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政教育视角下的大学生军训改革思考*
朱松梅,宋利强
(河南机电高等专科学校,河南 新乡 453002)
摘要: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角度观察,大学生军训中贯彻落实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目标任务不够明确,军训的组织者素质不高、施训方式不科学、组训内容不够丰富,缺少保持巩固军训中形成的良好思想政治教育成效的长效机制。应对大学生军训中贯彻落实思政教育内容的目标进行明确,对大学生军训过程中教官的能力素养、军训模式和军训内容设置提出具体要求,在确保大学生军训成效上建立学校共育氛围机制、开展文化活动机制和拓展校外实践机制,使高校大学生军训与贯彻落实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结合更加紧密,在发挥军训政治育人功能上作用更强。
关键词:思政教育;视角;大学生;军训
收稿日期:*2015-03-24
作者简介:朱松梅(1976- ),女 ,河南中牟人,副教授,主要从事高教管理与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中图分类号:G642
大学生军训是对大学生进行国防知识教育和训练掌握基本军事技能的有效途径,也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载体,《二〇〇八年全军学生军训工作要点》明确指出:“全面落实党的教育方针,把思想教育贯穿于学生军训的全过程,充分发挥军训的政治育人功能。”但是,从高校思政教育的视角去观察,当前大学生军训的目标任务、军训过程和长效机制方面存在诸多问题,严重影响了大学生军训的政治育人功能。
1思政教育视角下对大学生军训目标任务的反思
1.1思政教育视角下大学生军训目标任务
大学生军训目标任务,是指大学生军训所要追求的结果,是高校军训组织者通过军训活动所要达到的预期结果。2001年国办发48号文件《加强普通高等学校和高级中学学生军训工作的通知》规定思政教育视角下大学生军训的目标任务是:“通过组织学生军训,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增强学生的国防观念、国家安全意识和组织纪律观念,培养艰苦奋斗的作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为国家培养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打好基础。”
1.2大学生军训目标任务对军训政治育人功能的影响
当前,大学组织军训目的多是培养学生的纪律意识和形成基本的习惯,这虽然没错,但与思政视角下的大学生军训目标任务相差甚远,因为当前军训目标基本不涉及思想政治教育,这在很大程度上必将影响到大学生军训的政治育人功能。首先,这会导致大学生军训政治育人实际指导性不强。多数大学把军训政治育人当形式,没有具体细致的目标,导致大学军训实施者在落实中没有明确的方向,使思想政治教育形同虚设,实际指导性不强。其次,导致高校军训政治育人实效性不强。高校在军训中缺乏具体细致的政治育人目标,致使军训中思政教育与实际联系不紧,与学生特点结合不实,导致军训实施者运用教育训练方法不适宜,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育人实效。再次,导致大学生军训政治育人操作性不强。没有明确的育人目标必然导致军训实施者和受训者对教育训练内容、方法、手段选取和接受不能产生共识,形成不了默契,大大降低了军训政治育人的主动性。
1.3实现大学生军训目标任务的要求
为进一步充实完善大学生军训目标任务,充分发挥思政教育视角下大学生军训目标任务的导向作用,发挥大学生军训的政治育人功能,就实现大学生军训目标任务提出三点要求。
1.3.1大学生军训目标要与时俱进
与时俱进是时代发展的需要,任何目标只有与时代同行才具有生命力。大学生军训是我国国防建设的需要,是大学生自身成长的需要,要充分借助军训这个大学生成长成才的独特育人载体,让军训真正为社会提供所需,为个人提供所求。
1.3.2大学生军训目标要完善其实施计划
计划是目标的具体化,是完成目标的具体实施方案。军训要制定符合自身实际的大学生军训目标计划,确保开展军训过程中始终具有明确的方向性及针对性,军训组织者在实施的过程中才能制定具体的工作计划,军训政治育人功能才能在末端得以实现。
1.3.3军训目标要与大学生生活实践相结合
教育者任何一种目标的真正实现,都必将与受教育者具体的生活实践相结合,也只有受教育者把所学的思想和行为认知融入生活才是真正意义的接受。大学生军训目标设置要主动与大学生生活实践相结合,无论是思想政治指引,还是行为习惯养成,都要与大学生日常学习、生活等一致,形成天然的依存关系,这对于目标实现定会事半功倍。
2思政教育视角下对大学生军训过程的考察
大学生军训是军训组织者以学生为对象实施的军事训练实践过程,也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教学过程。从思政教育视角对大学生军训过程的三个方面进行考察。
2.1对军训实施者的教官提出了更高要求
教官不仅仅是军训军事技能和理论的传播者,更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引导者。教官自身政治觉悟、文化程度、理论水平、综合素质等等直接对军训效果产生重要影响。实际军训过程中,由于军训需要教官数量相对较多,承训部队一般选派下士和上等兵为主担任教官,他们兵龄一般在2至4年,多数教官与大学生为同龄人,且没有系统的思想理论学习经历,基本不具备对大学生进行思政教育的能力素质。因此,高校军训责任部门,要严把教官选拔关,相应承训部队既要选拔军事技能素质好的教官,更要注重政治理论素养,最好让现役军官担任教官,如军官在数量上确实得不到保障的话,最基本的也要选派政治觉悟高、综合素质全面的大学生士官担任教官,这有利于提高大学生军训的能力素质,能保证军训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功效。
2.2从大学生军训运行模式上分析
目前大学生军训模式是采用部队令行禁止的队列式训练法,要求受训者绝对服从。大学生军训不仅仅是训练学生的队列意识和举止行为,更是对大学生进行的思想政治教育,是受训大学生主体主动的积极性选择和领悟,是一个潜移默化的过程。因此,从思政教育视角认为大学生军训模式要在原有基础上进行改进,在保持队列式训练模式上注入引导式训练模式,教官与大学生建立相互尊重的情感,在训练其行为举止的过程中,教官主动关注其主观世界,从中寻找到与之相一致的人生价值共鸣点,搭建双方相互沟通的平台,润物细无声地对学生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引导。
2.3当前大学生军训内容设置
2.3.1当前大学生军训内容设置不足
从军训内容上分析,目前大学生军事技能训练的主要内容有站军姿、队列训练、整理内务、野外拉练、实弹射击等等,从思政教育视角看这些内容主要有三个方面的不足:
一是片面性。大学生军训内容主要侧重大学生行为习惯、举止规范和基本军事技能的培养和练习,缺少培育思想政治方面的相关内容,忽视了军训对大学生思想觉悟、道德品质和政治水平的教育培养。
二是滞后性。当前,大学生军训步入了一个“军训年年搞,内容老一套”怪圈,实际军训中练队列、站军姿和看新闻、读报纸等与梦想中的军营和影视剧中科幻部队相比较,相差甚远。导致军训内容与参训大学生的契合度不高,从而影响军训中的思想政治的育人功效。
三是单一性。一些高校考虑到安全隐患等因素主动消减训练内容,如射击、徒步行军、野营等,这些训练项目都非常富有挑战性,对培养大学生的吃苦、忍耐、毅力等都有很好的锻炼意义,且他们也都非常喜欢,对于学校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是一个很好的平台,在这些军训活动中穿插政治思想教育内容,学生会有不同的感受和体验,往往能起到意想不到的教育效果。
2.3.2从思政教育视角设置大学生军训内容
一是通过强化性体能和系列军事科目训练,锻炼学生强壮的体格,使其养成强身健体的好习惯。
二是通过部队化管理,让其学会服从命令,听从指挥,锻炼其生活自理能力和行为自律能力,提高其在生活中自行解决困难的生存和管理能力。
三是通过集体训练管理,统一进行训练、比赛等活动,增强学生团结协作、相互支持、互相帮助的团队意识,培养其集体生活的行为习惯。
四是通过军训中系列思想政治教育内容,让学生对人生“三观”有更正确的感悟,为其今后的人生发展铺平道路。
3对思政教育视角下大学生军训长效机制的思考
当前,大学生军训采取军事化短期集训模式,在有限的时间内完成规定的训练内容,并实行军事化的管理,这种军事化的管理和训练模式, 使大学生从思想上得到了洗涤和规范,行为上得到了磨炼和锻炼。这种强化式教育所产生的速效性结果,往往一旦脱离了军训那个特有的环境和氛围,很快将消失殆尽。
3.1大学生军训缺少长效机制的原因分析
从思政教育视角分析大学生军训缺乏保持和延续军训成效的长效机,究其原因,主要有三个方面:
3.1.1组训者缺乏对大学生军训成效保持和延续的意识
在军训实践中组训者缺乏主动性帮助受训对象形成永久性正确的行为认知习惯,没有积极推进大学生军训效果内化的过程。
3.2.2学生本人不能自觉地学以致用
不能坚持在学习、生活中去实践军训中所接受的思想和行为,认为军训结束,自己就完成了军训任务,意味着过了关,把自己回归到以前的自己,随着时间的推移,军训期间学的规定要求和好的行为习惯全都丢掉。
3.3.3学校缺乏共育的氛围
军训一过,学校、班级和老师都不再关心和过问军训的事情,包括学生学习的主阵地课堂上也没有老师主动地去延续军训中所强调的日常习惯,整个校园失去了军训带给学校的任何迹象,学校完全恢复到了军训以前的状态,完全与军训脱离了关系。
3.2思政教育视角下大学生军训长效机制
3.2.1确立以课堂为主的共育机制
课堂是大学对学生传授文化知识、思想道德的重要途径,军训结束后,高校要充分发挥课堂这一作用,各任课老师都要担负起对大学生共育的责任,形成全校对学生成长共育的氛围,把军训期间学生学习的好作风、好思想和好的习惯在课堂上保持延续下来。
3.2.2开展军训文化活动机制
军训结束后,利用周末和节假日,开展校园军训文化活动,例如组织国庆升国旗仪式、清明节组织扫墓等进一步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和国防意识;再如开展篮球赛、拔河比赛等竞赛活动,不断培养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和提高学生的凝聚力;再如组织学生进行“争做学校遵纪守规大学生”签名仪式,让学生不断增强服从命令、听从指挥的纪律意识。
3.2.3建立课外实践拓展机制
学校要积极组织大学生参加社会各类实践活动,要扎实开展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活动;要大力鼓励大学生到西部、到边远地区创业发展;要努力倡导大学生积极参与各类社会志愿者服务;要充分发挥当地红色教育资源,建立国防教育基地供学生参观学习,不断提高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能力素质,增强其社会认知能力,提升思想政治觉悟,形成与时俱进的思想方法和行为习惯。
(责任编辑杨文忠)
参考文献:
[1]刘宝昌.高校军训工作现状及对策探析[J].潍坊教育学院学报,2005,18(4).
[2]杨虎智.当前大学生军训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J].湖南第一师范学报,2006,(3).
[3]王澍.大学生军训是实施素质教育的有效途径[J].湖南人文科技学院学报,2006,(5).
[4]张爱华,安俊荣.深化军事共同课教学改革,全面提高学员的军事素质[J].军事教育,200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