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急性肾衰竭诊断标准及治疗进展
孙燕
(新乡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河南卫辉453100)
摘要急性肾衰竭指的是多种原因导致的肾脏生理功能急剧减低甚至丧失,进而引起一系列生理变化的情况。小儿急性肾衰竭属于儿科临床危重症,具有逐年上升的趋势,且死亡率很高。小儿急性肾衰竭的早期诊断和积极治疗对挽救患儿的生命,改善其预后有重要意义。本文研究的主要目标在于明确小儿急性肾衰竭的诊断标准,并从多方面分析其治疗情况。
关键词小儿急性肾衰竭;诊断标准;治疗进展
【中图分类号】R725
急性肾衰竭也称急性肾损伤,是以机体内的水电解质发生紊乱、酸碱平衡被破坏、氮质血等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一组临床综合征[1]。除少数患者(如氨基糖苷类抗生素致急性肾衰竭的患者)不对排尿量造成影响外,排尿量降低甚至无尿也是急性肾衰竭的主要特征。小儿急性肾衰竭的致病原因较多,如先心病心内直视下手术、狼疮性肾炎、急性药物性损伤等均可造成急性肾衰竭的发生,且病死率高达60%。本文主要分析目前临床诊断小儿急性肾衰竭的标准,并探讨其治疗方法及效果。具体报告如下。
2005年荷兰阿姆斯特丹举办的急性肾衰竭国际研讨会上将急性肾衰竭定义为肾脏的功能结构异常不超过三个月的情况;并将肾脏功能发生48 h内急速减低,在此期间,血肌酐水平的发生至少两次升高的情况,升高幅度的超过26.5μmol/L(或者血肌酐一次上升的水平与前次相比提高程度在50%以上或者患者的每小时平均尿量在0.5ml/kg以下的情况持续时间超过6h)。
同时,根据其血肌酐及尿量等的变化,还可以对肾损伤的患者进行分期,将血肌酐水平升高程度在26.5μmol/L以上或者血肌酐一次上升的水平与前次相比提高程度在50%以上,每小时平均尿量在0.5ml/kg以下的情况持续时间超过6h为AKI 1期;将血肌酐一次上升的水平与前次相比提高程度在200%-300%之间,每小时平均尿量在0.5ml/kg以下的情况持续时间超过12h为AKI 2期;将血肌酐一次上升的水平与前次相比提高程度在30%以上或者血肌酐升高程度在353.6μmol/L,每小时平均尿量在0.3ml/kg以下的情况持续时间超过24h或无尿持续时间超过12h为AKI 3期。
小儿急性肾衰竭的结构或功能异常可从血、尿功能异常的检查、肾脏影像学诊断以及肾组织检查等方面入手判断。而在小儿急性肾衰竭诊断标准中,主要将血肌酐水平的变化作为诊断和分期的依据。但值得注意的是血肌酐水平的变化并无显著的特异性,仅能通过血肌酐检测对患者的肾功能损伤等进行预测和判断,而肾损伤的性质、损伤的类型、肾小球与肾小管的病变程度、病变位置等则无法据此进行有效分析。因而,在肾损伤的诊断过程中,需要寻求更为可靠、灵敏和准确的肾损伤标志物,以期更为全面诊断肾损伤的情况。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肾损伤因子1、cystatin C、IL-18、中性粒细胞明胶酶相关蛋白、半胱氨酸肝素结合蛋白等因子均被作为临床诊断肾功能损伤情况的标志物进行研究,虽然目前通过上述指标检测仍有一定的局限性,但相信通过更为深入的研究可以获得良好的应用。在功能性磁共振等影像学技术不断发展的同时,其对于小儿急性肾衰竭的诊断也展现出优秀的应用价值。
小儿急性肾衰竭的治疗可以从多个方面入手,目前临床上主要治疗方法是血液净化治疗。
2.1 血液净化治疗小儿急性肾衰竭
血液净化治疗主要是通过超滤作用和溶质弥散、水分渗透等的作用,经血液中的代谢废物进行清除,排除多余水分,以达到纠正电解质和酸碱失衡状态的一种方法。其在急性肾衰竭、多器官功能障碍、心衰、脑水肿、水电解质失衡、急性中毒、心源性休克、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等多种疾病的治疗中都有广泛的应用。
血液净化治疗应用于小儿急性肾衰竭的治疗过程中,操作时选择单针双腔中心静脉导管建立血管通路(儿科选择股静脉、锁骨下静脉以及颈内静脉等作为血管通路),根据患儿的年龄不同,在管路、聚砜膜面积以及滤器等的选择上也有一定的区别。选择碳酸氢盐作为透析液,以肝素作为主要抗凝方法,按照患儿的病情和凝血功能不同,可选择常规肝素化、边缘肝素化和无肝素化几种方法。一般情况下,常规肝素化的首剂量选择30-50U/kg,维持量在每小时15U/kg-25U/kg之间。透析治疗的血流量设置在3ml/kg·min-5ml/kg·min之间,透析液的流量为每分钟500ml。梁胜景等[2],孙珍等[3],刘学英等[4]都对血液净化治疗小儿肾衰竭的效果进行了观察和分析,发现治疗后患儿的肾功能检测指标(血尿素氮和血肌酐)、血清中的钠钾钙离子水平以及二氧化碳结合力等均得到显著改善,临床效果十分显著。
需要注意的是,在小儿急性肾衰竭的血液净化治疗期间,不仅要严格遵照操作流程实施整个透析操作,避免因人为因素造成肾功能再次损伤的情况,也要从血管通路的护理、生命体征监测、出血或者感染等并发症的预防、心理护理等多个方面为患儿提供全面的护理支持,保证治疗的顺利进行。
2.2 胃肠外营养治疗小儿肾功能衰竭
考虑到发生急性肾衰竭之后,重症患儿实施血液透析治疗,患儿会因创伤、感染及其他应激状态等引起机体代谢功能的加快,而患儿又常无法正常进食,获得必要的能量,患病期间常会发生蛋白-热量营养不良的情况,对预后造成影响。而通过肠外营养为患儿提供支持治疗后,不仅能促进低氮质血症的快速降低,而且可以有效控制减轻消化道症状,改善肾功能。
小儿急性肾衰竭的危害大,把握其诊断鉴别的主要依据,实施早期诊断,并联合多种方法积极治疗对挽救患儿的生命,改善其预后,促进肾功能恢复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沈颖,孟群.小儿急性肾衰竭诊断标准及治疗进展[J].实用儿科临床杂志,2008,23(17):1391-1392.
[2]梁胜景,林辉,李香伟,等.腹膜透析在小儿心脏术后急性肾衰竭中的应用[J].中国医师进修杂志,2009,32(17):65-66.
[3]孙珍,刘惠娟,董岩.血液透析在治疗小儿急性肾衰竭中的应用及护理[J].齐鲁护理杂志,2011,17(15):25-27.
[4]刘学英,刘建华,李兰凤,等.连续性血液净化救治13例小儿重症急性肾衰竭的护理[J].护理实践与研究,2008,5(8):47-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