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 娜
(抚顺市电力经济技术研究所,辽宁抚顺, 113000 )
进入新世纪,我国经济不断发展,科学技术得到快速的进步,人们对电力的需求量越来越大,电网规划与电力系统的关系越来越密切。因此,在实际的电网构建过程中,要重视二者关系,并为促进电力系统发展提出有效的、高建设性的优化策略。在城市化、工业化和科学化的发展过程中,电力输送的范围逐步扩大,大容量的电力输送成为主要的电力发展趋势,因此,需重点分析电网规划方法,以寻找出行之有效的促进电力系统发展的措施。
随着国家经济的发展,电网规划过程中遇到了挑战和困难,比如电源的结合与布局不相符合影响了电网规划;电网规模扩大后,短路电流问题突出;电网建设的环境与条件受到多方因素的影响;电网规划项目落地具有一定的难度。电网规划面临一系列问题的同时,相关人员也总结了工作经验,以及存在的客观原因。
电网规划的理念尚未转变,仍然保留着传统的规划观念,不适应日益发展、变化的电网需求,尤其是在知识经济时代,电力需求量极大提高,人们的生活离不开电力。目前的电力行业缺乏较为系统的规划理念,在技术方面也缺少相应的先进设备,技术方案对全电压等级序列的优化重视程度不高。整个社会忽视了投资周期中的投资回报率。
目前的电网规划管理工作主要包括三方面的内容,分别进行着各自管辖内的点样等级电网规划工作。虽然分工明确,当容易使得上下级电网规划的协调力度不够,为电网造成一定的混乱。各自以各自的盈利为目标是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资源优势、获得最大的利益。
电网规划是一项长期、持续和复杂的工程,涉及社会各个层面,其收集信息的速度、信息量的大小、信息传播的速度以及信息的可靠性等因素直接影响着电网规划方案。而现阶段的规划信息采集主要是手工收集为主,不适应时代发展的需求。若电网规划缺乏海量的信息,就不能很好地判断电力系统发展的方向和趋势。为迎接挑战、规划好工作,需借鉴国内外先进的整理工具。
在进行电网规划时,应从合理的供电需求出发,还应考虑公司的资产情况,保证资产的增值创新观念。电网规划还应充分考虑到社会经济效益,通过全电压等级序列和全寿命周期内的资产不断改进和创新,逐渐传播资产管理理念,并在大范围内进行实质性的优化配置工作。新的电网规划观念及其推广是一项长期、持续的工作,需要规划人员不断地坚持。与此同时,电网规划的观念应该要更开放,才能根据形势的变化不断调整具体内容,逐步形成有特色的电网规划体系。
为促进电力系统的有效发展,实现安全运行,在进行电网规划时应整合现有资源,优化管理机制,重组业务流程。在进行电网规划时应构建一个平台作为技术交流、解决问题的基础场所,各级规划在同一个平台上进行统一的规划,最终实现集中的规划和技术指导,完成电网规划“统一标准、统一规则”的目标。
规划是为了解决电网未来所遇到的问题,为电网框架需逐步构建,因此,电网规划的技术标准需要在实用性的基础上还具备先进性。不同地区的可靠性是不一样的,具有的符合性也不一样,因此需改变思维,从规划的角度出发构建电网体系、制定技术标准、形成技术规则。
提高电力系统的发展水平,就应提高电网规划的质量,比如避免大面积停电事故、保障用户的及时、安全和稳定的供电需求。电网规划精细化是提高规划效果、促进电力系统发展的有效途径之一,在规划的过程中需要依据供电需求开展电网安全运行的评估、配电网的可靠性评价、用户端的电能质量评估以及技术经济对比等工作。依据精细化的要求,对规划水平年除了要完成以上的任务外,还需开展一系列准备工作,比如事故预案设立、关键事件敏感性分析、关键工程的按期投入等。通过完善、优化管理积极,促使电网规划工作更加地灵活,从而促进电力系统的有效发展。
传统的电网、电源的统筹规划都有责任主体负责,但目前我国实行行政职能与电力系统相分离,电网的安全运行需在电源与电网的统筹规划性结合,这要企业不能为了蝇头小利而放弃发展前景光明的为未来。为了有机融合电力系统的各大精英部门,企业应该发挥自身特点,全面考虑各个经济主体,使得电网规划在安全的地方迅速转移征地,且不能被其他队伍看到。因此,进行电网规划时,有机结合电力系统的安全性、稳定性和效益性。
电网规划是一项长期、持续和复杂的工程,需不断提高从业者自身的综合素质,不断进行创新和改革,做出正确的决策,才能实现企业的经济利益最大化,才能促进电力系统的有效发展。
[1]陈波.电力系统规划若干思考[J].科技资讯.2010(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