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科研兴教 助力区域教育

2015-03-26 07:31景国成
河南教育·基教版 2015年2期
关键词:南阳市南阳课题

景国成

南阳现有人口1100万,中小学校3000多所,在校生百余万人,教师人数近12万。由于缺乏强有力的经济支撑,加之新一轮课程改革之初,教师没能顺利实现向“技巧型”发展的过渡,南阳的教育质量曾一度处于全省后列。

面对这一局面,2010年春,南阳市教育局提出了“科研兴教”战略。大家认为,只有开展教育科研活动,才能找到“复兴南阳教育,提高教育质量”的有效方法,因此,必须积极引导广大教师深入开展群众性的教育科研活动。于是,市教科所责无旁贷地承担起应有的引领和指导责任。

刚开始,不少校长和教师认为:搞教育科研太难,非一般人所能为,加上平时太忙,根本没时间去做课题。最让他们担心的是,研究会影响考试成绩。然而,有针对性的教育科研培训使他们很快转变了观念,并积极投身于教科研活动之中。市教科所通过“专题讲座” “送教科研下乡”等活动,让基层校长和教师们逐步认识到教育科研的重要意义,掌握了“重点问题课题化、工作过程科研化、工作结果成果化”的教育科研策略,把课题研究同学校日常工作紧密结合起来。

近10年来,南阳市中小学每年的市级教育科研立项课题都在1200~1800项之间,还有不少省级和大量县(区)级课题立项。通过教育课题研究,全市涌现出一批研究型教师、科研型校长和“科研兴校”的典型。

卢文艺是南阳市宛城区净土庵小学的数学教师兼校长,持续深入的教育科研,不仅使他对数学学科的思想体系、结构体系和方法体系了解得更为深入,而且使他的教学方法更加科学高效。他常常用比别人少一半的时间就轻松完成教学任务,教学成绩一直保持全区第一,且学生学习时劲头十足。学生们说:我们从卢老师那里学到的是规律,是思维方法,不是枯燥的“类型”和“公式”。因为对教育科研产生了兴趣,卢老师退休后还申报了市级课题,把自己的教学经验整理成《卢氏数学直观思维通用模型》,由大象出版社正式出版。

南阳市13中和南阳市22中,教学质量都曾一度滑落到“不可收拾”的地步。令人惊喜的是,两所学校又都在很短时间内“康复”了,因为学校领导实施了“科研兴校、科研兴师”战略。他们的做法是:首先确定旨在解决本校关键问题的“主攻课题”,然后带领教师们深入开展课题研究,并在各项工作中渗透课题内容。短短一年之后,全校教师不仅掌握了科研方法,提高了业务能力,而且有效促进了学生发展,教育教学质量得到大幅度提升。

西峡县的“三疑三探”教学,近年来在全国教育领域广受关注,成为南阳乃至河南的一张“教育名片”。这张“名片”其实正是区域性教育科研的产物。它先是被批准为市级课题,然后又申报到省教育科学规划办,被批准为全省教育科学“重点课题”。“三疑三探”课题研究的目的是扭转当地教育的落后局面。课题研究团队遵循教育教学规律,以科学的态度对待遇到的实际问题,融合外地经验,逐步形成了具有当地特色的教育教学思想和方法。几年来,前往西峡参观学习的教师已有数十万人次,分别来自全国二十多个省区市。目前,南阳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该项科研成果,准备将其作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示范性成果,在全市中小学推广。

如此案例在南阳还有很多,如经常到全国各地讲学的杨文普团队,举办过“全省教育科研实验基地工作现场会”的南阳市第17小学,研究成效时常见诸报端的南阳市第15小学等。教育科研不仅促进了南阳市教师的专业发展,提升了学生的综合素质,而且还揭示了不少教育教学规律,优化了教育教学方法,推动了全市课程和学校管理改革。同时,作为教育科研的副产品,参与课题研究的教师们发表了不少文章,得到了很多证书,为晋升职称、评选名师和学科带头人等创造了应有的条件。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如果你想让教师的劳动能够给教师带来乐趣,使天天上课不至于变成一种单调乏味的义务,那你就应当引导每一位教师走上从事一些研究这条幸福的道路上来。”他的这种感悟,完全应该成为每一位教师和校长的感受!

(作者系南阳市教育科学研究所所长)

猜你喜欢
南阳市南阳课题
“出名”的我
小青蛙卖泥塘
How do you understand the curriculum of English major
南阳 来了就不想走的地方
第十单元 课题1常见的酸和碱(第二课时)
地税局的官职生意
竹溪县实施“五个一”工程开展草根课题研究
拜祖谒圣品南阳古韵
“研”
从课题指南或总课题中选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