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英杰
(沈阳理工大学校医院 辽宁沈阳 110168)
基层医院浅II度开水烫伤的护理
关英杰
(沈阳理工大学校医院 辽宁沈阳 110168)
目的:讨论基层医院对于浅II度烫伤患者有效的护理措施。方法:对我院收治的2012-2013年中24例烫伤患者的换药护理效果的分析。结果:24例浅II度烫伤患者全部治愈无一例并发症。结论:严格的无菌护理操作,良好的医疗环境和护患关系,细致周到的心理护理是烫伤患者治愈率的关键。
烫伤;护理;治愈率
每年冬季我们校医院都可以见到一些烫伤患者,因为北方冬季天气比较寒冷,学生需要用热水袋取暖,暖水瓶存水,所以经常会有学生发生烫伤事件。在我们基层单位的院内医疗设备有限的情况下,简单有效的处置方法就是整个护理工作的重点。
1.1 选取2011-2013年间我院接诊的24例浅II度烫伤患者,患者在烫伤后1-2小时内就诊,新鲜伤口,创面多体现为疼痛剧烈,皮肤红肿,有大小不一的水疱,疱壁薄,内有黄色澄清透明液体,创面基底潮红,部分患者由于衣服的粘连,皮肤表皮全部或部分脱落,患者烫伤部位多为四肢,烫伤面积<5%,为浅II度烫伤。
1.2 治疗方法针对烫伤患者的病程分期,患者在烫伤后2-3小时是急性体液渗出期,8小时会达到高峰,随后逐渐减缓,至48小时后会稳定的吸收[1],根据这一时期的特点我们对于初次来就诊的浅II度烫伤患者,用有没有表皮覆盖来分界处置的标准。对于表皮覆盖完好的患者,我们应尽力保护好表皮的完整性,它可以保护新鲜的创面不被感染。所以采取酒精浸润无菌纱布消毒,用纱布完全包裹住器械,用点蘸的方式由内向外螺旋式消毒,反复多次,护理操作动作要轻柔,防止涂抹破坏完整的表皮。对于有水疱的部位,在常规消毒之后用无菌针头在身体重心的低位或边缘刺破小孔,用无菌注射器抽吸或是用无菌生理盐水纱布由远端依序轻轻按压排出渗出液,之后再次用酒精纱布消毒,然后用整块酒精湿纱布平铺覆盖住伤口,加盖干纱布绷带包扎,包扎范围应超过创面5mm。对于表皮部分或全部脱落的患者用0.05%碘伏纱布消毒伤口创面及四周,然后用压舌板涂抹京万红烫伤膏1mm厚,无菌油纱布覆盖,绷带包扎。对于有污染的或是有衣物粘连的烫伤伤口,应小心剪开取下伤处衣裤,用0.9%的无菌生理盐水冲洗伤口,再选择庆大霉素或妥布霉素加盐水纱布清洗伤口,之后涂抹烫伤膏覆盖包扎。患者头三天每天换药,之后隔日一次,每次换药都要彻底消毒伤口,清除渗出物,有粘连渗出者,不可强行撕扯,用盐水湿敷取下污染纱布,再进行消毒换药包扎。
24例浅II度烫伤患者经清创,抗感染处置,疼痛感减轻,24-48小时渗出基本消失,7-9天内基本可以痊愈。
3.1 无菌技术的操作,对于烫伤的患者无菌操作至关重要。我院主要采取辐射消毒法,主要利用紫外线或臭氧的杀菌作用,使菌体蛋白光解变性而致细菌死亡。[2]换药室用壁挂式紫外线灯消毒照射操作台,每天两次,每次灯亮5-7分钟之后开始计时,每次60分钟。对于室内空气我们首选江苏飞扬电器有限公司生产的紫外线消毒机不定时消毒,不仅消毒效果可靠,而且室内有人时也可以使用,地面我们用有效氯溶液500mg/L喷洒消毒,护理人员操作前戴口罩帽子并洗手抹消毒剂,这样有序的消毒措施可以有效的预防交叉感染,避免给患者造成二次伤害。护理操作上我们会认真执行无菌操作原则,严格分清无菌和有菌物品,对伤口的消毒顺序是先消毒四周再消毒伤口,这样避免了伤口外的细菌污染伤口,对于恢复期的伤口建议暴露疗法,处置的中心原则是保护创面,防止感染,促进创面愈合,减少瘢痕。
3.2 心理护理,针对学生的好动的特点,我们对于治疗期间的制动这一点加强了护理说明,对于水疱面积大或是没有表皮覆盖伤口的学生,限制其患侧肢体的活动,禁止参加体育运动,安排同学帮扶生活区的照顾,减轻患者的焦虑情绪,饮食上给予高蛋白,高能量,高维生素,易消化饮食保证足够的营养素。同时有些烫伤的患者换药时间持续较长,患者在心里会产生抵触情绪,对预期的恢复效果会产生灰心,所以护理人员在换药的过程中力争做到动作轻柔,态度和蔼,技术操作熟练,用真诚的安慰和劝导取得患者的信任,耐心解释病情,说明各项治疗的必要性安全性,积极建立患者的康复信心。
3.3 护理措施,对于初次就诊,表皮完整无水疱的患者我们采取酒精纱布消毒,湿敷,利用酒精挥发的特点降低患处皮肤的温度进而减轻了患处的疼痛程度,同时也减少了水疱的生成,并且可以保持患处的清洁干燥,有利于患处的恢复,多数患者经过2-3天治疗可以痊愈。而无表皮覆盖的伤口,用油膏覆盖可有效预防伤口渗出液粘连创面,避免新生肉芽组织再次受到机械性损伤。并且湿纱布覆盖可加快内皮细胞,纤维细胞生长,促进角质细胞的增值,从而促进创面愈合,进而使患者尽早的康复。
[1]《外科护理学》李乐之等主编5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2.8 ISBN 978-7-117-16073-5
[2]《基础护理学》李晓寒等主编5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2.8 ISBN 978-7-117-16074-2
R248.2
B
1009-6019(2015)03-0224-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