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中兴曹溪是明代高僧憨山德清在发配到岭南后所做的一件大事.憨山德清本着弘扬佛法的信念对曹溪南华寺外部环境、僧侣修行、寺院建设和地产开支等方面都做出了很多改革措施.在憨山德清的主持下,南华寺的破败局面得以焕然一新,这也使德清为佛学在岭南地区的传播和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G8275(2015)05G0084G03
收稿日期:2015G08G15
作者简介:栗子豪(1989G),男,河南上蔡人,海南师范大学文学院中国史专业2013级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历史文献学.
憨山德清(1546—1623),俗姓蔡,号憨山,金陵人,与云栖祩宏、紫柏真可、灵峰智旭共称为明代佛教四大高僧.德清十二岁入南京报恩寺出家,在报恩寺被大火烧毁之后北上京津地区,与朝中官员以及明朝皇室有不少来往,万历二十二年,以私创寺院罪名充军雷州,于万历二十三年十月南行,万历二十八年入住曹溪,天启三年圆寂于南华寺.憨山德作为明代复兴佛教的中坚力量,在发配岭南地区之后,与当地官员僧众交往,积极传播佛学思想,复兴佛教寺院,促进了佛教在岭南地区的传播与发展.憨山德清与曹溪的一段因缘,最能体现出德清复兴明朝佛教事业的努力.
一、憨山德清中兴曹溪因缘
曹溪,乃是六祖慧能弘扬佛法的地方,关于南华寺的建立,憨山德清有记载:“神僧智药三藏从西天泛海而来,携菩提树于五羊之法性寺.谶云:‘百六十年,有肉身菩萨,于此出家,度人无量.’将入岭,过曹溪水口,掬水歠之,而甘且香.乃曰:‘此我西天水也,原上必有圣地.’因溯流而上,至观其山,似象形,曰:‘此山宛似我西天宾林山也.’乃谓居人曹叔良曰:‘此山宜建梵刹,百六十年后,当有肉身菩萨,于此说法.’叔良即白州牧某具奏,梁武帝遂命建寺额曰宝林.” [1]2710唐代六祖慧能在此地弘扬佛法,禅宗由此而发扬光大.历经朝代更迭,到了明朝中期,曹溪已经不复往日的兴盛,憨山德清记载:“至我国初开阡陌,而环山之内,皆为田畴,收入版籍,则僧以务农为本业,树艺孳畜,不异俗人,然从来未有民居.及弘正间,四方流棍,渐集于山中,始以佣赁,久则经营借资于僧.而僧不察,以山门通滃源,入府孔道,而渐成窟穴.罗于道侧,开张市肆,岂特鸠居鹊巢.将使狼据师窟,僧亦舍寺而住庄庵,则山门日空,流棍日集,祸害日作.而僧徒竟为此累,以至几不可保矣.” [1]2713
曹溪的衰落与明代中后期的社会环境有很大关系,明代中后期,由于统治者对佛道的管理逐渐松懈,僧人数量大增,由此导致僧人素质急剧降低,不再像早期那样严守戒律,僧人世俗化也很严重.陈宝良在«明代社会生活史»中将明代僧道的世俗化归纳为:(1)僧人与士大夫相交,出入公卿之门;(2)僧人不守祖风,喝酒吃肉,娶妻生子.(3)僧道的无赖化. [2]135德清身处这样的时代,作为佛门中人,他感到异常痛心,希望能够依靠自己的努力振兴佛教.
德清在初到岭南的时候就前往过曹溪,看到曹溪衰败的景象十分难过.同时,当地官员也十分在意曹溪的凋敝状况,憨山德清作为高僧大德,正好给了他们中兴曹溪的机会,陈大科、周汝登、祝以豳等几位当地的官员都邀请德清入住曹溪,复兴六祖的门庭,憨山德清最终于万历二十八年(1600年)入曹溪,开始实施中兴大计.
二、憨山德清为复兴曹溪所做的努力
(一)改善南华寺的周边环境
憨山德清认为南华寺的凋敝,周围四方流棍聚集是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寺院本来是清净之地,但是近百年来俗人的墓地布满山谷,山门外本来是寺院的土地,现在成了很多屠户赌博的污秽之所.僧人逐渐受到世俗利益的毒害,甚至一些僧人与这些人相交于利,受到世俗的引诱,从而导致寺院的田地山场房屋都被侵占.憨山德清多次希望通过官府解决这些问题,但是都没有实现,最后憨山德清亲自前往拜见制府大司马戴公,戴公下令:“坐守驱逐,不留一人,铺店尽拆,不存片瓦.” [1]2956于是,山门百余年的污秽景象得以除去,市店的拆除也使得德清能够重新布置山门的格局,德清将石坊移动到溪边,修建旦过堂和公馆接待各方礼佛之人和官员,山门遂成一大观矣.
(二)对南华寺寺院格局重新布置
憨山德清认为风水之说虽然不能尽信,但是寺院的格局还是应当符合其风气的.前人放水填潭,以盖佛殿,佛殿虽然建成了,但是深潭没有填完,导致寺院灵气外泄,所以德清让人重新填满,使得寺院风气和顺.随后又根据风水之说,将大殿后用土堆出一座小山,改中路于曹溪边,修建回廊,右绕祖庭而行入后山,由此寺院的风水保持.在重新聚集寺院灵气之后,德清登塔眺望寺院,认为寺院祖庭太过卑陋,墓前有塔,塔前又有诸天殿,显得十分狭窄,毫无空隙,而大殿旁边又有僧房、厨屋,显得十分壅塞不畅.于是,憨山德清买下罗汉楼西面的山,取土填大殿的深潭,又将祖殿左边的僧房移到其它地方,将经阁之后的僧房也迁移走,拆除前后的诸天殿.经过重修祖殿,在前面设置两个配殿,打算供奉南岳青原五宗诸像,大门房周围一十五间.将奉传灯诸祖儿孙,在看到前面仍然很壅塞的情况下,憨山又买下空地,将有所阻碍的僧房搬走,开辟神路,与宝林门齐,中与罗汉楼并.然后,又修建华严楼三间,作为禅堂僧人书写华严经的处所.经过一番辛苦努力,寺院格局一目了然,如同天成.
(三)对寺院僧人戒律功课的管理
寺院的兴盛与寺院僧人的持戒修行是分不开的,憨山德清记载当时南华寺的僧人多不守戒律,蓄养牲畜,以恣宰杀.一方面,有官员到县里视察,里甲都让寺院提供牲畜食用,即有伤性命,又所耗颇多;另一方面,有来者礼祖也都是使用荤腥之物,这也有违佛家的戒律,德清认为这种弊病很重,难以根治.德清多次请求官员严禁再杀,但是都难以做到,直到观察使顾公要到南华寺为亲人祈福,斋戒令才得以真正推行实施.由此,该戒律成为定制,戒养孳牲宰杀,变鱼塘为莲池,山门由此改观.
除了寺院杀生问题,德清还看到寺院僧徒大多种艺畜养,与俗无异,在祖殿侍奉香火的只有几人而已,德清于是对僧人做了明确的规定:凡四十以上的僧人,任他自便,二十以上四十以下的,要日日登殿,按照四时做功课,有延误的都要受到惩罚,于是德清给一百多位僧人受戒,德清认为本山禅堂,乃是禅宗的根本之地,于是移出僧房,得到空地,修建禅堂,设立十方堂接待外来客人,设置内堂用来养后学僧徒,最终形成规模,在堂之僧济济可观,俨然一道场.对于二十岁以下八岁以上的行童,也都要拘在寺内,设立三学馆,延请儒师,教授四书,三年有成的,可以剃发为僧,进入禅堂,学习出家人规矩,诵读书写经典.憨山德清还因材施教,德清认为:“佛法所贵,熏闻成种.岭南久无佛法熏习,以乏种子,故信心难生.” [1]2723于是让沙弥书写华严经,“一以法缘广大,为最胜种子.二以借书写摄持之力,资初心观行,以助入道资粮.初则二三人,已而人人相望发心,不十年间,书此经者,已成十余部矣.” [1]2723可见德清所采取的培养人才的措施十分正确,收获也很大.
(四)解决寺院与外人的争端
德清在驱逐了寺院周边的流棍之后,为了解决遗留下来的田地、山场、房屋归属问题,德清在祖殿内专门设置斋饭,请持有左券的人前来,根据原有的本息进行结算,该给予利息的给予补偿,凡是已经给过的左券作废,随后将田地山场房屋都还给故主,由他们继续使用.在废除左券的过程中,德清充分考虑了持券者的不同,根据不同的情况进行补偿或者废除,十分聪明地处理了寺院资产问题.
憨山德清记载:“万历六年间游学林涣,乃本府王郡丞之亲友,送寓本寺,意有所欲于寺僧.未遂,因谮于郡丞,谓此庄厚利,皆归于僧.丞误听,值署府事,遂将本庄祖银,分六十两,以抵曲江蛋户虚粮.具申两院司道,立为章程,其存寺六十两.又因佃户奸顽拖欠,累及寺僧无已,屡告上司,甚至费千余金,竟不能免.” [1]2756为了维护寺院的利益,憨山德清最终只能亲自前往官府申诉,最终从江河小艇以及“旧有蛊毒田” [1]2757中征税,以补足寺院的支出,此事在德清的努力之下得到解决.
曹溪祖山山后有一紫笋庄,被称为小南华,成化年间被豪强夺走,后被收回,但是万历年间又被豪强霸占,于是德清率僧人上告官府,最终行府和通判亲自勘察,在憨山德清募捐两百两白银的帮助下,将前田以及后山场树木全部买回,用来稳固禅堂,保全祖山.德清所施行的一系列举措保护了寺院的资产,使得寺院能够在充足的资产下顺利持续地发展起来.
(五)对寺院产业和收支的管理
憨山德清在入山之后,看到寺院祖师借贷的券帖,于是问出了佃户与管事一同作弊,租税拖欠不交,由此导致寺院财政出现很大困境的情况.憨山德清于是选择十位公正廉洁的僧人作为管事,让他们对祖发誓,不私拿一分.然后又与各庄佃户定立规矩,按期缴纳.憨山德清记载:“监寺四名,颛掌库司,收支常住钱谷,置办什物,主张山门大事,以副住持,凡事务同心议处.内以一人颛管锁钥,经理收贮一应钱粮什物,庶有责成.内以一人监收租课,举劾弊窦不使滥觞,为众纪纲.设库司书记一名,专管收支登记帐簿,以备稽查,不致疏漏.户长一名,此乃旧规,专管里甲,差徭粮税,仍照常规,此即古副寺.都管一名,此职即古规都知事,乃知事首领,今即以此职.统充庄主,率领都寺,征收各庄租课,催办合寺粮差.以副户长,亦名直岁,都寺九品,此即古知事.以佐都管征收粮差,轮流直月,以应接官长,干办山门大小事务.此十执事.” [1]2743憨山德清将寺院各个职务的数量、管理方面都写得十分清楚,而且还规定如果要更代的,也要选公正老成的人代之,对于不守寺院规定的,轻则革去其职位,重则解送官府,绝对不许姑息.在制定了寺院管理制度之后,德清还对寺院各个方面的开支做出了详细的规划,各职位的僧人开支、祖殿养灯钱、正堂儒学的伙食费,等等,都有明确的支出数字,严禁擅自修改收支制度,保障寺院的良好运转.
三、德清中兴曹溪的启示
憨山德清之所以能够在南华寺取得很大的成就,离不开当地官员的大力支持.德清身为明代四大高僧之一,佛法广博德行深厚,明朝的很多官员都与他有所交往,在到达岭南后,德清与当地官员祝以豳、周海门、王化熙、陈大科、戴燿等人交往密切, [3]5这些官员也都在德清整顿曹溪的过程中给予他很大的支持,德清也时常拜访当地的官员,同他们讨论佛法,甚至帮他们解决一些问题.比如制府戴燿,在清除寺院外流棍过程中给予德清很大的支持.德清在知道戴燿忧虑地方采矿使得百姓深受其害之后,劝解采使者李公,李公于是“采船急设约束,期往来过限以罪,矿罢开采,尽撤其差役,第令所司,岁额助解进,秋毫无扰于民.” [1]2958,戴燿得知后十分感谢德清的帮助.正是这种互帮互助的关系使得德清能够获得官员的青睐和支持,采取措施,内外兼治,使得南华寺焕然一新.
南华寺衰落一百多年,积弊已久,想要根除很难完成.憨山德清针对寺院的现状,从寺院的外部环境进行整顿,将寺院周边的流棍污秽尽除,又将寺院整修重建,使得寺院面貌一新,制定寺院的各种制度,让寺院僧人参禅念佛、阅读经典,德清又将寺院被霸占的紫笋庄等地从新赎回,使得寺院得以完整,寺院的开支也得到了制度上的管理,由此南华寺得以从各个方面重新复苏.憨山德清坦言:“其所建者,皆可为恒规,僧徒苟能自此谨守勿失,亦可保此道场,世世无虞矣.” [1]2714德清之所以能够推行自己的整顿措施,一个重要的原因就在于德清能够躬身亲为,德清不止一次为了推行自己的制度或者为了南华寺的利益前往官府进行沟通,为了赎回紫笋庄等地方,德清还亲自筹集资金,保证了南华寺发展的基础.为了寺院的发展,德清很有远见地请先生教授行童经典,为南华寺培养人才.德清在制定寺院的各种制度上也能够按照比较平等公平的方式,比如寺院在选择监寺等管理者的过程中,都要选择公正廉洁的僧人担当,在重新选举的时候也要选取老成持重的人担当,对于违反寺规的人,德清绝不姑息,德清特别指出对于小错也不能纵容,以免铸成大错,这正是由于明代佛教凋敝的环境使得德清尤为注重僧戒寺规的重要性.曹溪之所以能够由凋敝获得复兴,正是因为德清采用了正确的方法,标本兼治,对寺院的各个方面都进行了改革.在曹溪的几年中,德清可以说是殚精竭虑,在«中兴曹溪禅堂香灯记»中,德清写道:
予平生以荷负法门为心,竟以此致谴.今在罪乡,尤然念六祖法道之衰,乃誓匡持力救其倾颓.八年之内,无论所费不赀,即劳神焦思,冒险履危,辛苦万状以经营之,言之未尝不饮泣也. [4]16
德清复兴南华寺的行动已经过去了数百年,但我们可以看出,即使是在当时明代佛教十分凋敝的情况下,德清依然能够将内外交困的南华寺复兴起来,这一方面是因为德清自己有宏大的愿望,一生都在努力为复兴佛教而努力,另一方面也是德清采取了正确的措施,并且全身心地投入到曹溪的中兴之上.对于我们身处现代社会的人来说,各种令人眼花缭乱的事物充斥着我们的眼球,这不正像德清所处的时代一样吗?世俗的诱惑及其巨大,保持自我的真心和理想是很困难的,但是憨山大师却能够努力为实现自己振兴佛门的理想而努力,甚至因罪发配岭南之后,也没有因此消沉,而是看到了在岭南地区传播佛法的希望,中兴曹溪更是德清的一大事业.因此,身处现代的我们更应当以大师为榜样,即使身处污浊之境,也能心如明镜,不为外物所扰,努力精进自身,同时尽心做好自己的事业,为了自身、家人、朋友,以至于社会和国家.虽然我们一般认为佛教乃是出世的宗教,但是我们可以看到德清作为高僧大德,早期为修复报恩寺而努力,后来在岭南地区传播佛学,复兴岭南禅学,都十分积极,德清虽然是佛门中人,却具有很强的入世心态,我们应当努力学习大师这种心怀天下的精神.我们近百年来所提倡的人间佛教理论,使得佛教具有了更强的现世性,由注重生死大事转变为注重当下的人生,用佛教来改善我们自身,改良这个社会,建立人间净土,这是佛教的一大改革.对于我们来说,我们也可以在空闲的时刻阅读佛教经典,体悟自己的内心,为善去恶,快乐地活在当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