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初白体诗风及成因探析

2015-03-28 05:51
衡阳师范学院学报 2015年4期
关键词:诗风宋诗诗坛

李 梅

宋初白体诗风及成因探析

李 梅

(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上海 200241)

“宗白”之风在宋初诗坛蔚为大观,白体诗人对白居易的学习逐渐摆脱了五代时期诗艺探究的一面,开始在精神气质方面向白诗靠拢,形成鲜明的宋代文人士大夫的气度。唐诗到宋诗的转变,主要表现在诗风的变革上,宋初诗坛是其酝酿呈现的关键时期,对白体诗人创作风格及背后成因的探析,有利于深入了解影响宋诗风格初创期的诸因素。

宋初诗坛;白体;闲适;讽喻;平淡;成熟

宋代初年,诗坛出现了有别于五代奢靡文风的创作趋向,平淡、闲适之趣渐趋兴起,促使诗歌题材与风格出现了新转向。宋初诗人队伍极为庞大,诗人们由学唐逐渐转向变唐。以晚唐五代奢靡文风为起点,宋初诗坛拉开了颤变的序幕,李昉、徐铉等由五代入宋的诗人,开始效法白居易的浅切平易,为朝廷颂德或表现闲适的生活趣味,对晚唐奢靡文风予以冲击。作为诗坛盟主的王禹偁,则在诗歌创作与理论上为宋初诗歌风格、特别是白体诗风的形成奠定了基础,这一切促成了白体诗人在宋初诗坛不可忽略的特殊地位。

诗风上的变化是唐诗到宋诗转变的一个重要方面。宋初诗坛作为酝酿呈现的关键时期,在诗歌审美趣味方面出现了新转向。宋王朝结束了五代的纷乱与不安,在一定程度上安顿了世人的心灵,特别是宋太祖的文治国策,更是抚慰了五代入宋的士大夫及文士们不安的心境,开启了宋代文学全面繁荣的景观。延及唐五代的诗风,宋初诗坛呈现多股流风,论及宋初诗坛的创作情况,宋《蔡宽夫诗话》有云:“国初沿袭五代之余,士大夫皆宗白乐天诗”[1]398。由此可知,学白之风占据当时诗坛重要席位。元方回《送罗寿可诗序》曰:“宋划五代旧习,诗有白体、昆体、晚唐体”[2]。方氏将宋初诗坛论为白体、晚唐体、西昆体三派主流,其中“宋划五代旧习”一说,在一定程度上认可了宋诗独立的风格。再依据宋初诗坛观照,白体诗人当是数量极为可观的一支,因此对此派诗人创作趋向及诗风的研究可以初步窥探到宋代诗歌风格的雏形。

白体诗人,主要指宋初效法白居易的一批诗人。据方回《宋罗寿可诗序》所列,代表人物有李昉、徐铉、王禹偁等,后世称王的成就最高。纵观其诗作,主题内容以唱和、拜谒、宴游、涵咏为主。如李昉和李至的《二李唱和集》、李昉、苏易的《禁林宴会》、徐铉等《翰林酬唱集》,大都多以学习白居易的唱和诗为主。论及白诗风格,惠洪《冷斋夜话》卷一云:“白乐天每作诗,令一老妪解之……解则录之,不解则易之。故唐末之诗近于鄙俚”[3]6。然而,白诗之特点不仅于此也。学白诗人也因身份与处境的不同,所择取白诗的风格亦有所区别,形成了不同的诗歌风格,总体呈现的是宋诗之风貌,下面将分而论之。

李昉出身文学世家,作为后周的翰林学士,入宋后仍担任要职,也是宋初最典型的以文学起家、官至宰相的词臣。作为由周入宋的文官,在宋王朝宽裕的文治国策下,他幸运地立于权重之位,寻得精神的慰藉。然而始终周旋于贬谪与复任的曲折仕途,其心境与诗风的浮动,偕同感时伤怀的情绪,可观其学白诗风的倾向。他对白居易的推崇可见于《王仁裕神道碑》,称颂白居易“著述之多,流传之广,近代以来,乐天而已”[4]125。其《小园独坐偶赋所怀寄秘阁侍郎》有“烟光澹澹思悠悠,退朝还家懒出游。静坐最怜红日永,新晴更助小园幽”。又如《偶书口号秘阁侍郎》曰:“退朝归来只在家,诗书满架是生涯。吟成拙句何人和,按得新声没处夸。夜景最怜蟾影洁,秋空时见雁行斜”。这些诗作大都以闲适与唱和为趣,用“静”、“养”、“怜”、“洁”映出闲散静谧的心境,当然像“烟光”、“红日”、“秋时”、“雁行”等意象又显露出些许的愁绪与伤怀。这种仕与隐的冲创,在其《依韵俸和见贻之什以答来章而歌盛美也》一诗中也有深刻体现,其诗云:“逢丘深静养疏慵,角枕斜剞数过鸿。万事不关思想内,一心常在咏歌中。昂藏鹤貌无凡态,冷淡琴声有古风。共说圣君偏注意,朝昏须作黑头公”。此处可见,养尊处优的权臣之职,反复以深、静、养之词表其慵散之态,却不失其风雅之志,而“昂藏鹤貌无凡态,冷淡琴声有古风”两句又透出孤高之气,显出内敛与精致之风貌。此类的诗风在李至的诗中亦可看到,李至是太宗太平初进士,后擢知制诰,太平兴国八年为翰林学士,任参知政事。其诗风和李昉近似,有诗云:“渐老筋骸百事慵,朝退无事接宛鸿。数枝筠粉幽窗外,一柱檀烟静室中。冷滴梦魂桐叶雨,香吹篱落菊花风。自愧不及车夫子,时向东山谒谢公”,一样的“静”、“养”、“涵咏”,透出些许诗书之气。

宋初文治的宽松政治环境,翰林学士出身的退位宰辅大臣的闲适生活与白居易晚年独善其身的从容姿态相契合,时刻以白居易的闲适之风自拟,李昉所谓“野性从来只澹如,奉事求足不求余。清风明月三间屋,赤轴黄签一架书。……比惭多病仍多告,犹拟分可洛下居”是也。然而,相较于中唐复杂多变的政治环境,白居易的明哲保身是无奈的选择,而在万分强调“崇文”政治的宋代士人身上,则更多地表现了文官享受优厚政治、生活待遇的一种自然情感流露。

白体的另一个重要代表者是王禹偁,可以说,他是与宋王朝一起成长起来的诗人,同时也是宋王朝的重要大臣,其诗歌创作和理论上的革新为宋初诗歌风格的形成奠定了基础。王氏家境贫寒,但是仕途高升,官至翰林学士,却因“高亢刚直”的个性恼怒朝野,曾多次被贬谪,“八年罢黜”的辛酸经历,失落与茫然的心境造就了他感世悲悯的情怀,对下层民众的疾苦更是有切夫之痛,肩担责任的宋人意识促成了他感时、忧怀、深刻的诗风。其诗有云:“阶前药树,重吟谢客之诗;观里桃花,免动刘郎之咏……李杓直翰林退职,复见掖垣;白居易禁署出官,终知制诰。享兹殊事,实越昔贤”[4]365。诗中表达了他重返西掖禁林之地后的喜悦之情,并以“红药”、“掖垣”等意象赋诗,将“红药意象”与“西掖情结”相应,阐发了受贬与复任的思绪,诗中虽不易察觉出早期慷慨报国的豪情,但其间获任的欣喜较为外显,且结尾以白居易自拟,其积极进取的理想人格,与白居易早年顺畅、担任词臣而试图兼济天下的经历相契合,王氏与白居易在气质上相靠近,其身居清要的自矜心态,与二李及其他退休朝臣诗中的晚景闲适之趣有别,更多的是一种进取之风。后期他自觉学习白居易的讽喻诗,洞悉民间疾苦、百姓冷暖,此类诗作主要作于贬谪期,以《流亡诗》著称,后世流传较广。

当然王诗也有闲适清幽的方面,如《村行》:“马穿山径菊初黄,信马悠悠野兴长。万壑有声含晚籁,数峰无语立斜阳。唐梨叶落胭脂色,荞麦花开白雪香。何事吟馀忽惆怅,村桥原树似吾乡”,诗的前半部分以简雅古淡为长,意蕴深远,透着几分闲适与清幽,然而尾句“何事吟馀忽惆怅,村桥原树似吾乡”的感怀却平添了些许思乡的伤感,与其他文士唱和涵咏的咏叹与闲吟之风有别,其诗多透出平易流畅、平淡自然之美。显然,继承白体又有所发展的是王禹偁。相似的经历造就了心境的契合,时代的责任意识更是拉近了二者的诗风,然而,一个由闲适诗转向讽喻诗,一个由讽喻诗转向闲适诗,其间差别可见也。王氏创作思想上的变化,透出他深刻的自我反省的意识和强烈的时代意识。有论者称,王禹偁的“尔为流亡客,我为冗散官,在官无俸禄,奉亲乏甘鲜。因思筮仕来,倏忽过十年。峨冠蠢黔首,旅进长素餐。文翰皆徒尔,放逐故宜然。家贫与亲老,睹尔聊自宽”一诗继承了元白的传统,“苇蓬疏薄漏斜阳,半日孤吟未过江。惟有鸳鸯知我意,时时翘首对船窗”则显出明静洗炼,小有理趣,是宋诗格调也,此言所论极是。以王禹偁为代表的白体诗人自觉以中唐为参照,将白居易看作精神导向,传承了唐诗现实主义的传统,只是宋初的诗坛有点繁乱与缠绕。总体来看,作为白体诗人的代表,王禹偁早期热衷于唱和诗,贬谪是他诗歌创作转向的分水岭,转而学习乐天的讽喻诗,并进而走进杜甫。正如王禹偁自己曾说:“本以乐天为进,取子美是前身”,他以别样诗风表达不同心境,成为北宋诗文革新的先驱者。

从宋初白体诗风可以看出,相较唐诗的气象,宋人显出了多份闲静与内敛。其诗题大多以怀古、拜谒与往返、涵咏、养气等诗书意象出现,意境则偏于平实与雅化,有点似不诗为诗之感。同唐代的家国意识相比,宋初诗人关注的对象逐渐转向个体、转向内心兴趣,诗歌题材趋于日常生活化,在日常琐事中凸显出浓烈的文人气质,如李昉“清风明月三间屋,赤轴黄签一架书”的书卷气,折射出宋人浓烈的生活情趣。他们渴求唱和、往返,以大量的“闲”、“仙”畅怀幽思,众多诗篇都刻画了宋人的细腻与伤怀的气质以及徘徊于仕与隐之间的矛盾。其间原因何在?或许从以下几点可窥得一些解答:新旧王朝之间文脉的承继与变通;改朝换代初期文士的沉寂与自省;新王朝初期的文化氛围,朝代更替之下士人的复杂心绪,都将于一代的文学艺术中有所显露,可谓“一代有一代之文学”也。不必要刻意评判其优劣高下,唐宋诗之变,主要是风格与气象之变也。

首先,宋代士人的生存环境和处事心态对宋代文学创作产生了极大影响,与宋初诗坛的诗风转向关系密切,因为诗歌在表情达意方面总会凸显的更多。尽管宋王朝初期积极收复北方失地,然而外族的入侵和边地的失守始终是宋室的最大忧患,但是宋太祖的“杯酒释兵权”之举已显出了宋朝避免军人掌权的国策,强调“以文治国”,始终把优待文人士大夫作为历世相传的家训,所以文士作为天子门生拥有无限的自豪感。然而,让士人忧虑的是他们虽居于朝中智谋之位,对于边关忧患却束手无策,作为前朝之士,在新王朝的政治文化氛围中,其社会地位的提高与精神的日益禁锢却成为相互关照的两个方面,宋王朝重文轻武的国策与文士们精神的衰微,使宋代士人的社会地位与精神状态处于矛盾之中。这样的处境使得官至高位的文士们由对外在功名的渴望逐渐转向一种返归于内在心灵的自得之趣,前期文人的豪迈气概也逐渐被哀怨情调所取代。随之出现的孤寂、冷落、惆怅、凄凉之感弥漫心间,压抑而低沉的情绪油然而生,在其诗作中便表现为仕与隐的矛盾心境。学者们称“仕与隐”是中国封建士大夫心灵矛盾的两极,建功立业和平衡挫折感及维持独立人格的双向合力,这个矛盾在宋代尤为突出。宋王朝的兴盛与危难,牵动着每一个有识之士的心智和灵魂:治国平天下的期望、促成国家统一的渴望、报国无门的奢望,都构成了仕与隐冲突的源泉,其矛盾的心境也更加恶化,这也是促成士大夫精神痛苦的根源。此外,宋朝立国之初,宽松的政治文化氛围使得科举制度日臻完善,这在极大程度上改善了宋代士人的进仕之路,然而宋王朝日益强化的中央集权制又极力压抑着士大夫的思想。为缓解这一束缚,在儒释道三教合一的社会大环境下,他们重新调整担负的责任与个性自由追求之间的矛盾,既重外部事功,又重内在修养,试图努力在二者之间寻求平衡,这样一来,文学中的享乐意识和忧患意识便得到了充分显现。这种向内收敛的创作心态,使得一批身居高位而对文坛有直接影响的作家回避现实问题,转向内心,如徐铉《和司门郎中陈彦》曰:“衡门寂寞逢迎少,不见仙郎向五旬。莫问龙山前日事,菊花开却为闲人”,诗中“莫问”、“闲人”等语道出了无尽的感慨与无奈。

其次,宋初诗坛“宗白”之风的兴盛与宋朝统治者的推崇分不开。从史书记载来看,宋王朝是文化高度繁荣的时代,这在宋初已显露端倪。浓厚的文化氛围营造了赋诗吟咏的盛况,再加上宋初的几代皇帝对白居易闲适之风的推崇,更有统治者在朝中设立三馆和民间书院,扩展了学诗论诗之风。据史料记载,太祖皇帝主张“留意文艺”,提倡吟诗,真宗更是“听政之瑕,唯务观书,每观毕一书,即有篇咏,使近臣赓和”。可见,文人们对唱和的热衷,与统治者的推崇不无关系。此外,北宋结束了唐晚期的长期混乱,安居一方,与五代相比,自然是相对平和很多,太宗以太平天子自命,闲暇之余好舞文弄墨、吟诗作赋、点缀升平、御制诗篇,令朝臣唱和,自然滋长了宴飨唱和之风。当时,李昉、李至的《二李唱和集》曾引发朝臣上下效仿,其平淡自然的诗风影响了一批学士诗歌风格的趋向。

再次,宋人重精神情趣,崇尚简淡,是时代的审美风尚使然,这一风气与佛道思想对士人的浸染,清淡深远的尚意境界追寻有关。禅与宋人的审美风尚密切相关,唐后期的审美趋向在宋初诗坛仍有一定的影响力,佛禅的气息在宋诗风格的酝酿期亦可窥见。范文澜先生曾说:“禅宗是披着天竺式袈裟的魏晋玄学,释迦之表,老庄其实”[5]209。在中国传统思想中,道家的素朴、空纳万物的情怀、虚空及主体的超越、精神的自由和审美的追求,孕育了宋人老成、平淡、以清为美的审美趋向。禅与道的互促、禅境的深幽与道家的超脱之境相遇,适应了宋代士大夫转向内心、向自我灵魂求索的情趣。如晚唐体诗人寇准的高远、林逋、魏野的清淡,都在试图勾勒宋人那份闲雅的心境。所以,可以看出,宋初诗坛寻求的是精致工巧、清新简淡的深邃之美,逐渐告别了晚唐的雍容华贵。而高人隐士的人格意识更是时刻拨动着知识分子的心弦,在朝在野者进退相促,开拓融合之美。只是宋人的淡远雅韵,蕴含着一种这样深刻的矛盾:文明、深刻与自然是它赋予那个时代的美,但与之相映的是时代给予的麻木、消沉和后退,宋人趋于内省的意识以及对禅意的钟爱与时境的演变相关照,造就于时代的政治文化氛围之内,也成就了时代的精神风尚。

当然白体诗风的成因以及宋初诗风的演进与颤变,原因不仅以上所及,但是宋初的宗白诗风,对整个宋代士大夫阶层的政治人格、文化气质影响深远,延及宋诗以才学、以议论为诗的路径。宋初白体诗风初步奠定了宋诗有别于唐诗的闲适、雅致、内敛的基调,并渐趋成为宋诗的一大风貌。值得注意的是,在宋代这个雅俗并存的文化环境中,宋诗是在避俗求雅地追寻着,试图开拓新的诗歌境界。显然,这种探寻从宋初就已经开始了。就诗歌主题方面而言,士人逐渐从自然、社会的外在兴象转向开掘人生的理念世界,诗歌的情趣和理趣成为士人们的关注重点;在表现方式上,诗的学问气、书卷气加重,意蕴和趣味更加人文化,这些都源于宋代士人的处事心态与人格气质。可以说诗之别惟在人之别、诗之趣惟在气象别,宋诗的内敛含蓄与唐诗的外放开阔之气象差别,亦在诗人之别、气场之别、情境之别、心境之别也。

[1]郭绍虞.宋诗话辑佚[M].北京:中华书局,1980.

[2]桐江续集:卷三十二[M]//四库全书(文渊阁本).

[3][宋]释惠洪.冷斋夜话[M].北京:中华书局,1985.

[4]曾枣庄,刘琳.全宋文[M].成都:巴蜀书社,1991.

[5]范文澜.中国通史·唐五代的文化概况[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

On Bai Ju-yi's Poetic Style and Causes in Early Song Dynasty

LI Mei
(Chinese Department of East China Normal University,Shanghai 200241,China)

The worship of Bai Ju-yi's poetic style is vey popular in the early Song Dynasty.The poets of Bai Ju-yi's poetic style gradually broke away from the poetic art and exploration when they learn from Bai Ju-yi in the period of Five Dynasties.They began to move closer to the spiritual temperament of Bai Ju-yi's poem and formed a distinct tolerance of the scholars in Song Dynasty.The transformation of Tang poems to Song poems is mainly manifested in the change of poetic style.The poetic circle in early Song Dynasty is the key period of the change.The analysis of the writing style of the poets of Bai Ju-yi's poetic style and the causes behind will benefit us to have further understanding of the factors affecting the style of Song poems in its early period.

poetic circle in early Song Dynasty;Bai Ju-yi's poetic style;leisure;allegory;without contrast;mature

I222

A

1673-0313(2015)04-0094-04

2015-05-26

李梅(1983-),女,安徽颖上人,博士生,从事文艺美学研究。

猜你喜欢
诗风宋诗诗坛
唐宋之别
宋诗五首(书法)
以健为美,力求诗风刚健
唐表宋里:论《红楼梦》诗词摘句中的宋诗学特质
关于推荐《当代诗坛百家文库》入选诗家的启事
荷珠乱滚:诗坛重现唐大郎
学苑诗风
当代诗坛上的空谷之音——读《空谷幽兰十四行诗九首》
从阮籍、嵇康与傅玄的诗歌看正始与西晋诗风的嬗变
诗坛百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