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启伟,李宝珠
(淮北师范大学 外国语学院,安徽 淮北 235000)
在源远流长的中国翻译文学史上,在早期的佛经翻译里,人们就能欣赏到些许生动有趣的寓言故事,在后来历代翻译文学作品中,读者们也能欣赏到一些饶有童心童趣的翻译文学作品。但早期的儿童文学翻译缺乏自觉的儿童本位意识,并非专为儿童读者而译,基本上可谓“长幼咸宜”,没有形成一个相对独立的文体。现代意义的儿童文学编译始于社会急剧变革的晚清。商务印书馆的编译家孙毓修先生,是中国儿童文学的拓荒者。
孙毓修,字星如,江苏无锡人,清末秀才。早年就读于江南著名的南菁书院,有着扎实的国学根底。后来在教堂中跟随牧师学习英文。这些为他后来的儿童文学编译工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任职于商务印书馆期间,孙毓修编译了大量的儿童作品。他主编的《童话》丛书影响深远,被茅盾称为“中国童话的开山祖师”[1]。孙毓修编译的儿童读物为国人打开了一个新奇的儿童文学天地,读者们从这些作品中不但获得了美的感受,而且汲取了精神营养。在他编译的众多儿童读物中,以演义小说的形式推出的《伊索寓言演义》于1915年初版,1917年9月再版,1919年9月四版,1922年6月七版。1934年2月还改名《伊索寓言》(分上、下两册)收入商务印书馆《小学生文库》第一集,同年3月、10月两次再版。此书可谓行销二十余年,经久不衰[2]165。《伊索寓言演义》可谓儿童文学出版史上的一座丰碑。令人遗憾的是,对次部作品反复再版的原因,学界至今尚鲜有人论及。笔者认为,商务对该作品的反复再版是由于编译者在该作品中建构了很好的儿童教育功能,契合了商务“昌明教育、开启民智”的出版宗旨。本文拟对《伊索寓言演义》教育功能建构的缘起和路径进行探讨,以期为当下儿童文学编译中传统文化的弘扬和主旋律的彰显提供可资借鉴的参照。
文以载道的功利主义文学观在东西方文学中都有着悠久的历史。“文以载道”中的“道”指的是社会道德观念和行为准则。刘勰在《文心雕龙》中指出:“文章是道的表现,道是文章的本源;古代圣人创作文章来表现道,用以治理国家,进行教化;圣人制作的各种经不但是后世各体文章的渊源,而且为文学作品的思想和艺术梳理了标准”[3]149。魏晋时期,中国文学滋生了唯美的形式主义文风。针对这种“叛道”的不良倾向,韩愈从文学建设与发展的角度提出“文以明道”。宋代杰出理学家周敦颐在《通书·文辞》中正式提出“文以载道”的观点,“文所以载道也,轮辕饰而人弗庸,徒饰也。况虚车乎?”[4]358。
伦理道德教育问题是儿童文学创作和编译、出版中难以回避的问题。儿童文学在其发生与发展的历史进程中,始终与儿童教育密切关联,对儿童伦理道德观念的形成、认知能力的发展、欣赏力与创造力的培养以及健康人格的塑造等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5]。儿童文学的使命在于为人类提供良好的人性基础,儿童文学要有道义感,不讲道义的文学是不道德的,不讲道义的儿童文学更是不道德的。儿童文学担负着对儿童乃至成年人进行情感教育和美育的崇高责任,具有一般文化产品所不具备或难以具备的社会价值[6]。
晚清以来的文学翻译也秉承了注重社会功效的传统,强调翻译作品教化民众的社会功能。晚清以译载道的翻译传统对孙毓修的赞助人商务印书馆及译者本人都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商务印书馆是中国第一家现代出版机构,是晚清与民国时期中国的文化重镇,创立之初就提出了“昌明教育、开启民智”的出版宗旨。商务的领导人如张菊老、高梦旦等,对小学教育都很重视。高梦旦在日本考察后认为,日本强大的原因在于教育,而小学教育又是教育之基础。归国后,高先生很重视对儿童有教育作用的儿童读物的编写。这就为商务推出的包括《伊索寓言演义》在内的一系列儿童读物的编译出版定下了基本宗旨。孙毓修编译《伊索寓言演义》的动机就是利用儿童喜闻乐见的文体来实现其教化儿童的目的。在《演义丛书序》一文中,孙毓修明确指出了编撰《演义丛书》的宗旨:由于“惟演义小说,微词托讽,劝一警百,亦一命之士报国之秋也”,于是,“用是发愿,欲之罗施之文,演邹鲁之义。资人咀噱,体仿虞初,引人入胜,道在识大,或编或译,惟善之从,以次刊行,求有道而就正焉”[2]162。
东西方传统儿童读物都承载着道德教育的使命,但所载之道大不相同。中国的《三字经》《幼学琼林》等经典儿童读物中倡导的是中国的传统伦理道德,西方儿童文学作品中多负载着基督教的伦理思想。孙毓修编译《伊索寓言演义》是要对中国儿童进行传统伦理道德教育。为此,他要赋予作品一定的中华传统道德教育功能。笔者拟结合实例,对该作品的道德教育功能建构路径进行梳理。
1.主题重构
小说主题是作品内容的主体和核心,也是作品的价值意义所在。自汉代以来,儒家思想一直是中国传统社会的主流意识形态,在中国历史发展过程中起到重要作用。儒家思想的核心内容包括仁、义、礼、智、信、恕、忠、孝、悌。它们是中国传统社会政治、伦理道德的最高理想和标准,也是评价人们的思想、行为的道德原则。长期以来,中国的儿童读物大多以儒家伦理道德教育作为作品的主题,带有鲜明的意识形态的烙印。
孙毓修编译《伊索寓言演义》的目的是教化中国儿童,因此他在作品中经常加入儒家伦理文化元素,对作品主题进行倾向性的介入。我们以《狼报鹅恩》为例,原文内容如下:
The Wolf and the Crane
A wolf who had a bone stuck in his throat hired a Crane, for a large sum, to put her head into his mouth and draw out the bone. When the Crane had extracted the bone and demanded the promised payment, The Wolf, grinning and grinding his teeth, exclaimed, “Why, you have surely already had a sufficient recompense, in having been permitted to draw out your head in safety from the mouth and jaws of a wolf.”
In serving the wicked, expect no reward, and be thankful if you escape injury for your pains.[7]289原文大意:
狼与天鹅
一只狼的喉咙被骨头卡住了。它向一只天鹅许诺了一大笔报酬,请天鹅把头伸进它的嘴里取出那只骨头。当天鹅取出骨头并要求拿到报酬时,狼凶恶地大声道,“酬金?我让你从我的嘴里和爪子下安全地拿出你的头,你当然已经得到了足够的酬金了。”
给坏人服务时,不要指望回报。如果坏人因为你的辛苦付出让你全身而退,你就当谢天谢地了。(笔者自译)孙毓修将原文编译如下:
狼报鹅恩
一只狼。吃饭时太性急了。喉间鲠了一块骨头。十分肿痛。想要拔去。无奈用尽方法。总不见效。正危急的时候。忽见一只天鹅。在空中飞过。狼大叫到。好朋友。快来。我喉咙里塞了一块骨头。要闷死了。只有你可以救我。因你只消把你的长颈项。伸进喉咙。拔去骨头。很是容易。事过之后。自然重重的谢你。天鹅听了。满口应承。叫狼坐在地上。头仰着天。张开了嘴。在他剪刀似的牙齿中间。大着胆。把颈项伸下去。看仔细了骨头。衔了出来。狼除了这个痛苦。快活的如登了仙。慢慢说道。去了这个劳什子。我才心定。以后吃东西的时候。我总格外当心了。一回头。见天鹅还在旁边。心中觉得怪厌烦的。正要向他发话。只听天鹅先开口道。你才许我的谢仪。快些给了我吧。我要洗澡去了。狼听了。陡时变了声道。谢仪吗。方你的颈项。伸入我喉中之时。倘或我把嘴一合。怕不断了你的头。送了你的命。人生何苦不知足。还要向我讨谢仪。
评曰。小人只顾私利。过河拔桥。非不畅快于一时。但终有受报之日。忠厚存心。其庶几焉。[8]20-21
“忠”是儒家的一条重要道德规范。儒家思想中的“忠”指的是与人交往中的忠诚老实。孔子把忠视为实行最高道德原则“仁”的条件。在故事的结尾处,译者从“忠”的角度,对作品主题进行了重构。译者批评狼“过河拔桥”,终有“受报之日”,并教育儿童要“忠厚存心”。译者从“忠”的视角建构的主题,切合了当时儒家占主导地位的意识形态,收到了对儿童进行中华传统伦理道德教育的效果。
2.情节改写
小说情节是刻画人物性格和深化小说主题的事件,是小说三要素之一。完整的小说情节通常包括开端、发展、高潮和结局四部分。孙毓修在编译该作品时,是要以演义小说这种儿童喜闻乐见的形式来教育儿童。为此,译者往往对故事情节进行改写和完善。我们以孙毓修对《鸡之慈善》的编译为例。《鸡之慈善》原文内容如下:
TThe Hen and the Swallow
A hen finding the eggs of a viper and carefully keeping them warm, nourished them into life. A swallow, observing what she had done, said,“You silly creature! Why have you hatched these vipers which, when theyshall have grown, will inflict injury on all, beginning with yourself?”
A good natured man will often assist his own destruction.[7]30原文大意:
母鸡与燕子
一只母鸡发现了几枚蛇蛋,小心地孵它们,最后把它们孵化出来。一只燕子看到母鸡所做的一切,说道:“你真是个笨蛋!你为什要孵化这些毒蛇呢?它们以后会伤害大家,第一个伤害的就是你。”
善良的人常常会帮助伤害他的人。
(笔者自译)
孙毓修将原文编译如下:
鸡之慈善
有一母鸡。偶在别处。见几个蛋。散在地上。心中觉得怪可怜的。叹道。这定是失母的孤儿。我行个好心。救了他们吧。将来绝不忘我的恩的。因去伏在蛋上。朝夕看护。竟如亲生的儿子一般。有一燕子见了。明知那是毒蛇下的蛋。并不是鸡的,因警戒他道。老妈妈。不要上当。这毒蛇一出世。便要害人。你就第一个要受害。母鸡听了。仍是糊糊涂涂的。不以为意。回答他道。哪有此理。我行了好心。难道不得好报么。数日之后。果然蛋壳里钻出几条小蛇来。不问情由。把母鸡咬歹了。
评曰。仁义岂非美事。而行之不当。反受其害。不可不慎之与先也。故曰有意识之决断。胜于不切当之仁义。[8]36
在故事的结尾,译者把故事的主题建构成,“仁义不当,反受其害”。为了深化这一主题,译者在原作基础上,增加了母鸡不顾劝阻,执意行好心,却被小蛇咬死的情节作为整个故事的结局。经过改写之后,整部作品结构紧密、完整,首尾呼应,而且深化了作品的主题。使作品的教育功能得到了更好的彰显。
3.文体选择
晚清以前的中国小说基本上是文言文体,繁难艰深,不易于广大民众的阅读,也不利于以文学“开启民智”。戊戌变法时期,以梁启超为代表的社会精英就意识到,要实现改造国民性的目的,就要把面向士大夫的文学改为面向普通大众的文学。他指出:“文学进化有一大关键,即由古语之文学变为俗语之文学是也”[9]83-84。在维新变法的助推下,白话文体逐渐进入了中国文化精英的视野。
在推出孙毓修编译的《伊索寓言演义》之前,商务印书馆推出过林纾、严培南和严璩同译的文言的《伊索寓言》。1918年商务还出版过半文半白的《英汉对照伊索寓言详解》。由于知识积累、认知能力等方面的原因,儿童对文学读物中的语言形式有着不同于成人的要求。[10]为了使作品易于被儿童读者接受,以实现其对儿童进行道德教育的目的,孙毓修编译《伊索寓言演义》时,选择了通俗易懂的白话文。以浅显易懂的白话文体推出的《伊索寓言演义》充分尊重了儿童读者的阅读期待,以儿童喜闻乐见的形式彰显了作品的道德教育价值,也体现了编译者自觉的儿童本位意识。
为了实现对中国儿童进行中华传统道德教育的目的,通过主题重构、情节改写、选择合适的文体等卓有成效的编译策略,孙毓修在其以演义小说形式推出的《伊索寓言演义》中不但成功地建构了道德教育功能,而且兼顾了该作品对目标读者的可接受性。孙毓修《伊索寓言演义》编译出版中的教育功能建构对当代儿童读物的编译出版中传统文化的弘扬和主旋律的彰显具有现实的启示意义。
[1]茅盾.商务印书馆编译所生活之一——回忆录〔1〕[J].新文学史料,1978(1):1-11.
[2]柳和城.孙毓修评传[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1.
[3]王运熙,顾易生.中国文学批评史(上卷)[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
[4]任浩之.国学知识全知道.[M].北京:当代世界出版社,2010.
[5]孙云凤.论儿童文学对儿童教育的价值[J].教育探索,2006(12):40-41.
[6]王山.用儿童文学去感动和教育今天的孩子[N].文艺报,2005-5-26(1).
[7]伊索.伊索寓言[M].上海:上海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09.[8]孙毓修.伊索寓言演义[M].上海:上海商务印书馆,1915.
[9]张炯.中华文学发展史·近代史[M].武汉:长江文艺出版社,2003.
[10]郝景东.孙毓修《伊索寓言演义》编译出版中的读者顺应策略探析[J].出版发行研究,2014(6):105-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