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间语言中师生亲疏关系与距离在教学上的体现

2015-03-27 00:58郑燕红
关键词:座位距离空间

郑燕红

(闽南理工学院,福建 石狮 362700)

美国人类学家霍尔于1963年在其《近体行为的符号体系》一文中提出了“近体学”这一概念,文中也提出了人们在沟通互动双方的空间由近及远大致可划分为四个区域:亲密区域、个人距离、社交区域和公共区域。与此同时,霍尔首次提出了空间关系与私人空间的相关概念,在他看来,虽然空间距离是无法听出来,但空间的使用其实是和语言类似的,两者皆可传达信息。爱德华·霍尔研究了不同文化背景中所体现的人的特性,他认为属于不同文化的人,社会实践会有所不同,思维方式也会不同,那么人们的空间关系和领域在不同的文化中就有了其特有的程序和规矩。空间的变化会影响言语的传达,其会起到加强甚至超过语言本身所涉含的作用。师生在教授与学习间的距离及其变化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是教学中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空间语言可以是有意识的学习得来,也可以是潜移默化中得来,因此,在教学中,老师也会有意识或者无意识的运用语言空间来实现相关知识的传递。本文试图通过分析空间语言中师生亲疏与距离的关系来讨论其在教学上的体现。

一、教学中空间语言师生关系亲疏与心理距离的关系

国内,“心理距离”的影响主要要归功与朱光潜。在朱光潜的早期思想中,“距离”就已经是一个极为重要的概念了。

其实心理距离体现于人类生活的各个方面。首先,从物质的角度看,它体现为时间距离与空间距离。再者,从人文社会方面看,它包含着心理距离和社会距离。在大众传播中,心理距离依存于传播者与被反映对象、传播者与受众等诸多方面,它可谓是构建传授的基础。那么,正确认识与把握心理距离,进一步促成了和谐的传播关系,进而实现理想传播效果。

牛津大学社会心理学家曾对霍尔的心理理论空间做出了补充,并提出了平衡理论对心理空间和心理距离做出了一定的诠释。

现在就教学中碰到的某个问题来谈谈,老师对同是最后一排的俩学生提出一个共同的话题,“What can you get from English learning?”喜欢英语课而且成绩优秀的学生甲可引以为 豪 的 回 答 “English is the tool for communicating,it’s quite useful to learn English well”etc.反之,对于基础差或对其漠不关心的英语学习者乙来说可能是哑口无言,因为有没有掌握或者需不需要英语对他来说其实就是无所谓的。在此种情况下,与老师交流的学生甲与学生乙与老师间的物理距离可以说几乎相等,但就此问题。两学生对英语学习的心理距离是完全不同的。因为学生甲对英语学习上给以了认可,对其熟悉且有强烈的亲近感,换言之,学生乙对英语学习的陌生感,造成了英语学习心理上的疏远。那如何改变学生乙对英语学习的态度心理距离,其实跟我们的授课教师空间语言的使用是有着极大的联系,这也就是我们第二点要提到的师生关系亲疏与物理距离的关系。

一堂课下来,对于教学上的内容有时难免也会有视觉或者听觉疲劳,这时引用切身的实例加以引证,或许也就将学生们的疲劳感一扫而光,也因此又拉回了学生学习的兴趣。不管如何,在教学上,老师都应采取正面教育,多用鼓励的言语来激励学生,这也是拉近老师与学生心理距离的一种方式。如在英语授课提问的环节中,老师往往可以用“thank you,thanks,well done,wonderful,good,very good,that’s right,definitely right”等语言给以回应,而由此学生与老师间的心理距离缩短了。通常一个微笑,一个给以肯定的眼神也会有此效果。再者,授课中老师的一些中性或者愉快的话题也能将双方的心理距离拉近, 犹如 “how’s the weather today?It’s winter now,keep warm.”

二、教学中空间语言师生关系亲疏与物理距离的关系

物理距离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说话双方的亲疏关系,但并不是起主要的决定作用,真正决定亲密关系和亲密感的是心理上的亲密距离。由平衡理论,我们得知教学中师生关系的亲疏会直接影响到双方的距离。

老师与学生可以是师生关系,也可以是朋友关系。一般来讲,体距的不同也会反映出师生关系的不同。

在课堂上,总有一部分学生喜欢靠前的座位,反之,也有部分学生喜欢靠后的座位。靠前的学生离老师的物理距离较近,往往是对老师所讲的内容较为感兴趣,而且对老师也会有更高的崇敬之情。他们希望得到老师更多的眼神关注或者心理上的认可。这一部分学生往往会目不转睛的凝视着老师,认真的接收理解老师课上所讲的内容,由此也就促成了这部分学生与老师的亲近关系。反之,喜欢教室靠后面座位的学生希望与老师的物理距离远些,因为并不希望得到老师的眼神关注,相反一旦老师与之眼神交流往往给以的就是不舒适的监视感。他们并不喜欢也不在意老师课上所讲的内容,觉得枯燥无味,他们拒绝受关注,甚至拒绝课堂活动参与,也不会去关注老师,这样也就造成了这部分学生与老师在心理上保持了较远的距离。以上所述可谓是理工科学生的一个普遍现象,但此种情况并非是绝对的,其实目光与身体间的距离是可以达到互补性的作用的。比如说,部分做后几排的学生也会全神贯注的听老师课上所讲的内容。对于他们来说,后面的座位能更好的与老师眼神交流,而且也能更好的专注于老师课上所讲的内容。

那么,可以说根据空间语言学,教学上师生关系的亲疏会影响两者间距离的远近。师生双方关系亲近,相应的身体距离也会较近;若两者间关系疏远,双方的身体距离则较远。

三、空间语言中师生亲疏关系与距离在教学上的体现

(一)教室空间的使用

在教学课堂上,学生们往往表现得消极被动。尤其是在理工科学校,教授英语课的时候此种现象是显而易见的。就现状而言,大多数的工科类学生仍处于缺少学习英语的动力,也缺少学习的环境,再有不敢或者不善于表达思想。这就需要老师充分使用教室空间在课堂上尽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参与到课堂活动中。这也就需要我们的老师们正确处理同一间教室中教师与学生的关系。

以前,教师的权威性以及主宰的地位体现得非常的明显,教师与学生的角色划分非常的清晰。虽然老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仍较为敏感,但当今提倡的是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教学,而且老师与学生间存在着一个亲密区。英语教师应合理使用自己与学生的亲密区,使得其在教学活动中发挥积极的作用,这样才能让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达到等效的效果。教师应适时的融入学生中,对学生而言,这就是一种认可鼓励,可以达到激励学生学习的效果。反之,教师无法进入亲密区,学生或许也就失去了学习的兴趣或因得不到自己老师的关注或欢迎。当老师与学生间有了共同的情感,自然而然师生间就有了共同的语言,教室空间的使用也就达到了一定的效果。

(二)教室座位的设计

教室是学生学习的环境,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也能够调动空间中的各种积极因素,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热情。

就教室座位的安排上,最前方的是黑板,桌椅也都是一致向前,一排接着一排,这样充分体现了教师的中心作用。师生角色突出的同时,学生间讨论也就随之淡化了。当然,有需要的话,也会不时的将座位调整下,但此种现象仍为少见,这也极大的体现了中式的教育就是教师在讲台上教授,而学生就是在台下默默的汲取所授的内容,但是否达到等效,就有待进一步评估了。在学校里,不管是办公室还是会议室往往我们的位置都是环绕成一圈的,目的在于更好的沟通交流,这也反映了今后改变学生的座位模式也是势在必行的,但由于存在着个别局限性如:师生人数的比例,这一改变还是需要较长时间得以缓冲实行的。

不管是室内还是室外,我们都尽可能的通过各种活动来促进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间的情感。就英语教学来说,口语角也是英语教学中必不可少的一个组成部分。在口语角中,为了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作用,学生是围成一圈,而老师也是圈中的一员,此时此刻,老师真正的融入到了学生中,达到了教师与学生的平等。这样,圈中的交流往往是轻松愉快的,学生们皆可发言谈论。简言之,这样的交流方式,每一个参与者所享有的领地是均衡的,话语权也是平等的。

(三)教学方式的使用

大学英语,老师的教学方式的使用也极大的影响师生间的亲疏关系。随着社会的进步,老师的讲课也越来越依赖于多媒体,板书的使用越来越少了。多媒体教学的广泛使用,也由于其的优越性,学生座位的任意性,大多数学生对座位的选择往往是靠后,这就拉大了老师与学生间的物理距离,不便于学生与老师的进一步沟通。反之,如果老师板书多了,而由于板书所存在的局限性,学生的座位往往是靠前的,物理距离拉近了,学生与老师之间的互动沟通也就更容易的得以实行。

再者,英语教学,是不是就意味着老师应用纯英文的授课方式进行教学呢。其实,并不全然如此,结合学生的实际与是否能够真正让教学价值真正体现存在着极大的关系。整体来说,理工类的学生英语基础整体来说还是较为薄弱的,当然也有个别基础好的学生。在这个背景下,中英文授课是尤为必须的。首先,全英教学,学生听不懂,再者东西方语言文化也有所差异,这样学生与教师的心理距离就拉开了。学生失去了学英文的信心更失去了学习的兴趣。反之,中英结合,再融入点幽默诙谐语,学生与老师的距离就自然而然拉近了。

四、总结

空间的变化可以传达出各种信息,特别是和人际关系的远近有着密切的联系,所以我们应认真并充分了解以利用空间语言。在教学上,“空间语言”就是教师使用空间表达某种思想信息的一种教学语言,它对实际的语言交际起到了强调、补充或者代替的作用。因此,在教学上,老师们应该同多对造成空间语言差异的各个方面加以分析理解,采取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这样才有利于英语教育教学事业的不断发展。

[1]Hall E T.The Silent Language[M].New York:Doubleday,1959.

[2]顾嘉祖.语言与文化[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2.

[3]葛林.浅析东西方文化中的空间语言[D].黑龙江大学,2002.25.

[4]王志敏,余美根.东西方文化中的空间语言差异与外语教学[J].海外英语,2011,(10)

[5]邹春玲.东西方文化中的空间语言[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03,(4).

猜你喜欢
座位距离空间
换座位
空间是什么?
创享空间
巴士上的座位
算距离
换座位
每次失败都会距离成功更近一步
那个没抢到座位的孩子
爱的距离
距离有多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