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概念合成理论看文学翻译
——以《彷徨》杨宪益、戴乃迭译本为例

2015-03-27 13:45邢亚男朱小美
关键词:译语译本译者

邢亚男,朱小美

(安徽大学外国语学院,安徽合肥230601)

从概念合成理论看文学翻译
——以《彷徨》杨宪益、戴乃迭译本为例

邢亚男,朱小美

(安徽大学外国语学院,安徽合肥230601)

概念合成理论是认知语言学中普遍的研究范式和方法。文学翻译作为一种跨文化交际活动,与人们的认知活动密切相关。从概念合成理论出发,对鲁迅新文化时期代表作《彷徨》及其译本进行概念合成分析。译者在翻译过程中构建两个心理空间,即原文文本空间和译语文化空间,并将空间各成分有选择性地整合到最终的合成空间。该阐述很好地再现了译者在翻译过程中的认知活动。

概念合成理论;认知语言学;文学翻译;心理空间

引言

近二三十年来,概念合成理论(conceptual blending theory)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自1985年Fauconnier提出“心理空间(mental spaces)”的概念开始,概念合成理论便经历了从理论内部不断自我修订和完善的发展过程。直至2005年,概念合成理论的研究达到了一个顶峰。在这期间,Fauco⁃nnier[1]、Bache[2]、Brandt[3]、Singerland[4]等许多在学界颇有影响力的学者纷纷表达自己的观点,对该理论进一步地剖析。随着理论不断地发展,其应用领域也愈加广泛,主要是在语法研究、认知文体学研究、隐喻语言研究、语言习得研究和批评话语研究等五大领域[5]。国内该理论的发展虽起步较晚,但学界对其重视度与研究力度不亚于国外。汪少华[6][7]、朱永生,蒋勇[8]从概念隐喻、转喻等认知领域进一步巩固了理论的研究。另外,一些学者将该理论分别应用于翻译、语用、话语功能、词汇句法等领域。虽然该理论在翻译领域的应用研究也很多,但就近几年核心期刊发表的论文来看,学者们对该理论应用于文学翻译的研究还不是很多[9][10]。因此,该领域仍需要进一步地研究。本文选用《彷徨》的杨宪益、戴乃迭译本,讨论文学翻译中的各心理空间的概念整合过程。

一、概念合成理论概述

1.心理空间理论

概念合成理论或者概念整合理论(conceptual integration)在以Fauconnier为代表的一批美国学者的研究下不断地发展和完善。该理论中的“概念合成”是由不同的心理空间合成而来。而这里的心理空间是指“发生在语言使用背后以及人们日常交流和常识推理的认知过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a significant part of what is happening back⁃stage,behind the scenes,in the cognitive back⁃ground of everyday speaking and commonsense reasoning)”[11]。该理论认为,人们在言语交流的过程中会不断地构建心理空间及空间各成分之间的关系。这种心理空间不属于语言形式或结构的一部分,而是“语言使用者在交际过程中分派和处理信息的虚拟概念框架”[12]。人们在交流中临时构建的虚拟概念框架,包括一些与话语理解相关的抽象或具体的知识。这些知识通过话语中的某些词,即空间构造词而激活,从而构建一个新的心理空间。随着话语的不断进行,人们会构建不同的心理空间,即说话人在言语交流时首先构建基础空间(base space),随着话语的展开,不同视角和焦点的心理空间将建立起来,不同空间之间由空间构造词相连接,各空间内部成分相互映射[13]。

2.概念合成理论

概念合成理论是心理空间理论的发展。概念整合是指不同心理空间不断地修正和整合从而得到一个新的心理空间的过程。具体地说,概念合成就是将原来的两个基础空间作为输入空间(In⁃put 1,Input 2),并将其中的部分结构或成分有选择地投射到一个新的空间(Input 3),最后经过一系列的修正从而得到一个新的合成空间(blending space)。两个输入空间需要满足以下条件才可以进行整合[13]:

(1)跨空间映射(cross-space mapping):两个输入空间必须存在可以映射的成分。

(2)类属空间(generic space):类属空间是对每一个输入空间进行映射。该类属空间包括一些输入空间所共有的抽象结构和图式等,并决定了跨空间映射的核心内容。

(3)合成空间(blending):两个输入空间中的一些成分被映射到合成空间。

(4)层创结构(emerging):合成空间所含有的而输入空间里没有的结构。

概念合成是一种动态的认知过程。人们在言语交流过程中不断地构建心理空间,并将空间各成分不断地映射和整合,从而形成一个新的整合空间。

二、文学翻译的概念合成过程

翻译作为一种跨文化和跨语言的交际活动,与人们的认知过程密切相关。我们可以把文学作品的翻译过程看作是译者通过原文文本与原文作者进行交流,然后结合目的语语言形式不断地修正和整合层创结构,直到最后产出译文的过程。

文学作品的翻译是衡量一个译者对原文文本的理解及其翻译功底的重要标尺。文学翻译的过程实质上就是译者对原文文本经过一系列整合和修正,最终得到译文的概念合成过程。

文学作品是经过原作者精心创作的文本。伟大的作品无论是从立意还是措辞方面都需要人们细心地品读。同样,译者在翻译前更要对原文从作者的创作背景、写作风格以及原文思想内容等方面进行解读。这些原文文本涉及的内容所共同营造的心理空间可以看作是输入空间1。译者的目的是将源语文化传递给译语读者。在翻译实践过程中,译者应在充分了解译语文化的基础上,采用恰当的翻译方法以期完美地呈现原文的涵义。因此,每篇译文都隐含着译者对译语文化空间的考虑。这里的译语文化空间主要是指普遍存在于目的语中的文化意识、思想观念以及行为习惯等。这些元素所构成的译语文化空间可看作是输入空间2。语言是一种普遍的社会现象。不同语言文化之间既有差异性又有共通性。源语和译语之间的共通性存在于语言体系下,二者之间也必然会共享某些社会文化或意识形态。因此,原文文本与译语文化所共有的文化成分构成类属空间。最后,原文文本空间与译语文化空间中的各成分互相映射,不断整合后投射到合成空间里形成层创结构。这四个空间的构建反映了文学翻译概念合成的基本过程。在具体的翻译实践中,译者还需要对整合的空间不断地加以修饰和润色,直到达到理想的译本。

三、《彷徨》译本的概念合成结果解读

《彷徨》是“五四”时期鲁迅的经典文集,集鲁迅1924年至1925年所作的11篇小说。鲁迅是新文化运动的代表人物,其作品多以讽刺为主,借犀利的笔触抨击一些麻木、陈腐的的社会现象。《彷徨》中所选的这11部小说共同突出一个主题,即对封建传统文化的反思。这些有关原文的背景信息构成了原文文本空间。本文选用的译文是著名翻译家杨宪益和戴乃迭的译本。杨、戴夫妇共同翻译了大量中国经典文学名著。原文与译文共享的一些小说构成框架以及文化表达成分构成类属空间。《彷徨》的译本是最终的合成空间。根据整合的结果,笔者试将译本中文化成分的呈现视为三类心理空间的投射,即原文文本空间,译语文化空间以及类属空间的投射。

1.原文文本空间的投射

原文文本空间的投射主要是指译者将源语中所特有而译语中不具备的一些语义表达或文化信息成分整合在译本中。该过程充分体现了源语文化的特色,同时也可以加深译语读者对源语文化的理解。

例1.但仰面一看,门旁却白白的,分明贴着一张斜角纸[14]。

译文:However,when I looked up,I saw a strip of white paper stuckon the door.(White is the mourning color in China.White paper on the door indicated that there had been a death in the house.)

该句出自《孤独者》,描写的是“我”在去看魏连殳的路上的所见所想。原文中的“白”纸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有其特殊的象征意义。门旁贴白纸就暗示着这户人家有人去世。由白纸所营造的原文文本空间中的这层文化信息是源语所特有的。译者在翻译过程中意识到了两种异语文化的差异,故采用文外加注的方式,突显了原文文本空间,在尽量不影响读者解读的前提下将源语文化呈现在译本中。

不同的社会形成了不同的社会文化和风俗习惯。现代社会文明的发展,随之也带来了词语使用的不断演变。中国汉字文化的博大精深赋予了词语特定的文化背景。这些词的使用也给译者带来了困扰,如下面的例子:

例2.他是我伯父的幼年的同窗,以正经出名的拔贡,寓京很久,交游也广阔的。[14]

译文:This was an old classmate of my uncle’s,a highly respected se⁃nior licentiate who had lived in Beijing for many years and had a wide circle ofacquaintances.(Asuccessfulcandi⁃date of a certain grade in the official ex⁃amination system of the Qing Dynasty.)

例句选自鲁迅《伤逝》中对史涓生一个久未联系的伯父的描述。其中“拔贡”是源语所特有的文化词语,指在科举制度中保送入京,贡入国子监的生员之中。然而原文文本空间里的这一文化信息成分并不存在与译语文化空间之中。译者在对原文文本空间解读的过程中发现到这种文化缺省(cultural default)可能会给译语读者造成理解上的困扰。于是,译者通过加注的方式将该语义成分补充到译文中而不干扰译语读者对原文的解读。

2.译语文化空间的投射

与原文文本空间的投射相对应的是译语文化空间的投射,即译语文化所独有的一些习惯性表达在译本中的呈现。

例3.那傻小子是“初出茅庐”,我们准可以扫光他![14]

译文:That young fool’s a real country bumpkin,so we can be sure of cleaning him out!

例句中的“初出茅庐”出自《三国演义》第三十九回,现指人们刚步入工作岗位,缺乏经验。原文使用的成语在源语读者中很容易理解,但却对译语读者的理解造成了一定程度的困扰。译文中“a real country bumpkin”的表达体现了译者对于用词的考究。“a real country bumpkin”是译语文化中常用的习语表达,多形容没有任何经验的新手。这种表达虽然只存在于译语文化空间中,但该习语的选择却很好地体现了不同文化层面上的翻译对等。

汉语中,人们往往会借助一些成语或习语的使用以更精练准确地表达自己的思想观点。同样,英语中也有一些习语可能表达相同或相似的含义。

例4.……这实在叫作“天有不测风云”[14]。

译文:“It was really a bolt from the blue,”she explained compassionately.

该句选自《祝福》中卫老婆子在介绍祥林嫂的片段。“天有不测风云”是指事情发生地突然,猝不及防。但这对于译语读者的理解来说仍然是个困难。译者在整合原文文本空间和译语文化空间之后,凸显了译语文化空间的成分。译本采用“a bolt from the blue”的表达为译语读者消除了理解上的障碍,完成了对翻译过程的合成。翻译过程中,译者需要在对译语文化充分了解的基础上,尽量将原作的思想及作者的写作目的和风格传递给译语读者。

3.类属空间的投射

合成空间也可以投射回类属空间。因此,《彷徨》的译本也反映了源语文本信息和译语

文化成分。本文选择一些在译本中可以直观看到的例子。它们隐含了译者向译语读者传达原文信息,同时又兼顾译语文化表达的意图。

例5.舍弟也做了一世人,虽然也不大安分,可是香火总归是绝不得的……[14]

译文:My brother did his duty. He may not have been too good a cit⁃izen,but at least someone must contin⁃ue the sacrifices to him…

该例句选自《长明灯》。句子中的“香火”在原文中有其独特的文化涵义。古时候,“香火”是指家族后辈烧香燃火祭祖。所以,文中断了香火指的是没有子嗣。汉语中也有“继承香火”的表达。原文文本空间中所包含的这层文化信息通过译者对译语文化的理解,最终呈现在合成空间中。译文中“continue the sacrifices”的选择隐晦地表达了汉语中延续香火的这层涵义。译语读者在特定语境下亦可以准确地对原文进行解读。

例6.我觉得这似乎给了我当头一击,但也立即定了神,说出我的意见和主张来。[14]

译文:This was a head-on blow. Buttakingagripofmyself,Iex⁃plained my views and proposals.

该例句选自《伤逝》中史涓生在听到子君的话之后一种失望但却又坚定自己决心的心理活动描写。原文中“当头一击”和“定神”都是典型的口语化表达。这些原文文本空间中的语义成分在译语文化空间中也有相应的表达。译者在对两个空间整合的基础上,采用了同样具有口语化特征的词组“head-on blow”以及“taking a grip of”将源语和译语共享的文化信息整合到译本空间中。

翻译是一种双向的文化交流过程。其目的主要是向译语读者传达原文所表达的涵义或源语文化。文学翻译可以看做是译者对源语和译语的文化交流。译者的翻译过程需要受到原文的限制。严复提出的翻译三标准首先就是要求译本要符合“信”的原则。因此,翻译也被喻为“戴着镣铐跳舞”[15]。译者是在原文限定的框架内进行翻译,所以译者通过对原文的了解将原作的意义传达给译语读者。同时,译者在翻译的过程中也需要对译语文化有充分的了解。翻译过程也体现作为译者该具备的各种素质,即他的翻译功底,人生阅历,文化修养乃至审美能力等。译者只有充分地了解原文文本空间和译语文化空间各要素才能对两个空间进行多次反复地分析整合,直至得出理想的译本。

结语

文学翻译是一个动态的交际思维活动。概念合成理论是对一系列由语义信息构建的心理空间不断整合进而得出合成空间的动态过程阐述。本文将概念合成理论运用于文学翻译过程中,将翻译译本视为原文文本空间、译语文化空间以及类属空间三个空间不断修正和整合而得的合成空间。同时,本文又根据合成的结果将《彷徨》译本中信息的呈现归为三类:原文文本空间、译语文化空间以及类属空间的投射,更清楚地再现了译者在整合过程中留下的翻译痕迹。本文在对四个空间进行分析的过程中未对译者在翻译过程中所构建的心理空间加以分析。其原因在于译者作为两种文化的传递者,全程都参与了上述三个心理空间的信息成分的选择和表达过程。所以,对译者空间的分析必然会涉及对原文文本空间,译语文化空间以及类属空间中各要素的重复阐述。概念合成是一个复杂的认知活动。文学翻译的概念合成过程是译者对各心理空间成分的压缩和整合而得到译本空间的过程。译者既参与各心理空间的选择和整合过程,同时又独立于翻译实践之外,对翻译有不同的思考。将文学翻译纳入概念合成网络凸显了译者在翻译过程中的动态性,从而更好地揭示了译本的多样性。

[1]Fauconnier,G.Compression and emergent structure[J]. Language&Linguistics,2005(4):523-538.

[2]Bache,C.Constrainingconceptualintegrationtheory:Levels of blending and disintegraton[J].Journal of Prag⁃matics,2005(10):1615-1635.

[3]Brandt,P.A.Mental spaces and cognitive semantics:A Critical Comment[J].Journal of Pragmatics,2005(10):1578-1594.

[4]Singerland,E.G.Conceptual blending,somatic marking andnormativity:acaseexamplefromancientChinese [J].Cognitive Linguistics,2005(3):557-584.

[5]张辉,杨波.心理空间与概念整合:理论发展及其应用[J].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08(1):7-14.

[6]汪少华.合成空间理论对隐喻的阐释力[J].外国语,2001a(3):37-43.

[7]汪少华.概念合成与隐喻的实时意义建构[J].当代语言学,2001b(2):119-127.

[8]朱永生,蒋勇.空间映射论与常规含意的推导[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3(1):31-42.

[9]孙亚.心理空间理论与翻译[J].上海科技翻译,2001(4):12-14.

[10]刘凤阁.探析心理空间和概念整合理论在文学作品翻译中的应用[J].贵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4):131-135.

[11]Fauconnier,G.MentalSpaces:AspectsofMeaning Construction in Natural Language.心理空间:自然语言意义建构面面观[M].北京:世界图书出版公司;剑桥:剑桥大学出版社,2008:D39.

[12]赵秀凤,刘辰诞.心理空间理论视角下的“投射”结构及功能[J].外国语,2009(2):9.

[13]Fauconnier,G.Mappingsinthoughtandlanguage [M].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7:12-41.

[14]鲁迅.彷徨(汉英对照)[M].杨宪益,戴乃迭,译.北京:外文出版社,2010:18-214.

[15]谢天振.译介学[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0:134.

责任编校 秋晨

H315.9

A

2095-0683(2015)01-0113-04

2015-01-01

邢亚男(1990-),女,安徽宿州人;安徽大学外国语学院硕士生;朱小美(1957-),女,安徽安庆人,安徽大学外国语学院教授,博士。

猜你喜欢
译语译本译者
四川冷门绝学系列之九 《西番译语》:清代四川编纂的双语词典
生态翻译学视角下译者的适应与选择
论新闻翻译中的译者主体性
《佛说四人出现世间经》的西夏译本
《通玄记》的西夏译本
乙种本《西番译语》藏汉对译音义关系辨析
关于量词的日中机器翻译规则的研究
元话语翻译中的译者主体性研究
AIDMA 法则观照下广告译语的美学等效
从翻译的不确定性看译者主体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