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毅伟
(河南大学 新闻与传播学院,河南 开封 475001)
网络新闻伦理:国内近二十年研究回顾与思考
高毅伟
(河南大学 新闻与传播学院,河南 开封 475001)
网络新闻传播基于新的传播媒介、处于新的传播环境,其潜藏的许多问题随着网络新闻业的高速发展而逐渐显现,其中新闻从业者需要面对的新环境下的新闻伦理问题尤其突出。在我国学者对这些问题近二十年的研究中,从最初的网络新闻真实性与时效性的简单探讨,到新闻伦理需要在网络环境的基础上重建的深入分析,网络新闻伦理研究经历了由浅至深、由个案分析到整体建构的发展历程,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但仍有许多问题有待深入思考。
网络新闻;新闻伦理;媒介自律;法制建设
互联网的产生和发展为新闻业的发展开辟了新的疆域。网络新闻的高效、多媒体、超链接、互动性等优势曾为从业者和受众带来诸多惊喜。但随着其高速发展和影响扩大,问题也逐渐显现,其中最为突出的是网络新闻伦理失范的问题。我国的社会伦理规范和新闻体制有着不同于西方国家的特殊性,我国的网络新闻伦理研究在借鉴西方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需要更多考虑我国国情,以期形成符合我国特色的伦理规范。我国新闻业从业者和学界专家学者对此问题的方方面面展开了探讨,也取得了相应的研究成果。回顾和梳理我国网络新闻伦理研究成果对我国网络时代新闻伦理规范的构建和新闻业未来的发展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20世纪90年代末到世纪之交:网络新闻伦理问题的初步探索
虽然这一时期我国的网络新闻业处于起步阶段,问题并不突出,但已有相关研究者发现了可能存在的隐患,由国外研究的借鉴和国内对此问题的预估产生了一些具有预见性的研究成果。
发展初期互联网的普及度不高,网络新闻的影响力较小,网络新闻的伦理问题并不明显,只有个别研究者预感到网络新闻伦理问题的隐忧。如张咏华的《面向新世纪的新闻伦理道德教育——美国两所大学新闻伦理学教学新尝试之启示》[1],主要是对国外两篇研究网络新闻伦理的文章进行的整合与分析。文中提到网络时代新闻从业者的责任感、价值观的改变,以及报道真实性的问题等,对网络新闻伦理发展中产生的诸方面问题有一定的前瞻性。又如钟瑛的《论网络传播的伦理建设》提出,“网络新闻管理,应以伦理建设为先,在伦理建设的基础上辅之以法制建设”[2],在互联网尚未在我国兴起之时就意识到网络新闻伦理建设的重要性。
总的来说,这一时期网络新闻伦理问题并未得到足够的重视,由于网络新闻仍处于发展初期,许多问题还没有显现出来,因而并未产生有针对性和总体性的研究成果。
(二)21世纪前十年:各方面研究的深入
进入21世纪,网络技术和网络新闻高速发展,网络新闻伦理问题也逐渐增多。诸多研究将已发现的较突出的问题进行逐一分析,并在后期发展为探索构建适应新环境的新体系。
关于网络新闻伦理的研究分散在新闻学和伦理学领域。相关研究的专著有李伦的《网络传播伦理》[3],陈汝东的《传播伦理学》[4],邓名瑛的《传播与伦理:大众传播中的伦理问题研究》[5],杜骏飞的《网络新闻学》[6],屠忠俊、吴廷俊的《网络新闻传播导论》[7]等,但都是在部分章节对网络新闻传播中存在的各种伦理失范的问题、大体成因和解决对策的初步探析,并没有就这些问题进行深入研究。
这一时期关于网络新闻伦理研究的文章并不少,研究方向主要集中在两方面:一是对具体伦理问题的分析。如黄曼青的《网络新闻传播失真原因探析》[8],邹迎九的《网络媒介新闻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9],魏永涛的《网络新闻法制建设的新探索》[10]等,分别从网络新闻失实、媒介管理和法制建设等方面研究分析了网络环境下的新闻伦理问题,多属于发现问题、寻找对策、解决问题的模式。此阶段我国关于网络新闻伦理的研究大多沿袭这个模式。二是从整体上分析网络环境的特点,并试图构建新的新闻伦理范式来适应这一新环境。最早尝试做全面分析的是高永亮,他在《我国网络新闻伦理建设的理论与实践探析》中分析了网络新闻伦理需要新规范的原因,并从自律、他律、素养提高和监督机制四方面提出了建议。[11]我国学者后来在此方面的研究几乎都没有脱离这篇文章建立的框架,只是在此基础上探寻小的突破口。
这一时期的研究较前一时期从深度和广度上都有较大的提升,这与该时期我国互联网和网络新闻的快速发展有关。我国研究者能及时发现问题并积极探寻解决对策,更有研究者开始尝试构建一个新的适用于网络的新闻伦理体系。但网络新闻伦理的根本问题并未得到解决,研究的速度无法赶上网络发展和失范问题发生的速度。
(三)2011年至今:徘徊踟蹰
在网络新闻发展的大势下,部分研究者认识到建设网络新闻伦理规范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开始从现实角度重新思考网络新闻伦理失范现象产生的根本原因,以求建立适用的伦理规范,解决现有问题并杜绝潜在隐患,但进展并不明显。
从研究成果来看,较有价值的是对网络新闻专业主义的研究,代表成果是李艳红的《重塑专业还是远离专业》。李艳红提出,“就新闻的价值标准而言, 网络新闻更多的是提供给公众想要的, 而非公众需要的, 后者体现的并非新闻价值而是娱乐价值”[12]。对新闻专业主义的重拾是从根本上强调网络新闻从业者需要重建新闻伦理观。作者从全球视野出发探讨这一全球新闻业都面临的问题,虽然未给出具体的解决方案,但是提出了诸多的对比和设想,可以给后来的研究者启示和借鉴。
不管终端是手机还是电脑,网络新闻业成为新闻业主体的时代已经到来,网络新闻伦理问题的解决和新的伦理规范的构建势在必行。此领域期待有建设性和预见性的研究成果。
关于各种失范现象的研究最终走向对根本问题的探讨。“网络的产生不仅为人类提供了一种新的传播工具,更深深地改变了人类文化传播的方式和结构”“这些新问题的出现,逾越了传统人文社会科学理论框架的范围”[13],研究者需要站在与以往完全不同的角度来看待网络新闻伦理失范的问题,新的伦理范式是一个从内到外架构完整的体系。
(一)建立监管体系的外部架构,考虑网络新闻业的特殊性
以往的研究注重对网络新闻伦理失范问题严重性的强调,也起到了实际效果。2014年10月21日,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和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联合下发《关于在新闻网站核发新闻记者证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要求在全国新闻网站正式推行新闻记者证制度。全国范围内的新闻网站采编人员由此正式纳入统一管理。这一举措结束了网络新闻采编人员散兵游勇的尴尬处境。网络新闻工作者需要具备符合自身工作特点的职业素养和专业技能,对所发稿件负有直接责任,出现问题可追责,这对网络新闻规范起到直接作用。
但《通知》也显示了以往对网络新闻行业特殊性的强调和研究仍然不够,调查显示,48.72% 的用户使用腾讯手机新闻客户端,网易和凤凰网的新闻客户端使用比例分别为37.61%和 32.48%。[14]新媒体时代越来越多的新闻受众通过商业网站的新闻客户端获取日常新闻资讯。但《通知》所核发的记者证并不包含新浪、搜狐、百度、腾讯等有网络新闻发布功能的二类资质网站,即商业网站并不在发放的范围内。另外,为确保与传统媒体统一标准进行管理,此次在全国新闻网站发放的新闻记者证与对传统媒体发放的新闻记者证一致。这一监管方式以旧有标准管理新型新闻传播主体,对网络新闻传播主体的特殊性考虑仍显不足。《通知》显示了监管改革的方向,但不论是对二类资质网站记者证的核发,还是记者管理的标准,都应根据网络新闻环境的特点继续进行调整。
(二)提升非政治新闻从业者的媒介素养和自律观念
以往研究针对网络新闻行业伦理失范行为和伦理规范建立的细化研究还稍显不足,分类研究并不明晰。网络新闻从业者的有效监管是网络新闻伦理规范建立的基础,让规范真正建立并健康发展需要更多内在的动力,找到网络新闻定位,在此基础上整体提升从业者的媒介素养和自律观念。
目前我国网络新闻业发展仍不平衡,监管部门较重视时事、政治新闻,对非政治新闻的监管相对宽松。娱乐、体育、社会等非政治新闻,从业者准入门槛较低,以致其成为新闻失范主体。最近一项针对网络新闻从业者的调查研究显示,网络新闻中“娱乐、体育新闻发展最为成熟”,但是“受众对‘娱乐、体育新闻’的相信程度最低,占总数的53.5%,主要是由于该类新闻炒作过多,信息可信度低,信源不可靠”[15]。
因此,加强对娱乐、体育、社会等非政治新闻从业者的管理,对如何提升其媒介素养、提高自律意识展开探讨,建立针对此类新闻从业者的整体标准或许是将来可行的研究方向。
(三)建立“发现—澄清”机制引导双重身份的网络新闻受众
互联网发展速度迅猛,新媒体的发展几乎超越了所有国内研究者对互联网发展的预期,研究方面也显示了以往对网络新闻受众的重视不足。随着互联网的普及,网络新闻受众的主体意识越来越强烈,发布突发事件信息、积极参与新闻评论、发挥舆论集聚效应,受众越来越多地成为新闻的参与者。但是,相关调查显示,只有15.8%的调查者对中国网络受众的理性度表示肯定,“造成不理性的因素往往是由于对热点事件的判断,情绪化多于理性化,以及接受的信息不够全面、公开、透明导致偏见,被片面报道误导;再者,网络受众易受群体情绪感染和宣泄的影响”。[15]
受众对网络新闻非理性传播的叠加效应,使失范新闻较以往更易产生快速而强烈的影响。因此,应充分认识网络新闻受众双重身份,分析怎样建立技术体系,快速发现失范新闻并及时澄清,降低失范新闻的传播影响,在不断的澄清中培养受众的理性心态。跨出传统新闻伦理框架,结合网络技术构建一个符合时代发展的新的新闻伦理范式。可以肯定的是,这并不是对传统新闻伦理的颠覆,只是在其基础上进行更适应网络媒介的改进,但这种改进也绝不是小的调整,还需要研究者、管理者、从业者共同思考和探索。
[1]张咏华.新世纪美国两所大学的新闻伦理教育[J].国际新闻界,1999(1):61-66.
[2]钟瑛.论网络传播的伦理建设[J].现代传播,2001(6):20-25.
[3]李伦.网络传播伦理[M].长沙: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4]陈汝东.传播伦理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
[5]邓名瑛.传播与伦理:大众传播中的伦理问题研究[M].长沙: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6]杜骏飞.网络新闻学[M].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5.
[7]屠忠俊,吴廷俊.网络新闻传播导论[M].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2.
[8]黄曼青.网络新闻传播失真原因探析[J].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5):183-186.
[9]邹迎九.网络媒介新闻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5):164-167.
[10]魏永涛.网络新闻法制建设的新探索[J].新闻天地(下半月刊),2010(11):13-15.
[11]高永亮.我国网络新闻伦理建设的理论与实践探析[D].北京:中国传媒大学,2006.
[12]李艳红.重塑专业还是远离专业[J].新闻记者,2013(2):54-59.
[13]赵文晶.网络新闻失真原因及其对策[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 2006(7):139-141.
[14]王超群.手机新闻客户端使用情况调查[J].中国出版,2014(18):12-15.
[15]武智勇,等.网络新闻工作者互联网新闻政策评价调查报告[J].新闻大学,2015(1):80-86.
2015-05-07
高毅伟(1987- ),女,河南郑州人,河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新闻史。
G210
A
1674-3318(2015)03-008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