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词义的虚化及虚化特质考论

2015-03-27 23:42
湖南第一师范学院学报 2015年5期
关键词:量词词义语法

周 媛

(1.湖南师范大学 文学院,湖南 长沙 410081;

2.湖南第一师范学院 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湖南 长沙 410205)

汉语词汇很早就有虚实之分。所谓实词是指具有实在的词汇意义,并且能单独充当句法成分,兼有词汇意义和语法意义的词;而虚词则是指没有词汇意义、只有语法意义,在语句中起一定语法作用的词。考察汉语的发展史,我们发现,“虚词一般是由实词转变来的。通常是某个实词或因句法位置、组合功能的变化而造成词义演变,或因词义的变化而引起句法位置、组合功能的改变,最终使之失去原来的词汇意义,在语句中只具有某种语法意义,变成了虚词。”[1]这个变化的过程,我们称之为语法化。

词汇语法化是人类语言发展过程中普遍存在的一种现象。由于汉语缺乏形态变化,以致实词虚化成了汉语语法化研究的中心内容,因此,给词语虚化作出明确的界定十分必要,它是我们判别词义虚化与否的重要依据。只是,单纯依靠虚化的定义对虚化作出判断还显得过于笼统,使人无法具体把握,因而很有必要对词义虚化及虚化的特质进行更为深入地探讨和更为细致地分析。

在深入探讨之前,我们先来看一组词:收获、搁浅、健康、堡垒、场景、矛盾、解围、阶下囚。

这组词的本义都是对某一特定客观对象的专门反映,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它们的意义也逐步推演开来,用来指称一般的事物现象了。例如“收获”一词,原专指农业的收成,现指一切行为的所得,如“学习收获、参观的收获”[2]273。“搁浅”原专指船舶进入水浅的地方从而无法前进,现泛指一切事情遭到阻碍,不能进行,如“这次旅游的事搁浅了”[2]273。需要指出的是,这种从专指的概念向一般性概念的演化并非虚化,它是与虚化类似但又有所区别的另一种现象——泛化。

泛化是一个实词的语义成分部分消失,从而造成该词的适用范围扩大,是语境导致语义的部分丧失。有的学者认为泛化是虚化的一种机制,而我们认为泛化可以用来描写虚化过程,但能否算一种虚化的机制还有待进一步讨论。

而虚化是指词语的意义由实在、具体变得空泛。可见,虚化的首要特质在于意义的空泛,即理性义的消失。体现在词义中的概念构成了词的理性义,理性义是词义赖以构成的基础,同时又是人们据以认识世界的重要途径,由于它们的存在,词语意义才变得充实、具体。“受社会发展的影响,构成意义基础的概念有的会全部消失,概念消失必然使得词语原有的理性义失去了存在的基础”[3],换句话说,也就是词语的理性义随着概念基础的丧失而不复存在。这种情况下,该词语的意义就变得空泛了。所以说,一个词语的意义是否空泛,主要是看体现在词义中的概念是否还存在。笔者以结构助词“个”的产生过程为例来具体说明。

“个”原本是一个专用以记竹的量词,写为“箇”。许慎在《说文·竹部》中指出:“箇,竹枚也,从竹,固声。”[4]630意思是说,“箇就是竹一枚”[4]630。《段注》云:“竹梃自其径直言之,竹枚自其圜圍言之,一枚谓之一箇也。”[4]630可见,“个”的初始义是专指竹子的个数,《史记·货殖列传》中就有“木千章,竹竿万个”的记载。

汉魏以后,在记竹的基础上,“个”演变为一般量词,可以用来计量竹以外的各种事物了,如:

(1)负服矢五十个。

(2)少牢则以羊左肩七个。

(3)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虚化后的量词“个”又产生了一种不指确切数量的虚指用法,由于它并不表示一个明确的数量,因此可以脱离数词而独立使用。如例(4):

(4)起来无个事,纤手弄清泉。

虚指的“个”有时也可直接用于形容词之后。如例(5)、(6):

(5)惊飞失势粉墙高,好个声音好羽毛。

(6)老翁真个似童儿,汲水埋盆作小池。

这种跟在形容词后面、表虚指的“个”已经没有了表示数量的作用,而是说明事物具有的性质,成了表示事物具有某种性状领属关系的标志,很明显,词义已经虚化了。

从以上例句,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词义的演变引发了组合关系的改变,从“数词+个+名词”演变为“形容词+个+名词”,最后又出现了跟在名词、动词等后面的“个”。至此,“个”具备了结构助词的功能。例如:

(7)山高处个人,好似奴家张解元。

(8)清风冷露夜深时,独自个,凌波直上。

量词“个”到结构助词“个”的演变,是词义虚化的结果。从专计竹到一般量词、到虚指量词,再到用于形容词后表示事物的性质,最后扩展到名词、动词之后,成为结构助词,“个”的意义由实在、具体逐步变得空泛。

从上例,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词义的虚化是一个逐渐演进的过程。因此,过程性是词义虚化的另一重要特质。词语的意义只有在经历了由实在、具体向空泛推演的过程,才能被认定为虚化现象,否则,即使词语显示出来的意义是空泛的,也够不上虚化的资格,不能称之为虚化。例如“而、啊、吧、呢、吗、罢了、而已”之类的词,它们以抽象的语法意义为其意义的根本内容,是语法上的虚词,意义很虚。但是,这种空泛的意义并不是演变而来的,而是这些词产生之初便包含了的。比如“而”,在古代就被用作连词,主要连接形容词、动词或动词性词组,表示两种性质或两种行为的联系。例如:

(9)公子鲍美而艳。

(10)觉而起,起而归。

(11)王顾左右而言他。

诚然,“而”的具体用法古今不完全相同,但上述语料至少能表明它的意义始终都很虚。所以,这一类的词也不能看做虚化。

从共时的角度来看,过程性本身又存在着不同的差别。有一些词语,形成其空泛义的虚化过程已经全部结束,初始的实在义只是积淀在以前的相关语料中,现在的人们已很难从该词语的空泛义联想到所由产生的初始实在义了。这些词语的虚化过程性相对隐晦,是暗含的,必须经过特别深入地探索才能发现。例如“以”在古汉语中多用做名词和动词。“以”用作名词时,作“原因”或“缘故”解[5],如:

(12)何其久也,必有以也。

“以”用作动词时,作“用、认为”解,如:

(13)忠不必用兮,贤不必以。

(14)告臧孙,臧孙以难。

(15)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

逐步地,“以”由单独充当句子中的动词演变为“以+名词”来修饰动词,这样一来,“以”就成了纯粹的介词。例如:

(16)君子不以言举人,不以人废言。

(17)以手拂之,其印自落。

(18)若君以德绥诸侯,谁敢不服?

而另一些词语兼具实在义与空泛义,并且实在义与空泛义并行不悖,各有不同的适用范围,透过现实使用着的实在义与空泛义,能比较容易地看出它们之间的意义联系,进而可方便地看清意义虚化的过程,这种过程是显性的。这种情况大量存在于汉语中。初始为名词,后由名词引申为动词,再因动词虚化而成的表示被动关系标记的“被”就属于这种情况。

许慎在《说文解字》中指出,“被,寝衣,长一身有半。”[4]1140可见,“被”本义为“被子”,是一个名词,此义项一直沿用至今。

而在先秦汉语中,“被”又多用作动词,出现在“被 +名词”的格式中,表示“覆盖”、“遭受”、“蒙受”义,例如:

(19)光被四表。

(20)秦王复击轲,被八创。

(21)下施万民,万民被其利。

“被子”是用来遮盖身体御寒的,因此,由遮蔽身体的名词“被子”引申出动词“覆盖”义,再进一步引申出“遭受、蒙受”义是符合词义引申的逻辑规律的。

战国末期,“被+动词”的格式开始出现,如:

(22)国一日被攻,虽欲事秦,不可得也。

(23)今兄弟被侵,必攻者,廉也;知已被辱,随仇者,贞也。

“被”后出现动词,动词“被”就有了虚化的可能性。而“被”由强调施事者的“覆盖”义引申出强调受事者的“遭受、蒙受”义,是“被”由动词向被动标记虚化的语义基础。“在这类句式中,施事者与受事者的句法位置发生了转换,从而导致了句子逻辑关系和语义关系的变化。这种变化直接影响了‘被’在句中的意义,使一个典型的表行为动作的动词逐渐减弱了其施动意味”[6],这为它的语法化奠定了基础。

汉代以后,“被+动词”的用例多起来了,如:

(24)虽万被戮,岂有悔哉?

(25)信而见疑,忠而被谤,能无怨乎?

例(25)中“被谤”与“见疑”相对,更显出其被动意义,说明“被”字的性质和被动助动词“见”接近了。

东汉以后,“被”的用法有了进—步的发展,可以用来介绍施事者,构成“被+名词(施事者)+动词”的被动句式,如《琵琶行》中的“曲罢曾教善才服,妆成每被秋娘妒。”

动词“被”由最初的名词“被子”发展为动词“覆盖”,再引申出“遭受、蒙受”等意义,这种词义变化让它的组合关系、语法功能相应变化,使之最终失去了原有的词汇意义,虚化为表被动标记的语法单位。

汉语词义虚化是一个复杂的过程,以上谈到的只是词义虚化过程中最细微、最基本的一些问题。在本文中,我们通过结合具体的例子分析归纳出了词义虚化的两个重要特质即意义的空泛和过程性,在今后的学习和研究中,我们必须牢牢抓住词义虚化的这两个重要特质,只有联系词语的意义状况与这一意义的演进过程来把握虚化,才更准确和科学。

[1]刘坚,曹广顺,吴福祥.论诱发汉语词汇语法化的若干因素[J].中国语文,1995(3):161—169.

[2]黄伯荣,廖序东.现代汉语[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

[3]王吉辉.词义的虚化及虚化的类别[J].语文研究,1997(3):30-33.

[4]汤可敬.说文解字今释[M].长沙:岳麓书社,1997.

[5]周秉钧.古代汉语纲要[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2002:430.

[6]赵爱武.“被”字的语法化及被字式的发展[J].洛阳师范学院学报,2008(1):123.

猜你喜欢
量词词义语法
集合、充要条件、量词
十二生肖议量词
量词大集合
西夏语“头项”词义考
跟踪导练(二)4
词义辨别小妙招——看图辨词
Book 5 Unit 1~Unit 3语法巩固练习
量词歌
字意与词义
《诗经》词义考辨二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