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警察与赞美诗》中黑色幽默的艺术特色
李晓凡
(郑州工业应用技术学院,河南郑州451150)
摘要:提到黑色幽默这个文学流派,就同二十世纪的美国文学相联系,就不得不提美国著名小说家欧·亨利,作为黑色幽默流派的重要代表人物,其作品中都透露着别具一格的“黑色幽默”,其中,《警察与赞美诗》是黑色幽默文学的杰出代表作,欧.亨利从中完美诠释了黑色幽默艺术手法。
关键词:《警察与赞美诗》;黑色幽默;艺术特色
黑色幽默是一个典型的现代主义文学流派,起源于二十世纪六十年代的美国,兴盛于七十年代,那个时代的美国由于历经朝鲜战争,一方面战争使得国内社会矛盾日益激化,特别是劳资矛盾频频发生;同时麦卡锡主义的推行使整个国家笼罩在压抑的气氛之中。二十世纪六十年代的美国同样卷入越南战争中,并且战争的最终失利使得美军付出了沉重的代价,千万人的伤亡使得美国许多家庭支离破碎,这进一步激发了民众的反战心理,当时的美国大众反战情绪高涨,整个国家呈现出一片混乱的局面。残酷现实的打击使得许多民众对于西方所鼓吹的民主思想产生质疑,他们摒弃了传统的道德理念,开始寻找新的思想寄托。这种情势之下,美国的中小资产阶级对于共产主义革命恐惧心理进一步增强,然而面对混乱的社会现状却无所适从,于是由此产生了通过嘲讽方式来抨击现实的文学流派,它将讽刺、否定与幻想有机结合,从而形成了当时极为流行的一种特殊的幽默文学,即“黑色幽默”。
作为世界著名小说巨匠的欧·亨利的文学风格轻松诙谐,在任务的刻画上可谓生动逼真,富有动感,情节往往出人意料,从而给予读者一种巨大的心灵震撼。其中,作为代表作品之一的《警察与赞美诗》正是典型的“欧·亨利体”,作品中主要就是采用了黑色幽默的文学方式进行加工处理,小说讲述了年轻的街头流浪汉苏比由于现实生活所迫费尽心思想要进入满足其“温饱”的牢房,作者通过对主人公苏比复杂心理活动的细腻刻画为大家呈现了其荒诞的想法:从开始的渴望入狱,到苏比对于自我行为的一种质疑,再到听到教堂中的赞美诗后所悔悟,然而最终锒铛入狱的荒诞过程。这种幽默发人深省,使人们体会到资本主义社会无情的一面,本文正是针对于黑色幽默笔法及描写特点展开分析,从而进一步领略“欧式幽默”的独特魅力。
欧·亨利的许多代表作品中,通常会利用日常生活中的点滴细节来诠释资本主义现实社会的本质,从而达到以小见大的作用,这种写作手法能够很容易使读者身临其境,引发其回味与深思。同时,这也是欧·亨利小说写作比较突出的特点,《警察与赞美诗》正是该类型小说的典型。十九世纪的美国社会处处弥漫着对于金钱与权势的追逐欲望,社会大众热衷于名利,甚至为了利益往往不择手段,这种狂热与冲动在那个时代分外强烈。通过对小说主人公苏比千方百计想要入狱过程的细致刻画,欧·亨利为广大读者呈现了当时美国赤裸裸的金钱社会。然而,在这个以金钱为追求的社会里,街头流浪汉苏比却显得格格不入,他的出现甚至说是一个特例,他不追求金钱,也不追求权势,他仅仅想自己能够安然进入美好的监狱,这样自己就不会惧怕即将到来的严冬,从而过上一个惬意的冬季。苏比是自甘堕落、不求进取群体中的一个代表,这种人最喜欢做也是最常做的事情就是无所事事、碌碌无为,这无疑是对于当时现实世界的一种极大讥讽。纵观历史,作为发达资本主义的美国,社会中的大部分人都喜欢追名逐利,其中不乏精英人士,可是更多的人却不想通过自己的努力去获得,而更希望自己能够做到不劳而获,或者投机取巧来达到自己的目的。这种心理其实同苏比如出一辙。当苏比最后听到教堂美妙的赞美诗的时候,纵欲感悟到了人生的真谛,并决定要让自己重获新生,为自己的生活而奋斗,然而就在这一切都看似峰回路转的时候,一个突如其来的警察却打乱了苏比整个新制定的人生计划。可以说,整个故事都围绕着“入狱”这个荒诞主题而展开,欧·亨利通过浓重的黑色幽默为我们阐述了社会真实的本质,也使整个作品从一开始就带上了浓重的讽刺的味道。
语言的运用对于整个文学作品的成败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同时这也是对作者语言功力的一种考验。欧·亨利的作品在语言运用上有着共同的特点即:诙谐幽默,发人深省。《警察与赞美诗》中作者语言的运用便是一个有力的说明,可以说,诙谐风趣的语言风格成为该小说最大的亮点。正如小说的开头所言,“每当雁群开始引吭高歌以及那些穿着海豹皮大衣的女人同丈夫开始亲热,每当流浪汉苏比置身于公园长凳难以入眠的时候,可以想象的是冬天已经离我们不远了”,简简单单的几句话作者就将可怜苏比的处境展现在了大众面前,并且这种诙谐的辞藻使得资本主义社会中贫富差距的现状淋漓尽致展现出来:富有的人总是为了自己极尽奢华的生活而奋斗,而穷人却日日为生计发愁。同时,作者对于主人公心理活动的刻画也是弥漫着讥讽的味道,“在苏比眼中,法律要远远比社会救济更加仁慈”,这种黑色幽默的运用又是对于资本主义社会的极大讽刺,苏比的内心活动也通过幽默的语言准确
刻画出来。本来,可怜的苏比为了保证自己能够在严冬中幸存下来,不得以想到了一个极为荒诞的主意:让自己锒铛入狱。其实,这样沉重的话题在语言运用上要严肃对待,但是欧·亨利却采用诙谐的语言为读者展示了苏比的一系列计划。首先,苏比想通过吃霸王餐来达到入狱的目的,然而事实并非如苏比盘算的那样顺利,“应当吃什么既能够使自己入狱,又能够不被酒家玩命报复”,可以说,苏比的心思却是很缜密,酒店里的烤野鸭成为苏比“心仪已久”的食物,然而酒店服务生却将眼光停留在了苏比“破旧的衣衫”上,可怜的苏比就被“无情扔到了人行街道上”,最后针对于这次失败的计划,小说是这样说明的“苏比难以扭转的命运像极了那只惨遭暗算的野鸭,真是不体面啊”。后来,苏比选择了一家不体面的饭店吃白食,并叫嚣老板叫警察来收拾他,然而,饭店老板并没有叫来警察,却想到了更好的办法,那就是“让这个吃白食的家伙的左耳贴在坚硬的人行道上”,这里的语言丝毫没有由于苏比的惨痛经历而变得深沉,相反却是十分诙谐风趣的,苏比放荡不羁的形象也就跃然纸上。
读过欧·亨利作品的人都有这样的感受:他的作品在情节构思上总是出人意表,让人捉摸不透,并且大部分作品中始终贯穿着幽默的气息,从而总是有一种继续阅读的欲望。同样,作为欧.亨利的代表作品,《警察与赞美诗》在其情节设置上更是凸显了黑色幽默这一特点:一波三折,耐人寻味,从而使广大读者在读后留有深刻的印象。小说的主人公苏比是一个彻头彻尾的流浪汉,一无所有,贫困潦倒,连最起码的温饱问题都难以解决,因此在一开始作者就交代了,苏比以下所有的行为终将围绕着一件事情展开,那就是顺利入狱。可能读者开始有些不解了,监狱对于所有人而言都不是一个好地方,为什么苏比却这样费尽心机想要进入监狱呢,原因就是严寒的冬季即将到来,对于苏比而言,一无所有的街头总比衣食无忧的监狱更加安全。这就是小说开头的荒诞情节,主人公苏比这种荒诞的想法就渗透着黑色幽默的味道。为了达成这样荒诞的目的,苏比展开了一系列违反常规的行为,然而却均以计划失败而告终。首先,苏比想通过吃霸王餐的方式入狱,但是衣衫褴褛的他连高级酒店的大门都没踩到就被服务生撵了出来。然后,苏比又进入一家普通的饭店吃白食,回报他的不是被捕入狱,而是被很实在地扔到了大街上,碰巧目睹这一切的警察也不过是一笑而过,这使得苏比的内心无比失落。郁闷的情绪让苏比的行为更加疯狂,他当街捡石头怒砸橱窗,并且从容向警察坦白一切之后,警察竟然根本没有理会他。这时的苏比心情更加失望,他决定调戏妇女,令他意想不到的是他所戏弄的一个女人却是一个妓女,这个女人将苏比的调戏看作是一种暗示,苏比的计划再次以失败告终。后来,苏比又通过当街大叫、偷窃雨伞来实现自己入狱的计划,然而却一一未能如愿,这使得年轻的流浪汉陷入迷失的境地。可以看出,苏比从一开始荒诞的想法,到一系列荒诞计划的执行无不透露着浓重的黑色幽默色调,读者在忍俊不禁的同时对于作者一波三折的情节安排意犹未尽,从而产生了强烈的情感共鸣。
很多读者都将欧·亨利的小说称之为“含泪的微笑”,这是因为欧.亨利在对于小说结尾的处理上总是出人意表,可谓峰回路转,柳暗花明,既在情理之中,又在意料之外。《警察与赞美诗》在结局的处理上可以说是让人深感意外,苏比入狱的周密计划一次又一次落空,百无聊赖的苏比独自走在夜路上时,偶然听到了来自教堂的赞美诗,正是这突如其来的赞美诗使得苏比的内心发生了明显的变化,苏比意识到自己应当靠自己的奋斗摆脱当前的困境,重新开始做一个自立自强的好人。相信读者阅读到此处的时候都会情不自禁为苏比的新生暗暗高兴,读者甚至都能够想到接下来的苏比通过自身的努力取得了一系列的成功,故事也应当以这种大团圆的结局收尾。然而,聪明的作者欧·亨利却匠心独运,给读者设计了另外一种截然相反的结局,领悟人生真谛的苏比正当为自己美好的未来憧憬的时候,却再次遇到了警察,而且这次苏比由于自己的无所事事而锒铛入狱,这样的场面恐怕是苏比本人也难以预料,苏比的美梦到此为止,等待他的将是他憧憬了许久的温暖高墙。这样的结局使得广大读者同主人公苏比一起陷入了深深的沉思之中。欧·亨利式的结局总是一般人难以预想到的,这种结局令人啼笑皆非,欧·亨利习惯了将人们的美梦打破,将希望转变为失望甚至绝望,这样处于绝境中的人们才能够放下幻想,去理解世界的本来面目。苏比的最终入狱也使他最终认识到自己身处的是一个怎样冷漠无情又残酷的社会,然而作为社会中弱小的个体,一切挣扎都是徒劳的。十九世纪的美国,苏比是社会中下层群体的典型代表,并且这类人的命运是早就注定了的,个人是难以改变的。正如小说一开始,尽管苏比使出浑身解数,但是始终难以如愿以偿进入高墙之中,但是由于命运如此,在聆听到赞美诗的苏比对自己的新生充满幻想的时候却意外身陷囹圄。苏比的最终入狱其实并非偶然,而是一开始就决定了的,社会现实是冷酷的,即便苏比悔过自新都无法逃脱冰冷的手铐。荒诞的结尾是对于黑色幽默的再次强调,而小说所要阐述的哲理也蕴藏在了黑色幽默中。
综上,欧·亨利的《警察与赞美诗》充分利用了黑色幽默的写作手法,并且这种独特的艺术方式贯穿全文。黑色幽默对于整个故事的阐述、人物的刻画以及情节的推动发展、主题的烘托都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通过对于以《警察与赞美诗》为代表的黑色幽默艺术进行细致分析,我们充分感受到了该作品主题背后所蕴含的深刻内涵,同时,我们对于黑色幽默所展现的艺术特色以及欧·亨利作品的写作风格都有了更为详细的理解。
参考文献:
[1]王庆光.《警察与赞美诗》中的词义修辞格探析[J].西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3).
[2]陈研,张清东.《警察与赞美诗》的主题探析[J].电影文学,2010,(23).
[3]王文渊.《警察与赞美诗》的主题思想和艺术特色[J].沧桑,200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