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微,尹牧
(1.山东工商学院外国语学院,山东烟台264005;2.烟台大学文经学院,山东烟台264005)
“山水的自然”与“人性的自然”
——夏目漱石文学创作的双重主题追求
纪微1,尹牧2
(1.山东工商学院外国语学院,山东烟台264005;2.烟台大学文经学院,山东烟台264005)
夏目漱石自幼受汉学教育,早期作品主要以追求“山水的自然”的汉诗为主。在与异质的英文学相遇之后,完全不同的思维方式和价值标准,使他确定了“自我本位”思想,开启了对“人性的自然”的自我探求之路。然而遵循“人性的自然”伦理必定会与社会的道德发生冲突,这种矛盾所产生的苦闷,使漱石在这一时期一方面通过小说来梳理物质社会的俗事达到对“人性的自然”的追求,另一方面又通过表现“山水的自然”的汉诗来净化自己的精神世界。当意识到日本的近代是不可能实现真正的“自我”时,“则天去私”成了他新的思想武器,这种自然、无私的本心态度最终使漱石达到了从“人性的自然”向“山水的自然”境界的回归与升华。
夏目漱石;山水的自然;人性的自然;自我本位;则天去私
“自然”是夏目漱石文学研究中的一个重要视点,也是探讨漱石精神结构发展的一个重要线索。对于“自然”的定义,漱石曾在明治二十六年(1893年)英文学谈话会上发表的演讲《英国诗人对天地山川的态度》中指出“自然”不仅是纯客观化的“山水的自然”,它还包括“人性的自然”,并把“人性的自然”称作“人的天性”,即“舍弃虚礼虚饰的先天禀性”。[1]而这种“自然”的观念奠定了漱石的初期作品,并在中后期作品中得以展开。对“山水的自然”与“人性的自然”的双重主题追求,成为反映漱石文艺思想的重要部分。本文试图通过对文学作品的分析,揭示夏目漱石文学创作中对“山水的自然”与“人性的自然”的双重主题追求的演变过程,以及由此体现出的漱石对人生、社会的思考与关注。
漱石少年时代所受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传统教育,使他抱有“欲以文立身”之志,从他青年时代创作的诗句可以看出对生活美学的追求,对“天文、地文、人文”的“自然之文”的认同。但以探求和反映人生艺术为主旨的英国文学却给他带来完全不同的思维方式和价值标准,这让他获得新的视角的同时也陷入了巨大的精神危机之中,开始了从“山水的自然”向“人性的自然”的嬗变过程。
(一)早期作品中对“非人情”即真实自我探求的自然流露
漱石自幼受儒家思想教育,对汉文学情有独钟,曾在《往事随想》(《思い出すことなど》)中提过自己小时候对山水画中表达的诗情画意怀有无限憧憬,而这种诗情画意和汉文学中的意境是相似的。这使得他的早期作品多以汉诗为主,其中以咏叹自然风景居多,从当时他取号为“枕云眠霞山房主人”便可以看出对山水自然的热爱之情。之后在《木屑录》中插入的汉诗大多也是客观叙景诗。
但是到了松山中学赴任之后其创作的汉诗,主观内容却明显增多,特别在被认为是“非人情”理论的实践之作——小说《草枕》中的汉诗尤为突出。“非人情”是漱石在《文学论》中提出的理论,即离却人情,表现本性,可以说同“舍弃虚礼虚饰的先天禀性”的含义是一致的。其中题名为《春兴》的一首汉诗就不单单是自然风景的描写,而是借自然风景来表现隐约的心境,是一首具有丰富象征性的杰作。另外题名为《菜花黄》的诗句也别具特色,其中“缥缈近天都迢遞凌尘乡”[2]37一句的创作意图在《草枕》中借主人公之口清晰地表达了出来:“我想写的诗不是鼓舞世间人情的诗,而是能放下俗念,暂时远离尘世的诗。”[3]与其说这是漱石表达对周边的厌恶及对自然风景的憧憬,倒不如说隐藏了在喧闹的世间对“非人情”即真实自我的探求意识。
(二)对“人性的自然”的自我探求之路
从这以后,漱石在作品中开始倾向将“自然”作为文学表现放置到人间虚无的时空中,以此来平衡对真实自我的探求。换句话说,从这个时期开始,漱石在文学创作中从“山水的自然”转向到“人性的自然”。为探求真实的自我、为表现“人性的自然”,只有通过描写周边各种人事的世界才能得以实现,为此自伦敦留学以来小说成了漱石主要的文学创作形式。在表现“人性的自然”的作品里,还需从《草枕》出发来指引我们寻找漱石的自我探求之路。
《草枕》中画家所谓的“非人情”之旅,就像是以写生为主的俳句一样,主要是对自然美的取材,但是画家对此并不满足,将在旅途中遇到的所有人也一并在“非人情”之中,他们之间就像没有通上“人情的电流”一样,总是保持着距离。山顶茶馆的婆婆、温泉旅店的老板、观海寺的和尚等等都是将人看做是自然的一部分。仅把自然当做对象,但是又不能完全避开人世,只有将人作为自然的一部分来客观对待,才能实现“非人情”的境界。并且,人在面对自然时,自然而然会抑制私欲、除却人情而使其自然化。更进一步说,人不单单是要与自然调和,而是要舍弃其本质的意志,即舍弃意识主体的自我性,直接与自然合为一体。也可以说,在这里自然不过是发挥人内在本性的契机。本作品议论的要点也不是“山水的自然”本身,而是人内在的本性——“人性的自然”,这同漱石在伦敦留学时确立的“自我本位”思想中对“自我”确立的追求是一致的,即挖掘真实的自我。如前面所述,漱石在这部作品中插入了很多汉诗,意在通过汉诗与小说交错的形式来表达对“自然”的追求,将“自我本位”的信念在小说中实践,但是又不能完全沉浸在恶俗的人世间,只有往返于自然和人世的分水岭,似乎才能得以平衡。
之后,在《虞美人草》中,从登山的自然场景开始,最后以藤尾受到“自然制裁”而与世长辞的形式结束。左右剧中人物命运的不是社会性的动力而是“自然”伦理。但是,在小说中“自然”并不是作为完美的绝对存在而贯穿始终。以地为生的宗近认为“大自然应该是人类的榜样”,而仰望天空的甲野却回答“人类才是大自然的榜样”。理由是:“在大自然翻译人类之前,人类先翻译了大自然,所以人类是大自然的榜样。觉得下急湍很痛快,是因为你内心的痛快感以第一义为本而活动,继而转移至大自然。”[4]这里的“第一义”可以看作是适用于“人性的自然”的自然界。进一步说,漱石在此明确了自己的立场,即“小说是雕刻自然,但是自然本身不能成为小说”。小说世界的展开必将遵循自然。漱石虽然站在“自然都是以第一义为本而活动”的立场上,但是同时又认为文学也需要通过人的手加以雕刻来创作第二自然,即“人性的自然”。《虞美人草》可以说就是在这种信念支配下完成的。
漱石从汉文学出发,却选择了更适应时代发展的英文学。在试图用文学解释不同阶段价值观冲突的过程中获得了“自我本位”思想,并通过“自我本位”思想找到一条寻找近代化自我的本土化道路。[5]但是,在明治那个动荡的年代,作为一名对现实高度关切的作家,不得不承受新旧交替时期发自内心深处的痛苦与挣扎,这种矛盾显示了漱石不可能只囿于自然“美”的追求,还表露在对人性“真”的探索。这使得这一时期对“人性的自然”与“山水的自然”的追求呈现出双重交织的状态。
(一)“自我本位”的“自然”伦理与社会道德的冲突
《虞美人草》以后的中期作品,都是以“人性的自然”为核心,以“自我本位”思想为基础进行构思。对于已经完全处于在“自我本位”思想支配下的漱石来说,自我主义不断渗透的结果就是不得不展开对人内在真实的追求。对此小说《从此以后》有着象征性的意义。在《从此以后》中被提起的中心问题是“人性的自然”同社会道德之间的冲突问题。换句话说,作品的核心是主人公代助对“人性的自然”的意志觉醒之后,不得不踏上与社会道德相冲突的道路。代助希求“人性的自然”欲夺朋友之妻的行为可以说不是主观意志的行为,仅是听任“人性的自然“的摆布,受生理本能支配所产生的行为。但是,遵循“人性的自然”的话必会与社会的道德发生冲突而伤害他人,必定陷入既忠实自己又会将自己毁灭的矛盾之中,在同三千代的关系面临最后的关头时,代助曾这样想:“他同三千代的关系完全是天意促成的,他只能这么想。众口铄金,他深知人世社会的凶险。违拗人世意愿的爱情,要遵照上天的旨意行事,当事者往往以死才能博取社会的承认。他俩之间果真会发生这样的悲剧吗?代助想到这里,不禁毛骨悚然起来。他又从反面想了想,假如同三千代永远分离又会怎样呢?那就只有违反上天的旨意,牺牲自己的理想,听从父亲和嫂嫂的规劝,选择结婚这条道路。”[6]
在这部作品中,如果说因遵循“人性的自然”的意志而受到社会的重压导致悲剧产生的话,那么最后留给我们的问题便是人究竟应该怎样做才能避免悲剧的发生呢?换句话说,漱石在这部作品中,以“自我本位”思想为内部指导进行情节展开,但是最终却面临这种思想要怎样进行才能正确指引前进的道路。这就需要必须重新确认这种思想所存在的问题。因此继《从此以后》的作品《门》依旧是以对“人性的自然”希求为主题,描写了对“人性的自然”希求结果便是被社会、被“他者”所抛弃的主人公宗助和阿米的生活。之后的《春分之后》《行人》《心》等作品也是遵循“人性的自然”伦理,彻底分析了“自我”和“他者”的关系。
(二)对“人性的自然”与“山水的自然”双重追求的交织状态
在作品《门》完稿两个月后,漱石经历了意想不到的宝贵体验,那就是“修缮寺大患”。经历了三十分钟濒临死亡体验的漱石,对人的生死这样认为:“自己若以自然的心境观察的话,这是最妥当的结果,其中不存在丝毫的喜悦与悲伤。”[7]24对于死亡的认识并不觉得不可思议只不过是自然状态的呈现。漱石也曾在随笔《往事随想》中追忆对
三十分钟死亡”的体验,并用“我心何所之归来觅命根”[2]75这样的诗句表达自己经历了九死一生,应该清晰地回顾所走过的人生之路,真切地认识自我的心境。这样,漱石在凝视自己内心的同时继续在作品中探讨“自我”与“他者”的问题。但是,在之后的小说中因为此事件而开始越来越倾向强调对真实自我的捕捉。同时,在《往事随想》中他又说到:“那时在病中的我很怀念自然”,“回到东京没多久,那些美不胜收的自然景观画又像孩时一样支配着我。”[7]61这样内心对自然的渴望促使漱石再次地回到了除却人事的汉诗世界。
汉诗创作方面,在认识到生命宝贵的同时也展开了对山水自然的追求。例如,明治四十五年(1912年)五月创作的一首“莫道风尘老当轩野趣新竹深莺乱啭清昼卧听春”[2]86的诗句含蓄地描写了怀带纯洁的感激之情建立尘世外新天地的心情。这一时期“人性的自然”在小说中进行,与此同时“山水的自然”也以“题自画”的形式在汉诗中实现。在被自然的美丽、宁静包围时人间的丑态也会被一时忘却,但是作为人又不能摆脱宿命的烦恼,又必须要回归世俗的人间,所以可以说漱石一方面通过小说来梳理物质社会的俗事,另一方面又通过汉诗来净化自己的精神世界。
另外,如前所述,小说《从此以后》中代助树立了新的自然主义道德,即以遵循“人性的自然”伦理作为道德的基准,并带着这种明确的认识踏上了违背人伦的道路。小说《门》中宗助虽然没有这种认识,却遵循“人性的自然”伦理受自己激情的驱使犯下了违背人伦的错误。然而《春分之后》中的须永虽然没有受这种力量的驱使,却用“我的脑子是为了抑制我的心而存在”[8]这样的告白来表明“脑子”的要求具有更强的“人性的自然”的特性,依然是遵循“人性的自然”伦理的作品。但是,“心”作为所谓欲望的源泉支配行为,“脑子”抑制“心”的话,最终就不会采取任何行动了。如果道德是衡量行为是非基准的话,不采取任何行动的人可以说已经处于道德的圈外了。主人公须永继《门》中的宗助之后去镰仓参禅,可以说显示了已经从道德的限制进入了宗教的观想。禅寺成为舞台可以说是漱石自身实际经验的活用,也成为漱石思想向“则天去私”靠近的一种表现。继而,在小说《使者》中主人公一郎的苦恼是被周围虚伪的人所围绕产生的孤独以及家人之间发生的纠葛,而唯一能让一郎内心得以安宁的场所便是美丽的自然——“山水的自然”。不和人接触的最适宜的对象就是人之外的大自然。在这里可以看出漱石从“人性的自然”逐步走向“山水的自然”,即一边实行“自我本位”的思想理论,一边开始向“则天去私”了悟。
当意识到日本的近代是不可能实现真正的“自我”时,“则天去私”成了他新的思想武器,即切断一切与“自然”相对的矫揉造作的私欲,选择内化的“自然”之本心,最终达到了从“人性的自然”向“山水的自然”境界的回归与升华。
小说《心》应该是这个转型期的重要作品。虽说在《心》中依旧以探求自我为中心,探讨“人性的自然”问题,但是最终却通过“自杀”的形式来完成人性的自我剖析,解决了“人性的自然”问题。小说主人公“先生”一直痛苦于因被叔父欺骗而产生了对他人的不信任,以及自己也使用卑劣的手段致使好友K自杀从而产生了罪恶感,最后只有否认自我存在,忏悔、赎罪才是唯一解决痛苦的出路。《心》可以说是描写对潜藏在内心深处罪恶的忏悔,以及祈祷通过赎罪来重生的作品。漱石意在表明从与他人对立、摩擦所产生的困境中拯救自我,并通过遗书这种方式,不依赖于他人,自己剖析自己的过去,以自杀这种本能行为来最终获得“自我本位”思想。而自杀是舍弃“自我”的行为,所以说漱石在获得“自我本位”思想的同时也宣告“自我本位”思想的解体。
在小说《心》完成不久以后,自传小说《道草》的诞生真正实现了“自我本位”思想的内外完结,可以说是漱石追求“人性的自然”的顶点作品。为什么说是顶点作品?先从自传来看,自传性作品一定是以事实为必要条件,将现实原封再现,以不进行理想化处理为主旨,即必须有遵循“自然”伦理的立场。从小说《道草》以时间为轴叙述关于漱石过去的事实来看,是持有遵循“自然”伦理的立场,同时作品中有意识性地频繁使用“自然”这一词语,意在强调虽然是自己的主观意图,也都必定要遵循“自然”伦理。如果遇到不能解释的东西也被当做自然的话,那么自然与超自然便无法区别,就出现了神。主人公健三“厌恶神这个词语,但是当时他的心里确实出现了神这个词语”[9]。从另一角度说这是漱石内心的反映,是“则天(=神=天意)去私”思想产生的征兆。虽然“则天去私”中“天”的概念,漱石本人并没有对此做出具体的阐释,后来学者们的诠释也是多样的。但是可以推断的是“则天”是把自己的意志交给一个更高的存在。主人公健三对自己的批评,正是漱石通过自我反省、自我否定来寻求对自我认识的突破。如果自我否定被认作将自我绝对化的话,必定会到达“无我”的境地,用黑格尔的否定之否定理论解释是“绝对精神”的自我运动,是通过它自身的辩证否定实现的,它不是原来事物的简单重复,而是在更高、更丰富的基础上的复归,是完成了自然发展过程的新事物。所以漱石所想到的“则天去私”理想也将成为“自然”伦理的必然产物。
漱石在小说中彻底获得“自我本位”思想,在汉诗创作方面也以“题自画”的形式追求“山水的自然”,同时也通过“无我是仙境”[2]106“住在自然乡”[2]95这样的诗句来表达获得“自我本位”思想的心境。后期的汉诗中也经常使用“天”这个词语,例如,“天然景物自然观”[2]159“曾见人间今见天”[2]147等诗句将对“则天去私”理想的追求,溢于言表。与后期汉诗同行创作的小说《明暗》也同样遵循“自然”伦理,这在最后的“星期四会”上已经言明。他认为只要人人遵循自我心中的天然性灵,铲除利己主义,人类的前途就会光明。从另一角度来说,他希望人类返朴归真,消除私念,人生与社会就会由“暗”到“明”。小说《明暗》便是基于这种愿望写成的。小说的主人公津田由雄是典型利欲熏心的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小说从他生病住院开始,到他和他周围一连串其他人物的冲突、纠葛,都无非是为了嫉妒、虚荣和个人的利害得失所进行一场无情的明争暗斗罢了。所有的这些阴暗世界里蠢动的人物,尽管他们的性格、命运不同,但都是私欲、私利角逐场上的高手,这一点是共通的。由于作者的逝世,作品只留下前半部的“暗”,而后半部的“明”究竟是何等天地,则无从得知了。[10]但是,与小说《明暗》的最后一节共同成为绝笔的汉诗却完全表现出因遵循“自然”理论所领悟到“则天去私”理想的最高境界。这首诗中无论是“碧水碧山何有我”[2]206还是“盖天盖地是无心”[2]206,都是表达被“我”“有心”所囚困的人对自我的否定,然而终结这种否定,回归到“无”的心境,便描绘出碧山碧水、茫茫天地了。也就是说,探求自我的结果是舍弃自我,选择“自然”(=天),即“则天去私”。
如以上所述,漱石从“自我本位”到“则天去私”的思想路线在小说和汉诗中,受“自然”伦理所支配,经历了“山水的自然”→“人性的自然”→“山水的自然”的过程。人作为自然和社会的一部分,人的理性和判断力比起受自然社会所支配的规律来说要小得多,或许人的理性有时不会被冲动和本能所支配,但是如果不与自然或社会相协调,必将会剥夺生存权利。对于人世间的一切东西,不要强求,要顺应事物发生发展的自然规律。要知足、知止、知常,以使心神平和、精神得到升华。这或许是漱石从获得“自我本位”到领悟“则天去私”的一个重要成因。
注:夏目漱石作品原文无特别注明之外,中文译文均由笔者试译。
[1]夏目漱石.漱石全集:第22卷[M].东京:岩波书店,1983:126.
[2]吉川幸次郎.漱石诗注[M].东京:岩波新书,1967.
[3]夏目漱石.漱石全集:第4卷[M].东京:岩波书店,1983:10.
[4]夏目漱石.虞美人草[M].茂吕美耶,译.北京:金城出版社,2011:73.
[5]纪微.夏目漱石文学中“自我本位”思想解读——以小说为视点[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3(7):92-93.
[6]夏目漱石.夏目漱石小说选[M].陈德文,译.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10:360.
[7]夏目漱石.漱石全集:第17卷[M].东京:岩波书店,1983.
[8]夏目漱石.漱石全集:第9卷[M].东京:岩波书店,1983:169.
[9]夏目漱石.漱石全集:第13卷[M].东京:岩波书店,1983:108.
[10]夏目漱石.明暗[M].于雷,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7:431.
责任编校 边之
I106.4
A
2095-0683(2015)04-0095-04
2015-06-05
纪微(1979-),女,河北承德人,山东工商学院外国语学院讲师,硕士;尹牧(1977-),男,江苏泰州人,烟台大学文经学院讲师,硕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