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幸福——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发展动力

2015-03-28 08:39翟光艳
衡阳师范学院学报 2015年5期
关键词:三个代表生产力幸福感

翟光艳

(衡阳师范学院 人文社会科学学院,湖南 衡阳 42100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在内的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是指导党和人民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科学理论体系。这一理论体系中的各个重要成果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而推动这一理论体系不断发展的根本动力,在于中国共产党人对人民幸福的不断追求。

马克思、恩格斯认为,人类社会最终将进入“建立在个人全面发展和他们共同的社会生产能力成为他们的社会财富这一基础上的自由个性”[1]阶段。在这一阶段,“人以一种全面的方式,也就是说,作为一个完整的人,占有自己的全面的本质”,[2]“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3]。这一论断为我们明确了科学社会主义的价值追求——每个人的全面发展和全人类的解放。但是,这一目标的实现,依赖于社会生产力的极大发展从而社会产品的极大丰富。马克思、恩格斯进一步指出,未来社会由于束缚生产力发展的桎梏已被打破,生产力得到巨大发展将成为可能。“私有制也必须废除,而代之以共同使用全部生产工具和按照共同的协议来分配产品,即所谓财产公有。”[2]由此我们不难发现,在马克思恩格斯的论述中,未来的共产主义社会,公有制、生产力的极大发展和社会成员的幸福三者有机统一。其中,公有制的确立是基础,生产力的发展是物质条件,社会成员的幸福与发展是最终的价值追求。共产主义这一远大理想对人类的终极关怀,正是马克思主义具有强大生命力和吸引力的根本原因所在。

遵循这一基本观点,社会主义中国在建立之初,首要的问题就是公有制的确立,强调坚持“一大二公”的所有制模式,以期区别于传统资本主义社会并借此推动社会生产力的快速发展。从逻辑上讲,公有制的确立确实会带来生产力发展的可能。但问题在于,可能性并不等同于必然性。公有制的确立所带来的生产力发展的可能,必须要在各种具体条件的协同作用下才能成为现实。中国的发展实践也证明,脱离这些具体条件而单纯强调公有制,不仅不能实现预期的生产力大发展,反而造成了对生产力发展的极大阻碍,导致人民生活的不富裕。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拉开了中国改革开放的帷幕。针对当时生产力发展水平低下、人民生活水平不高的现状,第二代领导集体逐步推动经济建设成为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围绕“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一核心问题,邓小平反复地强调:“贫穷不是社会主义”,“发展太慢不是社会主义”,“讲社会主义,首先要使生产力发展,这是主要的”。在1992年的南方讲话中,邓小平最终将“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界定为社会主义的本质。从这些论述中我们不难发现,第二代领导集体对社会主义的认识,已经突破了之前单纯对僵化制度模式的坚守,发展到在坚持公有制的基础上推动生产力的解放和发展。实践已经证明,这样一种对社会主义的认识和实践,推动了改革开放之初生产力的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整体提升,对人民幸福的实现产生极大的促进作用。

改革开放所带来的生产力发展以及民众基本物质生活的迅速改善,一度使人们的幸福感从总体上得以提升。然而,长期对生产力发展的忽视、对满足人们物质需求的极度压抑,导致我们在实践中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对改革的推进在相当长的时间里变成了单方面突出经济建设,“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自觉或不自觉地错变为“唯经济建设为中心”、“唯GDP论英雄”。虽然我们强调“两手抓,两手都要硬”,但对物质财富的追逐和经济收入的增加,依然成为一些个体实现幸福的全部内容。这样一种发展方式,在推动生产力发展和物质财富增加的同时,也引发了另外一些社会问题和矛盾。

对GDP的过分看重,使得“人”作为发展目的的价值属性一定程度上被掩盖,经济建设从手段变成了目的。一些个体虽然物质生活条件得到了较大改善,但精神上的空虚甚至堕落导致了新的危机。“共同富裕”的目标虽然为社会主义生产力的发展明确了方向,但由于“先富”带“后富”最终到“共富”的大政策以及各种主客观因素的影响,事实上的贫富分层和利益分化现象正在出现。更为严重的是,自上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这种不合理的社会分层有固化的趋势。有学者曾指出:有时候,贫富差距大一点还不可怕。最可怕的是穷人失去向上流动的希望,那种一种会让人绝望的感觉[4]。这些伴随着生产力的发展而出现的新的问题,在很大程度上消解了人们因物质生活的改善而带来的幸福感受,出现所谓的“幸福悖论”,也促使我们进一步反思这种单纯追求经济增长的发展模式。

在此背景下,“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孕育而生。它首先继续强调了生产力的发展的重要性——中国共产党要“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对于社会的发展和幸福的实现而言,生产力的发展毕竟是一个不可或缺的前提条件。因此,以发展生产力为主要内容的的经济建设,在整个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都是不可偏离的工作重心。

与此同时,“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进一步强调了文化发展的重要性——党要“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5]需要的满足是幸福感的重要源泉。在基本的物质需求得到满足以后,人们会产生更高层次的精神追求。发展先进文化,提供丰富的文化产品,可以使人们在满足精神文化需求的过程中进一步提升幸福感。幸福观也会直接影响人们的幸福感。幸福观作为人生观的反映,有什么样的人生观就有什么样的幸福观,也就有什么样的幸福感。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为人们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起到正确的导向作用,进而有助于人们形成科学的幸福观。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最终落脚在“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上。所谓“最广大”,指中国的绝大多数人,也即强调全体人民的整体利益。所谓“人民的根本利益”,也就是人民群众能通过社会的发展进步,不断获得“切实的经济、政治、文化利益”,从而为人的全面发展的实现奠定基础。因为物质文化条件越充分,就越能推进人的全面发展。从另一个角度,人越全面发展,潜能得到充分挖掘和发挥,人们创造的社会物质文化财富就会越多,人的发展与经济社会的发展进入到一个良性循环的阶段。

从实现人民幸福的角度,“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实际上体现了以下几个层次的要求:从内容层面,在满足人民物质需求的基础上,进一步强调满足精神生活的需求;从主体层面,强调人民普遍幸福感的生成。只有改革的成果为“广大人民”享有,社会公平、正义能够充分体现,人民才有可能生成一种普遍的幸福感;从目的层面,生产力的增长,文化的进步,经济、社会的发展,都只是手段;人的全面发展、社会成员的普遍幸福,才是马克思主义政党追求的终极目标。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关于经济社会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相互关系的论述,为我们如何继续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在实践中如何更好实现人民幸福进一步明确了方向。只要我们始终坚持人民的主体地位,全心全意服务为人民谋利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就能在应对各种风险和危险的考验中坚如磐石、永远立于不败之地。在这一正确认识的指引下,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道路上开拓前行,人民的需要和利益逐渐得到满足和实现,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也被成功推进到21世纪。

然而,先进的理论虽然可以为我们的实践指明方向,但其所要达到的目标总是需要各种具体的举措来付诸实施。事实上,虽然“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早已明确强调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意义,但实践中,各级地方政府长期奉行的“经济唯一”、“GDP挂帅”的发展模式并没有得到真正的改变。其结果就是,随着中国进入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阶段,我们也进入到“黄金发展”和“矛盾凸显”并存的阶段。发展中累积的一些矛盾和问题日益明显地呈现出来,突出表现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不可持续性和不平衡性:环境危机日益严重,贫富差距持续扩大,教育、文化、卫生等社会事业发展滞后等等。这一系列的危机汇集起来,形成了当代中国人的幸福危机。

为了应对这些新的时代课题,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正式提出了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人的全面发展”这些精炼的词句蕴含着深刻的发展哲理。科学发展观是我们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具体体现,是中国共产党人执政理念的一次升华。

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当代中国仍处在并将长期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解决中国所有问题的关键在于发展。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首先要坚持“发展是硬道理”、“发展是首要任务”的思想观念,其次要始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我们所追求的幸福,始终是人民的“现实幸福”而不是“虚幻幸福”,必须要植根于现实的生产生活。因而,科学发展观首先强调发展,实质上是为人民幸福的实现进一步夯实物质基础。在整个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这也是始终如一的思想。

而科学发展观之所以“科学”,关键就在于它更加彰显了经济社会发展的规律性。它所强调的发展,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社会全面发展,是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协调发展,是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上人的全面发展,归结起来,就是“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当社会发展进程迈上一定台阶之后,追求幸福感及其最大化,是由人的需求上升规律所决定的。”[6]而人的需求层次理论表明,当经济发展达到一定程度,人的物质需求得到满足以后,非物质因素对人的幸福感的影响会越来越大。因此,通过全面、协调和可持续的发展,获得和谐的社会环境和良好的生态环境,其本质是人们实现幸福的基本途径。

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在坚持发展主题的前提下,“以人为本”进一步明确了发展“为了谁”、“依靠谁”、“发展成果由谁享有”的价值归属问题。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是对“以人为本”最本真的诠释。而对人的“价值、权益和自由”的关注,对人的“生活质量、发展潜能和幸福指数”的关注,是“以人为本”在实践中的具体体现。其最终目的是为了让最广大的中国人民过上幸福生活。如果说,“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实现了从传统的“重物轻人”到“以人为中心”的转变,“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则把对人的关注具体化到人的“幸福指数”上。无论是和谐社会的构建,还是党的十七、十八大报告对解决民生问题拟定的目标——“使全体人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都充分体现了这种关注。科学发展观的以人为本,落实到实践中,就是关注人民的幸福水平,就是以人的幸福为本。因此,科学发展观既是一个统领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科学理论,更是一个为中国人民谋求幸福的幸福理论。

[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上)[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104.

[2]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189.538.683.

[3]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7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1:189.

[4]最危险的是穷人失去向上流动的希望[N].学习时报,2013-05-07.

[5]江泽民.论“三个代表”[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1:121.

[6]袁祖社.由“增长-进步本位”的物本价值观到“民生——幸福本位”的人本价值观——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发展价值观”的历史性变迁及其实质[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5):100.

猜你喜欢
三个代表生产力幸福感
奉献、互助和封禁已转变我们的“幸福感”
七件事提高中年幸福感
让群众获得更多幸福感
把“风景”转化成“生产力
我国道路货运生产力发展趋势
人口红利与提高生产力
幸福感
凡事就怕做到极致 一个词的生产力
论人的全面发展与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辩证关系
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推动军事历史研究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