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岩
(山东科技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山东 青岛 266590)
比较视域下我国创新型人才培养研究
李岩
(山东科技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山东 青岛 266590)
培养中存在教育理念功利化、教学方式单调、评判标准欠科学、实践环节薄弱等弊端,可以借鉴国外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成功经验,创新教育理念、改进培养目标、拓宽课程设置、创新教学方法等。
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比较视域;国外经验;教育理念;教学方式;评判标准;实践环节
中华民族自古就有“苟日新,又日新,日日新”的创新理念,特别是经过改革开放30多年的努力,“自主创新”已被提升到与“改革开放”同等的战略高度,已成为国家发展的重要方向和目标,而且我国已经从人才资源相对匮乏的国家发展成为人才资源大国,在不同的行业领域已经造就了一批具有创新精神、知识技术水平领先的创新型人才,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大显身手,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坚强支撑。但是,我国对于创新型人才的研究、培养却晚于西方,大概开始于20世纪80年代;当前我国人才发展总体水平与世界先进水平相比还有较大差距,特别是高层次创新型人才匮乏,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相比还有很多不适应的地方。
近几十年来,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从教学内容、教学手段到教学方法等,可以说我国教育的各方面已经发生重大变化,但从根本上看并没有改变传统的教师讲、学生听,教师主动、学生被动这样一种所谓的“满堂灌”教学模式。从大的方面看,教育理念存在明显误区,过于重视智力培养和知识传授,对人的人格培养和心智塑造重视不够;教育体制也存在不合理的地方,仍然是应试教育为主。从小的方面看,教学内容编排不够科学,仍然被考试科目所左右;教育方法还是过多地注重知识的灌输,而不注重获取知识的能力和方法的培养;教学评价仍以考试和获奖等为主要参照系。这一切都与当今时代对于
创新型人才素质的要求存在很大差距。
1.1 功利化教育理念遮蔽了学生全面发展的培养目标
传统教育理念往往忽视创新思维培养和创新能力开发,高等教育也不例外。教育从本质上说是一种育人行为,必须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的,这个方向是不应被改变的;当然,高等教育还应十分重视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方面的价值,但不管教育有多少功能,它始终都应把育人作为它的核心,这是教育发展和改革也必须坚持的根本原则。然而,从20世纪出现的教育产业化思想,对当前的教育产生了很大冲击:一方面产业化的经济思维容易带来急功近利的办学导向,一些学校盲目扩招、开设赚钱的专业、变相买卖文凭等现象应该说与此有深层次的联系;另一方面是一些学校教学质量下滑、学生素质下降,学校之间却互相攀比规模、排名、课题、论文数量等,而人才培养则被弱化。自主创新型人才培养应强调综合素质的培养优于知识的灌输,创新能力和适应能力的培养优于专业知识的积累和技能的培养,而当前教育经济化的趋利导向恰恰就是忽视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和创新能力的培养,这是不利于创新型人才培养的。
1.2 单调的教学方式妨碍了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近些年的教育改革虽说取得了不少成就,但仍然存在不少问题。从教学上看,传统的授课方式没有根本性的改变,虽然大多数学校普遍采用了多媒体教学,而且一些教师也有意识地运用启发式教学方法,但由于教学内容与时间限制、中小学教学模式的惯性影响,导致学生仍然习惯于接受式教学,不能体现学生主体地位和自主学习意识。由于运用不当,多媒体教学实际上也逐渐成为教学的障碍,使师生之间的沟通正变得简化和僵化,阻碍了学生思维的拓展,最主要的是使充满情感和诗意的学习变成了人机的枯燥对话,教师成了“第三者”,学生对多媒体也已逐渐成为麻木的旁观者。长此以往,这种学习模式必将大大妨碍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1.3 不合理的评判标准压抑了学生的创新思维
合理的评判标准会有利于教育的改革,从而有利于人才的培养。然而从目前看,各项评估和评判标准大多不合理,缺少多元的评价体系。一方面对教师的评价不合理,有些学校片面地强调把教师能力和水平与论文、课题挂钩,这是形式主义的表现;另一方面对学生主要通过各种考试来衡量和评价,学习好像就是为了应付考试,考试成绩就是主要的评判标准。这种单一的评判标准显然经不起推敲,学生只要考试合格就万事大吉了,这样只能导致学生的偷懒和能力的缺乏,创新意识被压抑。
1.4 理论与实践的脱节导致学生缺乏实践活动
创新型人才的培养不仅是一个理论教育的问题,更是一个实践锻炼的问题。我国教育的一个主要问题就是在课程环节设置上,理论教学与实践活动不能充分衔接。事实告诉我们,各种实践活动是人类创新的源泉,而高等教育要实现创新型人才的培养目标,就必须在教育的主要环节上把理论和实践结合起来,通过实践来检验和发展理论,并在实践中切实培养学的创新能力。而我国传统教学模式主要局限于课堂教学活动本身,一些所谓的实习和实践活动缺乏必要的衔接和合理设计,难免流于形式,没有真正地把实践和理论结合起来,更不能从创新层面来培育人才的实际动手能力。忽视创设具有主动实践特色的课程教学体系,忽视建立引导学生主动实践的激励机制,使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失去了基础。
教育有普遍的规律,我们可以借鉴世界上其他国家的教育模式中,学习它们在创新型人才培养方面的成功和经验。
2.1 教育理念先进
创新型人才主要体现在人的个性和素质的全面、协调发展。近几十年来,为了培养具有创造精神和创新能力的人才,西方发达国家认识到人文教育和通识教育在人才培养方面的积极作用,于是大力加强人文与通识教育,以提高学生的综合修养,打破学科专业之间的壁垒,使学生汲取多元营养。近些年来,西方国家注重学习中国的孔文化,培养学生具有高远的思想境界和高尚的情感,更加热爱生活和充满灵感,这些都是培养创新型人才的成功经验。美国可谓是通识教育的发源地,早在1979年,哈佛大学就开始调整课程计划,构建核心课程、专业课和选修课三位一体的课程体系,把人文通识课程有机地穿插在这一体系之中[1],正是由于坚守通识教育理念、人才培养目标明确,课程安排合理,学生在科学合理的多元化的课程中,才得以全面发展。
2.2 授课形式灵活多样
许多国外大学大都重视学生的自主学习,尤其是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的能力以及善于探索的意识。在课堂上,教师也不是以讲授为主,而是以启发思维、分析讨论为主,引导学生进行独立思考,培养学生自己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课外,让学生参加多种形式的学习小组,鼓励学生利用课余时间自己找资料、做课件,把课堂和课外联系起来,使授课形式活泼多样,学生不拘泥于课堂学习,图书馆、博物馆、美术馆等都成了课堂的一部分,这样既培养了学生的自主学习的能力,又在此过程中提高了他们的判断、分析、综合等思维能力,直接促进他们的创新思维和创新素质的形成和发展。比如美国不少大学主要是通过一些参与性的研讨班(Seminar)来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在教学中,减少教师的讲授时间,增加与学生的互动时间,自学时间与课堂讲授时间之比约为4∶1。在德国,讲授课大约占50%,而且没有统一的教科书,就像是教授在做引导性启发报告。而习题课、实验课、讨论课等则通过教师的具体讲解、答题、提供教材和参考资料、师生共同讨论、学生动手操作等,使学生对课程内容有较深的理解[2]。
2.3 注重实践环节
国外教育还比较重视教学过程中的实践环节,一直把实践看成是激发人才创新能力的重要手段。尤其像美国、德国这种高等教育与职业教育都比较发达的国家,在教育的理念和课程等具体设计上,实践占据了重要的地位,而且国外教育界一直提倡勤工俭学,鼓励学生边学习边参加社会实践,许多高校都有意识地加大实践性教学在课程体系中的比重,并不断更新其内容。事实证明,各种社会和生活实践是人才成长中的重要助推剂,对优秀人才成长的作用不可或缺,当然,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同样离不开实践的磨砺,因为实践能更好地促进创新型人才的发展,使之综合能力提高更快,创新素质更强。
2.4 鼓励学生参与科学研究
国外大学在培养创新型人才时,非常重视学生科研能力及创新能力的培养与锻炼,鼓励和支持学生参加学校及社会科研机构等科研活动。以美国为例,学生除学习必要课程外,可以自主参加相关的科研活动。例如,伯克利大学成立了专门负责本科生的科研机构,为本科生从事科研提供帮助和指导,而本科生科研也理所当然地被视为本科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社会也创造有利条件,积极为学生进行科研活动和创业服务,或为学生提供科学研究的实习基地,也有利于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及创新能力的提高。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指出要适应国家和社会发展需要,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形成各类人才辈出、拔尖创新型人才不断涌现的局面。“顺木之天,以致其性”,我们应遵循人才成长规律、教育教学基本规律,大胆借鉴国内外成功的经验和模式,以获取知识为基础,以发展自主创新能力为核心,以人才的个性化和全面协调发展为目标,构建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3]。要建立以先进教育理念为指导,以相对稳定的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教学方法和评估方式,实施创新型人才的培育过程[4]。
3.1 创新教育理念
思想的现代化是一切现代化的根源,创新型人才培养必须从改革教育理念入手,要符合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树立以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理念,突显学生个性及主体地位,重视创新能力培养。教育要回归育人本位,根除急功近利思想和市场导向,教育的根本价值在于实现人类自身全面自由发展,最大可能地实现人自身的价值,为此应以人格、心智、审美等为核心的综合素质的培养取代简单的获取知识为主的僵化模式,创新能力和适应能力的培养应优于专业知识的提高和技能的培养。对教学方式、手段、内容等的结构关系进行重大调整,使之朝着有利于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创新能力的方面自觉转化。人是社会性的人,“人的本质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5]社会又是一个复杂而有机的系统性存在,要坚持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交融,为创新能力的培养奠定坚实的基础,培养符合社会不断发展所需要的社会化的人。科学求真,旨在符合客观实际及其规律;人文求善,包蕴着对人的终极关怀。二者相互贯通,才能赋予人全面的社会责任感、美好而正确的人生追求、永不衰竭的上进动力,进而迸发出非凡的创造力。要树立以学生为学习主体的思想,让教师和学生的关系明确化、统一化、协调化。尽管学校教育对学生整体而言有基本统一的要求和内容,但是这种统一的要求和内容必须要在一个个学生身上个体化,使他们的主体意识得到最大的张扬、独立的个性得到最充分的发展。这样才能激发他们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他们不断迸发出创新的火花。
3.2 革新目标体系
教育目标创新是其他方面创新的基础,并对创新型人才的培养起着制约、导向的作用。社会在变化,人类的物质文化生活都在变化,信息时代的内在本质就是变化,并在变化中进步,而进步来自于创新。因此,要适应这样一个无时无刻不在变化的社会,我们就要根据人类自身发展的新特点,对于新事物的不断追求、对于生命体验的创新需要,对古今中外的教育目标的发展变化进行总结和思考,制定出适合当今时代人类发展需要的新的目标体系。这个目标体系不仅要符合教育的一般发展规律,最重要的是要符合当今时代创新型人才培养的需要。
3.3 变革教育形式
传统的教育形式机械地整齐划一,不利于创新潜能的开发。教育要体现个性化,关注个体在智力、情感和生理等方面存在的差异性,并根据社会要求进行教育,使之得到发展。为此,就要改革传统的以教师、教室、教材为中心的教学方式,采取个性化的教学形式,如集体教学与个别教学相结合、班级教学辅之以现场教学、制定灵活的课程表等,突出教学方式的多样性、灵活性。要创新教学方式方法,变单向灌输为师生交互式学习,让学生深入参与课堂教学的全过程之中。降低机械训练程度,以避免学习兴趣的丧失;遏制教育的竞技化以防对个体努力方向的误导;注重个体差异以利于个人能力倾向的多样化发展;制定鼓励创新的考试评分标准,以建立有利于培养创新精神的评价体系。
3.4 拓宽课程体系
课程是学校教育的核心环节,教育创新的目标、方向最终必须落实在具体的课程中,通过课程的创新来实现。联合国教科文组织21世纪教育委员会早在《教育——财富蕴藏其中》报告中提到:“高等教育结构拥有利用国际化来填补 ‘知识空白’和丰富各国人民及各种文化之间对话的很大优势。”[6]这充分表明当今世界高等教育领域呈现国际化的发展趋势。为了适应这一发展趋势,实现我国高等教育课程的现代化,构建符合创新型人才培养要求的新型课程体系,就必须打破传统的课程观念,树立开放包容的新时代的大课程观,真正实现课程为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和能力提供必要的内核和孵化基础的目标。课程创新是一个系统工程,我们要建立一种有利于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有利于学生自主学习、研究兴趣的激发,有利于学生综合素质全面提高的课程体系,真正从创新的角度把学习、研究与实践结合起来,从而也使课程体系与创新实践在这个良性循环的过程中都不断得到发展和提高。
3.5 创新教学方法
法国十七世纪著名数学家、哲学家和科学方法论者笛卡尔曾说过,“最有价值的知识是关于方法的知识”。教育的方法问题是我们培养创新型人才不能忽视的一个大问题,好的方法要继承发扬,不良的方法要及时纠正去除。要实现教学方法的创新,应广泛借鉴古今中外优秀的教学方法,如因材施教、循循善诱、问题引导、个案研究、逆向思维、实验实证等,教学生要善于学习,善于思考,善于创新,要在书本与实践的双向互动中学会学习、学会创新,充分发展个性,全面发展能力。要解放学生的大脑和双手,充分保障他们的自由活动时间和空间,给他们创造创新的条件和保障,及时给以帮助和鼓励,是培养创新型人才的教育方法的必然选择。
3.6 重视实践作用
实践出真知,实践教学以及各种社会实践是培养创新型人才不可缺少的关键环节。国外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比较强,原因就在于其对实践教学和社会实践的高度重视和培养。中共十八大报告提出“要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着力提高教育质量,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各级各类学校都应提高实践教学的比例,切实开展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化的实践教学活动。首先是为探索自然规律、掌握技术而开展的科学实验、生产实习等基础性实验;其次为解决生产中的实际问题,提高创新能力而开展的研究性、综合性实践;再次是以认识社会、了解国情,提高全面素质为宗旨的社会实践。这一切都是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关键因素。
总之,要建立符合教育规律、适应当今时代发展的创新型人才教育模式,需要我们全社会、尤其是教育工作者,要解放思想,开阔视野,从我国社会的现实需要出发,从世界教育发展的大趋势出发,大胆摒弃落后的观念和做法,积极探索、勇于学习,为我国教育事业的健康快速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1]张凤娟.美国大学本科课程设置的模式、特点与发展趋势[J].教育发展研究,2011(3):76-80.
[2]彭绪娟.国外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及启示[J].辽宁高职学报,2007(6):18-19.
[3]黄先开,杨鹏,冯爱.地方高校多样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创新的探索与实践——以北京联合大学为例[J].中国高教研究,2011(5):61-63.
[4]马国军,构建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J].高等农业教育,2001(4):19-22.
[5]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56.
[6]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教育——财富蕴藏其中 [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127.
[责任编辑 樊建科]
Research on Chinese Innovation Talent Cultivation under Comparative Perspective
LI Yan
(Shando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Qingdao 266530,Shandong,China)
There are some disadvantages of the present innovation talent cultivation mode:the utilitarianism of education idea,the monotonous teaching method,the unscientific judgment criteria,the weak practice part.We can use the overseas university innovation talent cultivation experience to innovate the education idea and teaching method,improve the target system,broaden the curriculum system.
Innovation talent;cultivation mode;comparative perspective;overseas experience;education idea;teaching method;judgment criteria;practice part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486X(2015)01-0078-04
2014-11-10
李岩(1977-),女,辽宁营口人,讲师,硕士,主要从事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及思维科学方面的教学和研究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