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衡山县宗族对基层社会的影响
——基于《衡山县志》

2015-03-28 08:39曾文静
衡阳师范学院学报 2015年5期
关键词:衡山县族人宗族

曾文静

(香港理工大学中国文化学系,香港 )

清代衡山县宗族对基层社会的影响
——基于《衡山县志》

曾文静

(香港理工大学中国文化学系,香港 )

宗族在衡山县的社会基层中发挥重要作用。在思想层面上,它引导社会伦理,加强民众的凝聚力。在经济层面上,它资助教育,扶助族内的贫困人民。宗族促进了基层治理,维护社会稳定。

宗族;基层社会影响;衡山县;清代

中国人非常重视血缘关系。长期以来,民众通过血缘关系聚合,形成一个族群,在宗族内相互扶持、共同处理相关事务。当宗族日渐庞大,影响力与日俱增,各宗族势力渗入地方基层社会。由于徽州地区资料丰富、保存较为完整,历来关于徽州宗族的研究较多。洪璞(1998)提到宗族义庄,发挥着社会救助的功能;[1]李琳琦(2003)从教育方面出发探讨宗族对徽州发展的影响;[2]常建华(2003)讨论到嘉靖时期徽州地方官要求宗族设立乡约,宗族被组织化,加强了宗族与官府的互动关系,对基层社会的影响重大。[3]冯尔康(2005)提到宗族有一定自治因素,是族人村落及其社区公共生活的组织者、管理者,地方政府借用宗族力量维持社会秩序的稳定。[4]

衡山县位于湖南中部,拥有悠久的历史。“春秋时属楚,秦属长沙郡,吴分长沙为衡阳湘东二郡,衡阳即今衡山旧在。隋废衡阳郡并湘乡、湘西为衡山县,属长沙郡。明洪武十一年以衡山属衡州府,编户为三十二里,既复编为十六里,本朝因之,后康熙四十三年以十六里编为十七字号。”①与其漫长的历史相比,学界对湖南宗族的社会影响研究相对较少。本文选用《衡山县志》研究宗族对衡阳地区基层社会的影响,以补充资料的不足,为后人研究湖南地区宗族的影响提供帮助。本文选取钟光旭于乾隆年间修订的《衡山县志》[5],收录于《湖南府州县志》第九册(海口:海南出版社,2001,第一版)。

宗族对清代衡山县的基层社会有重要影响。从思想上,它影响地方舆论,引导社会伦理;聚合民众,凝聚宗族意识。从经济层面上来看,它扶助族内的贫困百姓,在社会救济方面发挥重要作用;资助教育,提升当地整体文化水平。总体而言,宗族促进当地的发展,稳定社会基层。接下来将从思想意识层面和经济层面分别讨论宗族的作用以及对社会基层的影响。

一、思想意识层面的影响

(一)伦理上的影响

伦理道德是维持我国历代封建王朝统治的工具,为了宣传“忠”、“孝”、“节”、“义”的思想,政府以鼓励建造牌坊与祠堂等方式,旌表各类“贞烈妇女”、“孝子义士”,并给予经济奖励。通过在被表彰者的村镇建立牌坊,给予名誉上的奖赏,并“在州县的学堂内建忠义祠,在学堂附近建立节孝祠,各立石碑,刊刻被表扬者的姓名,祠内设牌位,供人祭祀。”[6]据朱勇(1987)对14省(包括湖南省)30份清代族谱族规的统计,族规共有456条,其中有关血缘伦理者238条,占了绝大多数。具体条目有“孝父母”、“友兄弟”、“序尊卑”、“别男女”等。[7]可见宗族对于伦理道德的重视。族规中对此种伦理道德的着重强调,反映出宗族对族人伦理道德的教化导向。族规具有强制性,如果行为不符合族规则有可能被赶出宗族,丢失本族的身份地位。进而对人们的行为产生重大的影响。

清代衡山县的宗族内部对于贞节、孝顺、义行等观念十分重视。通过伦理引导,人们的行为明显受到宗族伦理规范的约束。在县志中,关于贞烈、节孝、义行这几章的内容直观地展现出家族伦理规范对族人的影响。这也与当时政府倡导贞节、孝义相吻合。例如在《衡山县志》中《节妇》卷记载了很多贞烈女子:“梁氏蒋志泰之妻也,年二十二。志泰死,遗一子,自矢不二,事姑舅,尽孝道,抚其子。”“李氏唐清妻也,清早逝,氏守节数十年坚贞不渝,抚幼子三俱成名。氏有侄李尔常,少孤,氏养育之如己子。”“易氏胡一椿妻,年二十八。一椿死,遗子三岁,家贫甚,恒产仅数亩,氏矢志苦守,纺绩度日,既而其孤子十岁夭亡,氏绝粒七日求死不得,号泣夫墓者三载。念宗祀无承抚胍侄胡士纪为子,每备姑暨夫晨涕泣哽咽数十年如一日。”②这种青年丧夫的妇人,能够坚守贞节、抚养子女,甚至能抚养姑侄的儿女待如己出者,受到了当时宗族的认可与社会的赞赏。类似的记录在《衡山县志》中还有很多。县志中记载贞节烈女的篇幅之多,足见当时对此种伦理道德的重视。而这些褒奖也深刻影响了当时的社会风气。宗族内部的族规族训对此种风气的形成与发展起着非常大的作用。

历代封建王朝推崇以孝治天下,孝顺的子女往往备受社会推崇。对于孝行方面,县志中记载:“陈立网县学明经……足迹不履公庭,督学习与吴先后举优,雍正七年县令陈详举□③。正历十余年塑望,宣讲风雨不辞,德行文艺可为士楷模。乾隆元年绅士公举孝廉……而立网以母单氏年逾八十不忍远离,遂坚辞不就。众称其孝。”可见当陈立网其有机会通过“举孝廉”入仕时,依然为了照顾母亲而坚决推辞,受到普遍赞誉,被认为是孝顺的典范。宗族以道德标准评价族人,进而影响整个社会舆论,调节个体的行为,维护伦理纲常。同样,关于孝行的记载也非常多。“罗各正邑庠生,八岁丧父,为孺子泣,勺水不入口三日。母强之食,恸曰:父不食三日矣,何忍下咽呼,闻者感泣。”④罗生在父亲去世后水米不进,认为父亲亡故,逝去的父亲三日无法进食,自己也无心享用饭食。从中看到罗生情真意切的同时,也不得不感叹到宗族的伦理规范对当时人们深刻的影响。

(二)凝聚族人

长久以来,中国人保持着朴素的祖先崇拜。族人通过祭祀活动,供奉同一祖先,增强族群凝聚力。祠堂、祖坟是祖先崇拜的物质载体,举行隆重的祠祭与墓祭仪式,将物质空间仪式化,引导族人参与,表达对祖先的怀念,以凝聚族人。《衡山县志》中有记载:“岁时伏腊祀其先礼也,衡俗人家中堂必奉天地君亲师神位。”⑤天地君亲师中的“亲”就包含祖先,每家每户必供奉这样的牌位,对供奉祖先十分重视。

祠堂是供奉祖宗牌位的地方,但其作用远不止于此。首先,祠堂承担着文化连接的作用。在这里,通过对共同宗族祖先的供奉,促使族人形成“同宗同族”的文化认同感与心理归属感。其次,祠堂为族人提供交往的场所。祠堂中举行祭拜活动时,同族的人都聚在一起,在一定程度上加强彼此之间的联系,因而成为族人交际的空间。再次,祠堂是制度产生的场所,是乡规族约的产生地。就如林耀华所说:“祠堂是宗族中宗教的、社会的、政治的和经济的中心,也是整族整乡的‘集合表象’。”[8]通过祠堂的聚合作用,将族人聚集在一起,增强族人凝聚力,进而加强地方人民的凝聚力。《衡山县志》记载:“邑诸大家多有立祠堂于城中者。《礼》云:君子将营宫室,必先立祠堂于正寝之东。其所以必近正寝者,以其朔望必谒,出入必告也。”⑥将祠堂立在正寝之东,每月必拜见祖先,出入必须相告。日常的祭拜行为,充分地反映出衡山县人民对于祭祖的重视。族人经常会面与祭拜,也增强了族人对本宗族的归属感与认同感。

《衡山县志》中不乏关于设立祠堂、守墓的记载。“陈先志倡己赀赎归,仍立旧户名,置义庄,并建莲花庵于祖山守墓,其子明经星灿、孙诸生嗣凤嗣麟嗣蛟等,复遵先志,将祭田陆续嬴余乡城,并建祠堂,以敬宗收族。”⑦明确地指出设庵守墓、建立祠堂的目的是为了敬宗收族。“曹征巽家门孝,友律己,端方足跬步必饬,视公庭也,若浼立家规设家塾创捐以立宗祠。”⑧曹征巽立家规、立祠堂,凝聚族人,也将孝、自律等理念传递。

重视兴建祠堂,注重祭祀活动,是地方宗族繁盛的重要体现。通过祠堂这样的场所,将族人聚集起来,共同祭拜祖先,并制订乡约族规,提升宗族的凝聚力。随着宗族的扩大,其影响范围日益拓展。宗族能促进地方人民的聚合,有效保障地方社会的团结统一。

二、宗族在经济层面的影响

(一)对教育的支持

衡山县的宗族不遗余力地支持兴办教育。这里有尊儒重道的传统,宗族的族长非常重视教育事业,十分注重本族子弟的教育,在家族内积极兴办义学、家塾,出资聘请教师讲学,提高族人的文化教育水平。当家族不断扩大,其所兴建的私塾、义学也对整个当地社会的教育有很大的影响,带动了本地教育水平的提高以及道德修养层次的提升。

兴办义学、家塾在衡山县十分普遍。义学、家塾是基层教育的重要形式:“王豊右,字亭周……竭其力培植祖墓林木森蔚,慕进士聂焘文行,延之家塾,课训子侄,独办膏火之资,不分派于昆季。”⑨膏火之资是指读书的费用,昆季则是兄弟。王豊右办家塾以教育子侄,并出全款资助办学,足见他对于教育本族子弟与考取科举的重视。“陈先志倡己赀赎归,仍立旧户名,置义庄……更设义学训课族中子弟。”“曹征巽家门孝,友律己,端方足跬步必饬,视公庭也,若浼立家规设家塾创捐以立宗祠。”陈先志、曹征巽、王豊右均在家中设立义学、家塾以提高族人的文化教育水平,积极发展族内的教育事业,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地方教育资源的匮乏,促进了宗族的长远发展,也对当地整体教育的发展有积极作用。“许甸山府庠捐贡考选县丞……设义塾两处,一觉海寺,一朱陵观,以教其族之贫不能读者。”⑩许甸山在觉海寺与朱陵观两处设立的义塾,帮扶族中因贫困不能读书的人。在鼓励办义学的氛围下,受资助的族人出人头地后也会资助教育,进而提升整个地区的文化教育水平。

部分宗族兴办的义学与书院生源并非局限于本族内部子弟,而是针对当地的广大学子。这些义学延伸到本家族之外,给外族的贫穷子弟接受教育的机会,扩大了教育支持的范畴,直接促进了该地区教育的发展。宗族兴办教育为地方社会营造了更多的教育资源,有利于国家的统治,成为国家教育发展的一部分。

(二)资助贫困族人

宗族会在经济上扶持贫困的族人,形成对本地的贫穷人民救助机制,提供生存保障,缓和不同阶层人民的矛盾。通过义庄、义田、捐资、发放义粮等方式,为族人乃至普通民众提供经济上的扶持。

祭田是用来祭祀祖先、赡养族人的土地,是一个宗族的公共财产。在《衡山县志》中有多处提到用祭田来扶持与赡养族人。“蔡文甲邑庠生刚方自厉,守正不阿,修谱牒,置祭田与族中,孤婺者尤竭力扶持,一切乡党之间,公正立判,无不服帖。”⑪蔡生置祭田于族中,接济贫困族人,使其能耕种这块田地,维持基本的生活。他对孤婺者更加尽力的扶持与帮助。由此可看出宗族领袖或大户对族中的贫弱者在经济上予以支持。通过宗族的帮扶,使得族内贫弱人士得到基本的生活保障,有利于保障基层社会的稳定。相似的例子还有萧长联。史料中记载:“萧长联……给产如同胞,有房侄某者,家贫无倚,联为完娶,复给庄田以耕息之。”⑫对族内贫穷无依靠的人,给他们田产以耕种。对贫穷无依靠的族人还会资助他们娶妻。

当灾荒来临,田地收成不足时,族中大户放出粮食,赈济灾民。“王豊右,字亭周……雍正五年,邑饥,斗米值三钱,约数人煮粥以食,饥民九年又饥,复倡义煮粥于寺全活其众,芳草义渡,日久弊生,士民推之。”⑬王豊右在饥荒之年,同族人买米煮粥赈济灾民,保全了寄居于寺庙的人们。“曹征巽……遇饥则施粥施谷田,不能偿者置之。”⑭在生存比较艰难的时候,宗族的领袖与大户人家会提供食物以供饥民食用,尽管主要提供给本族群众,但有些宗族则会将这一义举施行到整个本地民众,有利于减少饥荒灾害的影响,赈济灾民,比较好地维护当地社会的稳定与发展。

三、总结

衡山县的宗族对地方社会有重要影响。在思想上,它影响当地的民俗,加强了民众的凝聚力。宗族通过在族规中强调贞节、孝义等伦理道德,实现对族人的伦理道德教化目的;通过对兴建祠堂的重视,敬宗收族,加强宗族凝聚力,在一定程度上增强基层社会民众的凝聚力。

在经济层面,宗族积极兴办义学,并延伸到本家族之外,给了外族的贫穷子弟教育的机会,促进当地教育发展。资助族内的贫困人民,在社会救济方面发挥重要作用。族内通过义庄、义田、捐资、发放义粮等对族人乃至普通民众以经济上的扶持。

综上所述,宗族在地方社会中发挥着相当重要的作用,补充了国家政权所较难触及的微小管理层面,解决诸多基层管理问题,有力的维护了整个社会的治理。

注释:

①引自《衡山县志》(卷1):《沿革》篇,17-18页。

②引自《衡山县志》(卷11):《贞烈》篇,278-280页。

③原文不详

④引自《衡山县志》(卷11):《孝子》篇,291-293页。

⑤引自《衡山县志》(卷4):《风俗》篇,48页。

⑥引自《衡山县志》(卷4):《风俗》篇,48页。

⑦引自《衡山县志》(卷11下):《义业》篇,297页。

⑧引自《衡山县志》(卷十一下):《义业》篇,298页。

⑨引自《衡山县志》(卷十一下):《义业》篇,297页。

⑩引自《衡山县志》(卷十一下):《义业》篇,297-298页。

⑪引自《衡山县志》(卷11):《义业篇》,297页。

⑫引自《衡山县志》(卷11):《义业篇》,298页。

⑬引自《衡山县志》(卷11):《义业篇》,297页。

⑭引自《衡山县志》(卷11):《义业篇》,298页。

[1]洪璞.试述明清以来宗族的社会救助功能[J].安徽史学,1998(4):38-41.

[2]李琳琦.明清徽州宗族与徽州教育发展[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3,31(5): 504-509.

[3]常建华.明代徽州的宗族乡约化[J].中国史研究, 2003(3):135-152.

[4]冯尔康.清代宗族、村落与自治问题[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32(6):11-13.

[5]故宫博物馆编.湖南府州县志——衡山县志[M].第1版.海口:海南出版社,2001:17-298.

[6]丁芮.宗族在近代社会中的控制作用——以晚清湖南地区为中心的考察[J].云南社会科学,2012(2): 138-142.

[7]朱勇.清代宗族法研究[M].第1版.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87:56.

[8]林耀华.义序的宗族研究[M].第1版.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0:28.

[9]杨彦杰.闽西客家宗族社会研究[M].第1版.香港:国际客家学会等,1996:15.

On Influence of the Clan in Hengshang Governance in Qing Dynasty

ZENG Wen-jing
(Department of Chinese Culture,the Hong Kong Polytechnic University,Hong Kong,China)

The clans play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local governance in Hengshang.From the cultural and moral aspect,it affects customs,strengthen the cohesion of the people.From the economic perspective,it assists the local education and the poor people in the family,play an significant role in the aspects of social relief.The clans assist the development of local governance,also are the auxiliary power of the national management.

the clans;local social influence;Hengshang county;Qing Dynasty

K291

A

1673-0313(2015)05-0104-04

2015-06-30

曾文静(1992-),女,湖南衡阳人,硕士生、从事中国传统文化研究。

猜你喜欢
衡山县族人宗族
魏晋南北朝宗族體制與家庭文化建設
(21)新航线
116名小创客角逐机器人“沙场”
衡山县西瓜种植气象条件分析
衡山县稻水象甲发生发展规律及综合防治技术
79首同名民歌《放风筝》的宗族关系
代际分化与“俱乐部式宗族”的形成
重建了506次的大索桥
死亡谷里的怪民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