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文革 巩恩普 姚玉增 张永利 李子涵
(1.东北大学资源与土木工程学院,辽宁 沈阳110819;2.山东招金集团有限公司,山东 招远265400)
硫化铜矿是铜资源存在的主要形式,占世界总铜储量的85%以上,其中又以斑岩型硫化铜矿床最为普遍,目前为世界提供了50%以上的金属铜[1]。随着高品位硫化铜矿资源的日益减少,加强氧化铜矿石的开发利用研究对资源的综合利用具有重大意义[2]。
新疆滴水铜矿是典型的氧化型铜矿,位于拜城县境内,属河湖相陆源碎屑沉积型砂岩铜矿床。始采于清末,为新疆境内发现最早、规模较大的同类型铜矿床。矿区大地构造位置位于塔里木盆地北缘,拜城—库车新生代盆地、铜矿山背斜北翼,地质构造背景简单。区域范围内地层较为简单,以新生代沉积地层为主,后在喜山期发生了褶皱变形,基本没有发生变质作用,另外,区内没有岩浆侵入活动。滴水铜矿产于新近系康村组一套碎屑岩中,主要含矿层位有3 个,即A层、B 层和C 层。3 个含矿层位间相隔距离稳定,其中A 层矿体位于矿区最下部,规模较小,矿体连续性相对较差;B 层矿体控制长度2 000 余m,品位与厚度变化较小;C 层矿体连续性稍差,控制长度5 000余m,品位与厚度稳定,是矿床的主要工业矿体。
长期以来,对新疆滴水铜矿床的研究程度较低,对矿石性质缺乏深刻的认识,浮选工艺的优化与发展缺乏工艺矿物学基础[3-5],因而影响了浮选指标的进步。本研究旨在查明矿石的工艺矿物学性质,为科学利用滴水铜矿资源提供理论依据。
滴水铜矿石铜品位较低,氧化率、含泥量、钙镁含量均较高,属于碱性脉石低品位氧化铜矿石。矿石中的铜矿物种类繁多,有孔雀石、赤铜矿、硅孔雀石、黑铜矿、蓝铜矿、铜蓝、氯铜矿、自然铜、辉铜矿、斑铜矿、黄铜矿等,其他主要金属矿物有褐铁矿、赤铁矿以及少量的磁铁矿等;脉石矿物主要有石英(燧石)、斜长石、微斜长石、条纹长石、黑云母、方解石、绿泥石、绿帘石等。矿石主要化学成分分析结果见表1,主要金属矿物组成见表2,主要非金属矿物组成见表3。
表1 矿石主要化学成分分析结果Table 1 Main chemical composition analysis of the ore %
表2 矿石主要金属矿物组成Table 2 Main metallic mineral composition of the ore %
(1)砂状结构。矿石中的黄铜矿、石英、斜长石、微斜长石、绿帘石等以砂状分布于矿石中,粒度在0.35 ~0.20 mm,见图1。
表3 矿石主要脉石矿物组成Table 3 Main gangue mineral composition of the ore %
图1 砂状结构矿石Fig.1 Sandy structure of the ore
(2)泥状结构。黏土矿物、方解石、绢云母、微晶石英、斜长石、微斜长石等颗粒细小,成泥状分布于矿石中,粒度小于0.004 mm,见图2。
图2 泥状结构矿石Fig.2 Pelitic structure of the ore
(3)棱角状结构。石英、斜长石、微斜长石、方解石等矿物颗粒为棱角状分布于矿石中,见图3。
图3 棱角状结构矿石Fig.3 Angular structure of the ore
(4)交代溶蚀结构。矿石中斜长石、微斜长石、方解石等矿物有被溶蚀的现象,构成交代溶蚀结构,见图4。
(5)纤维状结构。矿石中绿泥石、黑云母呈束状分布,构成纤维状、束状结构。
图4 交代溶蚀结构矿石Fig.4 Metasomatic structure of the ore
(6)皮壳状结构。矿石中孔雀石、硅孔雀石等呈皮壳状分布,构成皮壳状结构。
矿石的构造类型主要有浸染状、条带状、块状、网纹状、胶状、充填状、层状和粒状构造。其中部分蓝铜矿、赤铜矿等矿物颗粒呈浸染状分布于矿石中,构成浸染状构造;部分孔雀石、硅孔雀石、蓝铜矿等矿物颗粒呈条带状、块状、网纹状分布于矿石中,构成条带状构造、块状构造、网纹状构造;部分孔雀石、硅孔雀石等矿物颗粒呈胶状、充填状分布于矿石和矿石裂隙中,构成胶状、充填状构造;部分孔雀石、硅孔雀石与脉石矿物颗粒充填于矿石的裂隙中,构成充填状构造;矿石中普遍可见金属硫化矿物的自形晶结构、半自形晶结构及他形晶粒状结构。
3.1.1 孔雀石
孔雀石的粒度为1 ~0.05 mm,呈胶状分布,见图5,也有时呈膜状分布于矿石的面上,厚度1 ~0.05 mm,有的孔雀石中混入有少量的褐铁矿。
图5 矿石中的胶状孔雀石Fig.5 Malachite in the ore
3.1.2 赤铜矿
赤铜矿在矿石中比较常见,主要呈微细粒、土状集合体,往往赋存在砂岩或泥灰岩的胶结物中,也有充填在矿石的裂隙中,常与褐铁矿伴生,见图6。赤铜矿有时与孔雀石交生,形成铜矿物集合体,粒度在0.8 ~0.05 mm。
图6 矿石中的赤铜矿Fig.6 Cuprite in the ore
3.1.3 硅孔雀石
硅孔雀石是矿石中分布较广的铜矿物,主要赋存在薄层泥灰岩的胶结物中,常呈微片状集合体,有的硅孔雀石与孔雀石、黏土类矿物、碳质密切共生。
3.1.4 蓝铜矿
矿石中蓝铜矿多为浸染状、土状或皮壳状等,有时蓝铜矿呈蓝色圆斑状,一般直径在1 ~5 mm,大者可达15 mm,分布在泥灰岩或粉砂质页岩的层面上。
3.1.5 黑铜矿
黑铜矿呈黑色粒状、圆斑状分布在薄层状泥灰岩或页岩的层面上,一般直径在0.01 ~0.2 mm,大者可达10 mm,与铜蓝、孔雀石等矿物共生或伴生。
3.1.6 铜蓝
铜蓝属少见矿物,呈浸染状分布于矿石的裂隙中,为粉末状、微鳞片状集合体,呈薄膜状分布于泥灰岩中,见图7,偶见与赤铜矿连生。
图7 矿石中的铜蓝Fig.7 Covellite in the ore
3.1.7 辉铜矿
矿石中的辉铜矿主要呈浸染状分布,或呈粒状、浸染状分布在杂色钙质砂岩和细粒砂岩及深灰色泥灰岩中,见图8,矿物颗粒大小与砂岩的粒级大小成正相关,一般在0.2 ~0.005 mm。
3.1.8 斑铜矿
斑铜矿数量较少,多呈星点状、粒状、浸染状分布在杂色钙质砂岩和细粒砂岩及深灰色泥灰岩中,见图9 颗粒微小,一般在0.001 ~0.01 mm。
3.1.9 黄铜矿
图8 矿石中的辉铜矿Fig.8 Chalcocite in the ore
图9 矿石中的斑铜矿(Bn)Fig.9 Bornite of in the ore
黄铜矿数量极少,呈星点状分布在杂色不等粒砂岩和灰绿色中—细粒砂岩中,粒度<0.01 mm,是矿石的原生硫化物。
3.1.10 自然铜
次生自然铜较为纯净,常出现在氧化带中,见图10。
图10 矿石中的自然铜Fig.10 Metallic copper in the ore
3.2.1 石 英
石英是矿石中的主要脉石矿物,为棱角状、次棱角状细小集合体颗粒,嵌布粒度最小为0.03 mm,最大为2 mm,一般为0.5 ~0.08 mm,见图11。
图11 矿石的石英Fig.11 Quartz in the ore
3.2.2 斜长石和微斜长石
斜长石是矿石中的主要脉石矿物,为棱角状、次棱角状,嵌布粒度最小为0.03 mm,最大为2 mm,一般为0.3 ~0.08 mm;微斜长石为棱角状、次棱角状,嵌布粒度最小为0.01 mm,最大为1.5 mm,一般为0.1 ~0.06 mm。
3.2.3 方解石(白云石)
方解石(白云石)是区内最常见的脉石矿物,呈棱角状、次棱角状,在有的矿石中为基底,在有的矿石中为碎屑颗粒胶结物,嵌布粒度最小为0.01 mm(为泥状),最大为2 mm,一般为0.2 ~0.01 mm,见图12。
图12 矿石的方解石Fig.12 Calcite in the ore
3.2.4 绿泥石
绿泥石呈束状、缕状,集合体为放射状,由黑云母蚀变而成,常常围绕碎屑颗粒分布,嵌布粒度最小为0.01 mm,最大为2 mm,一般为0.5 ~0.05 mm。
3.2.5 黑云母
黑云母呈束状、缕状,集合体为放射状,有的已经绿泥石化,常常围绕碎屑颗粒分布,嵌布粒度最小为0.01 mm,最大为2 mm,一般为0.5 ~0.05 mm。
3.2.6 黄铁矿
砂岩、泥岩及泥灰岩中有大量的球粒状、草莓状黄铁矿集合体,该集合体一般由数十个,甚至数百个亚微米级黄铁矿晶体或微晶体组成,见图13。草莓状黄铁矿有浸染状、团块状,也有沿裂隙充填状产出的,特殊集合体形态是其独特形成环境的反映[8],有时莓群黄铁矿集合体被视为层控铜矿的重要标志之一。
图13 团块状草莓状黄铁矿Fig.13 Massive strawberry pyrite
(1)新疆滴水铜矿石中铜矿物种类繁多,以氧化铜矿物为主,约占总铜的83%以上,硫化铜及自然铜不足总铜的17%。主要含铜矿物有孔雀石、赤铜矿、硅孔雀石、黑铜矿、蓝铜矿、铜蓝、辉铜矿、斑铜矿、黄铜矿等。
(2)矿石中的脉石矿物种类也较丰富,主要有石英(燧石)、斜长石、微斜长石、条纹长石、黑云母,方解石蚀变矿物主要有绿泥石、绿帘石等。
(3)矿石的主要结构形式有砂状结构、泥状结构、棱角状结构、交代溶蚀结构、束状结构和皮壳状结构;主要构造形式有层状构造、浸染状构造、条带状构造、块状构造、网纹状构造等。
(4)各种铜矿物嵌布特征差异较大,且嵌布粒度粗细不均,最小粒仅为0.001 mm,最大粒一般为1 mm 左右,有的甚至达15 mm。
(5)草莓状黄铁矿集合体形态是矿石独特形成环境的反映。
[1] Cooke D R,Hollings P,Walshe J I.Giant porphyry deposits:characteristics,distribution,and tectonic controls[J].Economic Geology,2005,l00:801-808.
[2] 冯 宁.难选氧化铜矿石选矿技术研究及应用[J]. 现代矿业,2014(2):174-181.
Feng Ning.Study and application of flotation technology of refractory oxide copper ore[J].Modern Mining,2014(2):174-181.
[3] 陈建华,王进明,龙贤灏,等. 硫化铜矿物电子结构的第一性原理研究[J].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42(12):3612-3617.
Chen Jianhua,Wang Jinming,Long Xianhao,et al. First principle theory on electronic structure of copper sulfides[J].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Science and Technology,2011,42(12):3612-3617.
[4] 许志华.铜工艺矿物学[J]. 广东有色金属学报,1999,9(1):1-8.
Xu Zhihua.Technological mineral of copper[J]. Journal of Guangdong Non-ferrous Metal,1999,9(1):1-8.
[5] Yang Hongying,Wang Sihui,Song Xiangling,et al. Gold occurrence of Jiaojia Gold Mine in Shandong Province[J].Transactions of Nonferrous Metals Society of China,2011,21(9):2072-2077.
[6] 徐晓军. 硅孔雀石结构特性和浮选方法[J]. 云南冶金,1990(1):12-15.
Xu Xiaojun. The texture characteristics of chrysocolla and flotation method[J].Yuannan Metallurgy,1990(1):12-15.
[7] 叶 霖,刘铁庚. 新疆氯铜矿的发现及其意义[J]. 矿物学报,1997,17(1 ):78-81.
Ye Lin,Liu Tiegeng.The discovery of atacamite in Xinjiang and its significance[J].Acta Mineralogica Sinica,1997,17(1):78-81.
[8] 陈建平,王成善,唐菊兴,等. 西藏玉龙铜矿床次生氧化富集作用机制[J].地质学报,1998,72(2):153-161.
Chen Jianping,Wang Chengshan,Tang Juxing,et al. Mechanism of secondary oxidation and enrichment in the Yulong Copper Deposit,Xizang[J].Acta Geologica Sinica,1998,72(2):153-1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