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甜甜
(安徽中医药大学,合肥230038)
Medline是由NLM(National Library of Medicine)美国国家医学图书馆建立的国际性综合生物医学信息书目数据库,是目前国际范围内使用最广泛和最权威的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收录了自1966年以来全世界70多个国家和地区,近5 300种生物医学期刊的文摘。目前记录数以每天1 500~3 500条的速度递增,更新非常迅速,以题录和文摘的形式进行报道,其中80%是英文文献,70%~80%文献有英文文摘,涉及37种语种,回溯建库数据至1946年。内容包括3种重要索引:美国《医学索引》的全部、《牙科文献索引》和《国际护理索引》的部分内容。研究范围涉及基础医学、临床医学、环境医学、营养卫生学、职业病学、卫生管理学、医疗保健学、微生物学、药学、社会医学等相关领域。
Medline前身是创刊于1879年的印刷版检索工具IM(Index Medicus),是美国国家图书馆创立的生物医学领域最常用的外文文献数目摘要型资料库。1964年开始用MEDLARS(Medical Literature Analysis and Retrieval System,医学文献分析与检索系统)出版计算机化的IM,并实现部分脱机检索服务,从1971年开始实现联机化服务,形成了我们现在看到的这个交互式可检索数据库Medline(MEDLARS online)。1997年开始Medline通过Pubmed向Internet免费开放[1],从而更加扩大了受众群,使Medline的影响力逐渐加大。目前,Medline在科技查新、科研以及对个人和单位的科研教学水平的评定等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
Medline在文献的评价以及删选程序方面非常严格。生物医学类学术论文被Medline收录,是对期刊和论文的学术水平的肯定,也会因其使用的广泛性与权威性而增加期刊、论文的被引用率。所以生物医学期刊及其发表的论文能否被Medline收录,被看作是评价期刊及其论文质量的重要指标。进入Medline是生物医学类期刊国际化的重要途径之一。Medline收录期刊的状态是动态变化的,美国国家医学图书馆1988年正式成立了LSTRC(Literature Selection Technical Review Committee,文献选择技术评估委员会)由15个不同领域专家组成,每四年为一届,对期刊进行审查和评价。NLM 在其官网公布其选刊原则和程序。LSTRC 每年召开3次审查会,秋、冬、晚春的时候各召开一次,每次评审约190种期刊,对新申请进入Medline的期刊进行评分决定其是否入选,只有约20%~25%的期刊会被选入,对已收录的期刊,LSTRC每年都会对其进行评估,如果不符合要求就会随时有被淘汰的可能。评级得分范围从0~5。目前,评分必须达到3.75或更高才能入选[2,3]。如果期刊未达到要求,可在第一次评估至少两年时间之后要求再次评审;如果第二次仍未通过,至少三年时间之后才可要求重新参加评审。LSTRC提出这个时间间隔的要求是为了给杂志编辑和出版商充裕的时间来参照期刊收录要求改进他们的杂志,同时也是由于LSTRC 的大部分成员在此期间已经换届,从而确保对该刊的再次评估是一次全新的审查。
Medline收录期刊为生物医学领域的核心期刊。如果该期刊收录的文献是含有生物医学相关的边缘科学,那么是否收录该期刊,不仅要对其文章质量做评估,对其文章相应内容的覆盖面也要做评估。
Medline的使用者范围非常广泛,包括临床医生、研究学者、生物医学教育工作者、行政人员以及学生。期刊文献的内容不能只满足一种读者的需求,而要具有广泛性。同时,期刊内容的真实性、新颖性、原创性,已经对重点学科内容的覆盖率也是该期刊能否被收录的基本条件。
期刊的编辑必须致力于保证评选时具有客观性,在文章评审过程中遵守道德标准,并同时尊重外界同行的意见。在期刊印刷、编排、图片、表格制定方面需要专门的规范。
刊登有原始研究报告,含有原始临床观察的分析报告;生物医学有关伦理学,社会学、哲学分析;评论性的综述;统计汇编、对方法和程序的评估性描述,病例分析报告等类型文章的期刊更容易被LSTRC看中。Medline通常不收录论著摘要、病例个案介绍、转载、新闻、书评、学术活动报道等类型的文章,给类型期刊的具体要求如下:
研究型期刊,主要是致力于报道原始生物医学和健康科学的调查报告,包括基础医学领域的研究;临床治疗的试验报告;诊断或治疗技术的有效性报告,或有关行为研究、流行病学、医学教育方面的报告。
临床和实践型期刊,它们的主要目的是记录当前的实践,为从业人员提供继续学习的实例。包括病例报告出版物、新技术的讨论和图例、当前试验的评估和注释。
评论型期刊,包含当前技术和试验情况介绍,在既定原则和实践的基础上整合最新进展,总结和分析在实践和知识领域中广泛存在的有争议的问题。评论期刊为从业人员、研究人员、学生提供背景信息,以期对行业内的发展有个综览。
一般或通用型期刊,可以包含上述所有类型文章,主要是对社会、经济和政治重要问题的评论和分析。这种类型期刊的受众更为广泛,不仅仅是局限于一个专业。
有数据报道自创立起,就已经有被Medline收录的中文期刊了,《中华医学杂志》就是最早一批被收录的期刊。随着国际交流的日益增多,以及国内医学科技水平的提高,进入上世纪80年代Medline收录的中文期刊显著增加。在进入Pubmed后,使用journal in NCBI database,在输入框中输入:china[PL]AND currentlyindexed[All],即检索Pubmed数据库中现收录的“出版国为中国”的期刊[4]。截至2014年11月,Pubmed数据库中Medline收录的国内期刊的数量为106种。其中包括了台湾出版期刊7种,香港出版期刊5种。英文版期刊37种,中英文两种版本的期刊4种,其余所有期刊都具有英文摘要或者目录。中华医学系列期刊有22种被收录在Medline,该系列是我国医学领域水平较高的期刊。有7种医科大学学报被收录,仅占所收录期刊的6.6%,这与高校作为重要科研机构的身份不符,有待高校的科研管理机构深思[5]。9种中医类期刊被收录,说明了中医学在国际医学界越来越被认可,对中医学,以及中西医结合治疗的研究日益增多,我国更应该发挥这方面的优势,重视传统医学的研究,引领中医学走向国际。
虽然被Medline收录的数量有明显的提高,但是我国生物医学期刊有1 800余种,被收录期刊所占的比例仅为6%,并且自2009年被收录的期刊数量一直为106种,有微调,但是数量一直没有增加。一方面可见Medline对期刊要求的严苛;另一方面揭示出我国生物医学期刊的国际化程度相对偏低。要实现为更多国际权威数据库收录任重而道远。
学术质量永远都是学术性期刊的生命。医学的发展日新月异,生物医学期刊作为医学知识的传播平台必须具有科学性、创新性、实用性、时效性等特点。因此医学论文的选题必须紧密联系临床的需要,而医学期刊只有刊登原创性强且与临床密切相关的研究成果,才能够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深远的国际影响,也才有机会引起LSTRC的重视。
Medline大部分的文献以英文为主体。在LSTRC评估中,期刊语言也占有重要分量。作为一个文摘型数据库,摘要和题名的英文信息量不充分,就会导致检索的效果和价值降低,受众面缩小[6]。因此,高水平、规范化的英文文摘对期刊以及文章的收录都能起到重要的作用。国内生物医学期刊应加强英文摘要质量,避免出现拼写及语法错误。尽可能多地提供英文信息,例如图表、注释等说明文字也尽可能提供英文。
LSTRC对期刊的编辑和出版质量都有很高的要求。国内期刊应该规范文章的格式标准,包括对参考文献、图表等的要求。提高版面设计水平以及装帧质量。
重视编委的选择,争取国际知名专家、国际生物医学期刊编辑担任编委,聘请专门的英语编辑,保证英语信息的规范化。保持与NLM 的沟通,及时了解收录要求以及程序的动态变化。争取医学及其相关学会的推荐[7,8]。上述措施都能够为期刊进入Medline提供有力保证。
当今世界各科学领域世界化趋势日渐明显。能够有更多的我国的生物医学期刊被Medline所收录,是我国医学走向世界的重要一步,特别是对我国传统医学的传播有着重要的意义。通过提高期刊的内容水平和增强文章的创新性,增加期刊的英文信息量等方法,是加快我国生物医学期刊走向权威数据库的重要手段。
[1]谈伟文.Medline数据库的发展及其三种版本的比较[J].图书馆论坛,2010(3):89-90.
[2]贾向春,沈志超,邓晓群.Pubmed\Medline对生物医学期刊的选刊标准和收录程序[J].中华医学图书情报杂志,2007(16):53-56.
[3]聂龙,单访.生物医学期刊如何申请加入Pubmed\Medline数据库[J].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12(3):131-134.
[4]朱康玲.基于Pubmed数据库的Medline收录国内期刊论文认定方法研究[J].情报探索,2013(10):25-29.
[5]何承志,陈海林.从Medline收录情况看医科大学学报发展现状[J].医学信息学杂志,2009(10):59-61.
[6]夏欣一,潘连军,黄宇烽,等.进入MEDLINE 数据库是医学期刊国际化的重要途径[J].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07(2):306-308.
[7]郑家伟.医学期刊如何能够进入Medline数据库[J].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05(1):95-96.
[8]黄宇烽.美国Medline概述及向Medline源期刊投稿应注意的问题[J].中华男科学杂志,2006(6):483-485.
[9]吴锦雅,陈旺忠,黄开颜,等.我国医学生物期刊被Medline\Pubmed 收录的现状及其对策[J].医学信息,2010(5):1223-1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