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高等教育服务于创新型城市建设的路径选择*

2015-03-28 01:56张立英
湖州师范学院学报 2015年12期
关键词:经济社会创新型区域

蔡 蕾,张立英

(1.上海交通大学 党委办公室,上海200240;2.湖州师范学院 湖州发展研究院,浙江 湖州313000)

地方高等教育的载体为地方高等院校,地方高等院校是指省及以下政府主管高校,分为“省市共管,以省为主”及“省市共管,以市为主”两大类。本文所指地方高等教育是指“省市共管,以市为主”类,学校办学主体为当地政府,经费主要来源为当地市财政拨款和学生学费收缴。地方高等教育四大职能均具有较强的“地方性”特色,即突出服务地方的价值取向,其扎根地方,相对部属高等教育更接“地气”,在服务所在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上更具优势。同时,地方高等教育相对部属高校,发展资源更多地依赖地方供给,唯有充分发挥服务地方职能,将自身发展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紧密地结合在一起,走出双赢发展之路,才能更好地实现自身价值,实现可持续发展。

一、地方高等教育与创新型城市建设的共生发展关系

当前,全国各地均在全面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积极推进“全民创业、全民创新”,大力发展创新型经济,加快建设创新型城市。地方高等教育作为区域人才培育载体,人才集聚和智力密集高地,是地方科技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两者围绕增强地方创新创业人才、创新适用科技供给和智力支持,建设创新型城市,成为关系最为紧密的利益共生体。

(一)地方高等教育发展为创新型城市建设提供强劲支持

创新型城市建设是指城市发展到了一定历史阶段,摆脱传统的以土地、资本和低成本工业劳动力等为主要增长要素的发展模式,形成主要依靠科技、知识、人力、文化、体制等创新要素驱动发展新动力,建立以创新文化为基础、科技进步为动力、自主创新为主导的新型城市发展形态[1]。地方高校拥有人才、知识、技术和文化等优势,是区域创新型城市建设的重要行为主体,其发展水平是衡量一个城市综合实力和核心竞争力的重要尺度。

1.地方高等教育为创新型城市建设提供人才资源

创新型城市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就人才支撑而言,既需要大量的中高层次应用型、创新型人才,为创新型城市建设发挥关键核心支撑和引领作用,需要涵盖各个领域、各个方面和各个环节的基层一线创新技术人才,全面夯实创新型城市建设的技术储备和发展支撑。也需要大量顺应创新发展需求,锐意创新经营管理和商业模式的管理人才。同时,从新常态下全民创业、万众创新视角看,创新型城市建设的持续推进,有赖于全民创新意识的增强和能力素质的提升。事实上,伴随着创新型城市建设的深入推进,环境保护和提质增效下产业结构转型升级要求的持续增强,必须在培养有文化、懂技术与创新型城市相适应的新型城市居民和新时代农民上有新突破。对地方高等教育而言,其增强创新发展人才支撑的地位是基础性和不可或缺的。

2.地方高等教育为创新型城市建设提供科技进步环境

进入21世纪后,地方高等教育普遍进入了加速发展期,综合性、特色化成为其发展的主要方向。综合性体现在地方高等院校学科门类更加齐全,它意味着其服务区域创新型城市建设的能力有了新的跃进,人才供给覆盖面进一步扩大。特色化发展则进一步强调“接地气”,将学科发展和专业建设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具体情势有机地统筹起来,从而使得地方高等教育在区域创新型城市建设的“融合性”和“融入力”方面均获得长足进步。作为区域创新体系建设重要组成部分的地方高等教育,其平台建设的推进和功能的进一步增强,不仅自身在增强对区域创新城市建设的人才技术支撑,还能有效发挥集聚国内外高层次专业人才作用,优化人才引进和科技进步软环境。同时,地方高校还拥有数量多、类型全,能满足创新人才培养和创新活动需要的图书资料及较先进的科研仪器设施设备,拥有各种类型的服务地方发展的科研院所及科技创新科研团队、管理创新科研团队,可为高层次尖端创新人才引进提供很好的人才基础支撑和团队支撑。可以说,地方高等教育在创新人才培养、经营管理和科技创新资源储备等诸方面为区域创新型城市建设提供了良好的科技创新环境。

3.地方高等教育为创新型城市建设提供文化创新氛围

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教育的不断推进,地方高等教育的第四大职能——传承和创新地方文化职能进一步显现。地方高等院校是地方人才聚集高地,是社会舆论监督的核心力量之一,更是地方文化传承的主要基地。创新型城市建设过程中,文化作为一种软实力,是城市的向心力。已有的经验证明,开放的、海纳百川的、信息畅通的城市文化氛围对科技创新有着极大的促进作用。在国外,像法国巴黎、英国伦敦和芬兰赫尔辛基等城市,都偏重于文化产业发展的突破,它们在发达的经济和较强的人力、物力、财力的支持下,大力推进文化创新,通过文化艺术领域创新,打造一种新型的城市发展模式即文化创新型城市;其次,创新城市发展所需的强大精神动力和广泛的智力支撑离不开城市创新文化,城市对创新人才的吸引力和人们的工作创造性与城市文化氛围的质量有直接的关系。为此,可以说创新文化是建设创新型城市的重要支撑。

(二)创新型城市建设为地方高等教育发展提供新引擎

地方高等教育发展,既离不开国家高等教育发展的大环境,受国家高等教育政策导向和经济发展阶段水平影响,也离不开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小环境,受地方政策导向和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差异影响。某种程度上而言,地方“小环境”影响显得更直接。

1.创新型城市建设为地方高等教育发展注入活力

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战略实施以来,地方高等教育发展水平的不均衡性日益凸显。地方高等教育发展,很大程度上受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影响制约,因为地方高等教育的办学主体是地方政府,其财政能力、发展水平决定着地方高教育发展物质基础和政策推力的强弱。目前,在创新型国家建设大战略和“大众创新、万众创业”大氛围驱动下,各地市均在大力推进创新型城市建设,努力抢抓经济社会转型发展的制高点。作为地方高等教育,应紧抓机遇,将创新型城市建设与自身的转型提升和加快发展有机地统一起来。一方面,地方创新型城市建设的推进,必然带来教育、科技和人才培养等政策创新和资金投入的持续加大,以快速有效地增强创新型城市建设的基础性和核心支撑力,这为具有区位和情感认同优势的地方高等教育提供了有利机遇,可藉此分享资金、政策等资源,注入发展新活力,实现加快发展。另一方面,地方创新型城市建设将强化地方高等教育发展的倒逼环境,促进内涵提升和转型发展。因为地方创新型城市建设推进带来的各类资源和发展机遇面临着国家省部级高校的激烈竞争,地方高等教育唯有持续增强自身竞争力,增强自身服务能力,有更好“担当”,才能更好地分享创新型城市建设机遇。

2.创新型城市建设引领地方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方向

就地方高等教育而言,深化改革和优化人才培养是事关今后长远发展的大计,在各地大力推进创新型城市建设大背景下,地方高等教育必须顺应创新型城市建设现实与趋势需求,不断调整人才培养方向。事实上,根据城市不同的发展基础,创新型城市建设有着不同的战略定位和发展方向与重点,不同的战略定位、发展方向与重点必然会对人才需求类型和层次提出了不同要求[2],这就为地方高等教育发展创造了有机嵌入地方创新型城市发展定位与路径选择,科学谋划人才培养新定位以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和就业水平的新机遇,其基本就是必须始终坚持“最适教育”理念,突出人才需求导向,将地方高校人才培养定位与地方科技发展与产业转型升级需求有机地统一起来,强化基于地方创新型城市建设要求的多元人才培养,鼓励大学生立足地方发展需求,实现个性发展和能力拓展。通过为每个学生提供适合的教育,全面提高教育质量,努力培养社会欢迎的各类专门人才,增强创新型城市建设人才的系统性储备和结构性支持[3]。

二、国外地方高等教育与区域经济社会共生发展的成功经验

由于我国各地市大力推进创新型城市建设的时间尚不长,地方高等教育在如何更好地服务区域创新型城市建设方面尚缺乏系统的经验。因此,总结借鉴国外尤其是发达国家地方高等教育与区域经济社会共生发展的成功经验十分必要。

(一)完善地方高等教育与区域经济社会共生发展的制度安排

国家地方经济社会的均衡发展,必须健全与国家区域发展现状与趋势相适配的区域创新体系,这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国家高等教育资源的空间配置方式效率,有效处理高等教育集聚发展与区域均衡发展的关系,尤其要大力培育和有效推进以地方高等教育为主体的区域创新体系建设,大力推进地方高等教育发展。以美国为例,美国公立高校财政拨款与我国地方高校财政拨款大体相同,州政府成为所在地高等教育财政支持的主要承担者,各州立高校均十分注重在人才培养和社会服务等方面与本州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相衔接,以实现与区域经济与人才培养需要的协调一致。从美国《纽约高等教育2004-2012年规划》和《加利福尼亚州1960年高等教育总体规划》相关内容分析可以发现,美国高校与州级区域分布及人口、GDP水平方面有着很好的匹配性、均衡性,各州甚至各郡高校数、学生数与本区域GDP、人口规模具有显著正相关系。正是由于美国很好地注意了地方高等教育与区域经济社会的共生发展,才使得区域经济社会创新发展获得了系统的人才智力支持和科技创新支持,才使得美国地方高等教育获得了所地在政府和民众的大力支持,获得了可持续发展有力后盾[4]。就我国地方高等教育发展而言,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的深入发展,服务地方社会职能将更加凸显,必须主动将自身发展规划与地方城市发展总规相融合,树立地方高等教育与区域创新型城市建设的双赢发展理念,才能不断优化发展环境,提升发展能力。

(二)形成政府引领和地方高校自主推进相呼应的共生创新环境

创新型城市建设的推进,很大程度上有赖于创新型环境的建设和创新要素资源的有效激活,这其中,形成地方政府引领和地方高校自主推进相呼应的共生创新环境至关重要。同样以美国为例,美国的政府特别注重以强大的政策支持以推进地方高等教育创新能力的提升。早在1980年,美国国会通过了著名的《贝多法案》,该法案旨在引导高校积极参与企业创新,通过加强与企业的创新互动,带动企业创新发展,进而促进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同时,美国的地方高等教育特别注重以高校创新文化建设增强自身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能力,积极服务地方社会发展。为鼓励和推动区域内高校更好地服务区域经济发展,波士顿地区八所高校出台了各自支持学校研究和企业结合的保障措施,如麻省理工学院设置技术许可办公室、创业发展计划及跨学科研究中心等,积极注重以创新、创业等自发开创精神为导向的校园创新文化建设,经常性地向学生展示校友创业榜样,激发学生创新创业热情。在综合评价学生时,不仅看该生的学业成绩,还要看其是否具有潜在的促进发展和影响他人的能力,从而有效促进了学校社团浓厚创新创业氛围的生成,涌现了风险投资与私募股权投资俱乐部和学生创业教育中心等著名的学生创新创业社团与阵地[5]。

(三)打造地方高等教育与区域共生发展的政产学研用互通互促链条

地方高等教育与地方经济社会的共生发展程度,很大程度上受地方高等教育服务地方能力与水平的制约,持续促进地方高等教育与地方经济社会的共生发展,必须健全地方高等教育与区域共生发展的政产学研用互通互促链条。只有充分发挥地方高等教育自身人力资源优势,并与企业、研究院所等保持紧密联系与协作,才能不断提升地方高等教育服务区域经济发展的贡献率。如俄罗斯十分强调教育、科研与生产的一体化,强调大学要与企业紧密联系,促成大学、俄罗斯科学院的各研究所、专门领域的研究中心及企业之间形成合力。如作为俄罗斯南部古老的高校之一的斯塔伏罗波尔国立农业大学,在教育、科研和生产的一体化方面已形成了非常发达的组织结构[6]。在人才培养方面,作为地方高等教育,必须注重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求“量身定制”人才培养。如韩国又松大学又松工业学院围绕学校所在区域人才供求计划,通过“产学合作”培养符合经济社会发展急需的高层次人才,来提升自身办学质量。学院不仅注重聘请有相关企业工作经历的专业教师,并要求专业教师定时定点去企业轮岗培训,装备与企业用人单位的实际工作场景一致的实训室,同时重视邀约企业用人单位参与学院的课程设置、教学安排及教学大纲等途径,从而实现了校地资源要素的互通互促和院校教学科目与企业经营项目无缝对接[7]。再如德国的“双元制”培养模式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高校为企业或组织机构进行订单式人才培养,既满足了企业对高层次人才的需求,在弥补了高校学生实践能力不强的同时,又解决了学生就业问题[8]。

三、地方高等教育服务创新型城市建设的路径选择

大众化发展视阈下地方高等教育发展定位,必须与地方经济社会文化发展相适应,重点强化地方经济社会文化发展提供足够的人力支撑、智力支持和科技支撑,促进地方经济社会全面发展。实现这一战略定位,处于深化改革和质量提升关键期的地方高等教育就更应加快观念转变,有效增强服务地方社会经济文化发展的使命感、主动性和有效性。通过增强服务,实现自身内涵提升和发展环境优化,这已成为地方高等教育发展的必然选择。

(一)深化规制创新,增强服务创新城市建设动力

地方高等教育尽管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之间存在着共生关系,但长期以来,受制于自身定位和服务能力相对国家省部高校较弱内外情势的影响束缚,服务地方发展的主动性和潜能未能得到有效激活。从地方高等教育自身而言,加强规制创新,有效增强服务地方的内驱力,已成为破解地方高等教育服务区域创新型城市建设和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关键路径选择。作为地方高等教育而言,既要扩展自身科研特色与传承传统优势,积极谋划“顶天”科研项目,更要突出区域现实需求和基于科学预测的趋势需求导向,在“接地气”上做实做强。

首先,要建立健全服务地方创新型城市建设和经济社会全面发展为导向、相适应的高校科研体系。就目前而言,地方高等教育均具有较为完备的涵盖研究院、研究所、实验室、实验基地和科研创新团队等高校科技体系主要单元,但长期以来其职能和效能的内卷化倾向十分突出,解决问题的关键出路在于加强制度创新,优化地方高校服务政策和制度设计,进而激发服务热情,激活服务潜力。因此,要加强地方高校自身科研体系设置与改进的“地方性嵌入”,努力使地方高校所属科研院所及开展的学科建设、科学研究、实验室建设、专业建设等有机地与区域发展现情与趋势需求相衔接,注重突出顺应地方需求的“优长”发展。

其次,要积极制定《服务地方工作条例》、《科技奖励办法》,健全研究院所、科研岗及科技研发等相关《对外服务管理实施细则》,规范、鼓励和推动科技人员从事技术科技成果转化、技术开发、技术咨询以及技术服务等科技开发活动,引导地方高校各类创新单元转变职能,增强服务地方的价值取向。通过出台奖励举措,进行评价考核制度创新,激励地方高校各类创新主体,勇于将自身科研面向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加强成果应用转化。如在科研立项上,要强化为地方社会经济发展提供科技服务导向,鼓励教师围绕区域经济发展和企业需求选题申报;在科研成果评价和教师职称评定上加大服务地方项目权重,切实转变唯论文、专著指标论,鼓励教科研和现实市场需求尤其是市场主体企业对接,鼓励科研服务地方产业转型升级发展。

(二)搞好要素建设,提升服务创新型城市建设能力

地方高等教育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虽有地缘优势,但也存在着与省部高校相比的能力短板弱势。在新时期推进地方高校服务创新型城市建设中,地方高等教育唯有强化以服务地方需求为导向,有效加强研发机构和科研人才队伍服务要素建设,着力提升服务能力,才能有更好作为、更大作为。

首先,要结合自身学科专长和科研特色,有机结合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与创新型建设现实与趋势要求,加强自身资源整合,积极推进各种关联科研机构建设。重点要针对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特色与创新型城市建设推进需要,通过新建一批、转型一批的方式,努力使地方高等教育举办的研究院、研究所、科研实验中心和基地更接“地气”,从而提供更好更有效的服务。为此,地方高等教育要深入研究区域“十二五”经济社会发展情势,了解发展需求,尤其要跟踪研判区域“十三五”发展趋势,主动对接地方,从中找出自身调整改进的方向。要注重研究机构建设的系统性,既要重视技术创新类科研机构建设,以增强服务地方创新型城市建设关联科技创新成果的研发与有效供给,深入推进区域工业化和信息化“两化融合”进程,促进“机器代人”和智慧城市建设,也要重视人文管理类科研机构建设,以增强创新思想研究与科学管理方法供给,通过参与规划、提供决策咨询、开展培训等多元方式,为地方政府科学决策、地方企事业单位科学管理和提升地方人力资源水平提供智力支持。

其次,要立足自身学科建设和专业发展,结合地方创新型城市建设和经济社会全面发展需要,针对性地加强科研人才队伍建设,强化服务人才支撑。重点是要结合地方科技进步和创新发展需求,结合地方支柱产业发展尤其是高技术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需求,加大科技创新领军人物、高水平学科带队人的引进和培养力度,推进学科专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努力在实现强化服务地方人才支撑,促进产业转型升级的同时,实现自身的战略转型和加快发展。要从建设区域应用型大学出发战略目标出发,全面加强师资建设力度,进一步推进博士化工程,提升博士占比,全面优化师资结构,促进团队建设,提升整体师资水平。地方高等教育还应遵循高等教育的发展规律,坚持“最适教育”理念,以“服务”为宗旨,深化校地共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在主动、有效地服务于区域创新型城市建设的同时,为区域创新型城市建设和经济社会全面发展输送高质量的应用人才、创新型人才,全面强化区域创新型城市建设的人才支撑。

(三)完善运行机制,提高服务创新型城市建设效率

共生理论认为,共生体与环境之间的不同结合状态对于共生体发展存在着不同的推动或抑制作用。地方高等教育与区域创新型城市建设和经济社会发展之间虽存在着明显的共生发展关系,但并不表明其必然地形成很好的共生发展绩效,共生发展关系良好绩效的生成,必须有健全的运行机制来保障。

首先,创新人才培养的机制。一方面高校根据创新型城市建设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需要在战略性调整学科专业结构基础上校地共育人才,与企业共建大学生校外实践基地,校企全程联手,共同编写实践教材。企业在高等院校设立实验班,学校与企业共同为学生设立创新课题,让学生参与到企业创新活动中去,在对具体问题的深入分析和解答中,让学生通过创新实践活动,培养探索精神,提升创新能力。另一方面高校要加强学生激励和考核评价体系建设。在大类招生背景下,要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和特长,尊重学生个性发展需要,制定不同的考核方式、内容、评分标准等,以创新学分等来激发学生的创造思维和创新精神,为创新人才的培养提供条件。

其次,建立高校与企业人才流动机制。一方面,高校可以聘用企业高端技术人才和优秀管理人才为客座教授,把企业生产、管理中遇到的一些问题带进课堂,引导学生参与到企业生产、技术及管理的实际问题当中,激发学生对区域企业现实经营管理的思考、讨论,提升学生对产业发展、技术革新等的感悟能力;另一方面高校可以选派优秀教师去中小企业挂职,对企业面临的技术、管理方面问题有切身的感受,从而提出针对性意见与建议,以促进企业的发展壮大[9]。

最后,建立高校与地方沟通的协调机制。高校应成立专门机构,具体负责学校的社会服务工作,使校地双方及时有效获取双方信息。这个专门机构要积极参与地方政府的战略决策咨询,主动与企业沟通协调,为教师科研成果转发搭建平台,寻求服务创新型城市建设的机会,在发挥智库和桥梁作用的同时,制定相关规章制度,一方面对相关研究院所、协同创新服务中心开展社会服务工作进行考核,对进行社会服务工作教师的职责进行明确规定,将社会服务工作与教师的职称晋升、职务评聘相结合;另一方面建立社会服务工作激励制度,激励学校各部门、单位及广大教学科研人员服务创新型城市建设的积极性。

[1]郭明忠,方元龙.加快创新型城市建设的对策建议[J].政策瞭望,2010(4).

[2]程肇基.地方高校与区域经济共生发展的理论探索[J].教师教育研究,2013(9).

[3]王荣德.地方高校开展“最适教育”的理论与实践探析[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2(9).

[4]耿耀.国外高等教育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经验与启示[J].现代教育管理,2013(9).

[5]杨莹.美国高校服务区域经济发展的实现途径和保障措施——以波士顿地区八所高校和加州州立大学为例[D].武汉:武汉工程大学,2013.

[6]耿耀.国外高等教育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经验与启示[J].现代教育管理,2013(9).

[7]王光,刘兴华.亲历韩国职业院校的“校企合作”——以韩国又松大学为例[J].职业技术,2010(12).

[8]高松.德国高等教育领域双元制培养模式发展评析[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2(5).

[9]邹晓雪.创新型城市的创新型人才队伍建设研究[D].合肥:合肥工业大学,2013:70.

猜你喜欢
经济社会创新型区域
学校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实践与思考
新工科下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探索
分割区域
高校实践教学模式在创新型人才培养中的应用
巴斯夫推出创新型DURA-COLOR抗老化技术
奋发有为 努力实现经济社会发展弯道超车
“互联网+”对经济社会的影响
劳动报酬偏低对经济社会发展的负面影响
基于严重区域的多PCC点暂降频次估计
区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