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起”的词性研究

2015-03-28 08:20:35李双剑
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 2015年3期
关键词:吕叔湘词类现代汉语

李双剑

(复旦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上海 200433)



“一起”的词性研究

李双剑

(复旦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上海 200433)

语法学界对于“一起”一词的词性判定一直存在着争议,本文在回顾以往研究的基础上,具体全面分析了“一起”的分布情况。由于对副词“一起”的一般用法的看法分歧较少,所以本文重点分析了“在+一起+动”这种格式中的有较大争议的“一起”的词性问题。本文承认“一起”是一个兼类词,具有名词和副词的语法功能,但又和以往的研究有所区别,认为“在+一起+动”中的“一起”也是副词。本文还对“一起”所属的副词具体小类有所分析。

“一起” 词性;兼类; 分布

一、以往的研究

对于“一起”是何词性这一问题,历来汉语研究多有争议。赵元任(1979)在论述汉语词类时只是指出“一起”是副词,而这又不符合他对处所词的定义。吕叔湘等(1980)把“一起”归为兼名词和副词两类。邢福义(1981,1993)也认为它是名词兼副词,并且认为在多数情况下“一起”是名词,有时是副词。陆俭明(1999,2005)则认为“一起”是副词,对于它们可以作“在”和“到”的宾语,看作是一种例外用法。张斌等(2001)的看法与吕叔湘等(1980)相同。刘月华等(2005)只说“一起 ”有副词用法,这样一来,就不符合她们界定的处所词的性质。而《现代汉语词典》(第5版)(2005)把“一起”看做名词兼副词。可以看出,上述对于“一起”的词性界定有三种意见:一是明确指出“一起”兼属名词和副词;一是只指明“一起”有副词用法;一是承认“一起”是副词,但有例外用法。但是,即使都承认“一起”是副词,各家对它们属于副词里的哪一小类,看法也是不一样的。赵元任(1979)认为“一起”是方式副词。张谊生(2000)把它划入协同副词。李泉(2004)把“一起”看作是方式副词。刘月华等(2005)认为“一起”属于范围副词。从他们把“一起”和其他具体的副词归类情况看,协同副词指的就是范围副词。所以这个词在属于副词的小类上就是方式副词和范围副词的分歧。

我们知道,词类是汉语语法研究中不可回避的问题(陆俭明,2013),但汉语的词类划分在汉语语法研究中是个老大难问题。即使定出了某些划分词类的标准,对于具体的一些词来说也不好确定应当属于哪一个词类。不过,我们可以尽可能地列出具体的一个词充当的句法成分以及它与别的词类的全部的结合情况,即分布情况。如此考察一个词,也许会发现它的某种属性,进而帮助我们判断它属于哪一类词。陆俭明(2005)指出:汉语词类之所以一直是一个老大难的问题,最根本的原因,还在于以往讨论汉语词类问题时,大家都只举些典型的例子,而一直没有人真正面对现代汉语千千万万个词去一个一个地实际考察一下它们的使用情况。这样,大家都只是“纸上谈兵” 。对于“一起”的副词用法大家都认可,但“一起”是否兼属名词,则看法不一。我们将在本文中考察“一起”的分布,分析它与别的词的结合情况,说明“一起”确实兼属名词和副词。

二、具体分析

对于“一起”与其他词具体结合的格式,吕叔湘等(1980)给出以下几种,尽管没有全部列出:

[名]同一个处所。

a)用于“在,到”等少数动词后。

这些年来,我们一直在~|他始终同群众在~|我们到~不久,他又调走了

b)动+在(到)+一起。

我们要团结在~,战斗在~,胜利在~|这些问题应当放在(到)~来考虑|两件事碰到~了|它们两个谈不到~(意见不和)

c)在+一起+动。

我们俩在~工作|我们几个在~住

[副]表示在同一个地点或合在一处。前也常有“同,跟,和”组成的介词短语。

我们~工作了八年|他跟社员~劳动了三个月|我不跟他~走|明天我把词典和学习材料~带给你|他曾经和解放军战士~,参加了抗震救灾工作

我们把最后一种用法形式记为d)。

但是吕叔湘等并没有指出“一起”可以修饰形容词和可以独用的情况。按照李泉(2004)和陆俭明(1982,1983)的分析,我们补充如下:

e)~富|~繁荣

f)我们又不一起了|我们都是一起的

g)A:~吧?

B:~!

h)A:你们~吗?

B:没~。

以下我们来具体分析以上总结的“一起”的用法。

a)、b)和c),吕叔湘等认为是名词。对于a),我们同意“一起”的这种用法,“在”,“到”作为动词,是谓语中心,“一起”为名词作宾语。对于b),吕叔湘等的看法应当与邢福义(1981,1993)的看法相同,即认为“在,到”是介词,“在(到)+一起”构成介词短语作补语。

对于c),邢福义(1981,1993)明确指出,这种结构还是介词结构作状语。但c)结构中的“在”我们都可以去掉而意思基本不变:

①我们俩~工作|我们几个~住

去掉之后我们不可能再把“一起”分析为名词,肯定认为“一起”是副词作状语。而按照邢福义的分析,这样引起的后果是如果说有“在”时,“一起”是名词,而没有“在”时,可以加上“在”的,“一起”还是名词,那么这种看法就太牵强,“一起”的词性就不大好说了,具体如何加“在”又有什么标准可依呢?

王还(1957)也认为“在一起”是介宾结构,但又认为“在一起”如放在动词之前,“在”可以省略:

②他们俩[在]一起住。

③我们都[在]一起学习。

又说在一些表示移动的动词之前,只用“一起”不能加“在”:

④我们一起到北京的

⑤你跟他一起去游泳吧(但可以说“你跟他[在]一起游泳”)

⑥这本书一起拿走吧。

说“在”可以省略也犯了上面我们分析过的毛病。说在一些表示移动的动词之前,只用“一起”不能加“在”,那么这些“一些表示移动的动词”具体是指哪些呢?判断它们的标准恐怕也不好说清楚。

我们则认为“在”应分析为副词,“一起”也应分析为副词,二者连用都作状语。其实,“在”这个副词用在这儿强调的是时间性;不用“在”,句子的表示时间性就弱了。d)中的“一起”都是副词,其中有的例句可以加“在”,这样句子意义的表示时间性就强化了。我们知道“正在”表示的时间性比“在”更强,强调的现实性更强,我们可以把c)中的“在”换成“正在”:

⑦我们俩正在一起工作|我们几个正在一起住

这两个例句中“正在”强调了时间性,“一起”强调了空间性,二者也均为副词,修饰谓语动词。

对于e),f),g),h)中的“一起”,当然是副词。 “一起”作为副词,可以作谓语,谓语中心,用于带疑问词的问句和用于答句(陆俭明,1982,1983)。副词当中确实有一部分可以这样用的。

四、进一步讨论

虽然我们在第三部分具体分析了“一起”的词性,说明了“一起”可以作名词和副词;但是赵元任(1979)认为处所词既然是体词,就具有体词一般所具有的功能,即做主语,做宾语,做修饰语。我们看到,“一起”可以做介词“在,到”的宾语,但不能做主语;做修饰语是“一起”的副词功能。朱德熙(1982)和郭锐(2002)认为处所词是能做“在,到”的宾语并且能用“哪儿”“什么地方”“哪里”提问,用“这儿”“那儿”“这里”“那里”指代的体词。很显然,“一起”是不能用“哪儿”等提问,用“这儿”“这里”等指代的。

尽管“一起”并非是典型的处所词,但能做动词“在”和“到”的宾语,能作介词“在”和“到”的宾语,所以我们不得不承认“一起”是典型的副词而不是典型的处所词,它只是某种程度上的处所词。袁毓林(1995)认为属于同一词类的词有典型成员和非典型成员之别,可以通过典型成员的分布特征给词分类。依据原型理论的分析,“一起”就不是典型的处所词。

按照对兼类词的研究(赵元任,1979;吕叔湘,1979;朱德熙,1982;陆俭明,2005;等等),兼类词是同音同义而词性不同的词。“一起”只有一个语音,两个义项都指向同一个处所即表示同一个处所和表示在同一个处所,只是词性不同,所以“一起”是一个兼类词。

我们在第一部分指出了“一起”在属于具体的副词小类是有分歧的。既有方式副词和范围副词的分歧。我们认为,把“一起”看作方式副词,是以动词为中心来说的,即“一起”是表示修饰的动词的行动行为方式的。这样分析是有道理的。吕叔湘(1987)认为动词是句子的中心,核心,重心,别的成分都跟它挂钩。而把“一起”归入范围副词这一小类是从语义指向上来说的。张斌等(2001)概括“一起”的词义时就指出:

1.表示几个主体共同产生某种行为。

教师和学生一起参加运动会|他跟战士们一起投入了抗洪抢险的工作|我不愿意和他一起玩桥牌

2.表示把几个人或事物合起来做出总的安排或处置。

他把新结识的几个朋友一起请到家里做客|老李将刚拿到的稿酬和奖金一起捐给了孤儿院|清澈的河水把蓝天、白云、山岭、树木一起倒映在水中

在第1个义项所举的例子中,“一起”分别指向“教师和学生”,“他跟战士们”,“我”和“他”;第2个义项所举的例子中,“一起”分别指向“几个朋友”,“稿酬和奖金”,“蓝天,白云,山岭,树木”这就是从语义指向上来分析的,这样分析也是有一定道理的。尽管“一起”是修饰动词,但由于有“一起”的句子会出现几个主体或要合起来做出总的安排或处置的几个人或事物,这样,在形式语法上比较明显,所以分析为范围副词更容易理解一些。

五、结论

以上我们分析了“一起”的词性问题,“一起”兼名词和副词,具体地说就是典型的副词和非典型的名词。这样分析的好处是能够解释“一起”与其他词的所有组合情况,既维护了副词的语法功能,又解决了和“在”“到”等词之间的关系问题,应该说是处理好了“一起”的词性问题。

[1] 郭锐.现代汉语词类研究[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2.

[2] 李泉.从分布上看副词的再分类[J].胡明扬主编词类考察续集[A].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2004.

[3] 刘月华等.实用汉语语法(增订版)[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

[4] 吕叔湘.汉语语法分析问题[M].北京:商务印书馆,1979.

[5] 吕叔湘主编.现代汉语八百词[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0.

[6] 陆俭明.现代汉语副词独用刍议[J].语言教学与研究,1982(2).

[7] 陆俭明.副词独用考察[J].语言研究, 1983(2).

[8] 陆俭明.汉语语法研究教程(第3版)[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9] 陆俭明. 《再谈现代汉语词类问题》,“第十一届全国语言学暑期高级讲习班”(中国人民大学,2013年8月1日-21日)前沿讲座[Z].2013.

[10]王还.说“在”[J].中国语文,1957(2).

[11] 邢福义.词类辩难[M].甘肃人民出版社,1981.

[12] 邢福义.邢福义自选集[M].郑州:河南教育出版社,1993.

[13] 袁毓林.词类范畴的家族相似性[J].中国社会科学, 1995(1).

[14] 赵元任著,吕叔湘译.汉语口语语法[M].北京:商务印书馆,1979.

[15] 张斌主编.现代汉语虚词词典[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1.

[16] 张谊生.现代汉语副词研究[M].学林出版社,2000.

[17] 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现代汉语词典(第5版)[Z],2005.

[18] 朱德熙.语法讲义[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2.

2014-11-20

李双剑(1983-),男,复旦大学博士生。研究方向:句法语义学。

猜你喜欢
吕叔湘词类现代汉语
吕叔湘向弟子请教
教育是农业——吕叔湘先生说的比喻
“楞”“愣”关系及“楞”在现代汉语中的地位
用词类活用法扩充词汇量
基于语料库“隐秘”的词类标注初步探究
广东蚕业(2019年3期)2019-05-14 05:37:40
从成语中学习词类活用
追思吕叔湘先生
求真能贱,龙虫并雕
——吕叔湘中学的成长图景
未来教育家(2018年6期)2018-07-18 07:58:00
评《现代汉语词典》(第6版)
基于“字本位”理论再谈汉语词类问题
现代语文(2016年21期)2016-05-25 13:13: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