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芳,张萍
(淮南师范学院 教育学院,安徽 淮南232038)
基于教育智慧培养的教师教育课程的教学探索
黄芳,张萍
(淮南师范学院 教育学院,安徽 淮南232038)
教育智慧形成于理论自觉的教育教学实践过程中,也是教师专业素养的综合体现与标志。教师教育课程的教学应遵循教育智慧的形成规律,创建师范生教学的共同体,创设教学活动情境,组织与引导师范生自主、合作地探究教育教学规律,获得初步的教育智慧。这样的教学要求高师教师必须具备较高的教育智慧,树立基础教育与高等师范教育一体化的教育教学意识,从国家教育发展的高度来教学教师教育课程,通过教学内容主题化,教学方法优化组合,拓展学习空间,突出教学评价的激励与调控功能等途径塑造师范生智慧型教师气质。
教育智慧;教师教育;教学
《教育部关于大力推进教师教育课程改革的意见》提出,要提高教师教育教学效率,“提高师范生教育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这个号召已成为当前教师教育课程改革的主要方向。而教育智慧作为系统教育理论与丰富教育教学实践能力的结晶,既是教师专业发展成熟的标志,更是当前职前教师教育的重要培养目标之一。因此,遵循教育智慧的形成规律,以培养师范生教育智慧为价值追求来探索教师教育课程教学不失为一条事半功倍的途径。
(一)何为教育智慧
教育智慧是实践智慧在教育活动中的体现与运用,是在充满偶然与动态变化的教育教学情境中,教育者基于普遍性理论知识和教育教学经验,对教学事件经过推理、权衡、判断等一系列心理活动后迅速做出正确、恰当的教学行为的综合能力。教育智慧是教师专业素养的综合体现与标志。
(二)教育智慧的形成
教育智慧形成于理论与实践的连接点,是理论知识与教育教学实践经验的完美结合。在充满不确定性的教育教学活动中,面对具体、特殊的教学事件,教育者依据内隐的理论知识透过教学事件的特殊性找到与之吻合的教育规律,迅速作出即时判断和恰当反应。大量实践活动的经历,经过教育者的反思、积累、过滤、梳理与整合形成理论自觉的教育教学经验。随着这种经验的不断丰富,教育者处理教育教学生成事件的能力和水平不断提升,甚至达到自动化程度。这时,教育者就形成了较为稳定、成熟、高水平的教育智慧。教育智慧的形成过程体现了教育智慧具有个体性、情境性、生成性、缄默性、综合性等特点。
这个过程中,教育理论知识和教育教学实践经验分别因提供理性的、普遍的概念性知识和直觉的、特殊的感知性知识而必不可少:没有系统理论知识做基础的教育教学行为,属于技术性行为。没有教育教学经验的感知性知识,教育理论始终如纸上谈兵,无法从真实情境中做出有效的判断和选择,发挥其指导价值。教育智慧恰恰形成于两者的连接。
(三)教育教学理论知识-教育教学活动-实践经验的关系
所谓教育教学理论知识即概念性知识源于实践活动,是从大量的教育教学情境中剥离掉特殊的、具体的教育教学表象,抽出其内在的必然的本质概括而成。它在教育教学实践中主要解决“为什么”、“所以然”类的问题,抽象、静态,具有普遍适用性。教育教学实践经验同样源于教育教学活动,基于大量的具体情境而形成的较固定的反应模式和技能。它在教育教学实践中主要解决“如何做”、“知其然”类的问题,具体、动态,具有特殊性。教育教学活动提供了大量独特、具体的生成性教学事件,是理论知识与实践经验的相互连接的平台。教育智慧就是两种知识在具体的教育教学活动中高度融合的过程与结果。
因此,基于教育智慧培养的教师教育课程的教学应遵循教育智慧形成的规律,还原理论、实践、经验的胶着状态,创设大量、丰富的教育教学情境,提供真实的教学实践活动,帮助师范生通过参与、体验、思考、判断、反应、反思等方式获得并积累教育智慧。
师范生在校接受的教师教育课程,即教育类课程,涉及“专业信念与责任”、“教育知识与能力”和“教育实践与体验”三个领域,担负着培养师范生专业素养的重任。教师教育类课程包含了系统的教育教学理论、丰富的教育教学实践。课程体系中蕴含着大量的培育教育智慧所需的资源。由于培养模式和学习环境的限制,师范生在校学习的教师教育课程虽不能直接培养出拥有较高教育智慧的高度专业化教师,但能培养具有初步教育智慧的准教师,并能缩短其职后的专业发展周期。这便是高师教师教育课程教学最重要的价值取向与教学目标。
(一)创建学习共同体
教育智慧的获得必须参与到具体的教育教学实践中,并在具体的实践活动中获得最大的体验、感悟、反思和积累。因此,教育教学智慧需要师范生在“做中学”。教师的教不能代替师范生的体悟、理解、掌握与运用。教师教育课程的教学要以师范生的参与为教学设计着眼点,所有的学习活动围绕着师范生的教育教学活动参与展开。建构以个人思考、小组合作、班级提升的学习共同体。教师既是这个学习共同体的成员,也是组织者与引领者。其作用是创设学习情境,发动学习动力,提供学习所需要的信息与资料,引导和组织师范生的学习,帮助其在学习活动中顺利获得教育智慧。
小组合作的前提是个人的独立思考与学习,小组内部分工协作共同完成学习任务,班级通过组间或竞争或评价或横向合作进一步深化。
(二)教师教育课程教学的一般程序
教师教育课程的教学内容主要由实践之理论和理论之实践构成。前者的学习是一个由个别到一般,再由一般再个别的归纳—演绎过程;而后者的学习与训练则是由一般到个别,再由个别到一般的的演绎—归纳过程。因此,教师教育课程的教学就是师范生在教师的精心设计的教学情境中参与对教育教学实践、理论的归纳与演绎,在不断交替往复的归纳与演绎中深化认知,积淀教育教学智慧的过程。
1.教学实践之理论的一般教学程序
教师:提供表征—引导归纳—任务演绎
学生:分析表象—揭示规律—演绎运用
教师提供能表征理论内核的教学现象,引导学生剥去形态各异的表象,抽出横贯一致的内在规律;通过任务驱动与情境创设,让学生运用所得规律完成具体的教学任务。这是一个由感性到理性再到感性的逻旋上升式的轮回。
2.理论之教学实践的一般教学程序
教师:出示理论—指导演绎—归纳引领
学生:分析理论—教学演绎—归纳提升
教师根据教学目标出示教育教学理论,帮助师范生将抽象的理论与具体教育教学情况联系起来,发现其中的联系,指导师范生将一般理论运用于特殊、具体的教育教学实践。师范生通过特殊具体的教学事件进一步深化对教育教学理论。这是一个由理论指导实践,通过实践丰富与完善理论的上升过程。
真实的教师教育课程中的理论与实践并非总是泾渭分明,因此,教师教育课程的教学也要根据具体情况对一般程序进行变异调整,但万变不离其中,让师范生在真实的教学情境中形成与习得剥离、还原教育教学事实的表象与内质的意识与能力,积累科学合理的应对经验,应始终是教学设计的核心宗旨。
(三)基于教育智慧培养的教师教育课程的教学要求
1.教师教育课程教师应具备较高的教育智慧
教师教育课程教师(以下简称高师教师)要具有基础教育与高等师范教育一体化的教育教学意识。在终身学习和教师专业化发展的背景下,高师教师教育与基础教育的关系越发密切。教师教育不仅贯穿教师职前职后,而且对基础教育的引领与提升作用愈来愈突出。基础教育中丰富而复杂的教育教学实践和一线教师也为高师教师教育提供了鲜活的研究课题与人力支持。相互开放、相互合作成为促进彼此发展的必然趋势。只有在基础教育与高等师范教育一体化的视域下审视、思考和教学教师教育课程,才能使高师教师在教学中明确自己的教学目标,找准位置,充分发挥教育教学智慧,实现教师教育课程的适应性和前瞻性价值。
高师教师不仅要具有较高的教师教育理论素养,更应熟知基础教育规律。作为培养人的社会活动的教师教育和基础教育在教育哲学、教师观、学生观甚至教学观等基本教育教学思想都是一致的。但因培养目标、教育任务、教育对象等不同形成各具特色的教育教学规律和理论体系。洞悉两大教育体系之间的异同、相通和相承之处,才能高屋建瓴地指导自己的教学,也才能引导学生有意识地遵循基础教育的规律学习教学,以自己的理论自觉影响、提升学生的理论素养。
高师教师不仅要有丰富的高校教学经验,更应谙熟基础教育特点。富有高校教学经验,能准确把握师范生的认知需求,以恰当的教学方法帮助师范生理解教师教育;能够准确地预测师范生在教学学习中出现的规律性问题并及时预防。谙熟基础教育特点,能使高师教师关注基础教育的时刻变化,敏锐地捕捉对未来教师要求的变化,并将这种要求带入到自己的教学指导中;在具体活动中能够从基础教育的角度来评判、分析、指点师范生的教学学习行为;甚至以身“示”教,发挥教师自身的教学资源。
总之,高师教师必须要有广阔、动态的教育教学视野,较高的理论素养和丰富的高校与基础教育教学实践。唯其如此,才能在两种教育中游刃有余地找准自己的角色,驾驭自己的教学,才能在教学实践中凭自身的教育智慧培养富有教育智慧的未来教师。
2.教学内容主题化
根据课程目标,将课程内容进行整合,依据某种逻辑顺序转化为若干个相对独立但又相互联系的主题,构架起以主题为结点的意义网络。每个主题以教学问题为切入口,组织引导师范生在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建构起对教育教学的认知。主题化的教学内容围绕一个核心开展,主题鲜明,目标明确,有利于师范生学习活动的展开。师范生在教师的带领下围绕某个主题从现象到本质或由理论到实践“走个来回”,不仅能改善他们的学习方式,提高学习能力,也能大大提升教师教育的教学效果。此外,主题化的教学内容较之结构性的知识体系具有开放性,有利于纳入新鲜的教学素材和最前沿的研究成果,使教师教育与时俱进,与基础教育发展保持同步甚至超前。
3.教学方法注重优化组合
案例教学、任务驱动、角色模拟、实战演练等教学方法都能包含教育教学智慧形成所需要的理论与实践的融合。但方法再好若单兵作战其效果必然有限,根据“整体大于部分之和”的原理构建教学方法体系,根据教学内容灵活组合,以某种教学方法为主,其余为辅,使各种教学方法优势互补,产生最佳教学效果。以小学语文教学法中的“课堂提问”这一主题内容为例,运用案例、讨论法,出示两则教学实录,进行讨论,对比分析其优劣,引导师范生抛出问题:如何进行设计课堂问题。运用讲授法,结合案例简略介绍课堂提问的有关理论知识。运用任务驱动法,组织师范生分组进行问题设计。运用情境法,让师范生分角色模拟教学。再用案例法,以师范生的实践为例运用所学理论对比分析优劣。两次对比分析由感性到理性由自发到自觉,从别人的实践到理论再指导自己的实践这个过程就是通过案例法为主,辅以讨论法、讲授法、任务驱动法、实战演练的教学方法群完成的。
4.拓展教学时空,翻转课堂
(1)利用网络拓展教学时空。课堂教学时间相对于学生的学习内容与训练所需时间是非常有限的。因此,利用网络将教学的时空扩大到师范生的课余生活与时间,调动他们课余学习的积极性就显得非常重要。一般地,课前的资料查询与课后的巩固训练都安排在课外进行,课堂教学则展示师范生课余准备的成果,教师引导、组织将活动中的问题引发全班思考和讨论,整理、深化活动中学生获得的较深刻但可能零散、肤浅的知识,并使之系统化。这样既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也保证了教学效果。以小学语文教学法课为例,课前,将课堂所需的教学案例及学习要求发到学生的QQ群中,让学生分组观看、阅读。承担不同任务的小组要在课堂的组间竞赛前做好准备。如,评委组制定评分细则,并为参赛选手做点评;教学组要设计教学方案和并组内试教;师范生组明确所扮学生的认知特点、已有学情、学习难点等。在课堂上,各小组各司其职,有条不紊。活动结束,评委组对参赛小组依据评分标准进行点评,师范生组则从学生角度点评教学组的教学。在这个过程中,教师相机引导,确保讨论环节顺利开展。各组根据讨论意见在课后进一步完善,并将成果上传至班级QQ群中展示,并开始着手下一学习任务。
(2)把教学时空拓展到基础教育的课堂上。师范生亲临中小学课堂特别是优质课堂能真切感受课堂的气氛:教师独具匠心的教学设计、娴熟高超的教学技能、大方得体的教态、充满感染力的人格魅力;学生求知的激情、活泼灵动的思维与无忌的言语;师生情感、思维的流动与碰撞……真实课堂师生的生命参与给师范生所产生的教育影响、职业熏陶比起抽象、枯燥的理论讲授要强烈、深刻得多。
此外,还可以将教师教育课程的教学与师范生的学科教学竞赛活动、见习、实习结合起来,拓展到学生各个实践环节中。
5.充分发挥教学评价的激励与调控作用
成功体验和自我调控是促进学习的内部动力与重要保证。当前师范生学习目标明确但缺少持续的动力和正确的学习策略。高师教师可以通过多样的、支持性的教学评价让学生体验成功愉悦,同时获得富有建设性的建议,不断激励他们积极投入学习。具体如下:
(1)评价主体多元化。教师、小组成员由于身份、心理感受、认知水平、专业水平等的差异,对师范生的表现能够从不同角度、不同层次地进行评判。被评者参与评价活动,结合自身主观理解与感受说明、分析和反思。每次评价也是参与者共同迈进一步的过程。(2)评价内容力求客观全面。评价的内容围绕着学习主题从设计到实施,从整体到细节,从语言到教态,从提问到应答,从优点到缺点到建议等等都有涉及,最大限度地挖掘每次活动的教学资源。(3)评价方式多样化。口头、书面;面对面点评、作品展示;既有量化评价也有质性描述;既组间评比也有组内历时比较……(4)学习反思常规化。将活动点评、小组互评、学生自评、活动反思与自我反思作为活动的组成环节并纳入作业中,作为平时成绩的一项参考值。一方面保证了师范生认真负责地完成此环节任务,同时也培养他们的反思习惯,提高学习与研究能力。
教师教育课程是“培养造就高素质专业化教师”的关键环节。从国家教育发展的高度来创新教师教育课程理念,改革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和手段是教师教育课程教学的必然要求。而遵循教育智慧的形成规律,充分调动师范生学习积极性,创设教育教学情境,以自身的教育智慧引导师范生在教学学习中自觉整合教育理论与实践,塑造他们智慧型教师气质则是教师教育课程教师明确的努力方向。
Teaching exp loration of teacher education cu rricu lum based on cu ltivating teaching
education w isdom
HUANG Fang,ZHANG Ping
Education wisdom formed in education teaching practice which emphasizes theoretical consciousness is the comprehensive embodiment and sign of teacher's professional accomplishments.Teacher education curriculum should follow the formative rules of education w isdom,create students learning community of teaching learning,establish teaching situation,organize and guide the students to pursue the education teaching rules independently and cooperatively,so as to get preliminary education wisdom.Such teaching requires college teachers possess higher education wisdom,sets up teaching consciousness of integration between the basic education and higher teacher education,teach for the national education development.Students'smart teacher temperament can be shaped through content-themed teaching, optimized combination of teaching methods,expansion of the study space,and highlighting of the stimulating and regulative functions of instruction evaluation.
education wisdom;teacher education;teaching
G652.4
A
1009-9530(2015)04-0132-04
2014-10-22
淮南师范学院教学研究项目(2014hsjyxm18);淮南师范学院重点科学研究项目(2014xk15zd)
黄芳(1970-),女,淮南师范学院教育学院讲师,硕士。 张萍,女,淮南市田家庵区第十八小学高级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