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爱华
(辽宁对外经贸学院 图书馆,辽宁 大连 116052)
基于服务性学习的实践教学虚拟资源服务探析
王爱华
(辽宁对外经贸学院 图书馆,辽宁 大连 116052)
大学生社会实践是提高大学生素质教育、能力培养的重要教学形式。将服务性学习的教育理念和教育实践方法与虚拟学习社区服务教育资源平台的构建有机地结合并应用于大学生实践教学中,有利于提高大学生社会实践教学的效果。
服务性学习;实践教学;虚拟资源;虚拟学习社区
2012年2月,教育部等部门在《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校实践育人工作的若干意见》中强调: “坚持教育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是党的教育方针的重要内容。”深入贯彻落实国务院 [2014]19号(《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文件精神,服务于大学生社会实践、注重大学生职业技能培养已经成为当今高校教学与信息资源服务工作的重中之重。
服务性学习(Service-learning)是在20 世纪 80 年代中后期美国教育理念和教育实践盛行的一种实践教学方法,已成为近年来美国教育改革的焦点之一。其主要实施过程是通过满足实践基地实际需要的服务活动的精心组织,将现实社会的问题和需要与大学生的课堂学习有机地结合起来,在确定明确的学习目标的基础上进行实践教学活动和为社会服务,重点是对在实践学习和社会服务过程中所学到的实践知识进行积极反思,并在回复实践课堂时进行不断更新,然后再到实践活动中去获取经验性的新的学习体验,并将其整合到学术性课程之中,让大学生通过实践教学活动的反复服务性的学习不断获取新的知识,增强实践服务能力。
虚拟学习社区是在服务性实践教学反思环节中,大学生需要提取知识和技能用于解决实践中遇到的问题时,建立在现代信息技术和网络教育资源体系逐步发达的基础上的一种新的虚拟资源学习服务系统(或称之为服务平台)。该虚拟学习社区可以解决实践教学中遇到的各种资源分布不均的问题,把在线课程学习和协作学习(包括实践教学)活动的内容整合起来。大学生可通过该虚拟学习社区交流平台并借助远程教学技术或者其他的网络通信工具(如QQ、MSN、E-mail等)进行沟通和学习,实现实践教学所需知识、经验和资源的共享,为基于服务性学习的实践教学提供信息资源和知识更新保障。
怎样才能使这种教学实践开展得更有效?让高校实践教学部门的技能教学与高校图书馆的教育职能得到充分发挥,是值得我们研究的关键问题。
1.关于实践教学中的服务性学习
服务性学习是以实践教学课程为基础的教育教学实践活动。在实施服务性学习过程中,大学生对在实践学习期间遇到的问题,需要结合社区(社会实践)场所的具体情况和事件实际对课堂所学知识进行反思,从反思中获得对课堂所学内容和知识的更深层次理解,以此来涉猎更广泛的与课程有关的知识,提升大学生学习的兴趣和解决实践问题的能力。简言之,服务性学习就是将课堂教学、有意义的社会实践活动和批判性思维结合起来以提高学生学业成绩和解决实践问题能力的教学模式和方法。从服务性学习的本质来看,服务实践和学习解决问题能力的统一是服务性学习的精髓。服务实践和学习解决问题的能力是在实施过程中要实现的两个同等重要的目标,并且它们互为目标,同时又互为手段和工具。反思( reflection)是连接服务实践和学习解决问题能力的重要纽带。
那么如何在实践教学中开展服务性学习呢?可以说,无论实施实践教学对象的规模如何、采取的学习形式怎样,服务性学习的基本步骤,都在准备( preparation)、行动(action)、反思(reflection)和评估(evalution)这四个环节循环往复地不断深入进行。其中反思环节是服务性学习的特色所在,也是最为重要的一环。反思是指学习者对服务性学习进行记录、思考、讨论和反馈的过程。它和课程目标相结合贯穿于服务性学习的始终。反思包括服务前反思、服务中反思和服务后反思三种形式。反思能够帮助学生结合所学知识提高对现实生活的认识,确定人生目标。通过反思,在实践中提炼服务理念,寻求面对现实问题的解决办法,所以说反思不仅能发现问题,也能解决问题。为此,要想有效地开展服务性学习的实践教学,就得建立一个有力的保障机制。服务性学习的实践教学不仅关系到高校相关部门,更涉及实践基地(服务社区和企事业单位)的政府主管部门,这就要建立一个有地方政府政策支持、企事业单位积极配合与参与、高校党委和教学部门及学生主管部门深层规划与指导的学习教学模式,形成较为完备的组织机构和相对完善的制度保障,通过完备的机构和完善的制度达到科学管理的目标。高校对服务性学习的制度保障包括:纳入核心课程、设立荣誉学位、纳入科研课题及开展服务性学习的实习等,要与社区(实践基地)负责人员、政府官员协调政策和原则。而政府的支持保障主要有:对企事业单位提供实践教学的服务性学习的政策支持,提供指导学生对地方全面发展方向的学习引领,提高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和服务能力。
服务性学习主要是将教师讲授的实践教学课程与服务实践教学基地的实习问题结合起来的一种实践学习方法,是将教学中的课程内容深化到服务实践教学中,让学生在服务实践教学的实习中找准目标,并将服务的社区(实践基地)作为课堂教学的实验室以强化实践教学的针对性。更值得一提的是,它可以使学生通过他们在服务中对处理实际问题经验的积累来描述他们对实践教学的感悟,提高实习学生对社会各种问题和现象更深层次的认识和公民责任感。服务性学习不同于传统的社区(大学生实践)服务,前者强调学习与实践教学服务过程的有机衔接,在进行充分的实践教学调研的基础上,规划具有针对性的实践学习目标,在服务的具体实践中历经多次经验反思,来实现实践学习目标。然而,服务性学习实践教学的目标达成是通过开展项目化管理教学来实现的。目前高校对大学生在实践教学上往往缺乏深度,与专业结合不紧密,过于注重理论化的实际说教,调动受教者主观能动性欠缺,在对学生服务社会和创新实践学习能力提高等方面的培养还有待加强。要想提高高校实践教学的实效性,就要对大学生实践教学有针对性地实施项目化的实践教学管理方式,围绕实践教学及社会服务的需要和专业教学的实践环节有的放矢地规划服务性教学实践课题。让学生根据实习设定的目标,结合在社会实践中遇到的现实问题进行选题申报,由学校实践教学相关主管部门组成的包括实践基地负责人等方面人士参加的项目评审小组,对服务性学习实践教学中学生申请的项目进行评审并予以立项。在实践教学的各个环节精心搭建服务平台,其中最为主要的是信息资源利用服务平台。信息资源利用服务平台是开展服务性学习实践教学活动的智力和知识支持的主要渠道,更是学生在反思过程中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教师为学生在反思过程中填充新的知识的重要来源。所以说,在基于服务性学习的实践教学方式下,信息资源利用服务平台的建设和提供是非常关键的,而对于进行实习的学生和实践教学的教师来说,虚拟远程信息资源的提供利用就显得更为重要。
2.虚拟学习社区的构建
基于服务性学习的实践教学的关键除了教学模式的变化外,就是如何提供在反思学习过程中需要的各种资源,而作为虚拟学习社区,其资源汇集与提取服务又是它的基本构成主体。从用途和作用上分,信息资源和工具资源是资源的两大部分。信息资源主要包括数字图书馆资源、知识集成、知识导航、网络培训资源、网络信息资源和其他各种资源等,工具资源主要含有各种网络软件、信息获取与共享软件、网络教学软件、网络办公软件、多媒体软件及其他应用软件等。构建基于服务性学习的教学实践虚拟学习社区的重点是有效整合学校的上述两大部分各种有助于实践教学的所有资源,包括周边企事业单位、教学实践基地等可用资源。虽说上述两大部分资源在未经整合之前有的已经正在为实践教学的师生提供实践教学支持服务,但这些资源零散分布在学校各个相关部门和教学实习的各单位,使师生不能在一个资源利用平台广泛使用。至此,构建基于服务性学习的虚拟学习社区的主要目的就是统一整合这些分散资源,使其更加便利地为实践教学提供资源服务。整合不是简单地拼凑,而是要借助先进技术和多种数据处理方法对资源实施集成组合,采取知识管理方法,为实践教学的师生提供一个富有知识节点的“一站式”综合资源服务平台。这种集成组合不是由一个部门来完成的,而是要由学校多个部门共同参与,包括图书馆、教务教学部门和学生工作中心等。这些部门原有的与实践教学师生学习有关的服务集成组合到了该虚拟学习社区后,也就形成了一个为实践教学服务的虚拟资源综合利用平台。
对于以“资源+交流”的资源服务为主的基于服务性学习的虚拟学习社区,其关键环节就是对信息资源进行集成组合并实施导航服务,而交流服务除了参考咨询外,更有实际价值的就是还应设有营造师生交互利用资源和沟通探讨提升知识的学习空间,提供师生评价学术资源的平台。在整个虚拟学习社区的构建中,可以分为三个空间:第一,个性空间(个人博客、个人数字图书馆、个人资料等),是个体自我塑造、自我互动并最终展示自己的独特个性,意在取得实践教学诸方认同、发展自我认同的空间;第二,社交空间(读书社区、学科交流平台、BBS论坛等),就是师生与实践基地人员之间进行交流、对话、完成社会互动的空间;第三,知识空间(虚拟教学平台、学科数据库、网络开发资源区等),就是实践教学的师生(也包括实践基地各类人员)共享知识、展示知识、组织管理知识的空间。
在此虚拟学习社区中,可以上传实践教学课件、图书馆自建的针对实践教学的数据库、实践教学参考资料等,还可以让学生利用虚拟学习社区针对实践反思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进行个性化学习研究,使实践教学方式从被动接受变为主动汲取,使实践学习结构从封闭变为开放,从知识灌输转变为理念构建。该资源服务平台的学科数据库和学科开放资源区的构建是将学校各部门自建的各种数据库(包括图书馆购买的数据资源)和网络丰富、杂乱、分散的免费学术资源实施集成组合,构建新的知识导航引领系统,对实践教学过程中遇到和需要解决的现实问题提供一个集中利用知识信息资源的基地。
总之,基于服务性学习的实践教学实施的主体是教学和教务部门,而在其实施过程中特别是在反思阶段如果出现问题,需要利用虚拟学习社区来解决时,实施的主体则应是学校资源最集中的图书馆。为此,作为服务于实践教学的虚拟学习社区资源平台的建立应是以图书馆为实体机构,以提供师生实践教学利用该资源平台为途径和手段,最大限度地满足实践教学和知识资源需要。
服务性学习在实践教学过程中的实施,使得虚拟信息知识资源的作用显得尤为重要,也使得作为虚拟信息资源建设和提供主体的图书馆直接参与到教学中,为实践教学的教与学提供了交流的平台,从而使原有的实践教学介入新的知识服务机制,由原来的以教学体系为主的实践教学模式,改良为教学体系与知识服务体系(主要是图书馆)共同承担实践教学的模式。
1.建立一键式的虚拟信息知识资源教学与学习环境
一键式的虚拟信息知识资源教学与学习环境就是将实践教学的过程转化为网络教学的数字化资源的学习环境,并把数字图书馆的资源和服务融为一体,将学生的学习资源、教师的课题资源、实习基地的服务项目内容与图书馆相对应的解答资源和服务融合在一起,供实践教学和师生在一个学习平台上一键式索取,使用无缝检索的数字化学习环境。在一键式虚拟信息知识资源教学与学习环境里,当师生需要利用此资源解决实践教学中的问题时,一种方式是师生直接从学校教学平台的课程网站或构建的虚拟学习社区进入系统学习;另一种方式是通过图书馆网站链接获得,当需要图书馆服务时,直接通过该虚拟信息知识资源教学与学习平台进入图书馆资源服务系统。
2.在虚拟信息知识资源教学与学习环境中,嵌入图书馆信息服务
我们所构建的基于服务性学习的实践教学虚拟资源社区服务平台具有强大的资源管理能力和交流能力。学校图书馆可在此平台中嵌入图书馆的信息服务功能,主要包括“数字化资源的全文获取”“馆际互借与电子文献传递”“网上公共信息查询”“网络资源导航服务”“个人阅读信息管理”“历届毕业实习案例”等。而嵌入的该项服务主要是为了帮助实践学习的学生在实践反思中遇到常见问题时,研究如何解决而提供的知识信息资源支撑,怎样利用图书馆整合各种资源去解决实践中遇到的问题,引导他们正确选择所需要的学习资源。在嵌入的图书馆信息服务里教师可以优选实践教学课程所需的各类集成整合资料。虚拟信息知识资源教学与学习环境和数字图书馆的结合也为教师提供了一种崭新的教学模式,为此它也更需要教师的积极配合。
3.建立实践教学的学习共享空间,辅助实践学习
在基于服务性学习的实践教学虚拟学习社区服务平台中建立实践教学的学习共享空间,其主旨是在实践教学中形成一个以学生为中心的协同与交互式实践学习环节。采用现存实体和虚拟相结合的实践教学资源、实践教学工具和多种信息资源的集成组合方式,来作为知识支撑促进实习学生实践学习与研究解决实践问题的协作空间。学习共享空间是信息共享空间环境下的一种具有创新性的虚拟学习社区资源利用方式,是大学图书馆支撑实践教学并针对网络信息时代所创立的重要的学习模式之一。该学习共享空间提供集科研、信息技术和学习支持服务于一体的一站式服务。
4.实现实践教学与基地共融,提供个性化服务和学科服务
虚拟学习社区在高校实践教学和图书馆的构建实现,突破了地理、时间、空间对信息资源传播的限制,改变了师生获取信息与知识的方式,极大地拓宽了信息互动交流的渠道。实践教学的师生迫切需要经过分析、处理后适用的信息,在这种情况下虚拟学习社区就可根据用户自身特点提供信息资源服务。利用虚拟学习社区的实时模式,学科服务可以通过在线交互交流、屏幕推送、页面推送等方式给师生直接提供学科化信息服务,推送相关的学科信息及学术资源信息,解答师生实践教学的问题。还可以通过桌面共享技术直接给师生进行实际的操作演示,给师生提供更精准的信息资源与完善的服务。
5.将虚拟学习社区直接植入实践课堂学习,提供学科知识服务
图书馆对教学过程的主动参与表现在积极参加课堂设计,和教师共同研究与选用适当的信息资源和教学资源等;还可以运用新技术开发网络课件和图书馆电子资源的用户界面,形成嵌入课件的超级链接,将学生学习过程中需要的所有资源,如实践教学课程安排、教学参考资料、学习支持服务等纳入到个性化的虚拟环境中,使学生从同一个用户界面就能获取与本人需要相关的辅导、图书馆信息资源服务等各种学习设施和服务。
学科知识服务是高校图书馆对课程学习特别是实践教学的一种支持服务。学科知识服务就是要围绕学校各学科把握和筛选信息源,利用方便快捷的校内网络系统,以馆藏资源为基础,以数字化资源为依托,以学科化信息服务为目标,将图书馆的信息服务融入虚拟学习社区的全过程,为学校的师生提供一个界面清晰、使用方便、检索简单的学科化信息资源服务平台。
[1]罗毅.基于“服务性学习”的英语师范生实践教学研究[J].英语教师,2011(11):35-38.
[2]房慧.美国高校服务性学习的理论与实践研究[J].大理学院学报,2011(3):74-78.
[3]齐小玉.服务性学习理念下高校成长向导服务[J].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12(1):129-130.
[4]郭彦丽.美国服务性学习教育对我国高等教育的启示[J].中国电力教育,2011(13):12-14.
[5]曾森灵.虚拟学习社区的构建[M].南昌:江西师范大学,2009.
Research on Virtual Resource Service to Practice Teaching Based on Service-learning
WANG Aihua
(Library,LiaoningUniversityofInternationalBusiness&Economics,Dalian116052,China)
College students′ social practice is an important teaching form of improving students′ quality education and ability training. Putting educational ideas and methods of educational practice of service learning into virtual learning community service education and combine them together in the cause of students practice can improve the social practice teaching of college students.
service-learning; practice teaching; virtual resource; virtual learning community
2015-05-13
辽宁省教育科学规划2015年度课题(JG15DB158)
王爱华(1960-),女,辽宁鞍山人,辽宁对外经贸学院图书馆研究馆员,研究方向为数据资源建设与服务。
G642.44
A
1674-3318(2015)03-0088-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