村长就派自卫队来把二娃舅舅抓去了。

他们从他身上搜去了一支手枪和两包炸药。经他们一审问,果然审问出他是个汉奸。

这篇课文呈现了抗战工作的复杂性,课文直接采用生活事例的方式向学生传达抗战工作的需要,强调学生的战争意识,便于学生理解和接受抗战的任务。课本中这些直接向学生呈现抗战经验的课文,对抗日战争工作形成了十分有效支持。

课本编撰偏重于从学生本身的生活环境来呈现战争经验,显然是受到了该时期流行的实用主义教育思想的影响。陶行知将实用主义教育引入中国,作为学生的董纯才,在进入根据地之前已编撰了大量的儿童读物。他在作品中关注儿童的需要,擅长用文艺手法、故事体裁进行科普创作,体现了实用主义教育的基本理念。进入根据地后,在“为抗战服务”的教育方针指导下,他将实用主义教育理论融入了课本的编撰之中。与陕甘宁边区1938年版的课本以及中央苏区时期的课本相比较,由董纯才编撰的《初级新课本》在内容选择和编撰上体现出了对学生生活的偏重。课本以儿童在战争环境中的生活为切入点,并将其与“为抗战服务”的教育方针尽力结合起来呈现抗战经验。课本对儿童本身的关注,体现出课本编撰者受到实用主义教育理念的影响,有意识地将其应用于战争环境下的课本编撰中。

总之,1942年董纯才编撰的《初级新课本》作为抗日战争爆发后的第一套完整课本,较好地处理了抗战需要和教育规律之间的平衡关系,既有效宣传了关于抗日战争政策,更规范了该时期课本的编撰工作,成为了抗日战争时期后续课本编撰的模板。

猜你喜欢
陕甘宁边区抗战课本
陕甘宁边区的劳模运动
《陕甘宁边区实录》与中共自我形象的重构
新中国的雏形:陕甘宁边区
我们家的抗战
我们家的抗战
精选课本题改编练习
精选课本题改编练习
精选课本题改编练习
精选课本题改编练习
抗战音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