赋予加权值的期刊评价指标在科技期刊评价中的应用研究*

2015-03-28 05:10马合成
潍坊学院学报 2015年6期
关键词:指标值容积科技期刊

马合成

(山东师范大学,山东 济南 250014)

科技期刊是反映科学技术产出水平的窗口之一,一个国家科技水平的高低可通过期刊的状况得以反映。因此,对科技期刊的编辑状况和质量水平的评价工作尤为重要。目前,我国已开展的科技期刊评价大致有三种类型[1]:一是对期刊的总体质量的评奖,侧重于从期刊管理角度上开展期刊总体水平的评价;二是源期刊或核心期刊的评选,是基于文献情报检索需要而产生的,是根据Bradford(布拉福德)文献分散定律得出的。第三种评价类型是由于国外SCI的发展,特别是其副产品JCR 的出版,使得引文分析成为期刊评价的主要工具,因此用统计学排序的方法为科技期刊水平的核心—学术质量评价提供了较客观的依据。

从评价指标来看,第一种评价类型不被作者和读者认可。第二种评价类型的目的较明确,就是要把载文量大的刊物评选出来。第三种评价类型的目的也很明确,能够客观、全面地反映出科技期刊的学术质量和社会影响力。

总之,目前最具权威性的期刊评价方法是引文分析法。引文分析法有许多指标,如何科学地定义这些指标,对科技期刊的评价工作具有积极的意义。

1 传统的期刊评价指标

目前国内科技期刊评价指标体系所采用的评价指标通常有以下几种[2,3]:总被引频次、影响因子、扩散因子、即年指标、他引率、引用刊数、学科扩散指标、学科影响指标、被引半衰明、H 指数、来源文献量、文献选出率、参考文献量、平均引文数、平均作者数、地区分布数、机构分布数、海外论文比、基金论文比、引用半衰期等。

总被引频次是指该期刊自创刊以来所刊登的全部论文在统计当年被引用的总次数。这是一个较为客观实际的评价指标,可以显示该期刊被使用和受重视的程度,以及在科学交流中的作用和地位。

影响因子是一个国际上通行的期刊评价指标。由于它是一个相对统计量,所以可以公平地评价和处理各类期刊。通常期刊影响因子越大,它的学术影响力和作用也越大。具体算法为:

影响因子=该刊前两年发表论文在统计当年被引用的总次数/该刊前两年发表论文总数

扩散因子是指总被引频次涉及的期刊数与总被引频次的比值。

即年指标是一个表征期刊即时反映速率的指标,主要描述期刊当年发表的论文在当年被引用的情况。具体算法为:

即年指标=该刊当年发表论文在统计当年被引用的总次数/该期刊当年发表论文总数

他引率指该期刊全部被引次数中,被其他刊引用次数所占的比例。

学科扩散指标是指在统计源期刊范围内,引用该刊的期刊数量与其所在学科全部期刊数量之比。

学科影响指标是指期刊所在学科内,引用该刊的期刊数占全部期刊数量的比例。

被引半衰期是指该期刊在统计当年被引用的全部次数中,较新一半是在多长一段时间内发表的。

H 指数是指该期刊在统计当年被引的论文中,至少有h篇论文的被引频次不低于h次。

来源文献量是指来源期刊在统计当年发表的全部论文数,它们是统计期刊引用数据的来源。

文献选出率是指统计源的选取原则选出的文献数与期刊的发表文献数之比。

量是指来源期刊论文所引用的全部参考文献数,是衡量该期刊科学交流程度和吸收外部信息能力的一个指标。

平均引文数是指来源期刊每一篇论文平均引用的参考文献数。

平均作者数是指来源期刊每一篇论文平均拥有的作者数,是衡量该期刊科学生产能力的一个指标。

地区分布数是指来源期刊登载论文所涉及的地区数,按全国31个省市计(不包括港澳台)。这是衡量期刊论文覆盖面积和全国影响力大小的一个指标。

机构分布数是指来源期刊论文的作者所涉及的机构数。这是衡量期刊科学生产能力的另一个指标。

海外论文比是指来源期刊中,海外作者发表论文占全部论文的比例。这是衡量期刊国际交流程度的一个指标。

基金论文比是指来源期刊中,各类基金资助的论文占全部论文的比例。这是衡量期刊论文学术质量的重要指标。

引用半衰期是指该期刊引用的全部参考文献中,较新一半是在多长一段时间内发表的。通过这个指标可以反映出作者利用文献的新颖度。

2 赋予加权值的相对期刊评价指标

目前被广泛应用的期刊评价指标均是在没有考虑期刊容积的前提下确定计算方法的,因此,在科技期刊评价中硬套这些公式来评价期刊的学术水平和影响力会出现一定的偏差。为此,本文在考虑期刊容积的基础上,赋予传统的期刊评价指标以权值,称之为相对评价指标。本文提出的相对评价指标定义为:

相对指标值=传统指标值×期刊容积因子。

所谓期刊的容积是指期刊登科技信息的体积。为方便起见,假定所有的期刊的版本尺寸大小一致,所使用的字号、字距、版心等也一致,这样,期刊的容积便以页码数来衡量。因此,也可以说,相对指标值是赋予传统指标值以期刊容积因子为权值所形成的指标值。至于容积因子的选取,则要根据各项指标的定义科学合理地界定。

3 相对期刊评价指标在期刊的评价中的应用

下面以A、B二种科技期刊为例,对期刊评价中所涉及的评价指标进行“指标值”与“相对指标值”的比较。其中期刊A 为季刊,每期页码120页;期刊B为月刊,每期页码为200页。并假设A、B二种期刊同时于1991年创刊。

总被引频次:假设统计当年为2010年,则A 的总容积为120×4×20=9600(页);B的总容积为200×12×20=48000(页)。假设A、B两种期刊在2010年统计时所被引用的次数均为1000次,即A 的总被引频次=1000,B的总被引频次=1000。此时,选取容积因子为

10000/容积,则A 的相对总被引频次=1000×(10000/9600)=50000/48≈1042,B的相对总被引频次=1000×(10000/48000)=10000/48≈208。二者的相对总被引频次相差较大。由此可以看出,虽然A、B两种期刊的总被引频次一样,但不能说明两种期刊被使用和重视的程度一样,也不能客观地反映两种期刊在科学交流中的作用和地位。比如说:A 刊的总被引频次1000,有可能说明是20篇论文被50位作者(或数据库)所引用,而B刊的总被引频次1000有可能说明是50篇论文被20位作者(或数据库)所引用(因为B刊的总页码比A 刊的总页码多,所以B 刊发表的论文总数必然多,B 刊的被引论文数就有可能比A 刊多),这说明就刊物本身来讲,A 刊比B刊受重视的范围要广,因此,从这个指标来说,相对总被引频次则能更好的反映期刊的被使用和受重视程度。

影响因子:由于影响因子是一个相对统计量,因此,考虑期刊容积而计算期刊的影响因子对期刊的评价没有实际意义。影响因子与相对影响因子的值应该不会出现较大差异。否则,考虑容积的相对影响因子远不及影响因子对于期刊评价的科学性,对于本文意义下的相对影响因子的概念应该说毫无意义。

引用刊数:一般来说,期刊的容积越大,发表的论文数量就越多,从而被引用的期刊数也会越多。因此,期刊容积大小也会影响到引用刊数值,由于引用刊数受期刊的容积影响不会太大,而相对引用刊数值则受期刊容积影响很大,因此,引用刊数值比相对引用刊数值更能反映被评价期刊的使用范围。因此,用引用刊数值比用相对引用刊数值评价期刊较为合理。

扩散因子:扩散因子=总被引频次涉及的期刊数/总被引频次。由扩散因子的计算公式可以看出,分子对相对扩散因子值影响不大,而分母值则不然。由上面讨论知,引用率越高,相对总被引频次值越大,因此相对扩散因子值越小。所以,相对扩散因子值越小,越能证明该种期刊被引用扩散的范围广大。

即年指标:即年指标=该期刊当年发表论文被引用次数/该期刊当年发表论文总数。由于即年指标是表征期刊即时反应速率的指标,它与期刊的容积关系不大,因此,考虑相对即年指标没有意义。

同样,考虑“相对自引率”、“相对他引率”和“相对被引半衰期”意义也不大。

来源文献量:来源文献量是指来源期刊在统计当年发表的全部论文数。由此可见,来源文献量值与相对来源文献量值会由于期刊的容积大小产生较大的差异。

参考文献量:参考文献量是指来源期刊论文所引用的全部参考文献数。很明显,参考文献量值与相对参考文献量值也会由于期刊的容积大小产生较大差异。

另外,其它的评价指标还有:平均引文数、平均作者数、地区分布数、机构数、国际论文比、基金论文比等。根据它们的定义,讨论它们的相对值没有什么特殊意义,故兹不多述。

由以上讨论可知,在科技期刊评价中考虑期刊的容积,从某些角度更能客观地评价期刊的学术水平和影响能力。

参考文献:

[1]丁学东.文献计量学基础[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3:25.

[2]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万方数据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科技期引证报告[M].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13.

[3]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中国科技论文统计与分析[M].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13.

[4]何学锋,彭超群,张曾荣.科技期刊影响因子的优化修正和使用方式[J].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03,14(5):489-491.

[5]苏玉华.期刊引用数据库及其应用[J].大学图书馆学报,2001,(1):40.

[6]王玲,叶继元.中文核心期刊研究的现状及其走向[J].中国图书馆学报,2001,(5):21.

[7]黄河胜.学术期刊分级评定的指标体系[J].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00,11(2):111-112.

猜你喜欢
指标值容积科技期刊
科技期刊的分类
怎样求酱油瓶的容积
科技期刊的分类
科技期刊”
科技期刊的分类
财政支出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及应用研究
浅谈食品中大肠菌群检测方法以及指标值的对应关系
巧求容积
维修性定性要求评价指标融合模型研究
截断的自适应容积粒子滤波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