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 东
(华东师范大学 社会发展学院,上海200241)
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设立以来,一级学科博士点不断增加,专业教师队伍建设不断加快,各类课题资助力度不断加强,本硕博各层次的招生规模也不断扩大。这一切都表明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迎来了一个繁荣发展的时代,学科化的马克思主义理论进入到学科自觉的阶段。但是,拥有一级学科建制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不能仅仅停留在学科自觉层面,学科自觉只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的应有之义,学科自信应当成为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的更高定位。
2005 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在深入调研和广泛讨论的基础之上,下发了《关于调整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及所属二级学科的通知》等文件,将原属政治学一级学科下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专业调整到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下,成立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发展史、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以及思想政治教育五个二级学科,一级学科从属法学门类。这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的正式设立。
设立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一方面是知识分工的需要,另一方面则是意识形态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即意识形态催生了一级学科的设立。意识形态与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是一种天然的“母子关系”,意识形态之母孕育了一级学科之子,这种母子关系既是历史的延续,也是时代的需要;既是线性的演化过程,也是多因素共同作用的螺旋式上升的结果。改革开放以来,在多元化的社会思潮中,我国的国家意识形态不断弱化,并表现出被边缘化的趋势。[1](p115)折射在实践层面,就是一个去意识形态化的过程。对政府而言,意识形态从动员群众的精神力量退化为一个回应外部挑战的行政工具;对市场而言,资本逻辑消解了意识形态的说服力;对社会而言,多元化思潮淹没了意识形态的鲜明政治属性;对个人而言,意识形态由过去的主动积极学习到现在的被动消极接受,从个人的价值归属演变成现今的思想包袱。设立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最直接的目的就是加强意识形态研究,巩固意识形态话语体系,使意识形态研究与执政的中国共产党以及社会主义制度相互配合,形成思想、权力以及制度三者之间的有机互动,提高马克思主义的学科自觉。
学科自觉大体有两层含义:第一层面是指整个科学领域的学科自觉,主要是自觉利用科学理论造福于人类的生存与发展;第二层面是与自然科学相对立的人文社会科学领域的学科自觉,自觉意识到人文社会科学的特殊性,即人文社会科学的理论是不同于自然科学理论的。从根本上讲,学科自觉就是要准确认识理论本身所指称的对象,把握理论的有效边界。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学科自觉,突出表现在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的设立。同时,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的设立也是“三位一体”式的学科自觉。从国家层面看,一级学科的设立说明国家意识到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要性,马克思主义理论不再仅仅作为一种政治意识形态而存在,也将作为一种思想文化形态而共生;从社会层面看,马克思主义理论开始以一级学科的角色参与知识分工,并逐步为学科体系所接纳;从个体层面看,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既是一种可供消费的文化产品,也是一项可以为之托付终身的学术事业。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是国家意志、社会需要以及个体选择的产物,是这三者在历史发展过程中互动博弈的结果。而且,一级学科设立之后,马克思主义理论也会通过课堂教学、学术研究以及专业设置等中间变量进一步强化国家意志,刺激社会需要,影响个体选择,并最终形塑一种马克思主义式的学科自觉。
毋庸讳言,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的设立,不仅是由于马克思主义理论本身的科学性决定的,也是由马克思主义作为党和国家的指导思想以及主流意识形态建设和发展的需要决定的,[2](p4)这一点足以赋予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的合法性地位。[3](p42)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的政治属性决定了其自身的功能定位,即捍卫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为其他学科的发展提供大原则、大方向与大标准,促进中国哲学社会科学的学科自觉。作为一级学科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并不直接参与世界的知识分割,并不存在一个固定明确的“问题域”,它的主要功能是对马克思主义经典文本的解读与阐释,体现国家意志,提供标准文本。[3](p42)换言之,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不仅要实现本学科的学科自觉,还要为其他学科的学科自觉提供指导。在科学研究领域内,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是基础学科与领头学科;而在党和国家的意义上,它就是生命工程学科。[4](p23)在当代中国的学科序列中,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既是学科体系进化的结果,也是影响下一步学科分工的动力因素。学科自觉不仅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的本质属性,也是其影响其他人文社会科学的重要因素。与西方国家的学科分工体系相比,马克思主义理论是明显带有中国特色的一级学科,同时也是在全球化浪潮中维护中国的国家主体地位,构建中国国家话语体系的一支重要力量。
从当前中国人文社会科学的学科建制来看,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政治学、社会学、法学等其他几个一级学科共同从属于法学门类,相比较而言,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有着其他几个一级学科不具备的独特优势。
无论是文、史、哲的人文学科,还是经济学、政治学、法学等社会科学,大多是改革开放后,伴随高等教育体制的恢复而建立的。新中国成立后,由于高等教育决策的失误,这些学科遭到了撤销或者兼并的历史厄运,在相当长的时间内,处于一种受打压的状态。然而,马克思主义理论专业却幸免于难。六十多年来,“经历了初步探索期、曲折发展期、新发展时期三个阶段”[5](p60)。这不仅由于马克思主义是指导思想,更主要的是因为马克思主义理论始终以“政治正确”作为学科存在的首要标准。改革开放后,尽管意识形态工作在一段时间内处于弱化状态。但是,从长时段的历史趋势来看,马克思主义理论不仅没有削弱,反而加强了。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的设立标志着当代中国意识形态研究进入到学科建设的新阶段,此后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迅猛发展。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直接受益于持久稳定的政治支持,从一定意义上说,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就是政治支持的产物。这一点,不仅一级学科内部成员有着深刻的体会,其他学科的学者对此也表示同意。
在强有力的政治支持下,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还得到了其他学科的多元交叉支撑。这种学科支撑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学科从业人员的支撑,另一方面是学术思想的支撑。具体而言,在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设立之初,学科共同体欠缺专业背景的教学科研人员。但是,学科共同体并没有因此而衰弱,反而因多学科队伍的加盟而欣欣向荣,如历史学、哲学、政治学、教育学、社会学等学科学者兼职从事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同时,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也表现出很大的包容性与开放性,即招收应届博士毕业生担任专职青年教师时也不拘一格,放宽标准,引进具有历史学、哲学、社会学、教育学等专业背景的人才。而且,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还存在学术思想的多学科交叉支撑,即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的特点决定了不仅要加强与哲学、历史学、政治学等学科的交流,还应大力借鉴社会学、教育学、经济学等学科的理论与方法,以此来提升学术品位与学科层次。[6](p14)通过依托其他学科的发展,马克思主义理论更好地实现了与其他学科的共生共荣。[7](p32)多元交叉的学科支撑不仅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存在发展的必要条件,更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发挥自身专业特色的中介桥梁。
在当前条件下,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有着庞大深厚的社会需要,这种社会需要不同于经济学人才的市场需要,也不同于教育学人才的教育需要,它主要是一种带有强烈制度属性的社会需要。这种社会需要有着严格的时空条件限制,主要是共产党执政的社会主义制度国家。从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培养的人才来看,其本、硕、博三个层次的毕业生就业率远远高于政治学、社会学、教育学、法学等其他人文社会科学。这一点,也是令其他学科百思不得其解的地方。其实,这不难理解,原因就在于马克思主义是中国的指导思想,社会思潮可以多元化,但是指导思想必须一元化,即用一元化的指导思想来统领多元化的社会思潮。再加上中国特有的体制,可以说,马克思主义理论专业的毕业生在就业市场上无形中得到了体制的帮助。同时,从就业岗位来看,马克思主义理论专业不仅具有较强的不可替代性,还具有较强的可替代其他学科的属性。以高校辅导员为例,各大高校在招聘辅导员时大多明确规定只招收马克思主义理论专业的毕业生,可以说,高校辅导员岗位是为马克思主义理论专业毕业生所专门设置的。[8](p10)
由上可知,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所具有的比较优势,是其他学科所不具备也不可能具备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天然地具备这些优势,这些优势既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内在的价值属性,也是外在的制度赋权;既是其自身得以成立的前提,也是整个学科共同体安身立命的根本。进而言之,作为意识形态的马克思主义决定了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的合法性,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的终极使命就是维护、捍卫马克思主义的指导思想地位。意识形态与一级学科之间的互动既保证了国家话语体系的建构,又实现了对知识生产的引领,还促进了社会思潮按照既定方向发展。
作为一级学科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在繁荣表象的背后潜伏着巨大的危机。这种危机不仅来源于一级学科内部,还来自其他学科的责难、攻击与批判。而且,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自成立之日起,各种有针对性的观点就从没有停止过,其中有些是中肯的批评与建议,有些则是无端的攻击与否定。[3](p42)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要想实现从学科自觉向学科自信的飞跃,就必须对自身的困境有着清醒的认识,并加以有效的回应,实现突破。
首先,成立时间短影响一级学科内在发育。“马克思主义理论是有机统一的思想整体,任何以‘纯粹学理’的名义把其中的一个部分独立出来的做法,都会妨碍对理论的准确把握。”[9](p49)然而,现行的二级学科划分显得机械,缺乏内在的逻辑关联性。而且,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自成立之日算起,才仅仅十年。时间短并不必然造成学科发育程度低,但是时间短却是学科发育程度低的重要因素之一。尽管负责意识形态研究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二级学科有着不短的时间,但是,其一级学科的成长壮大仿佛更像是政策的产物,一夜之间便散布全国各大高校,迅速跻身一级学科序列,成为名副其实的“显学”。成立时间短决定了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处于学科建设的“初级阶段”,这一点,应当为学科共同体所认识。
其次,多学科背景的师资队伍结构影响一级学科完整性。教师队伍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的主体,负责专业知识的生产与传播。从一定意义上讲,知识生产决定知识消费,学科从业者能否生产出优质的知识直接决定着一级学科的兴衰成败。因为,作为主体的教师既是生产者,也是传播者,更是消费者。从学术角度看,教师的研究成果就是生产成果;从教学角度看,教师的教学内容就是传播内容;从个体角度看,教师本身也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知识消费者。前文已述,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教师队伍来源多样化,既有哲学、历史学等人文学科背景的专业工作者,也有政治学、社会学等社会科学背景的专业工作者。在学科设立之初,多元专业背景的教师队伍固然有利于学科建设,进行跨学科教学研究。但是,当一级学科发展到一定的阶段,尤其是进入到“内涵建设”的阶段,则需要专业对口的新生力量来充实学科队伍,保证学科的逻辑整体性。实践中,非专业背景的教师队伍会造成研究主题不集中、专业特色不明显、学科向心力不强以及学术的逻辑分散等问题。因此,专业化的教师队伍是推进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建设的必然要求。[10](p22)
再次,单向度的学科交流影响学术品质的提升。跨学科交流是国内外学术界公认的趋势,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的成长壮大也离不开跨学科交流。但是,跨学科本身有三个方面的内在规定性:第一,跨学科是指以某一个学科为主,借鉴其他学科的观点、理论和方法,跨学科也是要区分主次学科的;第二,跨学科不是单向度的跨学科,而是双向度甚至是多向度的跨学科,以此来更好地解释问题;第三,跨学科不是无条件随意的,而是有前提条件和边界限度的。当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卷入到跨学科这一“学术时尚”上,则表现为学科主体地位弱化、被动单向度的跨学科以及跨学科陷阱。文、史、哲人文学科可以实现互相交流和研究成果的互相借鉴,经济学、政治学以及社会学等社会科学之间的概念可以相互借鉴,研究方法可以互相补充,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固然可以一厢情愿的去借鉴文、史、哲等人文学科的学术思想和经济学、政治学、社会学等社会科学的概念、范畴以及方法。但是,这些人文学科和社会科学会借鉴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概念、命题和方法吗?抑或马克思主义理论能够为他们提供有益的学术借鉴吗?
最后,唯意识形态化的学科生态阻碍国际学术交流。意识形态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的“立身之本”,研究意识形态、宣传意识形态、为国家意识形态提供话语建构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的天然使命,甚至可以说,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就是国家意识形态的代言人与传播者。但是,学科功能的意识形态化不等于学术研究的意识形态化,研究成果转化的意识形态化不等于研究过程的意识形态化。马克思主义理论作为人文社会科学领域的一个一级学科,是科学性、学术性、意识形态性以及政治性的有机统一,也需要进行国际交流与合作。[11](p30)但是,研究立场、研究过程以及研究对象方面的“唯意识形态化”无形中造成学科从业者在国际学术交流中的“画地为牢”。而且,从各大高校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共同体成员来看,其具有海外留学、进修背景的教师比例远远低于文、史、哲等人文学科和经济学、政治学、社会学等社会科学的专业教师比例。这不能不说是一种国际交流的滞后。也许有学者认为马克思主义理论不需要进行国际交流,但是,一个不可否认的基本事实是:我们身处一个全球化的世界,本土行动固然是我们思考问题的出发点,但是,缺乏全球视野的本土行动又能有多少含金量和解释力呢?
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面临的困境既来自学科内部,也来自学科外部,更有来自理论本身。学科化扩大了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影响力,但是,一级学科建制也给马克思主义理论带来了不少问题。“第一,过分细化的二级学科自我规定了狭隘的研究对象,把马克思主义的总对象碎片化,导致不少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学术研究者‘种了人家的地,荒了自家的田’;第二,独立的学科建制倾向于以自己的方式来提出问题、解答问题,这固然可以显示本学科的独特性、纯粹性、学理性,但却把马克思主义的总问题片面化,造成马克思主义研究根本目的的迷失;第三,独立的学科建制容易自置马克思主义内部的学科话语障碍,造成马克思主义队伍沟通交流的困难。”[9](p49)同时,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与其他几个一级学科之间的关系也是困扰其学科定位的一大因素。对其他学科而言,马克思主义理论始终是一个意识形态较浓厚的学科,其他学科大多将其定位在意识形态、政治宣传或公共课教学等方面,这种外部认知既来源于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在实践中所扮演的角色,也部分来源于其在知识分工环节中所处的地位。而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对其他学科的态度则更加尴尬。一方面,出于意识形态的要求,马克思主义理论要实现对其他学科的指导;另一方面,由于学术考评机制的作用,马克思主义理论又不得不积极向其他学科靠拢,期望从其他学科的发展中获取学术思想与学术动力。从根本上说,这种学科间的暧昧态度还是学科定位不清所导致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要想摆脱这种困境,只有对自身实现准确的定位。
学科自信是一个学科共同体的最高价值定位,可以促进学科内部成员的凝聚力和向心力,是一个学科基本逻辑的集中体现。学科的基本逻辑,就是一个学科出现和存在所需要的独特的知识论和方法论基础。[12](p71)学科自信和学科的基本逻辑是一个内外交互共生的关系,学科自信彰显于外,学科的基本逻辑则镶嵌于内,学科自信与学科的基本逻辑共同维护着学科共同体的有效运转。学科自信是一个学科参与知识分工的结果,也是一个学科站稳脚跟,有效回答各种问题的表现。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成立以来,高校围绕着学术、学者以及学生三个维度,投入大量资源,进行学科建设,取得了显著的成效,初步完成了一级学科平台建设。但是,现有的建设思路大多停留在“学科自觉”的层面,而非学科自信。学科自信是一个学科共同体在学科自觉上的情感升华,是事实判断基础上的价值定位,是学科从业人员的自我认同。
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自信是马克思主义理论整体性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13](p78)这种自信根本上来源于马克思主义理论对社会实践的解释力,对中国革命、建设以及改革的指导力,对全人类美好生活的终极关怀。同时,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自信独立于意识形态话语体系,是一种去意识形态和去价值判断的科学研究过程中的情感体验。意识形态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研究对象,但是,一级学科从业人员用一种去意识形态的态度来研究意识形态,用一种去价值判断的立场来进行价值引导。从根本上看,学科自信导源于一种科学自信,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也是科学研究分工体系中的一个环节,也是人类知识谱系中的一支脉络,相比较其他学科的认知型知识体系而言,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知识体系既是认知型,又是解释型。马克思主义理论不仅有助于我们认识世界,也有助于我们更好地解释世界,从而改变世界。
对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自信构成最大挑战的不是来自外部,而是学科自身。从一级学科设立的十年来看,马克思主义理论看似繁荣发展,实则内部隐藏着巨大的危机,突出表现为理论构建不成体系、缺乏行之有效的研究方法等问题。这一切固然是由于学科化时间短等原因造成的,但更重要的还是缺乏明确的问题意识,没有形成问题导向的一级学科氛围。问题导向是对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所倡导的学科意识、规范意识及问题意识等话题的延伸,关涉到学科建设的评价体制、学科队伍、集聚方式、人才培养方向等层面。[14](p64)与其他学科相比,马克思主义理论缺乏经济学、政治学、社会学在研究现实问题时的解释力,缺乏文学、历史学、哲学研究抽象问题时的思辨力。有马克思主义理论从业人员因此而主张摒弃学科划分,围绕单个具体问题进行跨学科研究。但是,跨学科的前提条件是利用不同学科的优势和长处来进行研究,马克思主义理论在这一点上并没有特别突出的比较优势。找寻学科的问题域,探索专业的研究方法,应当成为一级学科下一步努力的方向。
学科定位既源于本专业的角色和功能,也源于其他学科对本学科的认知。从理论上看,马克思主义理论与其他学科之间的关系是指导与被指导关系,即意识形态属性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是其他学科进行科学研究与教学活动的原则与方向,这一点是其他学科所不能违背的。但是,从实践上看,且不论其他学科要不要去坚持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指导,而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如何介入到其他学科的科研与教学活动中去的问题。[15](p35)[16](p67)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应当以平等的姿态与其他学科展开对话,在对话中实现一级学科的再定位。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自信不是一种专业宣传口号,更不是一种为经验事实作辩护的标签。马克思主义理论之所以能称其为一个理论,主要是对社会实践的解释功能;马克思主义理论之所以能成为一个一级学科,主要是学科共同体成员能够及时有效地回应社会实践提出的挑战。在多元化的社会实践中,一个实践可以由多个理论来解释,一个理论也可以去解释多个社会实践。马克思主义理论要想定位于学科自信,就必须提高解释社会实践的能力。这种解释实践的能力,不仅需要科学的方法和理论,还需要在与其他学科的理论竞争中胜出,即对其他学科不能回应或回应无效的问题作出自己的回应,以此来显示学科的优势。[17](p108)
总而言之,学科自觉与学科自信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发展过程中的两种不同定位。学科自觉回答的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的初始定位问题,即学科共同体成员要意识到学科的历史由来、理论属性、专业特色等问题,学科自信则是在学科自觉基础之上,勾勒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未来发展的理想图景与实践路径,主要回答学科的问题意识、研究方法、理论建构以及价值定位等问题。这两者不是相互分割与截然对立的,在实践中,学科自觉与学科自信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两个不同的维度。学科自觉要求学科自信,学科自信则会进一步形塑一种全新的思维方式与精神状态,强化学科共同体的学科自觉,从而促进学科的健康发展。学科自觉赋予学科共同体自觉自愿从事本学科研究教学的工作意识,而学科自信则强化学科共同体从事科学研究的奉献精神。因此,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应当定位在学科自觉基础上的学科自信。
[1]王亚萍,王跃.全国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博士生导师学术研讨会综述[J].马克思主义研究,2007,(2).
[2]顾海良.科学理解系统把握整体建设——关于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建设的思考[J].思想理论教育,2006,(6).
[3]贾未舟.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的学科合法性问题[J].江汉论坛,2008,(1).
[4]梅荣政.关于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建设的三个问题[J].思想理论教育,2006,(10).
[5]吴东华.六十年来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回顾与思考[J].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2009,(12).
[6]陈占安.正确处理教学改革与学科建设的关系[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5,(10).
[7]沈壮海.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依托发展[J].中国高等教育,2006,,(18).
[8]徐维凡.关于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建设与思想政治理论课相互关系的思考[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6,(11).
[9]何怀远.马克思主义理论整体性的历史发生学解读[J].南京社会科学,2006,(6).
[10]张雷声.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教师专业化建设[J].中国高等教育,2006,(7).
[11]张澎军,冯昆.学科对象、学科功能与学科意识——关于“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的几点思考[J].高校理论战线,2006,(9).
[12]贾未舟.论马克思主义理论和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的学科基础[J].山东社会科学,2007,(2).
[13]隽鸿飞.马克思主义理论整体性研究及其问题[J].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8,(6).
[14]李辉.论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的“问题导向”[J].高校理论战线,2012,(12).
[15]魏福明.试论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整体建设——基于知识生态观的视角[J].江苏社会科学,2007,(3).
[16]张健.中共党史在高校学科建设中的定位与整合[J].历史教学,2013,(12).
[17]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研究学部课题组.关于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问题的调研报告[J].马克思主义研究,200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