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大学生在华支教的文化适应策略:调查与分析

2015-03-27 12:48陈天成
关键词:住家支教休克

陈天成

(东南大学 外国语学院,江苏 南京 211189)

一、引 言

随着中国进一步的对外开放,越来越多的外国人来到了中国。就像中国人到外国去会遭遇“文化休克”问题,外国人到中国来同样会遭遇同样的问题。目前,跨文化交际方向的研究者对发生在外出交流的中国学生中间的文化休克现象已经开展了较为系统的研究(如杨希燕,刘佳汇,2005)[1],却很少有学者开展实证性研究,将外国人尤其是外国学生来华所可能面临的文化休克现象以及他们采取的相应适应策略作为研究的主题。鉴于此,笔者将聚焦来华进行短期支教的美国大学生,利用与他们共同生活、共同工作的难得机会,通过观察、访谈、问卷调查等形式来了解他们所体验到的文化休克,特别是他们面对文化休克时采取的适应策略。本研究一方面可以对负责接待的单位或者团体提出一些可行的建议,另一方面可以对外国来访者的前期培训和指导提供一些有益的建议,从而更好地帮助来华外国学生尽快适应中国生活,投入学习工作当中,避免文化休克所带来的尴尬与不适以及可能因此而对中国形成的不良印象。

二、文化休克及相关研究

文化休克(cultural shock)是美国人类学家奥博格(Kalvero Oberg)在1958年提出来的,作为一种比喻说法,该概念指的是一个人由于处于一种社会性隔离而产生焦虑、抑郁的心理状态。这种心理状态的产生常常是由于突然处于异域文化生活环境或者是在长期脱离原有的文化生活环境,后来又回到自己原有文化生活环境。本文关注是前者,具体指一批美国大学生来到中国后由于不熟悉中国社会文化环境而带来的心理反应。

一般而言,当一个人从一地来到另一地,自己原先熟悉的一套符号系统、风俗习惯、行为模式、社会关系、价值观念等被新的方式或观念所替代,心理上自然会产生迷失、疑惑、焦虑、甚至恐惧的感觉。据奥博格的研究,文化休克往往有6个方面的表现:

1)由于不断进行必要的心理调整而引起的疲惫;

2)由于失去朋友、地位、职业和财产而引起的失落感;

3)不能接受属于新文化的成员或者(以及)被这些成员拒之于门外;

4)在角色、对于角色的期望、价值观念、感情和自我认同方面感受到的混乱;

5)在觉察到文化差异后感到的惊奇、焦虑,甚至厌恶和气愤;

6)由于不能应对新环境而产生无能为力的感觉[2]。

目前,国内外学者对文化休克问题的探讨主要是从心理学、社会学等学科角度进行的(如Ward&Kennedy,1992[4];Ward,Bochner,&Fum⁃ham[5],2001)。另外,研究者的研究对象往往是本国出国留学的学生。近年来,一些研究者也开始关注来华留学生的文化适应问题。例如,雷龙云、甘怡群(2012)运用社会文化适应量表对来自47个国家的96名来华留学生进行了调查,并对其中的17个留学生进行深度访谈,发现中国的生活节奏、生活环境、生活方式等日常问题,诸如公共厕所的使用、排队、饮食等,均会对来华留学生造成心理问题。[3]李秀妍(2010)运用社会文化适应量表和Zung W.W.K的自评抑郁量表从社会文化适应和心理适应两方面对在北京留学时间不同的100多名韩国学生作了跨文化适应的调查和研宄。[6]陈玳玮、于馨(2010)采用移民适应量表(EVI)和SCL-90量表对98名留学生进行了调查,表明学生的生源地与中国两者之间的差距对其心理健康问题的影响显著。[7]胡芳、崔立中、高丽 (2007)采用症状自评量表对53名来华留学生进行了心理症状的测量,结果表明,留学生的强迫、恐怖、偏执、精神病性因子分均显著高于中国青年常模,其各种身心不良反应的评分也均高于中国大学生。[10]杜欣(2015)则选取了12名云南大学留学生院来华留学生作为调查对象,通过问卷、访谈等形式,得出性别、年龄、汉语水平、专业、留学时间和跨文化经历等变量均对短期来华美国留学生的文化适应过程有所影响。[9]

总体来看,国内的一些研究主要是关注印象国外留学生文化休克的影响因素,很少涉及来华大学生是如何通过自身的努力去克服困难和挑战的。从方法论角度看,一些研究(如郑奕,2006)从心理适应和文化适应角度来探究来华留学生的文化休克情况,但其使用电视剧题材和内容(《北京人在纽约》)进行分析,采用的案例往往具有片面性和夸张性,获得的结果未必能真实反映相关留学生的适应情况。[8]朱苏静(2013)则是对产生文化休克的原因进行了经验性总结,并据此提出了建议,缺少系统性的调查和数据的支撑。[2]此外,很少有研究者亲自深入到当事人中去了解来华留学生是如何去适应和调整自己以克服文化休克的,因而无法提供第一手的真实数据。本研究希望能在上述方面有所补充和突破。

三、研究设计

(一)研究问题

本研究主要关注美国大学生来华进行短期支教的过程中所遇到的文化休克现象及他们采取的适应策略,希望能对作为接待方的中国地方政府以及学校的接待准备以及支教活动筹办组织提供参考建议。具体而言,本研究要回答的问题包括下列三个方面:

1)美国大学生来华进行短期支教面临的最大挑战是什么?

2)美国大学生在面对上述挑战时是如何调整和适应的?

3)美国大学生采取的适应策略有何启示?

(二)研究参与者

本次研究,笔者有机会亲身参与到美国大学生来华短期支教活动中,全方位感受外国大学生在短期中国支教过程中所面临的种种挑战以及他们为克服文化休克所做出的努力。

此次美国大学生来华短期支教活动的承担与组织方为“学业中国”项目。“学业中国”(Learning Enterprises China,简称LE China)是立足于南京大学的志愿者服务项目。项目始于2001年,除2003由于“SARS”被迫暂停外,至今已成功举办了13次支教活动,足迹遍布安徽、江西等省份经济欠发达的农村地区。每年暑假来自哈佛大学、斯坦福大学等美国著名高校的国际志愿者前往中国,携手南京大学的志愿者一起前往落后农村地区,进行为期一个月的快乐英语义务教学。项目致力于以中外志愿者合作教学的形式,通过精心设计的快乐英语课堂,对农村留守儿童提供快乐英语义务教学,以英语语言能力培养为核心,逐渐转向以英语为平台,为学生带去关于想象、创造、文化的多视角教育。“学业中国”项目首创中外志愿者合作的形式,来自南京大学的志愿者与来自世界知名学府的国际志愿者携手,让世界了解中国,让中国农村的学生有机会走向世界。

本次支教活动的18名美国志愿者分别来自斯坦福大学、加州伯克利大学、布朗大学、威斯康辛大学麦迪逊分校、马里兰大学等美国一流高校。他们来自计算机,经济,金融,国际关系,英语,护理等不同的专业,为一年级大学生,平均年龄大约在20岁,6名男生,12名女生。

(三)测试工具

本次研究分为前测与后测,以此对比美国来华支教学生初到中国和在中国生活一个月之后的各方面的变化。前测问卷主要涵盖了基本信息,参加支教项目的原因、目的与期望、来华前对中国的了解以及语言的掌握情况。后测问卷包含了对前测问卷的回顾以及对此次支教经历的收获与体会的调查。前测和后测问卷基于香港中文大学Jane Jackson教授设计的短期留学测试问卷,笔者结合本研究目的删除了一些不太相关的条目。

前测

按计划,所有美国学生在七月五日抵达上海,笔者于当天前往上海接站。七月六日,在从上海前往南京的火车上,笔者将问卷分发给总计18名美国留学生。此时他们刚刚来到中国,与中国人及周围环境尚未开始接触,正适合做前测,可以保证调查结果接近真实情况。

后测

本次支教活动为期一个月,分为三个支教点。笔者在最后一周将后测问卷打印,委托另外两个支教点的同学分发到每一个同学手上,待完成后统一回收,回收率为100%。

(四)访谈

除了问卷调查以外,笔者还使用了访谈的形式,作为对调查问卷做一个补充,以此进一步了解美国学生的所思所想。访谈问题如下:

1)来中国之前最期待的是什么?

2)来中国之前最担心的是什么?

3)来到中国之后遇到的最难适应的是什么?

4)你是怎么排解你所遇到的困难?

5)你觉得怎样可以帮助以后来华支教的外国同学?

访谈并没有采取集中访谈的模式,而是渗透在四个星期中,在课间、备课休息时,饭后等零碎时间进行。对于不在支教点的其余美国学生,笔者利用周末时间,与他们进行交流,达到了访谈的目的。

四、结果与分析

(一)主要挑战

通过对前测以及后测问卷中关于来华遇到的最有挑战的方面(“What do you expect to be the most challenging aspects of your visiting ex⁃perience?”和“What were the most challenging as⁃pects of your experience?”)的分析,笔者发现,文化差异(83%)、生活条件(78%)以及语言问题(67%)在这些来华支教大学生中看来是最大的三个挑战。

1.文化差异

这里文化冲突主要体现在交往习惯、教学方式等方面。当住在主人家里的时候,主人家庭都十分热情,会邀请他们参加家宴,但另一方面他们也会把亲戚朋友邀请来看看家里接待的外国人。这种心态在我们看来是可以理解的,但被“参观”的美国学生却感到十分尴尬。毕竟在跨文化交流日益频繁的现在,外国人在中国并不是一个神秘的群体,不论是网络、电视还是其他媒体都常见外国人的身影,因此“过度好客”有时的确给外国志愿者带来了一些不适。又如,有时一些亲戚所持有的略带偏见的言论也会引发一些误解。与笔者一起支教的另一位志愿者的住家有一位观念相对保守的亲戚,他时常会对美国志愿者提出一些比较尖锐的问题,诸如是否认为支教是一种文化侵略等等。另一位南通志愿者的住家是一位乡干部,他将志愿者带到饭局,并强迫美国志愿者说中文,当志愿者表示不会说时他便用中文嘲笑了一番。教学方式上,起先美国志愿者对上课时间表达了不理解。每天7:30至11:00三个半小时的课程显得有些过于紧张,他们担心学生并不能在如此长的时间内保持注意力,同时,每个班超过35名学生的规模也令他们大为惊讶。

2.生活条件

生活条件的差异带来的困扰仅次于文化差异,主要体现在住宿情况和饮食情况。

关于住宿方面的担忧主要分为两个方面,一是住宿条件简陋,二是对住宿情况的未知性。住宿条件由于校方选择的接待家庭条件不同,志愿者随机分到的住家生活条件就存在了差异。有的家庭空调等电器齐全,有的则相对简陋。这样的分配结果导致了内部的一些抱怨声音。除此以外,林梓支教点由于后期搬至教工宿舍,所有志愿者住起了平房,没有空调,共用盥洗室厕所等设施,也让美国志愿者大呼痛苦。此次支教活动,按计划为住家接待模式。每个地方家庭接待一个中方志愿者和一个美方志愿者。但实际情况并非如此。南通两个支教点有的住家提供了一个未装修的毛坯商品房,有的则腾出工厂宿舍(6个志愿者同住一间),还有的则是过程当中从住家转移至教工宿舍(林梓支教点)。这一系列不够完善的住宿安排给身处异地的美国志愿者带了心理上的不安和担心。

饮食方面,美国学生整体能够适应,这得益于饮食行业的全球化发展,不论在地球的哪个地方都能品尝到不同国家的美食。不过,中餐有时过于油腻或者口味偏咸,让美国学生不能适应。另外,他们也表示了对食物卫生的担忧。林梓志愿者的中饭被安排在小学旁边的中学食堂,请专门的师傅负责烧饭。每顿午饭师傅都精心准备,但是食堂的卫生并不乐观。他们尽管已经可以感受到校方的认真准备,但觉得还是有可以进一步完善的地方。

3.语言问题

毫无疑问,对于绝大多数美国学生而言,语言问题是他们所面临的又一重大挑战。与中国基础教育普遍推行英语课程不同,在美国学习中文只能是出于兴趣而进行的自主学习。选择来中国支教的外国学生对中国文化抱有相当的兴趣,绝大部分在来华前也有一定量的中文学习背景。不过具体的掌握情况层次不齐,最好的可以用中文进行日常会话,差一点的则只停留在“你好”“我是”等简单句型的使用。因此,当他们来到中国时,最担心的就是语言不通所带来的各种问题。由于此次支教活动小组分配的特殊性,每一个美国同学都分配有一个来自中国的住宿伙伴,共同生活。同时,在教学活动中也是一中一美组成教学小组进行备课、教学等课堂活动。饶是如此,在整个支教过程中,语言问题的确带来了一些问题,例如时间的确认、如何分摊的伙食费、与住家的沟通。

(二)调整与适应

针对以上所遇到的各种情况,笔者调查采访了参加本次支教的美国大学生,发现他们采取的应对和处理的办法主要包括调整心态、主动沟通、积极改变和欣赏不同四个方面。

1.调整心态

通过访谈,笔者发现,大部分美国同伴都具备相对出色的调节能力,在第一周之后渐渐适应了支教点的生活。他们认为帮助他们适应下来的最重要的一种方法就是调整心态。以林梓小学为例。在第二周结束后,学校方面安排从住家搬出,中美所有志愿者集中在教师宿舍住宿。但相比于之前住家提供的优越的居住条件(热水器、洗衣机、空调、双人床等等),教师宿舍的条件就要简陋了许多。教师宿舍是一个坐落在小学校园内的四合院,房屋破旧潮湿。没有空调,有一个公共厕所,一个公用淋浴房。这时候来自加州伯克利大学的Kevin站了出来。他出生在危地马拉,小时候也体验过类似的生活。他一个房间一个房间去关心同伴的状况,并将如何在这种情况下生存的心态与他们分享。他建议大家更多的去想住在四合院里大家一起生活的乐趣,想想支教活动本身的意义。渐渐地,大家的情绪平静了下来,而之后的两个星期也都愉快得度过了。

由此可见,在遇到问题的时候,需要有一个声音去引导大家,让大家从一个消极的、负面的情绪当中走出来。主动调整心态,是美国来华留学生面对困难的时候所应采取的首要措施。

2.主动沟通

同样以林梓支教点的一个案例为例。在集体搬进教师宿舍之前,志愿者按照一个美方学生和一个中方学生的组合分住在六户住家。在住家的两个星期中,不论是中方还是美方志愿者都与住家关系十分融洽。住家有时会邀请志愿者参与家宴,而志愿者也主动承担一些家务。每天美方志愿者会与住家孩子用英语进行会话,帮助提高口语水平,中方志愿者则为他们的暑假作业提供帮助。但是出于某些原因,校方希望把志愿者进行集中,直接作出了搬迁的决定。当得知此情况之后,所有的美方都很愤怒。这与他们在美国习惯的公平、民主以及知情权等等严重不符合。他们向校方7表示抗议。但校方态度强硬,没有给任何回旋的余地。这一事件险些让美方志愿者选择“罢工”。

从这一次突发状况可以看出,沟通在接待美国志愿者的过程中可以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整体来看,美国学生是可以接受各种安排的,但他们对安排制定的过程十分看重。这与中国普遍的行事习惯不同。当一个决定出来后,美国学生首先会想这是否公平以及我是否有参与决定的权利。在这样一个背景下,沟通是填补这一理念鸿沟的最好方法。

3.积极改变

积极改变是在调整心态和主动沟通之后最直接的实质性适应行为。这一过程贯穿于整个支教过程中。例如,当意识到蚊子成灾的现状将持续整个支教活动的时候,美国志愿者便不再抱怨,而是去超市购买了花露水、电蚊拍、蚊香等一系列防蚊驱蚊用品。甚至关于蚊子的英语发音成了志愿者之间的一个调侃的话题。关于上课问题,志愿者同样在上课时间、课间休息、上课内容等方面进行重新的设计,通过更多的游戏和互动来保持学生的积极性和注意力。最令人感动的是,当志愿者被安排到了简陋的教工宿舍之后,尽管内心很委屈,但美方志愿者还是表现出了充分的礼貌和风度,并且委托中方志愿者向校方表达理解和感激之情,感谢校方为了接待他们所做出的付出,并表示他们可以克服困难。

积极改变是一个看起来水到渠成的过程,然而真正做到它并不容易。当心态失衡、沟通失败的时候,很难做到积极地改变。不同于被动的接受,积极改变给美国学生在华生活带来的是更多的建设性的内在的变化,这有助于他们保持健康的身心,更容易在中国生活。

4.欣赏不同

在逐步适应在华生活之后,有一些美国学生表现出了更多的智慧。他们能够跳脱出自身情况,以一个欣赏的眼光去面对不同。来自美国大学的Egbert就是如此。同Kevin一样,他也是一名拉丁裔。他熟练掌握英语和西班牙语,此外还可以用法语、中文和葡萄牙语进行简单的交流,是一位“语言专家”。多门语言的学习经历外加在台湾交流的背景使得他也很快适应了支教的生活。他喜欢从语言当中欣赏另一个文化。每当遇到新的词汇,他都会记下来,不断复习。

不论是Kevin还是Egbert,哪怕对汉语掌握的水平天差地别,但跨文化的经历都使得他们学会观察别的文化,发现不同,尊重不同,欣赏不同。

五、研究启示

为了更好地帮助以后来华进行支教活动的美国学生或者团体,结合此次“学业中国”支教活动,笔者从活动接待单位、组织者以及美国志愿者自身三个角度切入,提出一些建议。

(一)接待单位

回想此次“学业中国”活动,笔者认为中方接待的单位在整个过程当中的确存在一些问题。

诚然,作为一个乡村小学接待一个外国团队确实很有挑战,不过在一些细节上还是可以优化的。一方面,应对住家进行培训。跨文化交流是一个相互的活动,作为活动的另一边,住家也需要具有一些与外国人交往的知识,包括简单的英语会话、美国人的性格特点、生活习惯等等。这些信息网上都可以获得,接待单位可以运用这些资源进行组织学习。另一方面接待单位的负责人应当有合约意识。既然合同中按照住家来分配住宿就应当贯彻到底。若中途改变,也应遵循美方意见,而不能直接武断地做出决定。这与美国学生的价值观相左,对帮助美国学生更好地了解中国社会与文化有负面作用。

(二)活动组织者

跨国支教的组织是所有支教活动的发起者。它负责宣传、选拔、安排行程、带队抵达、生活跟踪等所有细节,直到确保每一个志愿者安全返回。毫无疑问,活动组织者承担了巨大的责任。从此次“学业中国”的支教活动来看,经过12次成功的摸索与组织,它已经具备了相当成熟的一套体系。

不过,在对美国学生的访谈和问卷的整理过程中,我们也发现,即便如此,本期“学业中国”的一些安排依然存在一些不足。“学业中国”不论是中方还是美方均由参加上一届支教活动的学生作为领队,分别负责美方和中方的全部事宜。但在活动过程中,由于其学生的特殊身份(有时不能使其他支教学生信服),使得在一些通知的传递以及活动计划的安排上出现了通知不及时、计划执行力低下等情况。由于分为三个支教点,负责同学分身乏术,绝大部分时间只能靠每个支教点自行管理,而这就纯粹依赖每个支教点小组长的能力了。当小组长能力不足时,整个支教点的教学情况、生活管理等等都出现了一些问题。

在访谈与问卷中,美国同学均表示希望以后的“学业中国”项目可以有正式老师带队,而不是学生带队。笔者也深以为然。尽管支教的同学都是大学生,均已成年,但正式的老师则更加有经验,在面对特殊情况的时候可以作出更好的应对。另外,老师职业本身所带有权威感更利于行动的组织和任务的分配。

此外,建议带队者在美国学生来华前可以做一个比较专业、全面的情况介绍,并将内容以邮件形式发给参与者。将来华后可能遇到的各种问题,诸如前文所谈的蚊虫、气温、饮食等多方面细节一一列出,使得志愿者在来华前就可以做好心理准备。同时应给出具体的行程规划表,让美国学生对于时间规划有一个预先的概念,这有利于对活动产生安全感。

(三)美国志愿者

参加“学业中国”的美国大学生志愿者首先都有一个共同的优点,即他们每个人都来自优秀的大学,每个人都具备优秀的整体素质,都具有很强的公益心。这是他们能够快速适应中国生活的基础。

然而,Kevin等同学的经历告诉我们,事先的跨文化交际经历会很好地帮助短期来华的美国学生完成适应过程。跨文化交际经历的背后,是一颗开放的、乐于接受的内心。同时,美国同学应当做好准备功课,来华前对中国进行一些具体的了解,仅仅是停留在政府之间的宣传并不能对来华生活的适应有所帮助。再者,当来到中国之后,美国同学之间要保持沟通与分享,有经验的同学应当主动起带头作用,分享自己的经历,传播正能量,帮助同伴共同克服困难。如果在群体内部就出现了小团体甚至分裂的现象就会给所有人带来麻烦。一旦身处异国,就得将种族、肤色、阶级等等问题置于脑后,大家共同面对凝聚在一起才是最好的选择。最后,来华美国学生需要充分信任自己的中国同伴,他们可以提供最直接的帮助,同时也是想家、抑郁时候最好的倾诉对象。

六、结 语

美国大学生来华支教愈发成为潮流。利用此次“学业中国”项目,笔者考察其中优点与不足,分析短期来华美国学生面对的文化休克情况以及解决办法。从中方接待单位、美方组织者和美国支教大学生三个方面提出可行的建议,帮助美国学生更好地适应中国支教活动。

笔者发现,克服文化休克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它需要多方面的共同努力。积极的心态为克服文化休克做好了心理准备;有效的沟通为解决文化冲突提供了桥梁;主动的改变则是战胜文化休克最关键的一步。不论是中方还是美方都应该秉承开放的心态,不忘支教的目的,共同合作完成短期支教项目。

当然,笔者此次调查对象均为美国大学生,其自身具有一定的独特性,并不能代表其余来华支教的美国群体。尽管只是一个初步的探索,笔者还是希望本次研究可以吸引更多的人来关注这一话题。

[1]杨希燕,刘佳汇.留学生在跨文化交际中文化休克的原因及对策[J].长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3):106-108.

[2]朱苏静.来华留学生在跨文化交际中的“文化休克”和“文化适应”[J].教育教学论坛,2013(1):4-5.

[3]雷龙云,甘怡群.来华留学生的跨文化适应状况调查[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12(10):729.

[4]Ward C.&Kennedy A.Locus of control,mood distur⁃bance and social difficulty during cross-cultural transi⁃tions[J].InternationalJournalofInterculturalRelations,1992,16(3):175-194.

[5]Ward C.,Bochner S.&Fumham A.The Psychology of Culture Shock(2nded)[M].Philadelphia:Routledge,2001.

[6]李秀研.在京韩国留学生的跨文化适应研宄[D].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10.

[7]陈玳玮,于馨.在华留学生跨文化适应对心理健康的影响[J].信息系统工程,2010(6):115-116.

[8]郑奕.文化休克与心理成长[J].湖北教育学院学报,2006(7):92-93.

[9]杜欣.短期来华美国留学生跨文化适应状况调查研究[D].昆明:云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5.

[10]胡芳,崔立中,高丽.在华留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J].临床心身疾病杂志,2007(1):40-41.

猜你喜欢
住家支教休克
车祸创伤致失血性休克的急救干预措施分析
重视首因效应,引导支教初见
重视首因效应,引导支教初见
寻得山阳好住家
我在印尼的支教之旅
一路忐忑
粮储扶贫 支教圆梦
我的泰国支教之旅
住寄宿家庭,遇事不妨有话直说(相关链接)
55例异位妊娠破裂休克的急救护理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