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30年代梧州省立医院巡诊县乡的医疗实践

2015-12-25 02:30:00朱凤林
贺州学院学报 2015年1期
关键词:种痘岑溪省立医院

朱凤林

(中山大学 历史学系,广东 广州 510275)

近代西洋医学传入中国后,由于大多数习西洋医学者趋向于集中通都大邑执业及政府的卫生建设亦以都市为主等因素,到20世纪30年代前后,大都市出现了医生“过剩”现象,“不期然竟将科学医形成了资产阶级的专有品”[1]1。不过,在广西则不担心医生“过剩”问题。因为,广西直到1925年才出现第一所官办医院——梧州市立医院。其他地方除了教会医院或诊所外,居民健康只能求助于郎中、游医、草药与求神问卜。不久,蒋桂战争爆发,梧州医院惨遭毁损。1931年才得以恢复。正在恢复与充实中的梧州医院是全省唯一稍具规模的公立医院。目睹全省缺医少药的情状,梧州医院屡请省政当局批准组织巡回医队分赴各县巡诊,为县乡民众服务。1934年春,梧州省立医院始得奉准组织巡回医队巡诊各县。梧州医院在遭毁恢复中即体谅到各县乡民众需要、自愿下乡服务的眼光向下精神,更体现着医者仁心。而省政当局在财政艰难中仍同意拨款组织巡回医队的兼顾城乡施政理念同样很难能可贵。

一、第一次试办巡回医队

1931年7月,桂粤联合反蒋后,广西政局重新趋稳。不过,在短期内主政者将主要精力集中于绥靖地方和各级政权重组,尚无暇无力通盘谋划全省卫生行政。1934年以前,除了人口稍密的南宁、桂林、梧州等商旅散集之地设有教会医院或诊所外,全省规模较大的公立医院只有刚刚在破坏中复原的梧州省立医院,地理上偏于一隅。即使地理上处于中心位置,仅凭一所医院的力量,亦无力惠及全省,广大民众健康仍依赖于江湖土医、鬼神,“人命之保障,至此田地,真是等于零了,说来真个可叹。”[2]1面对广大民众有病无医的情形,梧州省立医院医务主任毛咸认为:“无论是否为责任心所驱使,或为恻隐心所激发,均不能不想些救济办法,为山隅水陬,穷困无告的病黎受点现代医药之惠。”[2]1但全省仅此一所公立医院,卫生人才又相当匮乏,有何法解决民众需求与现实困难的矛盾?则是梧州省立医院遇到的难题。对此,毛咸认为:“舍急速派遣巡回医队深入民众,去到民间,还有何种较善之法呢?”[2]1

为此,1932年春,梧州市立医院“即已有组织巡回医队深入农村的动机,当时因经济与环境的关系,未能即时实现”[1]1。1933年3月间,桂平南区、罗播、罗秀等处,“天花盛行,死亡甚众,竟有举家迁避者”[3]。面对邻县的传染病流行,梧州省立医院主事者认为作为广西省卫生机关之一,在责职上,实有设法救济的义务。因此,梧州省立医院拟组织巡回医队,驰往救济。不过,遗憾的是,“惟此项川资旅费以及材料费等,公家无出,经院长易敦吾、主任韦超崙电桂平罗县长询问能否负担再定夺”[3]。由此可见,广西办理卫生行政不但缺乏人才,同时也经费紧缺。救疫如救火,实不容稍有迟缓,身为院长的易敦吾当然深谙此理,但仍在经费的负担责任厘清上电报往来延误救急时程,可见当时梧州省立医院临时性经费十分有限。

因为经费缺乏的关系,1932年春间梧州市立医院计划组织巡回医队的设想虽然没有即时实现,不过其已在着手规划巡回医队的组织方案,并试图向更高当局阐明其益处所在,建议“应即行办理,藉符本省行政当局重视医药卫生事业之至意,而慰各地有病无医病黎之疾苦,救济之法,诚莫善于此矣”[2]3。时至1934年春,广西省政府民政厅长雷殷到梧州省立医院巡视,医院负责人再次向雷氏陈明组织巡回医队的必要及其好处。期间,梧州省立医院“始奉准组织三队,每队由医师一人率同队员四人,各向目的地出发而得与各县民众行见面礼。此资产阶级的专有品,终于给我们打破了。虽是值得一件庆幸的事,然而处于现在的农村环境中,无所谓教育、建设卫生的时期,我们此次出发各县,明知所获得的结果,必不能达到预定的期望。但是,为职责上所驱使,只有共唱前进曲的份儿。”[1]1

梧州省立医院奉令后,即就医院中医生、医助、护士组织巡回医队三队,第一、二两队,每队均四人,第三队则为五人,分赴各县办理巡回医务。具体组成人员及巡回路线:第一队以吴之祥医师为队长,崔怀文、许慧君、林植藩等为队员,出发巡回南宁、隆安、上林、贵县、桂平、平南、藤县、苍梧等县;第二队以严宝珩为队长,谢佩荷、韦影梅、谭一诚等为队员,出发巡回岑溪、容县、北流、玉林、博白、陆川、兴业各县;第三队以王虎萃医师队长,佐以林霄虹、徐淑娟、黎绶华、熊桂芳四人,出发前往柳州、桂林、来宾、蒙山、怀集、昭平、迁江、宾阳、信都一带巡回。出发前,梧州省立医院规定了此次巡回医队的六项任务:“一、训练种痘;二、诊治普通疾病;三、调查地方疾病;四、协助筹划地方医药事业;五、讲演卫生常识;六、调查医药卫生状况。”[4]同时,为了便于各巡回医队所到之县工作方便起见,梧州省立医院事先函请各县县政府于医队到时,请为指导与协助。巡回期间所需各种医药器械概由巡回医队从梧州省立医院携带前往。

各队出发日期定在1934年2月17日,巡回时间预定为三个月。不过,巡回医队出发后,由于临时接到指令或与地方政府协调配合时间冲突等原因,其所巡回的路线及时间并没有完全按预定进行。第一队在队长吴之祥的率领下,先后在武鸣、隆安、南宁(邕宁)、上林、贵县、桂平、平南、藤县等进行巡诊。第一队耗时两个多月巡回了八个县,“一共训练了种痘人员三百八十七人,作卫生讲演十余次,种痘五千七百二十三人,诊病三百七十余人。”[5]24巡回调查所得的结果,知道危害乡村民众生命的所在:第一,为肺结核、霍乱、天花、赤痢、脚气、寄生虫病等,这些疾病,如果卫生事业发达的话,都是可以预防的;其次,就是迷信、庸医、老式稳婆,这也是教育、政治、卫生的力量,可以纠正的。[5]25最后指出:“卫生事业,是离不开政治的,政治不上轨道,就谈不到卫生。所以卫生事业,要赖政府的经济和政治的力量,方能实行”,并建议政府速办四事:一是振兴农村;二是普及教育;三是省会设立卫生机关,各县设立县立医院;四是培养卫生医药人才[5]24-25。

第二队在队长严宝珩的率领下第一站前往岑溪,接着依次巡回了容县、北流、玉林、博白、陆川、兴业等县。第二队自出发至结束,“计期卅三天,共训练约六千人,诊病近千人,种痘三千四百人”[6]32。调查巡回经过各处卫生情形,“大率相同,人民贪目前安逸,习污成性,潜滋隐患,只慰今日之健,不怵将来之忧。有病始则隐忍,继则药石乱投,日更数医,数日未愈,居家惶然,转而求诸神,送鬼也,求神茶也,问米也,无所不至,对医药治疗,反为摒弃,至死不悟。至有三姑六婆,巫觋神棍,恣意蛊惑,不惜儿戏人命,以遂其欲,愚夫愚妇,为其所愚,绝不悔觉,幸而癒,固神之佑,不幸而死,亦归天命,此种迷信恶习,当设法革之!”[6]32-33而其诊治各地疾病的情形:“又皆以结核及瘧疾为多,尤以兴业为甚,非发冷发热,面黄唇白,即是咳嗽吐血,遗精盗汗,乡民如是,兴中学生尤多,虽由其自己染来,而各处清洁消毒,食品注意,取缔蝇蚊虫虱,自然减少,此二种疾病,当不至如是之多。”[6]33

第三队在队长王虎萃的率领下分别巡回了宾阳、迁江、来宾、柳州、桂林、昭平、蒙山、怀集、信都等县。根据巡回诊治、调查各县民众疾病所患情形:“今就以上各县所患之疾病观之,肺结核居首位;砂眼、疥癣次之;又以饮料不良,痢疾为数不少,阿米巴赤痢亦很普遍;蛔虫症则十居六七;瘧疾于秋后九、十月间,达极盛期;霍乱于七、八、九月时流行。”[7]38-39队长王虎萃有针对性地从住房、食物、饮水、生活习俗等分析其原因,并深切盼望当局设法救济及改善环境,“则既破产之农村,未始无法以图复兴也”[7]39。巡回所到之处,目睹乡村情形,王虎萃队长感慨道:在外侮频仍的当前,广西当局“周详谋国,实行寓将于学、寓兵于团之主张,以图复兴我中华民族,论者以日本明治维新精神而喻广西,实非过誉,然尚有待于环境之促成也”[7]40。

1934年,梧州省立医院初次组织的三队巡回医队巡回了25县,超过全省县数的四分之一。所到之县,大多数县当局及民众都积极欢迎,偶亦有不积极者;虽有民众对巡回医队劝说种痘无动于衷,但大多数民众都踊跃欢迎,尤其是有相当现代教育背景者和任职机关、学校、团体的人员。巡回医队随队医生霭诊在《巡回医队与农村》的感想中纪述到:“此次巡回医队出发各乡,随处都得农民的热诚欢迎,尤其是一说到种痘,农民都伸出手臂来,那一种诚恳迫切的情状,一幅有病无医痛苦而可怜的农民画图,可见巡回医队对于农村,是怎样的需要了。”[8]7霭诊发现,办理巡回医队有五大优点:第一,可及时发现、救治农村时疫;第二,可依季节而预防各地常发疾病;第三,耗费少而办理区域广;第四,巡回医队如常驻某地,可为民众解决有病无医的困难;第五,可为农民灌输卫生知识[8]7。基于这五大优点,霭诊认为农村很需要巡回医队的前往。所以,建议把巡回医队的组织进一步扩大,发展到全省各偏僻的农村,使农村民众有病可医,解除疾病的痛苦,“就功德无量了”[8]7。

二、第二次组织巡回医队

梧州省立医院第一次组织巡回医队深入民间,所到地方甚广,“成绩昭著,如宣传卫生、施种牛痘、训练种痘、诊疗疾病、以及调查民间卫生状况医药设备情形。举凡此等,有益于民众健康,灌输医药常识等事,都有显著之贡献”[9]15。巡回医队所到之处,“病人皆争先恐后云集就诊”[10]206,“得到民众的信仰,政府的信任,今年政府因之再令我们组织此项医队”[11]19。经第一次试办巡回医队所获的成绩,梧州省立医院“同人更感有组织较为健全之医队巡回各地之必要,乃于二十三年秋间详加计划,规定每队每年约需一万元之预算,呈厅办理。复蒙核准,遂组织两队”[10]207。这里值得注意,即1935年计划组织的巡回医队队数并没有比1934年扩大,反而减少为两队,巡回的区域也缩小到仅在梧州卫生区20个县范围内,“每队巡回十县,周而复始,以便各乡村之民众,诚善政也”[9]15。不过,今年每队巡回医队的“规模较去年大,设备也较去年充足”[11]19。

第一队以温耀生医师为队长,何与仁为事务员,谢佩荷、苏三易、区瑞凝、李任生、钟美钊及牛式平为队员,出发巡回昭平、蒙山、信都、怀集、藤县、平南、桂平、贵县、宾阳、苍梧等10县;第二队以张鸿德医师为队长,杨汉卿为事务员,佐以顾科蘭、黄崑琛、黄柱波、李德贞、王泰嵩、黎绶华等为队员,出发岑溪、容县、北流、玉林、陆川、博白、兴业、上林、迁江、来宾等10县。巡回医队到每县居住一月,作稍长时间的疾病诊治及演讲卫生常识,并调查各地卫生状况与地方病,并在可能范围内,协助各地县政府筹措县立医院,并训练接生婆。两队均于1935年2月9日出发。出发前,医院为巡回医队举行了欢送仪式,医务主任毛咸在欢送仪式致辞中再强调巡回医队的意义、责任、任务等,希望“各队长队员不负使命,深入民间,树新医之信用,布政府之德惠,使向来有病无医的各地方,得需科学医之施予,并矫正都市多医,乡村无医之积习”[11]19。这里需要指出的是,据后来出版的巡回医队工作情形统计,巡回医队所巡诊的地方也并没有完全按原定计划进行。

第一队在队长温耀生的率领下,首站前往昭平,2月15日下午到达。18日,巡回医队开始为民众诊治疾病。3月25日,巡回医队停止诊病,赠种牛痘一日,“因去年该县曾流行天花,故来接种者,异常踊跃。自上午十一时起,至下午三时,共接种四百三十余人,中以小孩及初种者为多”[12]16。 3月16日,巡回医队由昭平转赴蒙山,经过两天的跋山涉水,于18日抵达县城永安州。22日开诊,“初时每日就诊人数,甚形寥寥。第一日只七人,第二日四十余人。后则人数继续增加,至四月十四日,则增至一百九十余人。虽大雨滂沱,而患者仍源源而来,异常踊跃,与昭平无异”[13]19。按规定每县停留一月,5月7日即应停诊,后被蒙山县政府极力挽留,因此延长20日,并电呈省政府获准。巡回医队在蒙山工作,深受民众热忱欢迎,以致后来需要在蒙山多驻扎了20天。由此可见,蒙山民众已渐次信仰新医。

计划中的巡回医队之外,为应付天花流行,广西省政府临时指令梧州省立医院选派医生组成临时巡回医队前往信都防治天花。2月29日,梧州省立医院接到指令。3月31日,梧州省立医院派医生程克西出发,4月2日抵达信都。到达信都之后,程克西医生首先调查清楚全县面积和人口数量,预备分划施种牛痘的区域和召集训练种痘的人数:“信都全县只有十个乡,一百多的村落,只有三个市场,人口大概有四万余人。”[14]22程克西医生根据三个墟市的人口稠密程度,于是就把种痘的区域划分为三处,施种的地点就在这三个墟市内,“预算召集教授种痘的人应有一百六十余个,仍旧分做两处召集教授,一处在城内,一处在铺门墟”[14]22。程克西医生在信都县工作了三个星期,期间“训练种痘的人数共有一百零五人,受种的人数共有一千一百八十七人”[14]23。程克西医生离开信都之后,计划中的巡回医队于5月18日下午乘浅水汽艇“新皇后”号由广东的都城启程前往信都。

第二队由队长张鸿德带领,原先计划第一站为前往岑溪,但出发前“适因容县发现鼠疫,蔓延甚速,死亡相继,乃经过岑溪,先到容县”[9]15。2月9日,张德鸿率队出发前往容县,当晚八时到达县城。到达容县后,第二日下午巡回医队即前往黎村调查,并于当晚七时在区公所召集各街甲长开临时会议,作防疫宣讲。第二天上午,巡回医队视察黎村墟的市政卫生情形,劝谕街民们举行大扫除。一周后,疫情暂时不再发生,巡回医队乃请区公所代为施行防疫条例,并决定暂时返回梧州购买鼠疫防治药品。药品购到后,巡回医队再到疫区实行预防注射。注射完疫苗、血清之后,“剧烈的鼠疫,竟在糊涂的景况之下而停熄下去了”,“最侥幸的是此次离黎后,月余之久,不听闻有再发的消息”[15]20。容县黎村墟防治鼠疫的经历与观察,令巡回医队颇有一番感想。王泰嵩医生在《容县黎村防疫记》“不禁三叹”:第一,黎村民众太缺乏医学卫生的常识;第二,缺乏群力的帮助;第三,全省卫生建设的重要[15]20-21。防治鼠疫的同时,巡回医队还进行一般疾病的诊治与防疫注射,学生体格检查等。

3月11日,巡回医队在容县工作期满后,转进下一站岑溪。12日,巡回医队抵达岑溪县城,将诊所设在城内兴贤馆内。13日,巡回医队开始为民众诊治疾病,下午到县政府与全体职员及警长种牛痘。巡回医队在岑溪县城进行疾病诊治的同时,还下乡为乡民施种牛痘,在岑溪工作一月期间,“计种痘一千一百余人”[16]23。去年巡回医队到岑溪施种牛痘的功效和宣传,在今年更得以显著扩大,出现了乡村自发索要痘苗自行接种的好现象:“各乡镇长于去岁梧州医院巡回医队到岑溪时,都经过训练,乡民亦都深知种痘之必要及天花流行之可怕,都乐意接受种痘,有离城太远缺乏痘苗者,多问本队请求发给,自行接种。所以,今春县政府曾两次向梧州制药厂函索痘苗,分发各乡镇。所以,该县区城,从没有天花流行。这亦是该县民众卫生知识进步的一种好现象。本队在此住留期中,亦无其他流行传染病发生”[16]23-24。此外,巡回医队还为岑溪县城内两所学校学生进行体格检查。

6月29日,巡回医队达到陆川县。此后在陆川工作20天,直至7月18日离开。在陆川工作期间,巡回医队“共诊三千零二十九人,中内科占一八三一人,外科四一三人,儿科四七〇人,花科二四人,妇科四四人,眼科一八五人,耳科四一人,鼻科一二人,喉科四人,咽科五人,风湿、脚气、肺痨、蛔虫等痛症,占最多数”[17]。在巡回医队准备离开陆川之际,广西省政府已讨论决议将全省三大卫生区扩大为八大卫生区。广西省政府的这一动作,同时决定了巡回医队的存废。广西省政府在7月18日决议扩大全省为八大卫生区的电文中要求:“至梧医院巡回医队,自实行将八大卫生区计划改定,已无存在之必要,应即停办”[18]。

7月18日,广西省政府下文要求停办梧州省立医院巡回医队之时,巡回医队原计划巡回的县份仍有博白、怀集两县尚未完成出巡任务。因此,巡回医队并没有立即停办返回梧州省立医院,而是继续巡回完成其未完成的任务。7月20日,巡回医队由陆川乘专车赴博白。抵达博白县城后,即假借博白县图书馆辟为诊疗所,并拟订于22日开始诊症。诊症开始后,“初诊之日,仅七十余人,日后竟增至百四五十人,工作顿形忙迫。天气酷热,该队深恐虎疫流行,为防范未然,特行免费预防注射,经广告一般民众”[17]。9月31日,巡回医队在博白工作结束,随即返回梧州省立医院。

至此,1935年梧州省立医院第二次组织的巡回医队完成了其任务。同时,因为广西省政府下发停办巡回医队的命令,所以弥补乡村医药卫生严重缺乏的巡回医队计划亦正式宣告结束。其实,今年巡回医队所至各县同样深受民众欢迎,各地乡村仍是很渴望巡回医队医药救济:“每到一县,各驻月余,民众求诊者,每日少则八十人,多则二百余人,平均约在百三十人以上。医队到时,有远自二三百里赴诊者;医队临行,有攀留不忍舍者,各地需要医药救济深切之情形。于此,可见其一斑。”[10]207两巡回医队历时2月到7月间的工作成绩详如表1:

表1 1935年梧州省立医院第一、二巡回医队工作情形统计表[10]208

三、需求与现实的两难

以巡回医队弥补各县乡村医药卫生匮乏的办法,梧州省立医院组织了两次,正当巡回医队日渐深受所到之处民众欢迎、新医渐受民众信仰之时,广西省政府却命令停办巡回医队的组织。当然,广西省政府命令停办的理由是1935年7月开始将卫生区扩大到八个,巡回医队已无存在必要。这其中的原因恐怕是因为卫生区的扩大而致经费预算的增加,所以限于省库的困难,无力再承担巡回医队的经费支出了。从各县乡村的实际需要看,巡回医队实仍有存在之必要。因为,卫生区虽是扩大到八个,但一时仍只是一个规划而已,筹备仍需时日;即使新增卫生区的省立医院已经建成,仍是无法直接惠及广大乡村民众。而广大乡村民众仍然面临各种地方疾病和慢性传染病的困扰,有多少农民因病而致贫,这是复兴农村遇到的一大问题。梧州省立医院院长易敦吾在《复兴农村不可忽略的一件事》中指出了巡回医队所报告的各县病民的情形:“按各巡回医队之工作地点,固定于县城厢,以每月治疗人数统计,约在四千人左右。其他旧医、草药医、巫医、以及使用民间单方之患者数字,尚不在内。此外,求神问卜之患者,当亦不少。”[19]2即就巡回医队所诊疗的病民数量来看已属不少,而且时间仅有一个月而已。所以,在各县县立医院尚未设立前,即行取消巡回医队的做法实与乡村实际需求不吻合。当然,民众需求与现实财力支绌是个两难的问题。

[1]易敦吾.梧州医院巡回医队组织的意义及其使命[J].广西卫生旬刊,1934(30).

[2]毛咸.广西目前需要巡回医队[J].广西卫生旬刊,1933(24).

[3]梧州医院组巡回医团[N].南宁民国日报,1933-3-26(3).

[4]梧州医院巡回医队[N].南宁民国日报,1934-2-21(6).

[5]吴之祥.梧州医院巡回医队第一队工作日记[J].广西卫生旬刊,1934(1).

[6]严宝珩.梧州医院巡回医队第二队工作日记[J].广西卫生旬刊,1934(1).

[7]王虎萃.梧州医院巡回医队第三队工作日记[J].广西卫生旬刊,1934(1).

[8]霭诊.巡回医队与农村[J].广西卫生旬刊,1934(1).

[9]张德鸿.梧州医院巡回医队第二队在容县工作报告[J].广西卫生旬刊,1935(32).

[10]广西省政府编印.广西省卫生行政会议报告书[M].1936.

[11]毛咸.欢送巡回医队出发致词[J].广西卫生旬刊,1935(30).

[12]牛式平.广西省立梧州医院巡回医队第一队在昭平工作情形概况[J].广西卫生旬刊,1935(31).

[13]牛式平.广西省立梧州医院巡回医队第一队在蒙山县工作概况[J].广西卫生旬刊,1935(3).

[14]程克西.信都种痘记[J].广西卫生旬刊,1935(35).

[15]王泰嵩.容县黎村防疫记[J].广西卫生旬刊,1935(33).

[16]梧州医院巡回医队第二队在岑溪工作报告[J].广西卫生旬刊,1935(34).

[17]梧医院巡医二队[N].南宁民国日报,1935-08-04(3).

[18]省府改划本省八大卫生区[N].南宁民国日报,1935-07-19(5).

[19]易敦吾.复兴农村不可忽略的一件事[J].广西卫生旬刊,1935(36).

猜你喜欢
种痘岑溪省立医院
山东第一医科大学附属省立医院老年医学科
第五届中国(岑溪)石材建材博览会成功举办
石材(2022年1期)2022-05-23 12:48:08
山东第一医科大学附属省立医院老年医学科
广州普种牛痘的城市记忆
山东第一医科大学附属省立医院老年医学科
广西岑溪:绿云村的“旅游经
今日农业(2020年23期)2020-12-15 03:48:26
南京国民政府初期北方城市对天花的预防
——以保定市为例
长江丛刊(2018年9期)2018-11-15 04:48:33
“岑溪三宝”有真味
西江月(2018年5期)2018-06-08 05:47:41
岑溪抢花炮
西江月(2017年4期)2017-11-22 07:24:03
起源时间与传说流变:种痘术早期发展史二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