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哲学》2015年第4期全文转载《邯郸学院学报》文章

2015-03-28 05:35
邯郸学院学报 2015年2期
关键词:中国哲学礼教崇礼

《中国哲学》2015年第4期全文转载《邯郸学院学报》文章

北京大学哲学系邹晓东博士后在《邯郸学院学报》2014年第3期“赵文化研究”[教育部名栏]专栏发表的《礼教的信念机制:〈荀子·礼论〉生存分析》一文被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中心编辑出版的《中国哲学》2015年第4期第54-64页全文转载,该文指出:“礼教”必须藉“学礼”落实,而外向之“学”难免遭遇“学什么”、“怎么学”问题。《荀子·礼论》以一种“信念机制”回应此类问题。《礼论》开篇依托“先王”一词的情感色彩立论,意在引荐一种“崇礼——学礼”信念,而接下来的“直观解说——榜样诱导——攻乎异端”则旨在强化这种信念。外向之“学”由此开始固执于“礼”。不过,作为一种情感,“崇礼——学礼”信念所认定的乃是一种“绝对而抽象的礼的完善性”;学者必需寻求“具体理解”,以便将这种“完善”境界落实进自己的生存。“礼有三本”说便是这样一种努力。一方面,“三本”说依附宗教感立论,这有助于维护“崇礼——学礼”信念;另方面,它相对具体,可作为范导“具体理解”的大思路。但问题在于:“三本”说在根本上取消宗教维度的独立性,考虑到学者一般尚未臻圣境,仅凭自己揣摩,各种偏差仍在所难免。一条可能的出路是:重新激活宗教维度,使之成为礼教之“学”的构成要素,通过领受宗教对象的帮助,学者不断走出情性牵引的各种偏差。

猜你喜欢
中国哲学礼教崇礼
崇礼当代词典
中国现代文学中“墙”的意象
中小学生识“礼”教育浅谈
《浮生六记》中陈芸的现实处境
当代新道家的三大思潮
从钱穆的《中国历史研究法》谈中国历史研究的整体观
古希腊私法何以未壮大
论中国哲学的现代定义
苏格拉底之死对中西哲学差异的阐释
韩国:崇礼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