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主义背景下安迪·沃霍尔艺术的大众文化价值

2015-03-27 13:20
关键词:沃霍尔波普安迪

凤 鸣

(安徽师范大学 新闻与传播学院,安徽 芜湖 241002)

20世纪60年代美国的波普艺术风靡欧洲乃至全球,安迪·沃霍尔(AndyWarhol,1927-1986)是美国最有知名度的波普艺术家之一,受到广泛的喜爱,他围绕波普艺术的公开辩论使他一直成为公众关注的焦点。安迪·沃霍尔除了是波普艺术的领袖人物,同时他还是电影制片人、作家、摇滚乐作曲者、出版商,在美国他是社交界、艺术界大红大紫的明星式艺术家。

有评论家认为安迪·沃霍尔作品的形象都是精心构思的,具有讽刺意味的,沃霍尔一直拒绝对自己作品的含义做出解释,也从来没有对关于他作品的负面评论进行任何反击,这可能也是为什么他的国际展览持续激起公众强烈地评论与反对,但公众仍然尊敬他的原因。他一直拒绝作一个艺术评论家,尽量避免使他的艺术作品成为表露展示自己的媒介手段。我们都知道他很出色,但是我们都无法详细准确地表述出来。安迪·沃霍尔曾经说过:“如果你想了解一个真正的安迪·沃霍尔,只需要看我的绘画、电影和我的外表,没有什么东西隐藏其后。”[1]但实际上我们更趋向于相信他不仅是一个个体,他是一种艺术风格,甚至是一种坚持外在形象的文化。他对艺术的态度,对艺术的想法绝不止于作品表面呈现的那么简单,在他作品之下隐藏了很多想法、观念,我们可以肯定安迪·沃霍尔和他的艺术能一直引起大众的兴趣绝不是因为他表面上所呈现的这些东西。我们要去挖掘、吸收那些难以发现的被隐藏起来的部分,所有这些都因为沃霍尔的波普形象带着神秘的面纱,这些看似简单的形象其实代表着一个时代的文化。我们必须努力发掘他的艺术作品表面之下暗含的、他想要传达给我们的启示,才能真正懂得安迪·沃霍尔的价值。

一、消费主义时代与安迪·沃霍尔的艺术

在消费主义时代,艺术是为了满足商业需要而发展的,艺术不可避免地也成为了“消费品”,它再也不是象牙塔上的珍宝,也不再是文化精英的“独家秘制”,而是带有鲜明的大众文化色彩和商业化的属性。安迪·沃霍尔的作品极具时代特征,以一种乐观、幽默、诙谐的态度对待消费时代的文化,而流行和低成本的特点拉近了与公众的距离,在表现艺术的同时,也产生了巨大的经济效益。

1949年6月,安迪·沃霍尔从卡内基工学院(现在的卡内基梅隆大学)毕业,去纽约寻求更大的发展空间。因为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结束,纽约的经济得到快速的发展,大众文化开始进入人们的视野,人们对抽象表现主义以及高雅的艺术有了几分厌倦,他们渴望艺术家能描绘他们所处时代的日常生活。安迪·沃霍尔敏锐地觉察到这一点,借鉴英国波普艺术的表现手法,把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的物品,特别是像美元钞票这种人人关心的东西作为他绘画的主角,他将美元符号和2美元面值的钞票作为他创作的主题,将绘画、摄影、丝网印刷等各种创作手法融合到一起,特别是把丝网印刷技术融入绘画艺术是安迪·沃霍尔的一大特色,这种新型的手段迎合了消费主义时代快节奏的生活方式,可大量复制,降低了艺术作品的创作成本,增加了销售量,中产阶级纷纷向他订购此类作品,售价越炒越高,一时间安迪·沃霍尔变成纽约最赚钱的艺术家,消费主义时代最本质的特征在他那里展现得淋漓尽致。

安迪·沃霍尔曾说过:“我仍然是一个商业艺术家,我一直是个商业艺术家。”[2]但是我们不能简单地将他定位为一个纯粹的商业艺术家,他的艺术作品是消费主义时代商品文化和传媒的产物,他突破了传统绘画与商业绘画之间的界限,把高高在上的艺术品变成了消费主义时代中的一员。沃霍尔把日常生活作为他创作的主题内容,打破了原来的传统美学,把日常琐碎的生活物品转化为艺术作品,将浓汤宝罐头、牛头、可口可乐瓶身、美元钞票、手枪等生活中的基本元素用新技术在画布上重复排列。安迪·沃霍尔的这些看似单调乏味的作品在全世界人的心目中留下了“伟大”的印象,他用这些绝对平凡卑微的物件质问艺术的本质,这种独特的艺术表现形式,更贴近生活,更能强调大众的喜好,更加体现了艺术的通俗化与商业化。这也许就是32个《坎贝尔汤罐头》在美国现代艺术博物馆中占据一整面墙的原因。

安迪·沃霍尔的艺术正是适应了消费主义时代,或者说是这个时代催生了安迪·沃霍尔的艺术。他的艺术集中、鲜明地体现出消费主义时代的文化特征——时尚、通俗、现实、商业化和技术复制性。有人说安迪·沃霍尔是艺术的救世主,因为他使艺术走向大众,重新给艺术注入了活力,也有人说他是艺术的掘墓人,因为他模糊了艺术与非艺术的界限。无论如何,安迪·沃霍尔让艺术走进了我们的生活,走进了我们的时代,走出了另一番天地。

二、“复制的艺术”与“艺术的复制”

反映现实是美国人特有的文化传统。安迪·沃霍尔的艺术基本规则是对大众图像的挪用与再创造,他把那些取自大众传媒的图像,如汤罐头、可口可乐瓶子、美元钞票、好莱坞明星的肖像以及众多生活中常见的物品作为基本元素在画上重复排列,他大胆尝试丝网印刷、橡皮或木料拓印、金箔技术、照片投影等各种复制技法来创作,形象被无数次地重复,对于他来说,没有“原作”可言,他的作品全是复制品,他就是要用无数的复制品来取代原作的地位。他有意地在画中消除个性与感情的色彩,不动声色地把再平凡不过的形象罗列出来。

复制不是简单的复制,有很多伟大的艺术家都是在进行着复制的艺术,我们不能简单割裂地看待复制,一个伟大的艺术家之所以被大众熟识一定有他的与众不同,他的魅力就是他的特色,这个特色绝不是一朝一夕,一两件作品就能表现的,就能被大众熟知的,他是一个长期的往复的过程,他将自己的特色融入在每一件作品当中,经过时间的洗礼,被大众接受并在大众的脑海里留下深深的印记。荷兰后印象派代表性画家梵高的传世名作都带有他个人的浓重特色,他的代表作《星夜》《十五朵向日葵》《夜晚的咖啡馆》《乌鸦群飞的麦田》看似毫无关联,但慢慢品味你就会发现这些传世巨作都是运用他特有的旋转、跃动的笔触,一切形式都在激烈的精神支配下跳跃和扭动,他都是采用浓重的对比色,这并不是为了要达到局部的真实,而是要启示某种激情,他使麦田、柏树、星空等,有如火焰般升腾、晃动,浓重响亮的色彩对比达到极限,震撼着大众的心灵。梵高就是用这种特有的艺术风格征服了世界,而这种风格也是在他的作品中一遍又一遍地重复下传达给大众的。

这就是艺术的复制,它可能不是我们通常认为的简单的、机械的、毫无变化的复制,但你不能说它不是一种复制,它是一种晦涩的、高级的复制,不是能让人们一眼看穿的复制。

安迪·沃霍尔的复制艺术和这些表现主义大师的艺术比起来要直白许多。安迪·沃霍尔在波普艺术中最出名的作品是他用一些生活中最常见的物品作为元素,如坎贝尔汤罐头、可口可乐瓶子、美元钞票、蒙娜丽莎肖像以及玛丽莲·梦露头像等。这些作品都用丝网印刷技术作为手段制作的,形象可以不断地重复,而在每一次的印刷过程中,由于网点的渗透差异,每一张的墨迹都会有所变化,使物品的轮廓线条产生一些灵动、随意的感觉,这和他早期绘制广告画时采用的印墨线条的方法(先在一张纸上用铅笔起稿,然后用蘸墨水的钢笔描边,再拿一张新的画纸盖在上面吸收未干的墨汁,一般一张线稿可以重复印好几张,每张的线条粗细都不一样,这样制作的线条显得非常灵动,不受人为控制。)有些相似,他将这些印制好的形象作为基本元素在画上依次排列,然后根据印刷的块面感进行上色,对于他来说,没有“原作”可言,他的作品全是复制品。

安迪·沃霍尔画的《坎贝尔汤罐头》是当时坎贝尔汤罐头公司的产品包装,它几乎存在于全美国的各大超市里,强大的市场占有率及商品广告使它家喻户晓,同时汤罐头也是大批量工业化生产的产品,同样的形象、千篇一律的包装充斥了美国的市场,人类的审美遇到了挑战。沃霍尔用丝网印刷的手段,制造了一种扑面而来的效果,整个作品只是在强调一个图形、一个商业包装,并一遍遍地强调,在这种重复的强调中,浓汤宝罐头原有的属性已经消失,一种新的寓意被悄悄地负载在浓汤宝罐头上。安迪·沃霍尔借汤罐头传达了这样的信息:罐头等于工业产品,画面中充满了罐头,空间中充满了工业产品,冰冷麻木的工业时代,举目皆是的工业产品,铺天盖地的广告等等,使人的生存空间及状态正在发生变化,工业化千篇一律的产品使人的生存越来越有秩序,也变得越来越平庸乏味。他用复制的艺术向人们展现当时的境况,他的素材势必也是大众熟悉的事物,这样的复制散发出强烈的视觉冲击力,要求我们停下来对它注视。安迪·沃霍尔用他的浓汤宝罐头,追求那种并不完善的印刷效果,来吸引我们对这一排排密集的瓶子的兴趣,进而引导我们去对工业时代、消费文化的思考。我想,这大抵就是安迪·沃霍尔的“复制绘画艺术”。

安迪·沃霍尔的复制艺术还表现在他的电影艺术上。从某种意义上说,把平庸和琐碎变得有趣味是安迪·沃霍尔的天赋,可是,他的电影作品让大众看起来却乏味、无聊。因为他的导演和拍摄理念超越了他那个时代,甚至走在我们这个时代的前面。[3]

他的电影作品只是将摄影机对着某个物体,比如一个熟睡的人,或者帝国大厦等,然后就让他的摄影机连续几个小时地运转,期间没有任何角度和场景的变化。他的电影代表作《沉睡》(Sleep,1963)就是拍摄一个男人的睡眠状态,片长超过6小时;《吻》(Kiss,1963-1964)是一系列的短片,每个短片中演员接吻三分钟;《帝国大厦》(Empire,1964)长达8小时,以单一固定的镜位拍摄纽约帝国大厦在天黑到清晨8小时内的变化,再将底片一段段剪接起来。他制作的所有电影都在重复描绘一个图像,这些无休止重复的图像所描绘的事物都是我们曾经经历过的。

这些电影看似无趣,却能让我们回忆起自己曾经发生过的事和电影中的描绘的画面惊人地相似。我们的生活不就是如此么?!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重复已经出现的存在,或迟或早会出现的事,活着,消失,死去,生命是如此的相同又渺小。电影中这些重复的动作在我们的生活中时常发生,我们却从未意识到它的存在,如果你觉得安迪·沃霍尔的电影是无聊的重复,那么你觉得自己的人生也是彻头彻尾地无趣重复么?他以一种旁观者的身份洞察着我们的生活,再把我们的生活艺术化地表现给我们看。沃霍尔的电影放弃了形式与内容上的铺张,他的镜头以最简单的手法聚焦最简单的影像,以一种偏执的态度纪录人们的日常生活及周围的事物。我们通过他的镜头重新看待这个世界,一切变得比以往更清晰,平常的事物已不再平常,变得强烈而有张力,而这一切并不是重新编排的、被高度戏剧化的状态,也不是为了服务于其他什么目的,只是单纯的原质,是什么就是什么。

安迪·沃霍尔试图通过这种重复的艺术手法呈现一个现实的商业的大众的美国社会,从一个新的视角来诠释波普艺术。他毫无遮掩地说:“我想成为一台机器。”[4]他不仅让世界承认了他的复制艺术,也让全世界“复制”着他的复制,他的复制艺术深入到当代生活的方方面面。人类已经进入一个标准化的时代。拜电子传媒所赐,“复数性”成为生活的常规。大众传媒每天铺天盖地一遍又一遍地重复着同一条新闻,一个广告不间断地滚动播出,同时出现在各大媒体之上,争抢着占据量上的主导。实际上,安迪·沃霍尔艺术采用复制的方式所显现出来的那种单调、无聊和重复,恰恰传达出当代高度发达的商业文明社会中那种冷漠、空虚、疏离的感觉,折射着现代社会人们内在的感情。[5]

三、艺术名人与“名人艺术”

安迪·沃霍尔是思想型的人,比同时代的文化人对所处时代的认识高出一筹,并懂得如何把自己的思想通过艺术的语言表现出来。沃霍尔认为生活本身即有无穷的意蕴,值得深思和品鉴,强调弥合艺术和生活的鸿沟,让艺术贴近生活,不仅贴近生活的美,而且也贴近生活的真实和丑陋。

安迪·沃霍尔说过:“在未来,每个人都能出名15分钟。”之后他又说:“每个人都可能在15分钟内出名。”[6]他认为只要有媒体关注以及足够的曝光率,一切事物都可以出名。安迪·沃霍尔绘制过一系列的名人肖像作品,将全世界有影响力的名人的肖像如玛丽莲·梦露、迈克·杰克逊、伊丽莎白·泰勒、席尔维斯特·史泰龙等好莱坞明星以及艺术、科学和政治界的名人如蒙娜丽莎、爱因斯坦、毛泽东、英国女王等作为创作素材,透过丝网印刷技术和不断重复的方式创作,将名人的肖像转化成视觉商品,得到大众的瞩目,中产阶级纷纷向他订购,取得了很好的经济价值,一时间变成美国最赚钱的艺术家。沃霍尔的这一系列作品你可以把它们看作是绘画作品,也可以把它们看作广告,这一系列的形象因为沃霍尔的重新展现而得到更广泛的关注,但是这一系列形象本身就存在于美国民众的脑海里,你也可以认为沃霍尔是利用名人炒作自己,把这些家喻户晓的名人形象和自己联系起来,增加自己的知名度与关注度。这些作品无论是对沃霍尔本人还是画上的名人都起到了宣传作用,都受到了人们的高度关注并带来了经济利益,算是互利共赢。

安迪·沃霍尔是艺术名人,他预言在信息化时代和大众文化传播时代,通过“复制”而“出名”已经成为现实,但是“名人”如何运用“复制”来创造艺术(是真正的艺术而不是伪艺术),确实值得我们深思和研究。

消费主义时代,艺术家、明星、艺人的界限已经越来越模糊,我们每天都会在电视、网络、杂志、报纸等大众媒体上发现新的名人,他们为什么会出现在媒体上的原因也变得千变万化。我们以喜洋洋和灰太狼的动画形象为例,虽然很多媒体、商品和广告都借助它们的形象来宣传自己,它们的形象为烘托主题和吸引大众的目光特别是小朋友的注意起了重要作用。同时在很多情况下,它们的形象也借助这些媒介、商品来宣传和推广了自身,为它们本身的形象流行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再如明星代言产品,拍摄大量的广告来推广品牌并增加销售量,利用明星的知名度来吸引消费者是重要的营销手段,但是明星也利用商品的宣传来增加自己的曝光率,扩大自身的知名度,产品变成了明星传播的媒介。这也算是一种互利共赢的事。

沃霍尔的名人肖像画是最能代表其“名人艺术”的思想,它们吸收了日常商业传播的通俗手法,艺术作品成了庸俗化的传播的重要媒介。《玛丽莲·梦露》是这一系列作品中的代表作之一,在这里她有着热烈的嘴唇和一对魅惑的大眼睛,嘴唇的红色并没有和它下面的唇形完全符合,而眼睑上蓝色的眼影也似乎是漫不经心地印上去的。它们一排排的平列,给观者的是一种强烈的视觉冲击,在观者轻易识别了梦露头像的同时,疑问也便产生,观者会很自然地思考这么多的肖像有什么用意。在这幅作品中人们可以在这张深入人心的面庞上看到不同的层次,前面用艳丽颜色粉饰的脸以及后面用丝网印刷的脸,红色的嘴唇、蓝色的眼影和金色的头发也不完全符合它后面的图像,这一切都是别有用心的,它们暗示了人们带着“漂亮”的面具,为了名誉而伪装自己。这种带有独特的强制性色彩和复制的方式,“强制性”地令人们不得不关注,不能不思考。[7]

安迪·沃霍尔的作品就是要力图贴近生活的美、丑、真实。他置惯常的评价标准于不顾,目的就是要突破人们的审美习惯,颠覆黑格尔“艺术高于生活”的观念,让艺术回归到生活的本源,生活就是艺术,艺术等于生活,艺术的根本目的就是引导人们去思考生活。[8]他的“名人艺术”思想代表了优劣共存的艺术灵魂,包含着很多可能性的种子,可以在各种土壤中生长出异样的东西来。

如今的社会进入到信息时代,FACEBOOK、微博、博客等新兴媒体使我们每个人都可以成为新闻发布者,每个人都可以在网络上发布照片、消息、揭露真相,大家可以在网络上畅所欲言,安迪·沃霍尔的“未来每个人都可能在15分钟内出名”的预言终于变为现实。但是,当代的名人“艺术”有时候却让我们哭笑不得,只要你够暴露、够无耻、够不要脸、够没有道德,你就可以获得够多的点击率和转载率,这样传统的大众媒体也会来关注你炒作你,你在一夜之间“名利双收”,“可喜可贺”的同时我们不能不质疑,消费主义时代的道德底线到底在哪里?

在新媒体被正式呈现在大众面前的那一刻起,传统媒介的纯净性已经被消解了。安迪·沃霍尔的艺术形式,使艺术与生活之间的距离缩小了,“艺术来源于生活但高于生活”的理念已经越来越微弱,艺术与生活之间的鸿沟在消逝,艺术不再是生活的提炼,艺术生活化的趋势已经越来越明显。网络时代的到来和大众传媒的推波助澜,一个又一个的“快餐名人”进入人们的视线又消失在茫茫人海中,过眼即忘。艺术成为媒介,艺术利用媒介反过来传播自身,使艺术在当代越来越泛滥和庸俗化,这是艺术日常生活审美化所导致的必然的负面结果。这不仅是沃霍尔预言的现实化,也是研究他艺术思想的实践价值。

结 语

半个多世纪过去了,安迪·沃霍尔的艺术已经成了历史,但其“艺术的幽灵”至今仍然还在徘徊,人们仍然能够感受到它给美国乃至世界现代艺术所带来的影响。有学者把沃霍尔的艺术视为“潘多拉魔盒”[9],这个“魔盒”一经打开,形形色色的大众艺术、商业文化、广告、名人现象等等便接踵而至,不断地涌现,一波又一波地冲击着美国社会,影响着全世界,它让传统概念的艺术和艺术的传统观念都面临生存危机。

人们常常用波普艺术家、大众艺术家或商业艺术家来指称安迪·沃霍尔,这里面往往存有某些误解,由于“波普”源起大众化,便常常把“波普”文化、“波普”艺术与大众文化和大众艺术等同起来,视为一而二、二而一的东西。其实,大众文化是大众的文化,“波普”文化却是艺术精英借用大众文化的某些形式(例如艺术形式、设计形式)而赢得大众的喜欢,特别是受到青年大众的欢迎,在本质上它并没有改变其意识形态基础和“反文化”的立场,波普文化与大众文化有很大的本位差异,不容混淆。所以我们并不能简单地说安迪·沃霍尔的艺术就是波普艺术、大众艺术或商业艺术。达达主义的奠基人马塞尔·杜尚(Marcel Duchamp)曾经说过,未来的艺术家,他不一定是个画家,只需要用手指点一下,说那就是艺术,而且那将会成为艺术。至于作品如何出现,是在画布上或是别的介质之类的都不重要。我想这句话用在安迪·沃霍尔身上再合适不过了。

沃霍尔的艺术观仍持续影响后现代的艺术文化取向,虽然他曾自谦地称:“Idon’tthink my arthas any last in gvalue。(我不认为我的艺术具有任何价值。)”[4]但艺术价值不等于艺术价格,它往往超越拍卖行的叫卖,真正的价值在于能刺激和衍生出更多的艺术生命。

[1]Richard Serra.Andy Warhol[M].The MI TPress,1976:71.

[2]转引自李四达.数字媒体艺术史[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8:115.

[3]李四达.实验电影与新媒体艺术溯源[J].电影艺术,2008(2):130-134.

[4]ANDYWARHOL.Interview with Gene Swenson[J].Art News1963,P-2.

[5]孟景.论波普艺术家安迪·沃霍尔的摄影创作[J].新闻世界,2010(6):221-222.

[6]Jonathan E.Schroeder.The artist and the brand[J].European Journal of Marketing,Vol.39 Iss:11/12,pp.1291-1305,2005.

[7]吕彤.“艺术平民化”的两个案例——安迪·沃霍尔与约瑟夫·波伊斯作品解读[J].天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2):164-168.

[8]王美艳.论艺术媒介的嬗变对“艺术生活化”与“日常生活审美化”的影响[J].设计艺术研究,2012(4):1-3.

[9]易英.波普艺术:美国现代商业文化的旗帜[J].世界美术,1988(3):4-10.

猜你喜欢
沃霍尔波普安迪
成为安迪·沃霍尔
安迪·沃霍尔的个人艺术史“成为安迪·沃霍尔”
《波普系列之红》
Jay-Z的沃霍尔情怀
安迪·沃霍尔:从A开始,再回归
潮味波普
机器人安迪
看电影
手机不通
波普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