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流意识形态建设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2015-03-26 10:39
哈尔滨市委党校学报 2015年2期
关键词:小康社会马克思主义法治

金 慧

(山东师范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济南 250358)

主流意识形态建设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金 慧

(山东师范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济南 250358)

新中国成立以来,尤其是改革开放后,我国在主流意识形态建设方面取得了巨大的发展,积累了许多宝贵的经验,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党的十八大提出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这个目标的顺利实现必然要求进行主流意识形态建设。必须根据我国当前的国情,在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的前提下,大力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提高党的意识形态水平;立足实践、服务人民;积极推动中华文化走出国门走向世界,提高我国主流意识形态的凝聚力和影响力。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主流意识形态;文化建设;学习型政党

主流意识形态是一定时期内一个社会占主导地位的意识形态,包括占统治地位的艺术思想、道德观念、政治法律思想、宗教观点和哲学观点。主流意识形态一般具有高度的融合力、较强凝聚力和广泛的影响力,对经济社会发展具有强大的推动力。2013年8月1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宣传工作会议上指出,“意识形态工作是党的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能否做好意识形态工作,事关党的前途命运,事关国家长治久安,事关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1]。我国当前处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加强主流意识形态建设,提高我国主流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和凝聚力,才能为顺利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创造良好的条件。

一、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主流意识形态建设的主要经验

60多年以来,中国共产党在领导社会主义革命、建设和改革的过程中,始终坚持并发展马克思主义,高度重视意识形态的建设工作,在很大程度上团结了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使我国的社会主义事业蒸蒸日上。总结意识形态的主要经验,把握意识形态建设的主要规律,有助于顺利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

(一)坚持马克思主义主导地位不动摇,发展马克思主义不停歇

我国是社会主义制度国家,中国共产党作为我国的执政党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而建立的党。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我国意识形态领域的主导地位,是我们立国立党的基础,也是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不偏离正确轨道的保证。邓小平曾经说过,“我们搞改革开放,把工作重心放在经济建设上,没有丢马克思,没有丢列宁,也没有丢毛泽东。老祖宗不能丢”[2]。不管是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建设还是改革,都必须坚持“老祖宗”,坚定社会主义方向。

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是我们立国立党的基础,发展马克思主义并积极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我们兴国兴邦的要求。发展是马克思主义的内在要求。马克思主义是一个科学的开放的理论体系,所揭示的是一般的普遍的真理。由于时空的局限性,马克思主义并没有也不可能针对每个国家和民族的特殊情况一一作出详细规划,我们必须根据我国每个阶段所处的现实情况,在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基础上对其进行丰富和发展。所以,邓小平在提出坚持“老祖宗”的同时,还指出“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如果不同实际情况相结合,就没有生命力”[3]。

半个多世纪以来,我们在马列主义和毛泽东思想的指导下,顺利完成社会主义改造,确立了社会主义制度。经过真理标准问题大讨论,党恢复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实事求是思想路线。在改革开放以来的30多年时间里,党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开拓创新,探寻出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适合中国国情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也在不断完善;同时,还形成了创新发展的马克思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人民生活水平正在不断提高,国家实力与国际地位不断增强与提升,中国社会显示出和谐发展、科学发展的良好态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越来越显现出旺盛活力。

(二)党始终掌握主流意识形态建设的主导权

党始终掌握主流意识形态建设的主导权是我们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保障。东欧和中亚社会主义国家“颜色革命”留给我们的教训,除了要坚定不移走社会主义道路、坚持共产党的领导外,还要保证党始终掌握主流意识形态建设的主导权,防止帝国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颠覆活动。新中国成立以来,尤其是改革开放后,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取得了辉煌成就,构成了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其中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我们党始终牢牢掌握住意识形态建设的主导权,团结人民群众,保证社会稳定,促进国家发展。

新中国建立初期,虽然在全国范围内确立了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及非马克思主义等思想仍有残留;部分党员存在骄傲自满、贪图享乐等情绪,官僚主义作风突出。面对战争后百废待兴的经济及国外帝国主义的封锁和打击,我们党适时在党内进行了整风运动,在群众中宣传和学习马克思主义,尤其重视对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的改造,使他们成为对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做出贡献的国家主人,对顺利恢复国民经济及至确立社会主义制度起到巨大作用。改革开放以来,党领导我们高举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伟大旗帜,用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武装党和人民,走出了一条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习近平主席继往开来,在新时期新形势下提出“中国梦”,不断开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新篇章。

(三)以符合国情为原则创新建设方式

新中国成立后,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我们党进行理论武装,建设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所采取的基本上是群众运动的方式”[4]。当时我国经济体制单一,人们思想观念单纯,个人利益意识淡薄,以群众运动的方式进行意识形态建设,调动了广大人民群众建设新中国的积极性,凝聚了一股奋力向共产主义前进的积极力量,从而使我国国民经济快速恢复,“三大改造” 顺利完成,初步确立了社会主义制度。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国实行改革开放,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在经济全球化和政治多极化的背景下,人们思想观念、思维方式多样化、多变化特点突出,简单的传统的群众运动式已经很难起到说服教育的作用,必须向易于被群众接受的正面教育、舆论宣传转变。党根据变化了的国情,适时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引领社会思潮,兴起学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等活动,用最新理论武装党和人民,不断提高我国主流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和凝聚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更加需要全体人民心往一处想,力往一处使,只有不断创新建设方式,才能不断凝聚力量。

二、进行主流意识形态建设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

目前我国处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也是社会转型矛盾凸显多发时期。这一时期要促进经济发展,维护社会稳定,必然要求加强主流意识形态建设。

(一)主流意识形态建设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

“意识形态先行是国家建设和社会发展的普遍特征。”[5]加强主流意识形态建设是增强我国文化影响力、提高我国综合国力的关键之举,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意识形态是观念文化的核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要使文化软实力显著增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深入人心,实质是对我国进行主流意识形态建设提出了要求。

主流意识形态的建设也会推动小康社会的全面建成。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过程是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全面建设的过程,贯穿其中的是主流意识形态建设。主流意识形态建设本身就是上层建筑的一部分,进行政治文化建设必然要求进行意识形态建设。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意识形态建设的成果会反作用于经济建设,直接或间接地推动经济发展。 “在文化建设中,意识形态的建设对于中国现代化建设的正确走向、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以及以人为本科学诉求的实现,有着举足轻重的决定作用。”[6]生态建设是党理论创新的最新成果,进行意识形态建设促使生态建设概念深入人心。

(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背景下我国主流意识形态建设面临的主要问题

1.影响力减弱,接受度降低

自上个世纪90年代东欧剧变、苏联解体后,世界社会主义运动陷入低潮,西方资本主义在一定时期内的发展呈现出上升趋势,相比于社会主义还有一定的经济、政治与文化等方面的优势,社会上学习西方、向往资本主义的现象不降反升。导致社会部分成员对社会主义信心不足,认为共产主义虚无缥缈且西方敌对势力在目睹我国日益繁荣富强的同时,不仅没有放松对我国的文化渗透,而是对我国进行更加隐蔽的激烈的西化、分化,使一部分社会成员理想信念动摇,甚至轻信其谎言谬语,煽动地方暴乱,搞“颜色革命”。另一方面,在信息化时代,尤其是互联网的迅速普及,深刻改变了信息交流与传递方式。新事物不断地涌现,信息资讯铺天盖地,人们眼花缭乱,内心平静被打破,越来越浮躁,很难静下心来认真地学习与研究理论。

2.价值观模糊,思想道德滑坡

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全球化进程和市场经济发展的深入在给我国经济、政治、文化等各方面注入新鲜血液的同时,也使社会呈现出价值多元、文化多样的格局。一时间里,拜金主义、利己主义、享乐主义泛滥,人们思想活动独立性、选择性、差异性不断增强,一旦偏离正确的思想引导和调解,人们的理想信念很容易被物质至上思想左右,而对物的崇拜直接导致了价值观的错位及伦理道德失范。此外,部分党员干部在五彩缤纷的物质利益中迷失了自我,滋生贪污腐败、贪图享乐的思想,严重损伤党在人民群众中的形象。部分民众上行下效,集体主义在利己主义下败阵,思想道德在“权钱交易”规则下逊色,从而导致整个社会价值迷茫,道德失范。对此,江泽民曾指出,“在对外开放过程中,西方资产阶级的政治主张、价值观和生活方式也必然乘隙而入。我国社会经济成分、组织形式、物质利益和就业方式的多样化,也必然给人们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文化生活带来多样性。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商品交换的法则也容易侵蚀到社会政治生活和人们的精神领域,引发见利忘义、权钱交易,导致国家意识、集体意识和互助精神、奉献精神的减弱。这些都给我们加强和改进宣传思想工作和精神文明建设带来了新的课题”[7]。

3.文化建设投入相对较低

我们的社会主义在经济文化很落后的情况下建立起来,发展生产和发展文化教育就必然是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主要任务。新中国成立后,历任国家领导人都非常重视文化建设,我国的社会主义文化事业也获得相对较大的发展。但是,不论是相比于国内其他事业还是国外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文化发展,我国对文化建设的投入力度还是太小。2011年8月23日,财务司发布的《近几年我国文化投入情况及对策建议统计》数据显示,文化事业费占国家财政总支出的比重,近年来一直在0.4%以下且不断回落。2010年,文化事业费占财政支出的0.36%,是改革开放以来的新低。该统计还指出“文化与其他社会事业的差距被迅速拉大”, “与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多样化精神文化需求相比,现有的文化设施普遍落后、文化产品和服务供给水平远远不足”。这正是我国虽已跃然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却在 “日流”、 “韩流”横行的同时没有刮起强烈的“中国风”的原因所在。“在伟大的政治变革和军事变革以后,要用很长时间在文化上和经济上消化它们。”[8]我国经济建设已成果斐然,增加对文化建设的投入,注重促进先进文化事业发展已是大势所趋。

三、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程中主流意识形态建设的着力点

作为战略性、前瞻性、全局性的意识形态,对整个社会起着号召、动员、鼓舞作用,往往牵一发而动全身,这方面工作做得好不好,直接关系到社会主义事业的成与败。因而,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我们必须加强主流意识形态的建设,使其符合时代与社会发展的需要,避免成为社会向前发展的阻力。

(一)在推进马克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上下功夫

坚持马克思主义是保证我国主流意识形态建设方向正确性的前提。坚持马克思主义就必须在推进马克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上下功夫。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是增强我国主流意识形态吸引力的关键,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增强我国主流意识形态凝聚力的根本,也是加强我国主流意识形态建设的核心。

“理论只要彻底,就能说服人。”[9]“意识形态是否具有真正的影响力,关键在于它反映现实的程度,对现实的解释力度。”[10]国际国内形势时刻都在变,作为指导思想的马克思主义也必须适应并随其适时创新,更加符合现实,才会获得更大范围的社会认可,吸引更多的人加入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队伍中来。理论要切底、要有影响力,就必须从社会上出现的热点难点问题出发,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形成新认识,使意识形态更加彻底,更有说服力与吸引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本质要求。群众是社会历史的创造者,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也必须依靠群众的力量。首先,应该在宣传方式上下功夫。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过程中,必须坚持“三贴近”原则的基础,创新宣传形式,使其通俗易懂,符合群众的认知能力和审美情趣。深入浅出才能深入人心,坚决摒弃那些空洞的教条式的官方宣传话语。其次,借助互联网等新兴媒体,注重文艺产品思想传递。空洞的文字如果变为生动的画面就会更加让人印象深刻。文艺产品不仅是娱乐大众的工具,更应该肩负思想宣传的重任,正如习近平在全国文艺工作座谈会上指出的:文艺不能当市场的奴隶,优秀的文艺作品,最好是既能在思想上、艺术上取得成功,又能在市场上受到欢迎。再次,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结合,忌单纯学院化。我国目前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侧重于学院进行,从小学到大学,有一套比较系统的教育理论。但是从整体来看,学生和学者毕竟仅占群众的一小部分,社会上的群众才是主体,因此也更应该成为掌握理论的主体。

(二)在坚持人民性上下功夫

我国进行主流意识形态建设,最终要达到使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深入人心并融入到人们日常生活的目的。人民群众才是历史发展的决定力量。党在各个历史阶段提出的各项重大任务,每一项都是依靠广大人民的努力完成的。坚持人民性不仅是我们党的治国方略,也是我们进行意识形态建设的根本要求。始终把人民的利益放在首位,切实围绕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而努力,这是形成主流意识形态建设深厚群众基础的必然要求,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最终关怀。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宣传工作会议上指出, “坚持人民性,就是要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以民为本、以人为本。要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把服务群众同教育引导群众结合起来,把满足需求同提高素养结合起来,多宣传报道人民群众的伟大奋斗和火热生活,多宣传报道人民群众中涌现出来的先进典型和感人事迹,丰富人民精神世界,增强人民精神力量,满足人民精神需求”。

(三)在加强文化建设、推动中华文化走出去上下功夫

随着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我国文化面临的文化竞争和文化安全形势也更加严峻。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必须大力进行文化建设,推动我国文化走向世界,增强我国文化影响力,提高我国文化软实力。首先,必须在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继承民族优秀文化传统,力求多出文化精品。只有精品才出影响力和软实力。当前我国文化产品数量并不少,但是质量不高,缺少有世界影响力的精品。还要大力发展公益文化,平衡文化资源。当前我国文化资源分布城乡差距大,一定程度影响社会建设与发展,必须加大文化下乡力度。其次,必须积极推动中华文化走出去。我们是当今世界最大的社会主义国家,各种敌对势力长期对我国进行意识形态领域的渗透活动。因此,推动中华文化走出去,不仅是进行文化建设的必然要求,也是意识形态领域斗争的需要。推动中华文化走出去,必须要积极汲取外国文化的优秀成果,加以中国因素进行融合创新。在加强对外宣传,扩大对外交流方面,政府要发挥主导作用,拓宽对外文化交流途径,引导企业和社会团体走出国门,积极传播中国文化。

(四)在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上、提高党的意识形态水平上下功夫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十六大以来,我们党在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就,其中一条宝贵的经验就是注重学习、善于学习。当今世界正在发生广泛而深刻的变化,当代中国正在发生广泛而深刻的变革,要在变化和变革中中顺利建成小康社会,党必须在学习型政党上下功夫,努力提高党自身的意识形态水平。

建设学习型政党是一项宏大的系统的工程。首先,必须始终坚持解放思想与统一思想相结合,既要鼓励解放思想,又要善于统一党内思想。党作为我们社会主义事业建设的领导核心,党的思想绝对不能僵化,必须要不断学习,不断创新,始终走在时代前沿,引领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统一党内思想是建设学习型政党、提高党自身意识水平的重要前提和重要保障。中国共产党目前基层党组织将近4万,党员人数逼近9千万。如此大规模的党,如果思想不统一,不仅建设搞不成,生存也是问题。因此,提倡解放思想,但最终必须把思想统一起来。其次,重点抓领导干部,全面进行理论学习。领导干部是我们党和国家重大战略问题的主要决策者,他们理论水平的高低与国家的发展息息相关。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宣传工作会议上指出,“领导干部特别是高级干部要把系统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作为看家本领,老老实实、原原本本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特别是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再次,注重基层党员的思想建设。基层党员生活在群众当中,他们的一言一行都被周围的群众所关注,并在群众中产生广泛影响。基层党员的思想意识水平与人民群众的利益息息相关,只有切实加强基层党员的思想建设,摆正他们为人民服务的真实态度,维护好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才能在群众中树立党的良好形象。

(五)在推进依法治国、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和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上下功夫

法治与意识形态密切关联,没有主流意识形态建设,法治建设就会苍白无力。相反,如果没有法治建设,主流意识形态就有可能偏离方向。另一方面,法治与“人治”相对立,是现代国家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我国现在处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社会问题频出,社会矛盾激烈。必须大力推进法治建设,形成完备的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努力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为小康社会的建成创造和谐的社会环境。

1.在主流意识形态指导下进行社会主义法治建设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指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必须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依法治国,目标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也就是说我们所进行的法治建设,是社会主义性质的,是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的,因此要保证社会主义法制理论体系在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下完善,社会主义法治运行机制在主流意识形态指导之下进行,社会主义法治制约监督在党的领导下实施。

2.加强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建设

“法治文化是指与法治紧密关联,体现着法治的精神和理念、原则和制度、运作实践和生活方式,与人治文化相对立而存在的进步文化形态,其实质和核心是一种现代人的法文化共识、价值取向和行为方式。”[11]法治文化是法治内容的一部分,加强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建设,既是加强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建设的一个重要方面,也是加强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关键一环。加强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建设,首先,把法治文化建设摆在重要的位置上,要从战略角度出发,切实把法治文化建设列入文化发展和法治建设的总体规划中,加强法治文化建设同其他领域的联系,推动形成法治文化建设的整体效应。其次,开展法制宣传教育,培养公民的法律意识和法律信仰。宣传是在公民中进行教育的有效途径,加强社会主义法治文化教育阵地建设,要求充分利用博物馆、展览馆、公园、广场等公共场合,进行法治文化宣传教育,逐步完善社区文化中心、乡镇农家书屋等基层法治文化公共设施体系,让法治文化进入群众生活,让法律逐渐成为信仰。再次,开展丰富多彩的法治文化活动,加强法治文化的吸引力。从国家到地方,从干部到群众,都要积极组织并参与各种形式的法治文化活动,例如,法治文化优秀工作者评选、法治文化知识竞赛,法治文化演出、法治书法展览等。

[1]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读本[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4:105.

[2]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369.

[3]邓小平文选: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118.

[4]石云霞.十六大以来意识形态建设研究[M].武汉:武汉大学出社,2012:12.

[5]张保权.意识形态和政治发展的逻辑关联与互动机制[J].云南社会科学,2011,(5).

[6]曾祥耿.新时期我国意识形态与文化建设[J].求实,2012,(4).

[7]江泽民:论三个代表[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1:122.

[8]列宁全集:第4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7:508.

[9]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9.

[10]黄丹.当代中国意识形态建设路径新探[J]. 中州学刊,2013,(6).

[11]孙育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文化的理论与实践[J].学习与探索,2014,(4).

[责任编辑:孙 霁]

2015-01-13

金慧(1990-),女,山东莱西人,硕士研究生。

D60

A

1008-8520(2015)02-0021-06

猜你喜欢
小康社会马克思主义法治
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送法进企“典”亮法治之路
《 2020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
马克思主义穿起了中国的粗布短袄
反家庭暴力必须厉行法治
凝聚三秦巾帼力量 决胜全面小康社会
以德促法 以法治国
为小康社会提供健康保障
马克思主义的“破旧”与“立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