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永卫
(湖南工程学院 党政办,湖南 湘潭 411104)
面向卓越工程师培养的工程伦理教育探析
曾永卫
(湖南工程学院 党政办,湖南 湘潭 411104)
工程伦理教育是塑造卓越工程师必不可少的重要内容。基于现代工程伦理准则,面向卓越工程师培养目标,探析了当下工程伦理教育的基本内涵、现实意义、目标定位和具体实施路径。
卓越工程师;工程伦理;教育
“卓越工程师”是工程师群体中杰出或者说是出类拔萃者,也可以说是某一类型工程师中能力、业绩、人品和素质的佼佼者。“卓越工程师”不仅表现在工程技术上的卓越,还应当具备强烈的社会责任感。这种社会责任感集中体现为与工程行为直接相关的价值观即工程伦理。“卓越工程师”除了应该具备深厚的专业学养和技术外,还必须在工程实践的各个方面坚持严格的标准,遵守工程师和工程组织的行为规范,必须担负起对社会的责任,从而塑造可持续的未来。这就要求工程教育不仅是单纯的专业教育,还有循序渐进强调科技与人文的融合、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工程伦理道德的熏陶以及社会法制观念的建立等工程伦理的教育。
工程是一种人类利用科学知识改造自然谋取福利的实践活动。而人类在改造自然的过程中,必然要处理好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用什么样的道德准则来指导实践活动以及协调和处理以上关系,实际上就是工程伦理所规范的内容。工程伦理指的是工程师在工程活动中应坚持的道德原则和行为规范的总和。[1]
从某种意义上说,工程伦理实际上就是工程师伦理,因为工程伦理从本质上是一种职业伦理,是一种职业责任。美国高等工程教育界初期将这一责任定义为工程师作为职业者对雇主应负的忠诚、服从、可靠和信任等信念和行为。[2]如1912年美国电气工程学会(AIE)和1914年美国土木工程学会(ASCE)所要求的伦理准则,都强调工程师的伦理责任是雇主的“忠诚受托人或代理人”,要把“保护雇主和客户的利益作为首要职业责任”。
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和人们对工程实践认识的逐渐深入,工程师伦理责任的内涵得到进一步的深化和拓展。工程伦理不仅要考虑个体工程师与雇主、同行的关系,还要考虑工程实践活动与社会的关系。1974 年美国职业发展工程师委员会重新修订了工程师伦理准则,强调“工程师在其职业行为中肩负对公众安全、健康和福祉等极为重要的责任”,要求工程师远远不止忠诚于雇主,更要将公众的健康、安全和幸福置于无上崇高的地位,对环境、资源等以及影响人类生存生活质量可持续发展等切实负起责任来。工程师职业逐渐“从一个向雇主和客户提供工程技术建议的职业,演变成为一种以既对社会负责又对环境负责的方式为整个公众服务的职业”。[3]工程师在处理企业和社会之间的关系时,既要忠诚于雇主,又要对社会负责,当两种职业责任发生冲突时,应当以人民和社会的利益为重。
工程伦理教育是工程(专业)教育和伦理教育的融合,从本质上说它属于思想道德教育的教学范畴, 其目的是培育未来工程师正确的工程伦理价值观,以及今后在工程活动中“具有强烈的伦理责任感,形成以工程伦理的视角和准则来处理工程活动的自觉意识和行为能力”。[4]面向卓越工程师培养的工程伦理教育,其主要目标是使工科学生明确工程师的伦理责任,培养工程师的伦理意识,确立工程师的价值取向,最终落脚在工程实践中的伦理行为。在现代工程活动的负效应问题如能源危机、环境污染等日益突出和功利主义盛行的时代,加强工程伦理教育对于塑造未来的卓越工程师意义重大。
(一)加强工程伦理教育是现代工程发展的客观要求
现代工程技术发展的显著特征是工程的社会性、实践性、综合性和系统性。工程项目的设计、实施、运用等实践活动,都会给社会带来综合的效应和深远的影响。它会涉及到资源、环境、公众的健康、安全、法治道德等一系列的综合性的问题。这就要求一个卓越的现代工程师,对于工程实践活动,除了要评估其经济和技术价值外,还必须对其伦理道德价值具备判断的能力,特别是当今科技发展的日新月异,会给工程项目的实施带来许多始料未及的新的伦理问题,作为工程师更应认真对待。
(二)加强工程伦理教育是高等工程教育的必然选择
高等工程教育是以培养和造就现代工程师为目的,其根本任务是为国家培养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的高素质工程技术人才。卓越工程师需要深厚的专业素养和较高的工程伦理精神,这两者可以说是工程师的双翼,缺一就不能平稳地飞翔。如果学生只有专业知识教育,而缺乏对工程技术进行伦理判断和决策的能力,那将很难有担当精神和责任意识,以应对未来社会快速的变革与发展。高等工程教育课程与教学改革,不仅要注重培养学生掌握专业技术知识、具备实践动手和创新能力, 还必须高度重视学生道德情操、人文素养和责任意识的教育和培养, 使之在未来参与社会建设的工程实践中, 能够自觉承担起维护大众共同福祉的道义使命。因此,加强工程伦理教育对于高等工程教育而言已是刻不容缓、义不容辞。
(三)加强工程伦理教育是卓越工程师提升综合素养的内在需要
工程师的整体素质包括多方面因素,而其中工程伦理素质是其中极其重要的一个方面。从国内外对工程师的工程伦理素质要求看,美国国家工程院(NAE)强调工程师要成为一个“有伦理道德的人”;欧洲国家工程协会联合会(FEANI)要求欧洲工程师“务必理解作为注册工程师对其同行、客户或雇主、社区和环境应负的责任。”日本工程教育鉴定委员会(JABEE)规定通过鉴定的工程专业毕业生要“担负起工程师的社会责任”。 原中国工程院副院长朱高峰院士认为,现代工程师的基本素质包括品德、知识、能力等三个方面,而“品德包括伦理责任、社会公德、职业道德等”。强化工程伦理教育让未来的卓越工程师尽早体认现代工程活动对社会可能带来的冲击,并深刻理解自己对大众应担负的责任,进而调整未来从业的心态,培养出准确、深刻的伦理决断力,对提升工程师的综合素质具有十分积极的正面意义。
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工程系统的日益复杂,工程技术创新的日新月异,工程伦理问题也将愈加突出,势必会出现以往工程师所不曾碰到的伦理问题。一名卓越的工程师应具有在利益冲突、道义与功利矛盾中做出伦理决策的能力。目前卓越工程师工程伦理教育的主要目标是促使工程师明确社会角色身份,培养工程伦理意识,遵循伦理规范,最终提高其工程伦理决策能力。其中,明确社会角色身份是工程伦理教育的逻辑起点。工程伦理意识是伦理动机和行为的思想基础;伦理规范是伦理价值和伦理判断的标准;伦理决策是解决工程伦理问题的方法和手段。[5]
(一)明确工程师社会角色身份
工程师作为一种社会角色,是人们对工程师行为模式的期待。这种期待当然包含工程师的伦理道德准则。从某种意义上说,工程师的伦理道德是当工程师成为一个特定的职业群体后才被社会所赋予的。因而,卓越工程师的伦理教育,首先就应当让工程师明确自己作为身份定位,那就是能承担社会角色的责任,即对公众的健康、安全和福祉以及工程活动所带来的当下、未来后果承担责任,并能从公众和社会的视角理解对自然和社会带来的影响;从微观上说,工程伦理教育应帮助学生从社会角色的身份出发,掌握本专业的伦理准则以及适用于本专业的法律和安全标准,了解一些典型的正面的和反面的工程实践案例,认识和辨别什么应当是正确的价值选择。
(二)培养工程伦理意识
工程伦理意识不是天生就有的,它需要通过后天的教化和长期的训练才能逐步形成。工程伦理教育要务之一就要改变工科学生工程伦理意识淡漠的局面,要培养学生能够准确地辨识出工程中的伦理道德问题,理解工程活动中凸现的安全、环境、能源、生态、社会公正等具体工程伦理问题,人道主义的伦理准则及其在工程实践活动中的运用。欧美工程伦理教育就认为工程伦理学首先要面对并着力解决的就是要培养学生可持续发展的工程伦理观,形成正确的工程伦理意识。只有自觉、主动地意识到,并正确地看待工程伦理问题,才有可能真正担负相应的工程伦理责任。因此,工程伦理教育的一个主要目标就是培养具备工程伦理责任意识、人格健全并且能够道德自主的卓越工程师。
(三)遵循工程伦理准则
当前世界高等工程教育强国纷纷将公众的安全、健康和福祉以及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列为工程伦理的根本准则,由这一准则出发,不断具体化,演绎、推导出各类具体的、明确的、有针对性的工程师职业行为规范。工程伦理教育的目标就是要多管齐下,多措并举并建立长效机制,将工程师的职业行为规范,内化为工程师自觉遵守的伦理行为准则。工程伦理教育内容应包含专门的工程伦理知识,具体的伦理准则要求、典型的正、反面工程伦理案例和现实的伦理问题,通过伦理准则的确立,为工程师的职业行为提供伦理规范和参考依据,在责任冲突时提供判断标准和操作指南,以及帮助解决工程项目责任问题的争议。
工程伦理教育是人文教育和科技教育相交叉、融合的学科,是适应现代工程发展需要而派生出来的一门新兴学科。加强工程伦理教育一是要借鉴国外先进的工程教育经验,按照工程伦理教育自身的规律积极推进;二要宏观上牢牢把握建章立制、学科建设和教学研究等关键环节,为工程伦理教育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和支撑条件。
(一)积极主动地设置工程伦理教学课程
要将工程伦理作为工科学生必修的课程,列入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第一,要将工程伦理课程纳入工程专业课程体系,按标准课程建设要求,制定课程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并严格主要教学环节的质量标准和考核标准;第二,要积极组织编写工程伦理学教材、选读书籍、参考文献、经典伦理案例分析等,以尽快形成适应我国当下国情的工程伦理学理论教学体系和实践操作规范,为工程伦理教学提供支撑;第三,加强工程伦理教育的师资队伍建设,它包含两方面的内容,一是专业的工程伦理教师队伍,专门从事工程伦理教学和科研任务;二是培育工程(教育)专业教师伦理知识,加强工程(专业)教育与工程人文主义精神的融合,在专业教学中渗透工程伦理的教学内容,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大学生的工程伦理意识,提升其工程伦理的决策能力。
(二)多渠道、多途径拓展工程伦理教育空间
工程伦理素质作为未来卓越工程师综合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需要通过灵活多样的教育并长期坚持不懈,要形成立体化的教育空间。第一,要将工程伦理教育与当下的人文素养教育融为一体,使学生在提升人文素养的同时,更加明确现代工程师的伦理责任和应当遵循的伦理准则;第二,要加强工程伦理的案例教学,由专业教师针对不同的专业特质,将典型的工程实际案例贯穿于专业课程教学中,让学生触摸到工程伦理的“具象”和“温度”,提升他们的工程伦理意识;第三,要将工程伦理问题与实践性教学环节有机融合在一起,引导学生在实习实践中体验,思考、感悟鲜活的工程伦理问题,并在工程实践中内化为自己的一种工程人文主义精神,形成高度自觉的工程伦理意识和行为。
(三)扎实推进工程伦理教育建章立制的进程
要有效推进工程伦理教育,制度问题是根本性问题。我国工程伦理教育要与国际接轨并向职业化进程迈进一定要在建章立制上下功夫。第一,要建立完善工程伦理学章程,明确工程师伦理责任、理念、标准和规范等;第二,设置“工程伦理门槛”,要求工程师职业准入必须达到工程伦理教育的规定要求;第三,要积极推进工程教育专业认证,要将工程伦理教育列为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重要内容之一;四是健全和完善注册工程师制度,工程师注册中要考核注册人员在工程职业实践中的伦理道德表现;五是制定企业伦理章程,实施企业的伦理章程和规章制度;六是建立完善有关工程伦理的法制,明确对违背伦理道德的行为的惩治措施和处罚标准,为工程伦理教育提供有法可依的保障。
工程伦理教育是时代发展和现代工程建设的需要, 是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的需要,是培养和造就现代卓越工程师的需要。当今,国际高等工程教育越来越重视工程伦理教育,我们应顺应潮流, 与时俱进, 让工程伦理教育成为我国高等工程教育界的广泛共识, 并逐渐深入人心,有力促进我国高等工程教育事业健康、快速发展。
[1] 蒋华林.工程师伦理培养:工程教育不能承受之重[J]. 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9(6).
[2] 王冬梅,王柏峰.美国工程伦理教育探析[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7(12).
[3] Beder,s.The New Engineer[M].South Yarra:Macmillan Education[M].Australia PLYLtd,1998.160.
[4] 庞 丹.科学发展观视域下的我国高校工程伦理教育[J].高等教育研究,2011(3).
[5] 龙 翔,盛国荣.工程伦理教育的三大核心目标[J]. 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1(4).
Research into Engineering Ethics Education for the Cultivation of Outstanding Engineers
ZENG Yong-wei
(Secretariat, Hunan Institute of Engineering,Xiangtan 411104,China)
Engineering ethics education is a necessary part in the cultivation of outstanding engineers. Based on the criteria of modern engineering ethics and the aims of the cultivation of outstanding engineers, this paper has done research into the basic connotations of engineering ethics education, the significance, the target positioning, and the concrete ways of complementation.
outstanding engineers; engineering ethics; education
2014-12-11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项目“面向卓越工程师培养的工程伦理教育研究”(14YJA880092)。
曾永卫(1973-),男,湖南攸县人,硕士,教授,研究方向:高等工程教育、高等教育管理。
G642.0
A
1671-1181(2015)01-0094-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