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桂花
语文研究型课程内容丰富,呈现出综合、开放、弹性大的特点,其合理开发和使用对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具有相当重大的意义。既可以根据必修教材、选修教材去探究某一问题,又可以依托校本文化、地方特色、兴趣爱好等由课内向课外延伸。
一、以高中教材为平台设计研究内容
教材是专家学者针对高中阶段学生的学习能力、认知水平、预达目标等精心编排的,既有对已往教材的继承,又有创新。教材中许多经典篇目虽显“古老”,但不同时代的人去解读,会读出别样的感受,会读出新意,会有不同程度的启迪借鉴。在教学中,可以探究“《雷雨》中谁是周朴园与鲁侍萍的爱情杀手”“窦娥为什么要发出‘亢旱三年这个誓愿”;还可以从《丹柯》故事中去探究“悲剧撼人心魄之美”,从《林黛玉进贾府》中探究“小说中环境与人物的关系”;还可以放眼社会,去寻找现代版的“套中人”(《装在套子里的人》)“周朴园”(《雷雨》)“马蒂尔德”(《项链》)等。
依托教材开发研究型课程内容,学生能将课内所得知识、所学方法应用到探究中,做到有的放矢,避免盲目性,达到既巩固语文知识、发展语文能力,又掌握探究方法、提高探究能力的目的。
二、以语文知识为基础设计研究内容
汉语是我们的母语,它有着其他语言无法代替的优点。将其作为语文研究型课程特色内容,在研讨中学生会逐渐了解汉语特色,用欣赏的眼光去学习语文,在发现中感受语文的美丽,培养语文兴趣,增强审美情趣,激发民族自豪感。
这里语文知识探究包括语言文字研究、语言典范研究、语言规律的研究等。课程设计中可以通过“方块字的妙用”探究汉字中的“五行玄机”,有规律地去识记“棨”“戟”“祀”“祈”“祷”“脍”“炙”“郫”“睥”“俾”“婢”“陴”“裨”等汉字;就汉字形义结合体的特点进行诸多联想,在文言实词释义中去猜读“耷”“爨”“牧”“寇”“怼”“殄”“集”等词义,感受汉字的神奇。探究对联的发展历史,收集古今经典对联及相关故事,并亲自撰写春联,感受对联文化。设置“古今言殊”话题,探究古今词义、古今句式、古今称谓等的变化,了解语言发展规律,感受礼仪文化。
三、以作品鉴赏为重点设计研究内容
作品包括文学作品和影视作品等。文学作品是语文学习的重中之重,最能体现语文学科特点与语文学习能力。借助图书馆、网络,阅读和研究古今中外的文学名著、欣赏影视、网络作品,活化课外的学习资源,丰富学生心灵,充实学生情感。
通过鉴赏性阅读、比较阅读、专题阅读、体裁研究等,对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主题等方面做延伸性的深度探究。如“从《林教头风雪山神庙》看环境描写在小说中的作用”“《雨巷》与《蒹葭》的比较阅读”“《水浒传》中的侠文化”“古典诗歌中的‘景情关系”“《雷雨》中复杂的矛盾冲突”“从《清兵卫与葫芦》倒叙写法的分析,看小说情节的摇摆”等等。
探究中既可以对常见观点表示认同,也可以对文本的观点提出质疑、否定和批判,也可以从新的视角对文本的内容作新的阐发,在阅读中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以特色文化为背景设计研究内容
这里的特色文化指乡土文化、校本文化,包括风景名胜、英雄事迹、文史掌故、风俗民情、节日文化、当地特产、校园环境、校史故事等。
每一县区都有着独特的景观,每个村落都有着别样的故事。让学生以家乡为题,通过参观、典籍查找、网络查找、走访、实地查证等方式,了解家乡的历史,感受到家乡的风土人情,既有益于学生将课堂所学运用于实践,又有益于培养学生的乡土情怀,增强学生对家乡的认同感、自豪感。如,学校所在地——怀来,古代属上谷郡,学生可以通过古文、古诗、地方志等探究上谷名人名迹名物。怀来物产丰富,是有名的葡萄之乡和葡萄酒之乡,可以探究怀来的旅游文化和酒文化。另外,市内的其他名胜大境门、蔚县剪纸、中都草原、轩辕庙、泥河弯等都可以作为探究乡土文化的资源。有小组把“村落之美”作为研究对象,写出了《小镇春秋》《人水情》《我喜欢这样的山窝子》《村子》《魅力乡间》等文质兼美的作品。从校园取材,将校园小景作为研究对象,雕塑、喷泉、长廊、亭榭,探究设计者蕴含在小景中的深意,让学生发现身边的美。
五、以时事热点为拓展设计研究内容
“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作为学生,不仅要学习书本知识,更要把学习的视线拉远、拉长,把学习的视界拓宽。把时事热点引入研究范围,既能满足学生了解外面世界的需求,又能培养其思辨能力,使其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如,“穿越剧流行的原因”“名人故里之争现象的背后”“‘诈捐门折射出来的诚信观”“从‘狼爸‘虎妈看教育”等等。
以时事热点为拓展设计研究内容,使学生能把课本学到的知识技能用于实践,培养学生分辨是非的能力和多角度思考问题的能力。
新一轮课程改革以来,虽然语文教材改革为教师拓展、学生自修创造了空间,但是现实教学中多数学校还是囿于必修教材,内容拓展延伸以及实践应用的特点没有得到高度重视。研究型课程还存在着课程内容单薄、问题设置缺乏深度、思考与参与肤浅化、课程内容设计无序化、师生教学活动随意化等问题。开好语文研究型课程,大力开发语文研究型课程内容,在设计研究内容时,要有问题意识,要强调知识问题化,重视学生过程性的感悟、过程性的体验,让学生主动参与,充分参与,全身心参与,使学生感受到语文的美丽与力量。
参考文献:
[1]邹尚智.研究性学习理论与实践[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07.
[2]郑强.实施高中新课程前言论坛[M].国家行政学院出版社,2005-05.
编辑 张珍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