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天文
(西安工业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西安710000)
移动学习模式下的交互教学平台构建探析
于天文
(西安工业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西安710000)
随着网络技术、移动智能终端的迅猛发展,不仅给我国高校教育带来全新提升,也对学生学习方式、学习状态产生巨大影响。所以,高校教学改革应围绕如何让移动学习技术整合到教学中这一前沿课题,在教学方法、手段、模式上做出相应改革和创新。
教育技术;移动学习;智能终端
移动学习(mobile learning,简写为M-learning),是继电子学习(E-learning)之后出现的一种新型数字化学习模式,国外在上世纪80年代就展开了对移动学习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研究,并取得了丰硕成果,这种以学习者为中心的学习模式,具有交互性、便捷性、实时性等优势。
移动学习技术实现基础是移动通信技术和移动通信终端,即移动互连技术。如今随着科技的发展,我国移动通信技术已进入4G时代,4G技术的无线传输,满足了图片、文字、图像、声音、视频等资源都可以轻松上传下载。作为另一技术基础的移动通信终端更加智能化,其具有开放式操作系统,可装载相应程序来实现相应功能,以智能电话、平板电脑、电子阅读器为代表。在第34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4年6月,中国手机网民规模达到5.27亿,手机网民比例以83.4%首次超越传统PC机上网比例,手机成为第一大上网终端设备。
移动技术的快速发展为移动学习提供了良好的技术支持,让移动智能终端与交互教学平台对接,为艺术设计专业学科教学提供了一个开放、自由、共享的在线学习平台,其具有以下优势。
2.1学习资源的自主性
移动学习改变了传统教学资源短缺、学习机会不均等现象。以往只有到专业美术院校才能听到知名教师授课,而如今可以通过移动终端进入相关网站下载优秀教学视频,满足了学生对专业深入学习的需求,这种以积极主动查找自己所需资料的学习,使学生由被动学习变成主动学习状态。
2.2学习资源的多媒体性
在4G技术下,网络传输信息速度大幅度提高,移动终端已完成从接受文字、图片向音频、视频的跨越,利用4G技术提供的音频、视频服务,使信息形象化、立体化、生动化。学习资源的多媒体性充分调动学生的视听感受,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提高学习效率和满足艺术设计专业学生对信息的多元需求。
2.3学习资源的丰富性
在大数据时代背景下,现代社会正在以不可想象的速度产生大量数据,网络云数据库满足大数据存储,为移动学习提供类型多样的优秀专业资源,如优秀公开课程、学术前沿讲座、展览与竞赛信息。丰富的资源使学生与学术前沿领域保持同步,是学生提高专业水平的重要基础。学生只有在开阔视野基础上梳理和挖掘自身艺术创作思路,才具有创新性的可能。
艺术学院应以互联网、移动智能终端新技术为手段加大交互式教学平台建设,学习者利用移动智能终端从服务器查看下载结构化的前沿核心资源信息,以便学习者减少电话娱乐使用时间,提高单位时间内学习效率。以艺术学院为例,交互教学平台包括电子教材、微课视频、交流互动、综合信息通知四个板块。
电子教材,是将教材内容以科学直观的视、音、图、文展示出来,并通过电子媒介阅读的教材,其具有重量轻、使用成本低、内容更新及时等特点,目前在高校教育发达的美国已成趋势。这种数字化、智能化教材是未来高校教学的必然趋势。艺术学院教材的数字化便于教材中资料快速更新,使学生了解的专业信息具有前沿性。
微课视频,以视频为主要载体记录教师围绕一个知识点(重点、难点、疑点)讲解的视频或课堂中某个教学环节教与学的全过程。微课视频包括全校所有学科共享教学视频、艺术学院专业课程教学视频两部分。微课视频持续更新,保证及时快速传递最新的课程资源分享给学生,并且该板块有学生每次学习内容的记录,包括观看时间、参与活动次数,以便班主任可以通过此板块了解学生学习情况。
交流互动,因艺术设计专业学生制作课堂作业、自身创作,时间地点不只集中于课堂,如在课下实践过程中遇见问题无法解决,会直接影响作品制作进展,开设交流互动板块,使教师与学生、学生之间、教师之间有良好的信息交流环境和共同学习氛围。这个板块既可以使教师能够实时跟踪学生学习进度,针对学生作业、创作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予以及时指导,又能使另外艺术学院不同专业、不同年级学生在此板块上展开相互讨论,相互帮助,分享学习心得,提高学习者学习效率。
综合信息通知,此板块包括教学、学术讲座、展览、竞赛四方面信息。实验员对每天信息汇总、筛选、发布,以避免大数据时代信息过量,带来垃圾信息的干扰。教学信息主要汇总与艺术学院学生有关的校发布信息(课程安排、考试安排等),学术讲座、展览和竞赛信息以在专业领域有一定学术高度和影响为基准。
移动环境下的教学改革创新是高等教育改革最前沿课题。将移动智能终端整合到课堂教学之中,使其成为艺术设计学科辅助学习工具,让数字校园中无缝学习、泛在化学习得以实现。随着4G技术的进一步发展,艺术学院要根据自身专业特点对移动学习进行更多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
[1]聂黎生.移动学习——终身学习和自主学习的发展趋势[J].青海民族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0,(06):81-82
[2]李晓亮.移动智能终端对高校课堂教学的影响及对策研究[J].高教论坛,2013,(11):139.
G43
A
1674-8646(2015)12-0110-02
2015-10-23
2015年西安工业大学一般教学改革研究项目“设计专业“微”互动教学平台的构建与应用研究”(15JGY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