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梅芳
内容摘要:语文教学的过程是一个传授知识、训练能力、培养学生道德品质的过程,也是一个发现美、感受没、欣赏美、创造美的过程。因此,我们教师应抓住所授课文中的关键词句,去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去创造出新的图景、生活内容和人物形象来。
关键词:语文教学 情感教育 途径
语文教学的过程是一个传授知识、训练能力、培养学生道德品质的过程,也是一个发现美、感受没、欣赏美、创造美的过程。因此,我们教师应抓住所授课文中的关键词句,去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使他们借助语言文字去展开想象、联想,并深入文章的美的境界中徜徉、遨游,引导学生利用所学的语文知识,去创造出新的图景、生活内容和人物形象来。
一.要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语文教学的基础训练必须在听、说、读、写能力的培养上。听、说、读都通过一种审美语感来进行感知实践的,审美语感的形成必须在学生整体把握课文内容的基础上,对文章中一字一句细细咀嚼,慢慢想象品尝,在领悟到蕴含其中的美的内涵后,再经过个人的感受,从而通过听加以接受,通过朗读、复述、回答问题等形式表达出来。这种实践活动,既是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的锻炼,又是情感操练和培养。写是一种审美创造,是学生审美观点,审美趣味、审美能力的集体反映。
由此可见,语文教学中的听、说、写本身就是一种审美活动,这种训练与审美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互依互存的关系。它们可以使学生思维活跃、情感丰富、心胸开阔,可以提高学生形象思维的发展并对语文教学产生浓厚的兴趣。
二.要培养学生感受其文化美
语文教学中必须重视古代作品的诵读,汲取中华古典文学深厚底蕴的丰富营养,感受其文化美、音韵美和情感美。我们拥有五千年悠久的文化史,创造了灿烂的古代文化精神文明,涌现了一大批世界一流的作家,呈现出了数不清的美文佳作,展现了丰富多彩的艺术魅力,铸造了一代又一代华夏子孙的心灵品格,成为凝聚我们名族的不朽精神支柱。我们应加强学生古典文学作品的阅读积累,使学生自然受到巨大“美能源”的辐射和熏陶。
在感受文化美的进程中,提升文化品位,在古诗文的诵读中,能起到春雨润物般的审美作用。那些千古传诵的名家名篇,文质兼美,且有音乐美,在深情并茂的诵读中,学生领略这些美的同时,还能感受到美的熏陶和感染。
三.要培养学生把握文章丰富多彩的自然美和人格美
语文教学必须重视写景诗文的学习和体会,修身养性,深刻把握文章丰房地产的自然美和情感美,黑格尔在认为“美是理论”的同时,也确认“理论的最浅近的客观存在就是自然。自然的形象显现就是自然美”。丰房地产的自然形态,反映到作品中必须经过作家的加工,并寄托了一定的情感。学习写景诗文,不仅能领略到千姿百态的形态美,还能感受到作家震撼人心的情感美,使学生能从养成热爱自然、热爱生活、热爱生命的情趣。同时,要培养学生重视课文中人物身上体现出的丰富的社会美和健全的人格美的领悟能力。社会生活所蕴含的无穷无尽的美,主要通过社会性的人表现出来,通过课本所塑造的人物形象的理解和领悟,如舍己救人的哈尔威船长、深明大义的蔺相如,感受到这些形象散发出的人格魅力,必将影响学生的审美观乃至世界观;感受到人物形象从侧面昭示的人生理想、人性的光辉,必将在学生的审美情感中起到憾人身心的精神作用。
四.要培养学生批文以如的意境美
在学习苏轼的诗词时,我们给学生说明:词的感伤情调与作家豪放风格看似矛盾,其实诗人赞美祖国的壮丽河山,颂扬古代的风流人物,感叹“早生年华”,这正表明他豪情激烈,壮心不已,表面的感傷正透露出作者追求建功立业的内心情感。这是诗词的基调,这与诗人的豪放风格是一致的。既而要求并制定学生去吟诵,去品位,朗读时特别要求在“声”、“情”二字上下功夫。“声”要高低、缓急、轻重、长短掌握适度,“情”要喜怒哀乐表达淋漓。
当然,在语文教学中进行情感教育,它要求教师要有广博的知识,要有一颗博爱、宽阔、敏锐的心。尤其是当今的学生,心理是敏感而不稳定的,他们希望在老师、同学面前施展自己的才华,同时也要求老师尊重、信任、理解他们,更期望人们承认他们的价值存在。这就要求教师注意自己的态度,竭尽全力理解自己的学生,耐心指导,并积极鼓励学生进行情感交流,让学生在听、说、读、写中成为更加乐观、更加自信,更加富有利他精神和广泛同情心的人,从而建立起高尚的道德品质。
总之,在语文教学中进行情感教育是一个不容忽视的任务,应引起我们广大教师的高度重视,把它贯彻到课内课外的各个环节中去。我们教师应该在教学活动中积极地设计和促成一种民主的、活泼的适合于学生情感、心理发展的文化氛围,使学生的身心在这种氛围内得到真正完善的发展。
(作者单位:甘肃漳县武阳东街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