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之源

2015-03-27 22:46:30
贺州学院学报 2015年1期
关键词:改革开放道路马克思主义

林 明

(贺州学院,广西 贺州 542899)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道路关乎党的命脉,关乎国家前途、民族命运、人民幸福”[1]。改革开放以来的事实已经反复昭示世人,中国人民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探索中,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日益自信。中国人民缘何有这样坚定的道路自信,我们以为,坚定的道路自信,既不是谁的主观臆断,也非外部力量强迫所为,而是基于历史的、现实的和价值取向的科学判断和审慎选择,拥有深厚的力量之源。

一、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的历史之源

1840年,鸦片战争的炮火洞开了闭关自守的大门,中国开始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同时,中国人民也从此矢志不移地探索救亡图存、振兴中华之路。近代以来的历史昭告炎黄子孙: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

农民阶级作为旧民主主义革命的重要力量,最初曾是反帝反封的主力,但由于其自身的局限,无法完成近代民族民主革命的重任。在中外反动势力的联合镇压下,震惊中外的太平天国运动和义和团运动最终都以失败而告终。

19世纪60年代以后,封建官僚地主中出现了以“自强”“求富”为宗旨的洋务派。洋务派先后创办了中国近代军用工业和民用工业,这在客观上有利于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但是,洋务派以“中体西用”为指导方针,企图在维护中国封建主义专制制度之“体”的基础上,借助西方先进技术的“用”来挽救民族危亡、实现国家富强;这就从一开始就注定了洋务运动的悲剧性结局。甲午战争惨败以及《马关条约》的签订,标志着洋务运动的破产,也证明在不根本触动封建制度的前提下,搞任何自强运动都不可能完成民族独立、国家振兴的重任。

19世纪末,民族资产阶级开始登上近代中国的政治历史舞台。甲午惨败后,以“康梁”为首的资产阶级维新派以“救亡图存”为号召,掀起了维新变法运动,企图在中国建立君主立宪制度。但是,资产阶级维新派由于自身力量弱小而遭戊戌政变,逐渐退出了历史舞台。百日维新失败的事实表明,在近代中国,资产阶级改良主义道路走不通。

与维新运动同一时期,以孙中山杰出代表的资产阶级革命党人为推翻腐朽的清王朝,在全国各地发动了多次武装起义,屡战屡败、屡败屡战在历经无数次的失败和流血牺牲的代价,终于推翻了清王朝的腐朽统治,终结了在中国延续了二千多年的帝制,创建了中国史上首个资产阶级共和国,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但是,革命先行者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虽然将皇帝赶下台,却并未建立统一、富强的国家,皇帝倒了却出现了一批大大小小混战的军阀,中国积贫积弱如故。

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相继失败后,国家命运、民族前途依然一片黑暗。历史事实证明,农民阶级改朝换代的战争、封建地主阶级的自我救赎和民族资产阶级的抗争,都不是实现民族独立和国家富强的出路。苏俄十月革命的成功,让中国的仁人志士逐渐接受了马克思主义。1921年7月,根据马克思主义原理并在共产国际指导下,中国共产党成立了。从此,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中国共产党人经过28年艰苦卓绝的奋斗,最终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国人民赢得了民族独立和自身解放。

新中国成立后,伟大、光荣、正确的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各族人民迅速恢复了国民经济,“三大改造”也在短短三年内大功告成,中国社会实现了有史以来最伟大、最深刻的变革。1956年底,我党宣告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为新中国谋求国家富强、民族振兴和人民幸福夯实了牢固的政治前提,也奠定了稳固的制度基础。1956年以后的20年,伟大领袖毛泽东率领中国共产党继续探索在中国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虽然成就巨大,但代价沉重。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所经历的严重曲折则表明,一个党、一个国家探索一条适合自己的建设之路多么的不易。

1978年底,党在北京召开了十一届三中全,新中国从此进入了改革开放的历史时期。中国共产党紧紧依靠全国各族人民,承前启后地接力探索,终于科学地解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等战略问题,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得以成功地开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中国共产党根据马克思主义原理结合中国真实的具体国情而在中国改革开放的实践中探索出的全新的正确道路。

二、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的现实之源

30多年改革开放的实践表明,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才能使中国创造出举世瞩目的“中国奇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源于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的确是中华民族实现国家富强的伟大复兴之路、人民幸福之路。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国民经济长期平稳快速发展,“连续30多年保持近10%的经济增长”[2],中国国内生产总值(GDP)在世界的排名,1978年居第10位,2011年竟然跃居第二位,中国取代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这种快速而持久的经济发展现象,在世界各国的经济发展史是极少见的。中国经济的迅速发展和经济总量的迅猛增长,使中国与世界主要发达国家的发展差距大大缩小了。有人预测,在不远的将来,中国将超过美国成为世界最大的经济体。成功的经验千条万条,最根本的一条就是坚持了中国共产党人自己开辟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随着中国国内生产总值(GDP)的不断增加,中国国家财政收入也大幅增长,1978年中国的财政收入是1132亿元,到2011年这一数字变成103740亿元,2013年更是达到129143亿元。值得骄傲的是,我国的外汇储备总量长期稳居世界首位,1978年我国的外汇储备是1.67亿美元,2011年增长到31811.48亿美元,2013年余额更是达到了3.82万亿美元[3]。上述经济方面的数据表明,中国已经破解了自1840年以来长期积贫的难题,正按部就班地实现国家的富强。所有辉煌成就的取得,最终均应归功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中国人民的生活水平得到显著提高,总体上实现了由温饱到小康的跨越。改革开放的30多年,是中国人民较历史时期收入增加最快、生活水平提高最大、人民得实惠最多的时期。例如,我国人民尤其是农民消费水平显著提高,恩格尔系数大幅度下降,农村家庭消费恩格尔系数1978年是67.7%,2011年是40.4%,下降了27.3%[4]。这表明我们国家正逐步走向富裕,人民的生活水平正逐步提升。改革开放以来,社会公共品供应的数量不断增大、品种日益增多,质量不断提升。又如,中国基础教育有长足进步,98%以上的青少年享受真正免费的9年制义务教育权利。“我们用20年时间走过西方近百年的义务教育普及之路”[5]。改革开放前中国没有一公里高速公路,而今天中国高速公路里程位居世界第二。在农村,不但农业税被取消了,而且农民还享受了多种农业补贴。中国的贫困人口由1980年代初的2亿多人已经减少到目前的2000万人以下,中国“不到20年里就为全球减贫事业做出超过70%的贡献”[2]。所有这些都充分证明了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优越性。

中国的综合国力、国际地位和影响力不断提升。改革开放以来30多年来,随着中国的飞速发展,中国正逐渐展现出社会主义制度下文明古国的风范,也不断扩大其国际影响力,相应地无形中渐次提升了自己的国际地位,在国际舞台上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经过多年的谈判,2001年12月11日中国正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成为其第143个成员。2003年,中国政府和人民战胜突如其来的非典疫情,2008年中国政府和人民战胜汶川大地震等特大自然灾害。2008年,世界体育盛事奥运会在北京被成功举办、2010年在上海中国成功举办了世博会。2012年,我国成功实现“神九”与“天宫”太空对接,中国自行设计、自主集成研制的载人潜水器“蛟龙”号深海下潜7000米、成功完成载机航母起降试验等。与此同时,我国在国际舞台上负责任的大国地位逐步得到了确立和巩固,多边外交活跃,在国际事务中的影响日益增长。中国成为应对金融危机的重要力量。中国一直在向世界传递着战胜危机的“中国信心”。中国深入参与国际体系调整,牵动世界格局走向。国际金融危机推动国际金融体系改革拉开序幕,以中国为代表的迅速崛起的发展中国家在二十国集团峰会终于有了一席之地,中国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最大的外汇储备国、最大的出口国、第二大进口国、世界第三大服务贸易进口国和第四大服务贸易出口国,已经是对世界经济增长贡献率最大的国家。此外,在国际金融体系改革方面,在国际秩序变革的作用和影响诸方面,中国亦备受瞩目。中国之所以能取得令世界各国有口皆碑的成就,是因为始终不渝地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三、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的价值之源

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的力量,一方面源于党对中国历史尤其是对中国近代史的正确认知和对中国发展阶段等客观现实的深入研究,另一方面则源于我党准确理解和把握了全球化视域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所具有的历史价值。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成功实践验证了马克思主义的真理性,向全人类揭示了社会主义制度一定要实现的真理性。邓小平曾经信心百倍地断言:“我坚信,世界上赞成马克思主义的人会多起来的,因为马克思主义是科学”[6](P382)。为什么邓小平有这样的“坚信”,答案其实很简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马克思主义真理中国化的重要表现之一,马克思主义的真理性在理论创新和实践成果二个维度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雄辩地证明了。唯物辩证法告诉我们,事物的共性(一般性)寓于事物的个性(特殊性)之中,社会主义理论、运动和制度均如此。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科学社会主义原理的特殊表现形式和实践模式,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在基本原则上坚持、继承了马克思主义,而在具体形式和实践方面则发展了科学社会主义原理。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的成功实践昭告全世界:马克思主义自从诞生以来一直没有过时,马克思主义在更加复杂的21世纪仍充满活力;在制度上,社会主义优越于资本主义并且必将取代资本主义的人类社会进步总趋势丝毫未变。中国人民在党领导下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所取得的辉煌成就进一步验证了马克思主义的真理性。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科学社会主义在当代中国发展的重大成果,其示范和引领作用必将极大地推动世界社会主义事业,也必将在更深的程度上推动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复兴。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这已被社会主义制度对资本主义制度的巨大相对优越性证明是完全正确的。邓小平曾信心百倍地说:“中国只要这样搞下去,旗帜不倒,就会有很大影响。……只要中国不垮,世界上就有五分之一的人口在坚持社会主义”[6]320-321。因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以其成功告知世界上一切向往更美好生活、更幸福未来的人们,在资本主义制度之后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由之路是社会主义道路。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既坚持了科学社会主义的原理,又创造了社会主义的“民族形式”。众所周知,20世纪诞生的一系列社会主义国家,无论是建立最早的社会主义国家苏联,还是拥有世界上最多人口的社会主义国家中国,都毫无例外地建立在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基础上。按照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类社会演进更替的一般规律,社会主义一般应该建立在非常发达的资本主义社会基础之上的。正因为如此,如何在经济文化相对落后条件下建设和发展社会主义给各个社会主义国家提出了一个“历史难题”——在没有任何理论可供遵循、也没有任何成功先例可资借鉴的情况下,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国家如何建立社会主义制度?怎样才能成功建设社会主义事业?国际共运史已经表明,苏联、中国等社会主义国家都曾被这个世界性“历史难题”难住,各国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长期没有能够很好地解决这一难题,相反很多国家还在这方面栽了跟头。不可否认,世界各个社会主义国家和这些国家的共产党人都曾努力过、取得过一些成绩,也积累了众多宝贵经验,可惜没有成功破解这道“历史难题”——没能在实践中探索到一条切实可行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历史的重担历史的落到了中国共产党人身上。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中国共产党人,将科学社会主义原则与中国国情和时代特征结合起来,将对内改革、对外开放作为基本国策,创造性地找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可见,中国坚持走具有自身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成功实践也破解了20世纪世界社会主义运动中的“历史难题”,即探索各具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供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国家做借鉴。

社会主义国家诞生后,社会主义建设模式问题曾困扰各国共产党数十年。毋庸讳言,共产党许多领袖竟然长期认为社会主义只有一种模式,即“苏联模式”,把苏联的经验和做法当做社会主义建设和发展的唯一正确模式。而历史事实无情地否决了“苏联模式”。尽管苏联、东欧诸国都曾探索适应不同国情、各具特色的社会主义模式,但都没能成功找到社会主义建设和发展的“民族形式”,反而最终导致了社会倒退和国家解体。相比之下,中国通过改革开放,开辟并坚定走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并藉此获得了巨大成功,创造出料社会主义建设和发展的“民族形式”,这种形式被外媒称道为“中国模式”。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得到“第三世界”的普遍赞誉、为发展中国家的前进指明了方向。改革开放30年多年来,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使中国的现代化建设的巨大成就举世瞩目,尤其在消除贫困方面。联合国副秘书长兼开发署副署长泽菲林·迪亚布雷指出,中国改革开放的成功将使全世界受益,在消除贫困和落后方面中国是典范。“中国今后的发展不仅仅对本国13亿人非常重要,而且将对全世界,特别是对发展中国家,起到很好的参考作用”[7]。有关研究表明,中国自改革开放以来,已经成功帮助2亿多人脱贫;这无疑是“现代中国的巨大胜利,是人类历史上一个前所未有的成就”[8]。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所带来的成功,既使发展中国家把中国视作自己学习的楷模,也更加增强了中国人民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

[1]胡锦涛.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N].人民日报,2012-11-18.

[2]人民日报评论员.满怀信心走好中国道路[N].人民日报,2013-03-19.

[3]2013年末中国外汇储备增至3.82万亿美元年增幅创历史新高[EB/OL].http://news.xinhuanet.com/2014-01/15/c_118976864.htm,新华网,2014-01-15.

[4]农行:商业银行应抢抓发展消费金融市场机遇[EB/OL].http://bank.hexun.com/2013-04-19/153349463.html,和讯网,2013-04-19.

[5]人民日报评论员.担起我们这代人的使命[N].人民日报,2013-03-29.

[6]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7]联合国副秘书长:中国的成功将惠及全世界[EB/OL].http://www.jxgdw.com/news/gnxw/2005-03-21/3000036181.html,腾讯新闻,2005-03-21.

[8]北京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世界意义[N].光明日报,2009-09-09(3).

猜你喜欢
改革开放道路马克思主义
坚持中国道路——方向决定道路,道路决定命运
当代陕西(2022年4期)2022-04-19 12:08:50
道听途说
我们的道路更宽广
青年歌声(2020年12期)2020-12-23 06:30:00
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
当代陕西(2019年11期)2019-06-24 03:40:16
马克思主义穿起了中国的粗布短袄
当代陕西(2019年10期)2019-06-03 10:12:38
改革开放是怎样起步和前行的
我们,与改革开放同行
金桥(2018年12期)2019-01-29 02:47:30
改革开放四十年颂
认真看书学习 弄通马克思主义
少先队活动(2018年9期)2018-12-29 12:18:44
改革开放 如沐春风
快乐语文(2018年7期)2018-05-25 02:31: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