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午楼先生心目中的饶宗颐教授

2015-03-27 19:14杨锡铭
韩山师范学院学报 2015年5期
关键词:泰华饶宗潮州

杨锡铭

(潮州市侨联,广东潮州 521000)

郑午楼先生心目中的饶宗颐教授

杨锡铭

(潮州市侨联,广东潮州 521000)

饶宗颐教授与泰国具有深厚情谊,被泰国华人视为一面文化旗帜,当作中华文化、潮州文化的象征。郑午楼先生不但是泰国著名实业家、社会活动家,也是泰国华文教育复兴的推动者。其创办华侨崇圣大学,声誉远播;对潮州学的创立也颇有贡献。饶教授与郑午楼先生情谊甚笃,郑午楼先生曾多次邀请饶教授到泰国举办书画展、讲学,并出任泰国华侨崇圣大学建校顾问和该校中华文化研究院首任院长。饶郑二人的情谊,对泰华社会具有正面的影响。

饶宗颐;郑午楼;情谊;影响;泰国

饶宗颐教授与泰国的缘分,源远流长,情谊深厚,被泰国华人视为一面文化旗帜,当作中华文化、潮州文化的象征。①参阅笔者与王侨生《饶宗颐教授与泰国的缘分述略》,《潮学研究》第12辑,文化创造出版社,2005年11月,第6-20页;拙作《饶宗颐教授与泰华文化界之诗缘》,《饶学研究》第一辑,暨南大学出版社出版,2014年4月,第166-179页。郑午楼先生不但是泰国著名实业家、慈善家和社团活动家,也是泰国华文教育复兴的推动者。②有关郑午楼资料可参阅:子凌《一个人的修养与实践——郑午楼博士访问记》,泰商日报出版,1983年;郑膺年编辑《郑午楼言论集》,曼谷,1989年;段立生《郑午偻传》,中山大学出版社出版,1994年;林悟殊《泰国大峰祖师崇拜与华侨报德善堂研究》,台北,淑声出版社出版,1996年;罗汝材《泰籍杰出潮人郑午楼博士思想哲理初探》,载郑良树主编《潮州学国际研讨会论文集》,暨南大学出版社出版,1994年,第982-987页。其创办华侨崇圣大学,声誉远播。郑午楼先生曾多次邀请饶教授到泰国举办书画展、讲学,并出任泰国华侨崇圣大学建校顾问;华侨崇圣大学开幕后,聘请饶宗颐教授为该校顾问和中华文化研究院首任院长。饶教授与郑午楼先生情谊甚笃,持续几十年,对泰华社会具有正面的影响。本文拟根据相关资料,及本人对两位前辈的了解,试从郑午楼先生心目中的饶宗颐教授角度作一概述,以期拾漏补遗,就教方家。

一、郑午楼视饶宗颐教授为潮州文化以至中华文化的象征

饶宗颐教授是驰名国内外的汉学大师,世人敬仰,自不必赘述。本节只对郑午楼先生的生平、成就作些简介。

郑午楼(1914~2007),泰国著名侨领,祖籍广东潮阳沙陇镇东仙村,生于泰国曼谷,是侨领郑子彬之长子。郑午楼曾先后就读于泰京培英、新民两所华文学校,毕业于易三仓英文学院,精通中、英、泰文,喜爱中国经书诗文,擅长中国书法。

日军侵占泰国时,郑氏辞去所有社团职务,不与日军合作,因而遭敌方审讯。

日本投降后,中国南方数省受灾,郑午楼倡组暹罗华侨救济祖国粮荒委员会,任该会主任,募集大米3万多吨,亲自回国监赈。1991年7、8月间,中国华中、华东及华南等地发生百年罕见大水灾,郑午楼亲率慰问团飞赴中国,将泰华联合救灾机构募集赈米3万包及药物一批赠送中国灾区,受到国家主席杨尚昆的接见。

1950年,郑午楼和友人合资在泰国创办京华银行(该行是泰国主要商业银行之一),任总经理,后任董事长,期间蝉联四届泰国银行公会主席。1980年,创立泰国万富工业城,1984年始建“曼谷世界贸易中心”。还经营保险业和酒业。

郑午楼热心社会公益福利事业。1939年,郑午楼便任泰国最大慈善机构泰国华侨报德善堂董事长,期间成功地将该善堂的救护医院扩建成一所现代化的全科华侨医院。后一直是华侨报德善堂的主要领导人之一。1972年起,再次成为该堂董事长。1990年,郑氏倡导将华侨报德善堂主办的“华侨学院”扩办为一所完整的综合性大学,名为“华侨崇圣大学”,并肩任建校委员会主席,首以其先翁名义捐泰币一亿铢,作为建造大礼堂之用,获泰华各界的热烈响应,慷慨输将。①华侨崇圣大学的创办人均是当时泰华著名侨领和单位:郑午楼、玛合力酒业有限公司、谢易初、谢慧如、陈有汉、郑钦达等数十位侨领;发起人涵盖泰华主要社团,有泰国华侨报德善堂、中华总商会、中华会馆、潮州会馆、客属会馆等数十家社团,还有星暹日报等几乎所有中文媒体。参见泰国《京华中原联合日报》1999年4月10日第18版。该校于1994年落成,泰王陛下亲临主持揭幕典礼。

郑午楼曾多次荣获泰王御赐勋章。1980年6月泰国国立诗纳巧辇威洛大学授予其工商管理学博士学位,并由泰王颁赐文凭。郑氏也是泰国中华总商会、潮州会馆等多个泰华社团的永远名誉主席。

笔者相信,饶宗颐和郑午楼两人的交往,决非始于见诸报端的时间。饶教授说过:“余与先生相知久,夙佩其调伏身心,捨与智俱能相应。”②见郑膺年编辑《郑午楼言论集》,饶宗颐《序》,曼谷,1989年出版。可见二人交情之笃。据笔者检索泰华媒体资料,两人在泰国见面,最早是于1977年8月23日中午郑氏专门宴请莅泰访问的饶教授。③《饶宗颐教授昨访郑午楼受到热诚欢迎》,泰国《星暹日报》,1977年8月24日。故可认为,他们的直接交往至迟始于其时。

但郑午楼是泰华社会中深受中国文化浸淫且中文造诣甚高的侨领,应早闻饶教授大名。众所周知,饶宗颐教授是名闻遐尔的潮州才子,又于20世纪40年代末担任《潮州志》的总编纂,享誉海内外。泰国侨界对饶教授十分崇敬,泰华社团的出版物中,早已特别收入他有关家乡的论著。例如:潮安同乡会于1949年印行的《旅暹潮安同乡会二十一周年特刊》,已登出饶教授的《海阳考》。④见《旅暹潮安同乡会成立二十一周年纪念特刊》,曼谷,旅暹潮安同乡会出版,1949年,第1-3页。该文原名《古海阳考》,发表于《禹贡》半月刊第七卷6-7期合刊本,北平,1937年。但不知何故,在特刊中却成为《海阳考》。1974年出版的《旅暹潮安同乡会成立四十八周年纪念特刊》中,专门刊登了饶宗颐教授的《潮州沿革志》⑤见《旅暹潮安同乡会成立四十八周年纪念特刊·杂文部》,曼谷,旅暹潮安同乡会出版,1974年,第6,7-8,20页。、《海阳考》⑥见《旅暹潮安同乡会成立四十八周年纪念特刊·杂文部》,曼谷,旅暹潮安同乡会出版,1974年,第6,7-8,20页。、《历代胜流书竹赞》⑦见《旅暹潮安同乡会成立四十八周年纪念特刊·杂文部》,曼谷,旅暹潮安同乡会出版,1974年,第6,7-8,20页。及画作《观瀑图》。该会1972年建造韩江山庄(即墓场)时,“敦请乡贤饶宗颐教授,撰碑铭,评取名联,使所有门额栋梁,镌刻名联秀句,琳琅满目,蔚成大观。”⑧黄景云:《本会四十八年纪念献词》,《旅暹潮安同乡会成立四十八周年纪念特刊》,泰国潮安同乡会出版,1974年。泰国潮州会馆在1968年出版《泰国潮州会馆三十周年》时,专设《论述之部》刊登饶宗颐主编的《潮州志》中的专著《潮州天然之富源》⑨见《泰国潮州会馆三十年·论述之部》,泰国潮州会馆出版,1968年,第6—9,45-46,59-61页。、《潮剧溯源》⑩见《泰国潮州会馆三十年·论述之部》,泰国潮州会馆出版,1968年,第6—9,45-46,59-61页。、《清以前潮志纂修始末考》⑪见《泰国潮州会馆三十年·论述之部》,泰国潮州会馆出版,1968年,第6—9,45-46,59-61页。等;1979年出版的《泰国潮州会馆成立四十周年暨新馆落成揭幕纪念特刊》中,设《专论》刊登了饶教授的《潮州居民及其早期海外移殖》。⑫见《泰国潮州会馆成立四十周年暨新馆落成揭幕纪念特刊·专论》泰国潮州会馆出版,1979年,第1-3页。

另外,上世纪40年代末,为编撰《潮州志》,曾任两广监察使的刘侯武先生主持重修《潮州志》。修志期间,因经费短缺,刘侯武、饶宗颐曾联名致函南洋各潮人社团,呼请支持。①新加坡潮州八邑会馆现仍保存有刘侯武、饶宗颐联名致函海外侨领呼请支持《潮州志》编纂的函。分别是:刘侯武致黄芹生函,载1949年新加坡潮州乡讯社出版的《潮州乡讯》第四卷第七期;刘侯武饶宗颐致黄芹生、杨缵文等复函,载第四卷第九期。详见潮州市志办辑:《饶宗颐与潮州志》,载黄继澍主编《潮州》,2005年第1期,第18-20页。1948年后刘侯武旅居暹罗、新加坡等地。②曾宪耀:《刘侯武》,载《潮汕百科全书》,汕头,1994年4月,第345页。刘氏在泰华侨社人缘甚佳,与陈景川、廖公圃、余子亮、苏君谦、郑午楼等侨领关系密切,饶教授及其《潮州志》理所当然是他们之间经常的话题。

故此,在1977年宴请饶教授之前,郑午楼必然对饶教授有相当的了解,且敬重这位潮籍大学者。因而饶教授到泰国访问,商务繁忙的郑午楼才会亲自出面设宴招待。

1978年8月初,郑午楼在其位于泰京萱茉莉区京华银行总行12楼展览厅为饶宗颐教授举办书画展,并与潮州会馆主席金崇儒一起主持剪彩仪式,③《饶宗颐教授书画展五日起举行》,泰国《星暹日报》,1978年8月2日。还为配合此次书画展出版的《饶宗颐教授书画展特刊》题写刊名。

这是饶先生首次在泰国举办的个人书画展,计有扇面、对联、挂轴、手卷等120多件作品。此次书画展由潮州会馆、潮安同乡会、中华佛学社、泰华诗学社和南国诗社联合主办,为期4天。其中一幅题为《柳村云谷》的横轴山水画,长达7米,高约26厘米,一直为郑午楼所欣赏,用玻璃护罩,嵌在曼谷著名的座山楼惜兰香馆对面墙壁上,使这座酒楼大增中华文化的色彩。在潮州会馆主席暨全体执委欢迎宴会上,郑午楼在致词时特别指出:“饶教授的成就,非但是我潮籍人士之光,也是中华文化之光荣。”④《潮州会馆主席暨执委昨欢宴郑午楼顾问饶宗颐教授》,泰国《星暹日报》,1978年8月10日。

1992年6月12日,郑午楼邀请饶教授莅泰出席华侨崇圣大学举行的泰王陛下御赐该校泰文名感恩庆祝酒会,代表该校筹建委员会敦请饶教授为建校顾问团顾问,并高度评价饶教授:

饶教授不仅国学渊博而又多才多艺,书法、国画均有极高的造诣,精通数国语文,是《潮州志》的主编。数十年来足迹遍布美洲、欧洲、澳洲、中国及东南亚,应邀为各著名大学讲学,仅英法两国已逾十次。曾历任美国耶鲁大学、中国中山大学、新加坡大学、香港大学、香港中文大学的教授。对中国敦煌石窟的佛教古迹,有很精深的研究,他的专门著作超过四十种,有关论文超过三百篇。被誉为中国国学大师。饶教授莅泰期间,很热心地为本校提供了甚多宝贵的意见。本校在感激之余,特敦请他为顾问团的顾问。[1]

1994年3月23日,郑午楼又邀请饶宗颐教授莅泰参加华侨崇圣大学落成揭幕盛典。是日,泰王蒲密蓬陛下幸临该校主持揭幕仪式。郑氏特引荐饶教授向泰王敬赠佛像作品。泰王大悦,并仔细询问早期潮人移民泰国的路线。

1995年12月5日至9日,郑午楼再次邀请饶教授蒞泰,在京华银行总行大礼堂举办书画展。是次书画展由华侨崇圣大学、中华总商会、潮州会馆、潮属十县同乡会联合主办,由当时泰华社会最具名望的四位侨领郑午楼、谢慧如、郑明如、周鉴梅联合主持揭幕剪彩仪式。出席书画展开幕式的泰华侨领、社会贤达、文化人士、各界嘉宾数百人,是“泰华最高规格的文化艺术活动,成为泰中艺术交流史上光辉的一页”。⑤《饶宗颐教授书画展明天京华银行揭幕》,泰国《星暹日报》,1995年12月4日。展出的“泰半作品,现为泰华诸多侨领名流所收藏,其中以郑午楼博士收藏最多,次为谢慧如主席……泰华现有的六家日报和一家周刊,均把这次书画展视为泰华艺坛盛事,大加宣传。在书画展举行及其前后的时间,每家都至少刊登两篇评介饶教授学术和书画成就的文章;就展览本身,各家日报均先后刊登了三四篇报导。”[2]361

综上所述,可知郑午楼视饶宗颐教授为潮州文化以至中华文化的象征而十分敬重。据笔者所知,在泰华社会中能受到郑午楼如此敬重的学者,惟饶教授而已。

二、饶宗颐教授赞同支持华侨崇圣大学发展华文教育的理念

1992年,泰国政府正式宣布放松对华文教育的禁锢,允许各民校除必须教授泰文外,可以开设华文课程,可以从幼儿园到初中连续办学;允许各公办学校或商业学校,将中文作为外语由学生选修。由是,泰华社会掀起振兴华文教育的热潮。但对于如何发展华文教育,即便是如何办好华侨崇圣大学,泰华各界却有过争议。笔者其时任职于中国驻泰国大使馆,据本人观察,当时泰华各界对华文教育的认识主要有三种:①林悟殊教授注意到其时泰华各界中有人“以为可像往昔华校那样,把华语当作母语教学,尔后子子孙孙不忘先祖母语”。见《泰华一代杰出领袖——追思郑午楼先生》,载《广东潮讯》2008年第1期,第36页。

一是有些人认为自己仍是中国人,希望子孙后代也仍然是中国人,故只需学习中文即可。有人甚至认为办华校的目的仅在于让子孙能讲方言母语(如潮州话),可以与父母沟通。

二是有些人认为要抓住泰国政府松禁的有利时期,把华文学校办成以华语为母语教学的学校,也即重新恢复受禁前华校的情形。

三是以郑午楼为代表的有识之士认为,泰国社会相互沟通以暹文为主,对外贸易以英文为主,中文在泰国实际上已经成为一门外语,华文教育应该立足现实,成为泰国外语教育的一部分。由于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中泰友好关系的发展和双方经贸往来的增加,华文人才的需求日益增多。作为华侨华人的子女,既要学好泰文、英文,更应该学好中文。

如何办好华文教育,说到底是如何定位华侨华人的问题。这实际影响到华侨华人的生存和发展。“筹办华侨崇圣大学时,始由饶宗颐教授捧荐晋谒先生,随后也就往先生的‘幕府’工作,兼从事泰华社会的历史研究”[3]35的中山大学林悟殊教授认为:“在泰国,除短暂的非常时期外,华侨一直过着比较安定的生活,这在颇大程度上,应归功于泰华领袖较为稳妥摆正华侨本身位置,正确地引导同侨处理好与居住国和祖国的关系。”[4]143郑午楼即是这样一位具有“高瞻远瞩,先人著鞭,所以报先德,兴实业。而惠同侨者无所不至,非有契于慈无量捨无量之义”②饶宗颐《序》,见郑膺年编辑《郑午楼言论集》,曼谷,1989年。的泰华领袖。他有着自己的华侨观:“我们对祖国当然是爱,对居留国更非爱不可。我有一个譬喻:就像嫁出的女儿,居留国就像她一生所寄托的夫家,而祖国就是她的母家,对母家的关切眷爱,这是人之常情,所以华侨特别爱国,过去对祖国的贡献,历史都有很好的纪录,这爱国是无条件的,是自动自发的,没有想及要回报,所以无论祖国或居留国,两者都一样要爱护。”③郑膺年编辑《郑午楼言论集》,曼谷,1989年,第167页。“郑午楼的华侨观及其实践对于造福广大华侨,造福居住国、造福祖国,盖有不可估量的作用。”[4]144

1990年底,郑午楼倡议建立华侨崇圣大学,并亲自制定办学宗旨:“除了崇敬泰皇陛下外,也为了发扬泰中文化,维护优良传统,溶合东方的儒释思想,西方的文明科技,来培养品学兼优的专业人才,为泰国社会作出更大的贡献。”④《华侨崇圣大学的创建》,《华侨崇圣大学五周年校庆纪念特辑(一)》,泰国《京华中原联合报》,1999年4月10日,第18版。他认为:“华人在泰国兴办圣大,藉资表达我们托泰皇陛下圣德广被,在皇恩浩荡下对陛下崇敬的心情。此外,并藉此作为华族人士对泰国社会的一种回馈……崇圣大学不但是集泰国华人之力创办的,也是属于整个泰国社会的。”⑤《华侨崇圣大学的创建》,《华侨崇圣大学五周年校庆纪念特辑(一)》,泰国《京华中原联合报》,1999年4月10日,第18版。为此,他主张办成综合性大学,在其中设立中文系,并使之成为该校的重点学科。

饶宗颐教授十分赞同郑午楼关于崇圣大学办学的观点。1992年6月12日,饶宗颐教授应泰国京华银行董事长、华侨崇圣大学筹建委员会主席郑午楼博士之邀,莅泰出席华侨崇圣大学举行的泰王陛下御赐该校泰文名感恩庆祝酒会。饶教授在酒会上的演讲中指出:“华侨报德善堂创办了华侨崇圣大学,充分体现了儒释观念的结合与中华文化的交融。”“人心向善,福泽共霑,那么整个社会就会变得更加美好。郑董事长领导下的报德善堂所走的‘报德’、‘崇圣’的道路,就是这样一条光明向上的大道。”[5]饶教授欣然接受郑午楼之敦请,出任华侨崇圣大学筹建委员会顾问团顾问;又于1993年10月18日,出任该校中华文化研究院院长;该校落成后,就任该校顾问。

饶教授特地将该校的一座中式庭园建筑名为“逍遥园”,为其题匾,并于1994年3月为该园写了碑记:

本大学既成立中华文化研究院,乃于崇圣纪念馆旁拓地为园,院长饶宗颐教授榜为“逍遥园”。昔鸠摩罗什入秦,说法于逍遥园,十年之间,译经九十八种,象教大兴。本院既以弘扬儒释教义,沟通泰华文化为职志,所望法什公,建立丕绩,用缀数语,以励来兹。[2]362

此处,饶教授借用鸠摩罗什入秦译经事,“把中华文化在泰国定位为外来文化,强调在泰国弘扬中华文化,务必使其与泰国的固有文化沟通……少说多做,讲究实际;著力图书资料建设,网罗优秀人才,重视泰中关系史的研究”。[2]362

饶宗颐教授还以该校中华文化研究院的名义,与北京清华大学国际汉学研究所、广州中山大学中华文化中心联合,主办了高级学术刊物《华学》。该刊第一期于1995年面世,第七期主办单位增加香港大学饶宗颐学术馆。又以该院的名义,与香港敦煌吐鲁番研究中心合作,出版研究丛刊,先后出版饶教授与李均明先生合著的《新莽简辑证》、《敦煌汉简编年史考证》、王素《吐鲁番出土高昌文献编年》等书。这些对于迅速提高华侨崇圣大学的学术知名度,无疑颇有意义。

1994年3月25日下午,饶宗颐教授应邀在曼谷世界贸易中心,以《圣凡之间:生命高层次的追求》为题作演讲,再次肯定崇圣大学的办学道路:

圣大有她缔造艰辛的历史,由报德堂发展医院,到医学院,然后扩大成大学。原初本着大峰祖师慈悲为怀,多种福德,以佛教精神,“广大无边,上下普遍,极善修习”,累积几乎近百年的物力、人力、地缘、血缘、个人、团体力量的总和,才有今日的成果。换句话说,把“为善最乐”、“止于至善”的精神加以扩大、充实,最后方有圣大的产生。

如果问大学应为华人社会做的是甚么?简单一句话,大学指示我们从生命高层次去追求,“崇德广业”,“由凡入圣”,秉承报德的菩提心,把这颗菩提心种子多多播种,这便是圣道的根苗,是正确的道路(正道)。[6]

如果说饶宗颐教授欣然受聘任职于崇圣大学,是对郑午楼办学的支持,那么,他在泰华社会的演讲,则是从理论的角度对郑氏的观点进行阐析和提升,这些都对泰国华文教育起到了积极的导向作用,也更进一步坚定了郑午楼办好华侨崇圣大学的信心和决心。

由于华侨崇圣大学定位得当,郑午楼一呼百应,该校1992年初奠基兴建,同年6月即开始招生,7月上课,规模不断发展。也“由于定位得当,使华侨崇圣大学的筹办得到泰王和政府的大力支持,别无枝节,一路绿灯。”[3]361994年3月24日,泰王亲临主持该校落成庆典仪式,传为佳话。在郑午楼的领导下,华侨崇圣大学从办学开始就十分重视聘请高质量的华文教师,除聘请有良好中文水准的泰国教师外,先后从中国的北京大学、北京语言文化大学、中山大学、暨南大学和北京师范大学、台湾师范大学礼聘对外教学具有丰富经验的汉语专家、教授到校任教。又选派教师到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和台湾文化大学进修硕士和博士课程。在课程安排上,圣大中文系以学生毕业后能实用为主,设立基础汉语、商业会话、商业秘书、旅游汉语、导游汉语、中泰翻译等科目,每年组织该系学生到海峡两岸进行短期进修。此外,还组织中华语言文化社、毛笔书法等社团和课外活动等。1999年开始,又把中文列为该校护理学院、药理学院和物理治疗学院学生的必修课。1996年1月,该校与泰国教育部合办一所“华文师范学院”,为泰国各地华文学校培训师资。

三、郑午楼赞同支持饶教授创立潮州学,开展对潮人海外拓殖史的研究

饶宗颐先生大力倡导对潮州文化的研究,于上世纪90年代初促成了“潮州学”的建立。饶教授指出:“中国文化史上,内地移民史和海外拓殖史,潮人在这二方面的活动的记录一向占极重要的篇幅,这是大家所熟悉的。潮人若干年来在海外拓殖成果和丰厚的经济高度发展的各种表现,在中国以外各个地区孕育出无数繁荣美丽的奇葩,为中外经济史写下新页,久已引起专家们的重视,而且成为近代史家崭新的研究对象。”[7]郑午楼十分赞同和支持饶宗颐教授的观点。1993年12月20日至22日,首届“潮州学国际研讨会”在香港中文大学举行,得到“泰国华侨崇圣大学通力协作”[8]。作为该校的创办人、校董会主席的郑午楼出席大会,并在会上致辞。他说:“潮州人的海外拓殖史,在客观上已成为近代和现代中国华侨史的一个重点,这也是潮州学中一个值得研究的组成部分……有关潮州全面的历史文化,无论古今,无论海内外,都值得大家作深入研究”。他指出,“东南亚的华侨华人以泰国为最多,而泰国的华侨华人中潮籍人又占了80%以上”。“所以午楼希望诸位在研究潮州学时,应将更多的精力投到我们泰国来。”“期望下一届的潮州学研讨会,能在泰国华侨崇圣大学举行”。此外他还敦敦告诫:“一定要消除门户之见,而且事实证明,我们潮人有足够的心胸和气量来摒除门户之见。”[9]泰国是潮州人最为麇集的国家,泰华社会是一个以潮州人居多的多元社会。如何与泰国原住民相处,始终是一个敏感的问题,尤其是在冷战时期更甚。而以潮州人为主体的泰国华人,能够与泰国各族人民和睦相处,为泰国的繁荣进步做出了重大贡献,而自身也得到长足的发展,其中自然有许多值得研究的地方。郑午楼希望“将更多的精力投到我们泰国来”,要“有足够的心胸和气量来摒除门户之见”,不但指明了潮州学研究的广泛领域,也指出了研究的方法。虽然由于各种原因,潮州学研讨会至今仍未能在泰国举行。但今天重温郑午楼对潮州学研究的看法,却仍深为其精辟见解所折服,尤其是出自一位泰华领袖之口,更是难能可贵。

在郑午楼的指导下,泰国华侨崇圣大学陆续开展了有关华侨华人的研究。其中的中国文化研究所开展对华人聚居区的研究,并将研究结果编辑成书出版。泰中研究中心则出版了《泰国华侨华人史》专辑。

四、馀 论

饶宗颐和郑午楼两人的情深谊长。他们一为泰国商界精英、华人领袖,一为国际汉学大师,领域殊异,本无交集,却成为几十年交情甚笃的朋友,堪称典范。其原因在于郑午楼深受中华文化的教育,并且造诣甚深,因而十分尊重饶宗颐教授,视其为潮州文化乃至中华文化的象征,赞同饶教授创立潮州学,开展对潮州人海外拓殖史的研究;郑午楼的华侨观和华文教育的理念得到饶宗颐教授的赞同和支持,从而促使其更有信心和决心办好华侨崇圣大学。两人的交往,对于泰国华侨华人与当地原住民和睦相处安居乐业,起着正面的作用。既体现了潮州商人在事业成功的同时,崇文重教,报效社会的风范;也体现为著名学者对社会的引领作用。笔者学力不逮,希望有抛砖引玉之效,使更多学者注意这个问题,日后能从学人与社会的角度,进一步探讨饶先生的学思历程及其对社会的影响。

[1]郑午楼.在泰皇御赐华侨崇圣大学泰文校名庆祝酒会上的致词[N].泰国《中华日报》,1992-06-16.

[2]林悟殊.饶宗颐教授与泰国华人文化[G]//曾宪通.饶宗颐学术研讨会论文集.香港:翰墨轩出版有限公司,1997.

[3]林悟殊.泰华一代杰出领袖——追思郑午楼先生[J].广东潮讯,2008(1).

[4]林悟殊.泰国大峰祖师崇拜与华侨报德善堂研究[M].台北:淑声出版社,1996.

[5]饶宗颐.在泰皇御赐华侨崇圣大学泰文校名庆祝酒会上的演讲[N].泰国《中华日报》.1992-06-16.

[6]饶宗颐.圣凡之间:生命的高层次的追求[N].泰国《星暹日报》,1994-03-28.

[7]饶宗颐.潮州学在中国文化史上重要性——何以要建立“潮州学”[G]//郑良树.潮州学国际研讨会论文集(上册).广州:暨南大学出版社,1994:10.

[8]郑良树.香港中文大学副校长金耀基教授欢迎辞[G]//郑良树.潮州学国际研讨会论文集(上册).广州:暨南大学出版社,1994:1.

[9]郑午楼.泰国华侨崇圣大学创办人、校董会主席郑午楼博士致辞[G]//郑良树.潮州学国际研讨会论文集(上册).广州:暨南大学出版社,1994:5-9.

The Image of Professor Jao Tsung-I in Mr.Uthon Techaphaibun’s Mind

YANG Xi-ming
(Overseas Chinese Federation of Chaozhou City,Chaozhou,Guangdong,521000)

Professor Jao Tsung-I(饶宗颐)enjoys a very strong and long profound relationship with the overseas Chinese in Thailand.The Thai-Chinese regard him as a Chinese cultural flag,as a symble of Chinese culture,especially Chaozhou(also known as Techew or Chiuchow)culture.Mr.Uthon Techaphaibun(郑午楼)was not only an outstanding businessman,philanthropist and social activist in Thailand,but also a facilitator of the revival of the Chinese Language and Culture Education in Thailand.He runs the Thailand Huachiew Chal⁃ermprakiet University(泰国华侨崇圣大学)that has made him well-known in the world.As for the Chaozhou Culture research,he has made comtributions as well.Mr.Uthon Techaphaibun invited Professor Jao Tsung-I several times to Thailand to hold Chinese calligraphy and painting exhibitions,to give lectures,and to serve as an adviser of the Thailand Huachiew Chalermprakiet University and the first dean of the Chinese Culture Re⁃search Academy of the university.The friendship between Professor Jao Tsung-I and Mr.Uthon Techaphaibun was very strong and long-lasting,having a positive effect on the Thai-Chinese community.

Professor Jao Tsung-I;Mr.Uthon Techaphaibun;friendship;effect;Thailand

K 336.9

:A

:1007-6883(2015)05-0040-07

责任编辑 吴二持

2015-03-31

杨锡铭(1956-),男,广东潮州人,潮州市侨联主席。

猜你喜欢
泰华饶宗潮州
潮州乐调的音阶流变梳理与分析
饶宗颐常用印
饶宗颐作品欣赏
宝鸡泰华磁机电技术研究所有限公司
苦读千年史,笑吟万家诗。
潮州手拉壶“飞鸿”的象征意义
泛娱乐休闲体验,一站式打造 iMovie网尚数字影城苏州泰华店
潮州优质杨梅高接换种技术
略论饶宗颐古代“语— 图” 互文关系研究
保佑生命,保护地球,变革行业——泰华施公司背景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