识得滇南琼玉美五色成窑画作开
——略论云南建水紫陶

2015-03-27 12:48陈旸陈艳丽
关键词:紫陶建水文化

陈旸,陈艳丽

(1.云南艺术学院美术学院,云南昆明650500;2.淮北师范大学音乐学院,安徽淮北235000)

识得滇南琼玉美五色成窑画作开
——略论云南建水紫陶

陈旸1,陈艳丽2

(1.云南艺术学院美术学院,云南昆明650500;2.淮北师范大学音乐学院,安徽淮北235000)

云南建水紫陶以集传统书画艺术与雕刻填泥、无釉磨光等工艺于一体而独具特殊的文化魅力。本文立足美术学基本理论,通过对建水紫陶的实地调查,借助文献学等研究方法,着重从建水紫陶的发展历程、独特的制作流程、典型的工艺特征等展开系统梳理,进而从自然因素、人文因素、政治因素、文化交流等方面深入发掘其文化成因,旨在抽绎其发展衍化规律、艺术美学特征以及之于当代工艺美术创作的启迪与借鉴意义。

建水紫陶;工艺流程;艺术特征;文化成因

一、建水紫陶发生发展与历史衍化

建水紫陶作为民间陶制品,为云南特有。建水紫陶始发于云南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建水县碗窑村。因其制陶胎土是用富含氧化铁呈色元素的红褐色陶土为主,所以在烧制成品后,器物色泽沉着、深紫,像肝色,所以称其紫陶。建水烧制陶瓷的历史悠久,距今约3500多年前的新石器时期这里就已出现原始制陶业,佐证为经考古专家鉴定的1988年从建水燕子洞古人穴居遗址中出土陶片、陶饰、陶坠等陶制品。另1982年云南省文物部门协同故宫博物院、北京市文物考古工作队等文物工作者对以陶瓷源地碗窑村为中心的地区展开普查式考察,在文化堆积层中分别发现元代早期至明清两代的青釉瓷和青花瓷残片。[1]加之大量的如盆、瓮、缸等小型无釉厚壁等粗陶器残片在建水县碗窑村古窑遗址被发掘,亦能作为建水制陶工艺有悠久历史的佐证。建水紫陶发展约略经过几个主要阶段:粗陶形成出现期、粗陶向紫陶转变时期、紫陶工艺的现代继承等发展时期。

(一)粗陶的出现

“宋有青瓷、元有青花、明有粗陶、清有紫陶”说明建水紫陶产生于明末清初,元青花之后。明前青瓷、青花为建水制陶主流,到明中晚期被粗陶替代。明末清初建水青花、青瓷的退出,粗陶的出现都与景德镇瓷器涌入云南和当时频繁的战乱、朝代更替密不可分。景德镇瓷器无论在工艺、造型、质量和价值上都优于建水青花、青瓷,战乱造成的经济萧条、交通阻塞,使得建水瓷器日渐衰微。瓷器衰微后,当地工匠为生计在明代民用粗陶的基础上,以烧制成本低廉的粗陶制品成为主业。

(二)粗陶转变为紫陶

清末,民间匠师创制紫陶工艺。鸦片战争后碗窑村人于铜烟斗基础上制成陶制烟斗,在铜炊锅和“洋人”咖啡壶基础上创制紫陶汽锅,再辅以文人雅士所需的诗词绘画,成就了紫陶特有的艺术形态和特征。民国以来,大批文人书画家加入创作队伍,书画艺术和雕刻填泥工艺融合,建水紫陶艺术特色定格,以“质如铁、色如铜、声如磬、明如镜、洁如玉”而渐受世人喜爱。陶质烟斗、紫陶汽锅成为该时期建水粗陶向紫陶转变的标志性产品。

(三)紫陶工艺的继承和发展

19世纪末,紫陶加工多为家庭作坊,当地有八家的产品做得较好被称为“八家斗”。更有工匠王定一创“断简残贴”、丁吉三创“淡艳”装饰法。1927年昆明“勤业展览会”一等奖获得者向逢春通过作品使紫陶影响力到达国外。建水紫陶与宜兴陶、荣昌陶、钦州陶被称为中国“四大名陶”,曾被周总理作为礼物馈赠外国友人。

2006年,碗窑村入选云南省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并获州级紫陶生态文化村称号。2008年,建水紫陶制作工艺被国务院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10年,建水紫陶研究会成立,同年,建水被命名为“中国名陶之乡”。

如今,国内外喜爱、收藏建水紫陶的人越来越多。据统计,现在每年约有300万游客前来观摩制陶工艺、购买收藏紫陶产品。在建水紫陶行业发展迅猛的背景下,紫陶研究会与当地高等院校联合举办专业培训班,紫陶制作工艺标准、紫陶从业人员资质技术标准先后制定,为培养制陶人才、推行标准生产、助长制陶产业奠定良好平台。从事紫陶制作的作坊或企业由此前的少数几家剧增到300多家,紫陶年产值现已接近3亿元。根据规划,到2020年,紫陶年产值将达到20亿元人民币。

二、建水紫陶的制作流程

建水紫陶制作工艺流程较为复杂,包括取料、风干、碎土、筛砂、配料、漂浆、醒泥、踩泥、揉泥、拉坯、修型、书画、雕刻、填泥、刮修、晾干、装钵、入窑、焙烧、研磨、抛光等工序,概括起来可归纳为六大步骤:漂浆制泥、手工拉坯、湿坯装饰、雕刻填泥、土窑烧制、无釉磨光,现择其要者列述如下。

(一)漂浆制泥

漂浆制泥是建水紫陶制作的首要环节,五彩山座落在建水县碗窑村西不远处,红、黄、褐、青、白五色泥土分布在山上,因其色彩丰富、造物天然、土质细腻呈胶泥状,是制作紫陶的极好原材料,所以当地工匠们将上好的五色陶土分类采集、自然风干,用石磨将风干泥土打碎,再筛成极其细腻的泥料,然后将筛过的泥粉按一定比例配合,入水浸泡、搅拌、漂洗、滤浆、澄泥,剔净砂粒,祛除暴性,当然少不了醒泥和揉泥这些制陶的传统细节,最后炼成腻如膏脂的各色陶泥。其纯净柔腻的质地足以保证紫陶烧成后经打磨抛光,能呈现出皎如琼玉的晶润光泽。

(二)手工拉坯和湿坯装饰

手工拉坯,由于建水陶泥过于细腻,若是和其他陶一样采取注浆塑型则容易产生气泡和断裂,塑型只能靠人工来完成,造就了建水紫陶独有的手工塑型和拉坯。拉坯既要注意造型又要顾及收缩比,据说拉坯诀窍常记忆于心,密不外传甚至有的家族传男不传女或传单不传双。

湿坯装饰,亦称湿坯绘制,是刻坯填泥的前一步骤,是将坯体阴干到一定程度,去除成形陶坯多余和不整齐之处后,在坯体处于合适的湿度下只需单色进行的绘制过程。

(三)雕刻填泥

刻坯填泥是建水紫陶独创的特色工艺。手工拉坯制成泥胎,晾至半干后,书画家以坯为纸,挥洒笔墨,或书,有篆、隶、行、草、楷诸体;或画,有泼墨大写、工笔细写、兼工带写诸法;或诗文、图案、书法、绘画、印款多位一体。其用笔流畅、造型生动、布局得当。墨稿完成后,即进入图案绘制后的刻坯工序。艺人们用铁制空心勾刀加足刀(所谓足刀,即用伞骨敲扁,磨出锋利的刃尖,根据书画墨稿的运笔取势,沿墨痕刻边、剔地,受坯体湿度的特殊限制,要求在整个刻剔过程中,刀尖不能抬离坯体。熟练的刻工运刀如游龙翔凤之足在坯体上舞之蹈之,故有‘足刀’之称。)依样将墨迹精心雕出。勾刀激情澎湃、圆劲爽利,足刀细腻婉转、纤毫毕现。在紫胎基上,以本地所产乳白、灰绿、橙黄、浅绛等各色陶土做成的陶泥嵌彩,图地分明且不失色调柔和雅致。建水紫陶陶胎除以紫胎浅花为主外,亦有作红地浅花、黑地浅花、浅地彩画创意创新者。

(四)紫陶烧制和无釉磨光

紫陶烧制的旧时土窑,有“龙窑”和“鸡罩窑”,龙窑一般建于山坡,坡度15度~30度左右,像一条头朝下、尾朝上的蛟龙,长的可以百米,短的十几米。“鸡罩窑”,直径约2米,髙约3米,圆形,火温均匀,形状似鸡罩,所以叫“鸡罩窑”,亦有说“鸡窝窑”。土窑常是由低到高顺着山坡逐层搭建,土窑既省柴,又能达到很高的窑温,但烧制时所需的温度很难控制,仅凭经验。烧制紫陶“过火则老,老不美观,欠火则稚,稚沙土气”,火温一般要求达到1100℃~1180℃,建水紫陶陶泥富含丰富的矿物质元素,比如铁元素、锰元素等,在高窑温下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窑温1200℃以上时,会呈现迥异色彩,俗称“窑变”,可遇不可求,极少的窑变让人叹为观止。窑温控制不好还容易使器物变形、开裂,产品损失严重,成功率低,所以有“七分人工三分火成”之说。近年来,工匠师傅通过泥料配方(引进了彩色颜料调制色泥)和烧制工艺的改进,研制成“梭式窑”,采用液化气作燃料,通过较为科学的操作很好地控制了窑温,确保了产品的颜色和成品效果,紫陶的艺术表现力增加了,但是土窑烧制固有的风采也有所缺失。

无釉磨光是建水紫陶另一特殊工艺。刚出窑的紫陶表面布满粗糙的烧结晶粒,满身火气,需要三大步骤才能使其英华外显。第一步去火皮,将出窑后的陶器以河沙填实,放在慢轮上边转动边用粗砂轮打磨去糙,以致平滑。第二步是细磨,以厚布湿水,蘸细沙研磨,去除粗磨的划痕,使纹饰清晰、质感温润。第三步抛光,取建水特产洁白细腻的鹅卵石紧压在陶器表面手工砑光,最后使其莹润光洁、质妍如玉。

三、建水紫陶的工艺特征

(一)器型繁多且雅俗共赏

沿袭碗窑村制瓷的传统,建水紫陶品类繁多,器型丰富,主要有缸、盆、瓶、壶、碗、碟、杯、盅、汽锅、烟斗、茶具、酒具等生活实用器,花瓶、薰炉、挂盘、尊等工艺陈设品,以及笔筒、笔架、印盒、乐器等文玩用品。直至目前建水紫陶所拥有品种,除旧时固有种类外又相继开挖了茶具、酒具、文具、陈设陶、建筑陶、园林陶、旅游陶等类别约250多个品种。由于紫陶成品吸水率小于2%,气孔率介于普通陶器和瓷器之间,所以在这样特殊结构下有好的透气性,建水紫陶是陶瓷中的精品,是无釉陶,天然陶泥无铅、无毒,且富含多种有益人体的微量元素,此外又具有较强的耐酸、耐高温、透气、保温、隔光、防潮、防串味等品质,所以用其炊煮,香浓味鲜;用其贮食,隔夜不馊;用其插花,经久不凋;用其泡茶,水正茶香;案头把玩,包浆莹润;置之博古,常让人陶醉流连。谚语曰:“茶壶泡茶,味正郁香;花瓶插花,枝不腐;汽锅炖肉,味鲜汤甜。”

建水紫陶几乎没有过于复杂的线条,全是点、线、面的简单组合。繁赜形态中仅是方中存圆、圆中有方。平整的表面、清晰的线条,方正的轮廓外形,即为方;“圆、正、稳、匀、润”,即为圆。但建水紫陶却正因为此而拥有器型典雅、雄浑有气韵的特质。如:茶壶类器型呈现给人们的是壶盖平正、壶身圆润,以壶盖中心为中轴线,左右对称,壶把和壶嘴位置比例对称均衡,具有既稳定、又利落的形态之美;还有花瓶类的器型,则表现为以圆心为中轴线,从上至下若干个同心圆成就了瓶的整体形态,瓶身凸凹有度,既柔美又稳重。总之,建水紫陶在结构上是中心对称的结构模式,无论是点与点还是面与面之间都遵循上下、大小、左右的均衡和对称,这也成就了紫陶器型品种的千姿百态、风格迥异。

(二)“残帖”与“淡艳”工艺别具一格

建水紫陶集材料、技术和艺术表现于一体。“残帖”“淡艳”工艺,将建水紫陶之精、之美、之雅点托得出神入化。“残帖”也称“残帖断简”,是仅限于建水紫陶的独特工艺。它是在紫陶胎坯上设计出若干相互交叠的块区,不同块区内有不同内容、不同形式的书法作品,将之以阴阳交叠的手法雕刻出来,按照装饰需要,将本地所产五色陶土做成的色泥对其交替填镶,在视觉上形成断章、残句甚或残字的艺术效果,具有浑厚、苍朴、古拙、含蓄的独特美感。

“断简残篇”的装饰方法,为建水县工匠王定一创造。《民国建水县志》载:“王定一,生平精竭思沉,潜于镌石制陶,每作一印章必聚精会神于美善,而讨论刀法无微不至,以泥入窑烧成磨之不坏,是其首创,有印集两卷,石刻十之一、二;陶印则十之七、八。好作‘断简残篇’得翻残破之势,摹篆颖隶,真草于其上,无不逼肖,所谓补衮图也。初作小品,扇面人争宝之,后乃专施于陶器,遂相沿成风。”[2]

“淡艳”工艺,亦称“淡艳装饰”,民国时期制陶名家丁吉三所创。是匠师借鉴中国传统版画的套色原理,将本地所产五色陶土做成的色泥,根据画面艺术表现力的需要,按照颜色的冷暖色调以及深浅序列,即将各种色泥遵循由浅到深、由淡到浓的选用原则施填在胎坯纹样中,并力求在保证色调和谐的基础上,使所填彩泥呈现色相上渐变,充分表现画面的虚实,气韵的生动,层次的分明,收到神奇效果。这种画面从浅色到浓艳的逐步过渡,与中国传统水墨画所追求的“墨分五彩”共臻异曲同工之妙,使得紫陶书画有血有肉,而富有鲜活的生命色彩和强烈的视觉感染力。

建水紫陶将书画艺术与制陶雕刻填泥工艺巧妙契合,融文人艺术与工艺美术于一体,形神兼备,相得益彰。其图,美轮美奂,其工,精益求精。成器效果,既保留了书画家的笔墨气韵,又彰显着制陶艺人精熟的工艺技能。因其风格古雅,建水紫陶又有“雅陶”的美誉。

(三)粗磨精研而致无釉亦光

建水紫陶的无釉磨光工艺是区别于其它挂釉陶瓷器显著特征。一般陶瓷器光亮的质感常常通过釉色来呈现,但建水紫陶则例外,“建水紫陶是烧制后进行表面打磨,呈现出玻璃镜面的质感,有滑润的手感和华丽的视觉效果”[3],其晶亮的金玉质感是通过后期一系列手工磨抛程序实现的。

建水紫陶所用陶泥泥质细腻,紫陶器型多为光货和素器,线条简洁流畅有很强的表现力。这些即为建水紫陶无釉磨光的本质要求。不施釉坯体烧成后经过繁琐的耗费时力的粗磨、细磨、抛光等手工打磨工序,绘制的书画线条会呈现丰富的肌理,象经千年风化锈蚀,斑驳陆离而又古朴苍劲;呈现给人的山水画面亦是浓淡婉约、相映成趣。无釉磨光的紫陶,如涅槃后的凤凰,清新光洁,焕然生辉。

紫陶文化是建水人的文化与精神的具体体现,高超的艺术成就了紫陶文化的灵魂,特殊的制陶材料和独有工艺成了造就紫陶文化的物质基础。建水紫陶集材料、技术和艺术于一体,成为独居一方的传统艺术,展示给人的是饱满的艺术美。

四、建水紫陶文化的成因

我们知道,所谓地域文化是特定地域范围内的人们在一定的自然环境基础上,通过长期的生产生活等人类实践活动所创造出来的特质文化。作为独具特色地域文化的建水紫陶,不可避免要受到建水当地地形、气候、河流等自然因素,经济、宗教、政治、艺术等人文因素,以及本土文化与外来文化之间碰撞、互渗、融合的影响。

(一)自然条件得天独厚

建水一地尤其是碗窑村一带烧制陶瓷的自然条件得天独厚。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建水县,位于红河州西北部,海拔1330米,亚热带气候,地形缓平、土壤肥沃、物产丰富。碗窑村坐落于建水城西北郊的山谷地带,该地带蕴藏着大量的瓷土和陶土,尤其是距村西约5公里的五彩山,分布着多种颜色的优质陶土,泥质细腻纯净,最宜制陶;碗窑村周围群山绵延、水土滋润、草木丰茂,茂密的丛林灌木为烧窑提供了取之不竭的薪火资源;坡度平缓,顺小坡建土窑(“龙窑”“鸡窝窑”),成就了不少传世珍品。

建水早在唐代便是南方丝绸之路的交通要道,是通往安南(今越南)的中转站,便利的交通条件使建水成为与外界交流的多种文化汇集之地。水陆贸易不但丰富了建水紫陶的文化创作元素,也使建水紫陶迈步国外。19世纪末期建水临县蒙自商埠开通,各种外国洋货沿水路、陆路进入建水,当地艺人在洋货咖啡壶和和当地铜炊锅基础上,创制了紫陶汽锅,成为建水紫陶标志性产品之一。

建水多族聚居,这里居住着汉族、彝族、白族、傣族、壮族、苗族、回族、僳僳族、拉祜族、佤族、纳西族、瑶族、藏族、景颇族、布朗族、布依族、阿昌族、哈尼族、锡伯族、普米族、蒙古族、怒族、基诺族、德昂族、水族、满族、独龙族等27个民族,多民族和谐共融的聚居格局,大大丰富了建水紫陶的文化元素。

(二)乡土文化与文人文化多元并存

建水当地的山川河流、历史传说、风物民俗、农舍梯田等,都能呈现于紫陶之上,汇构成建水紫陶典型的“乡土文化”特色。以紫陶汽锅为例,民以食为天,汽锅是建水人的主要炊具,用其烧制出的汽锅鸡,美味享誉国内外。建水紫陶汽锅可以人物,可以花鸟、虫鱼,也可以农家即景等装饰其上,其浓厚的乡土气息尤为当地人所喜爱、传承。又如从前当地一些土司和头人喜用的紫陶烟斗,多以民族服装特有的色彩和图案纹样装饰,折射出乡土服饰的光彩。

建水虽偏居中国西南一隅,但历代却都兴文重艺。“史有‘临半榜’之称,即在云南的科举考试中,临安学士中榜者占班榜之多”[4],明清时期,建水为临安府治所,亦是当时滇南的文化中心。保存至今的建水文庙建于元代,其规模几近于山东曲阜孔庙。因书院众多、文化氛围浓郁,建水一地素有(滇南)邹鲁之乡、文献名邦之称。一方面,为适应文人学士的审美趣味,制陶艺人把山水画、花鸟画、人物画等中国传统绘画内容和中国传统书法搬上建水紫陶;一方面,一部分文人书画家更是直接参与到建水紫陶的绘稿甚至烧造中来,直接促进紫陶演化为集书法、绘画、雕刻、烧制多种技艺于一身的文化载体。

(三)中原传统文化对建水紫陶文化的影响

关于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起源与存承的研究,尽管多元文化中心论逐渐成为学界主流,但中原文化是中华文化的重要源头和核心组成部分的论断仍然是毋容置疑的,可以说,中原文化在一定程度上代表着中国传统文化。非仅局限于中原地区,中原文化对周边甚至是中国边陲地区文化的渗透与影响作用都是显而易见的。建水紫陶文化在其发展历程中也不可避免地受到内地中原文化的影响。

考古发现,建水县曾出土一件疑为杵米工具的长约30厘米、粗约10厘米的无釉厚壁夹砂灰粗陶器,与汉代中原地区的灰陶器极为相似。至晚到明代,中原文化已普及至建水。明洪武年间,在元代文庙“庙学”的基础上增设学府,称“临安学府”,史载当时山西布政使韩宜可、山西右参政王奎都曾在此讲学,历时十余年。清嘉庆年间,在建水设崇正书院和景贤书院,后设建水州儒学,再后又增设崇文书院和焕文书院等。此地文风大炽,相继涌现文武进士一百余名。[2]可以说,中原文化的渗入,促成了建水紫陶的文人化。

出于军事或政治的目的,历史上,中原人口曾有几次被大规模迁徙,大量中原汉族移民的涌入,给建水带来先进的科学技术和文化艺术,使得该地经济文化一度繁荣,同时也培育了建水人对物质和精神的双重需求,紫陶艺术恰好满足这种需求,中原文化气息自然渗入建水紫陶文化。

综上所述,缘于原始陶器,起于明代粗陶,成于清末明初紫陶,盛于当下的建水紫陶,有着深厚的陶瓷文化积淀。中原文化的融入,使当地人文荟萃、文风兴盛。有深厚文化功底和艺术素养的文人加入,使建水紫陶拥有独特的艺术品位和文化内涵,加之现在的建水紫陶工艺师们能与时俱进、锐意创新,成就了今天的具有一定影响力的建水紫陶。远眺碗窑村周围,古窑遗址陈迹依稀可辨;近顾碗窑村沿街,紫陶作坊、紫陶工作室、紫陶商店散布两旁。书艺、画艺、雕艺、陶艺,体现着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用陶、赏陶、玩陶、制陶已成为一种流行风气。

[1]张建农.云南建水县碗窑村古窑址调查[J].考古,1991(8).

[2]孔明.论云南建水紫陶的历史、成因与发展[J].美术大观,2013(8).

[3]董万里.论建水紫陶的特色与成因[J].云南艺术学院学报,2010(2).

[4]廖亮,王坤茜.清末民初建水紫陶艺术风格形成原因探析[J].陶瓷科学与艺术,2011(2).

责任编校刘正花

J527

A

2095-0683(2015)06-0121-05

2015-10-13

陈旸(1994-),男,安徽砀山人,云南艺术学院美术学院硕士研究生;陈艳丽(1968-),女,安徽砀山人,淮北师范大学音乐学院副教授。

猜你喜欢
紫陶建水文化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建水紫陶研究:红河州特殊教育学校教师紫陶作品
年味里的“虎文化”
建水陶艺新观察
建水紫陶研究:学生紫陶作品(二)
云南建水陶博物馆馆藏作品欣赏
谁远谁近?
马行云艺术作品欣赏
建水紫陶:中国建水紫陶古陶斗美术
建水紫陶·升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