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是实现中国梦的不竭动力源泉

2015-03-26 10:11吴朝邦
湖北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2015年1期
关键词:文化发展

创新是实现中国梦的不竭动力源泉

吴朝邦

(武汉大学,湖北武汉430072)

[摘要]继“中国梦”之后,“创新”成为当前中国共产党和政府宣讲的一个高频词语。人类历史已经证明,科技创新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引擎,只有科技创新才能为实现中国梦打下坚实的物质基础;思想文化创新则推动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展,增强文化软实力,提高一个民族的思想高度,为实现中国梦提供精神动力。

[关键词]中国梦科技创新文化创新动力源泉

[中图分类号]D616[文献标识码]A

[收稿日期]2014-12-29

[作者简介]吴朝邦(1978—),男,湖北通城人,武汉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2012级博士生。

李克强总理说:“我们生活在一个飞速变革的时代,变革呼唤创新,创新推动进步。中国政府所采取的一系列政策,都贯穿着改革创新的理念和精神。创新是我们永远高扬的旗帜。”毫无疑问,继“中国梦”之后,“创新”已成为我们党和政府当前宣讲的一个高频词语,是我们这个时代的精神体现。新一届党的领导集体高举改革创新的旗帜,在不同时间、不同场合,可谓不遗余力地提倡创新、呼唤创新、助力创新、促成创新,指出“创新”不仅是科学技术创新,更是思想制度创新、体制机制创新、模式路径创新;不仅是国家发展战略创新、政府治理职能创新,更是社会创新、企业创新、人人创新。为什么要创新呢?一是因为创新是社会发展的引擎,是动力之源。李克强总理在参观瑞士爱因斯坦博物馆时题词:“创新是人类活力的源泉”。二是因为我们确实欠缺创新。综观历年全球各大创新企业排行榜,中国企业能够上榜的少之又少,整体仍然处于国际产业链中下端,大陆本土在自然科学诺贝尔奖的获得上还未取得零的突破。习近平总书记说:“幸福不会从天而降,梦想不会自动成真。实现我们的奋斗目标,开创我们的美好未来,必须依靠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创造性劳动。”劳动创造了人,创造是人的特质,实现梦想需要创造性劳动,创新有助于实现中国梦。

一、中国梦有利于激发人民活力,激励创新,其提出本身就是一次思想创新

以往,我们的理论都很宏大,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是社会精英们在领悟、倡导、实践,但“这个前提是:人们为了能够‘创造历史’,必须能够生活。但是为了生活,首先就需要吃喝住穿以及其它一些东西”[1](P158)。因而普通老百姓更关心现实的生活,也就是当前流行的政治名词“民生”。当代的民生与民主密不可分,民生应该是人民自主的日常生活,缺乏最广大人民的参与,与人民的日常生活没有多少关系,理论即便再宏大、再诱人,最终人民的热情也会逐渐冷却,理论的武器就不可能完全转化为实践的武器,不能转化为物质的力量,理论只有被亿万人民掌握才会产生出铸造历史的合力。可以说,马克思、恩格斯主要是从分析资本主义发展的宏观背景,批判资本主义制度而揭示全人类历史发展的规律;列宁、斯大林是出于解放被压迫民族国家,创立新的国家制度而领导革命;毛泽东则主要是站在国家民族解放、救亡图存的高度而引领第三世界的独立解放;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是站在国家民族发展的立场上,探索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着重围绕建设怎样的党,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旗帜而展开;科学发展观则为实现什么样的发展,谋划一条国家长期持续发展的方针路线而提出。这些理论着眼高远,逻辑严谨,但某种程度上是一种主体式的指点江山,是自上而下的理论灌输。现实使我们不得不思考:在当今中国,如何使党和国家的主导思想转变成为社会生活的主流思维?理论宣传如何避免虚、浮、假而做到实、朴、真,与大众心理贴近?如何才能跟得上社会发展的形势和世界发展的趋势,既坚持中国特色又符合世界潮流?综观国际国内形势,把理论灌输转变成梦想自觉势在必行。

中国梦把宏大的国家梦、民族梦与每个人的个人梦联系了起来,把“阳春白雪”与“下里巴人”紧密连接了起来,把社会精英的梦与平民百姓的梦结合了起来,使高高在上的理论最大地接上了亿万民众的“地气”,既宏观也入微,既抽象又具体,内含的能量也许只有历史实践能够说明与证明。中国梦把实践的权利给了做梦人,让每个人长上了自由梦想的翅膀,让每个人能够激情地创造、理性地行动、合法地收益,发挥出个人最大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以创新立国,以改革创新求发展。每个人都有梦,每个人都做梦,所以梦能吸引每个人、激发每个人,与每个人的生活息息相关。但“梦”又是如此虚无飘渺、平凡低微,太过形象臆想而不合逻辑思维,好像与“高、大、上”的政治理论难以搭上边,要把“梦”作为一个国家和政党的指导思想,一改主义、思想、理论的叙事范式,这不仅需要深邃的历史洞见、高超的政治智慧和卓越的现实胆略,更需要巨大的理论创新勇气。新一届领导人敏锐地抓住了世情、国情、党情、民情的变化,开创性地将通俗的“中国梦”作为理论提了出来,是一种创举,本身就是“因势而谋,应势而动,顺势而为”。

梦色彩斑斓,单一的色彩难以形成梦,不同的色彩成就人们各种各样的梦。同样,创新需要不同的思想互相激荡碰撞,才能产生出各色的、新的精神之花。在知识经济时代,许多新技术、新创意往往出自那些富有激情、敢于梦想的人。梦想有时是荒诞的,甚至是难以实现的,但我们不能因此而指责富有梦想的人,创新需要梦想,也需要宽容失败。李克强总理指出:“创新驱动根本要靠人才。要进一步破除阻碍人才成长和施展才华的各种障碍,弘扬探索未知、追求真理的科学精神,营造宽容失败、鼓励创新的良好氛围,充分激发人才特别是青年人才的创新活力。”中国梦的提出,就是要激发人民活力,就是要最大限度地释放人才红利。只有每个人都能梦想、敢于梦想,为经济社会注入活力,整个社会才能欣欣向荣。“只要大力破除对个体和企业创新的种种束缚,形成‘人人创新’、‘万众创新’的新局面,中国发展就能再上新水平。”“中国梦”事关国家、民族、个人,给了每个中国人一个与伟大事业融为一体的目标,从而也使“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自由发展的条件”[1](P422),这是对“中国梦”这一命题的真实内涵的最好诠释。只有人人梦想,人人具有活力,社会才能不断地发展进步。创新性地提出中国梦,正是把握了民情、社情、世情,既承接优秀传统文化,又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并紧密结合具体实际,一改自上至下的理论灌输模式,可谓是在“时代化、中国化、大众化”之路上不断向前推进创新。

二、科技创新有利于占据国际产业价值链的高端,为国家富强、人民幸福打下坚实的基础

历史已经无可争议地告诉我们,科学技术的进步促进了经济的发展,尤其是资本主义诞生以后,每一次经济的飞跃无不是科学技术的创新促成的。“自然力的征服,机器的采用,化学在工业和农业中的应用,轮船的行驶,铁路的通行,电报的使用,整个大陆的开垦,河川的通航,仿佛用法术从地底下呼唤出来的大量人口——过去哪一个世纪料想到在社会劳动里蕴藏有这样的生产力呢?”[2](P31)当前,以原子能、电子计算机、空间技术和生物工程的发明和应用为标志的第三次工业革命方兴未艾,正以前所未有的广度、深度和速度推动着人类社会的发展进步。所以,习近平总书记不无感慨地说:“一项科技创新可改变世界。”

中国改革开放30多年后,从积贫积弱的状态一跃成了“世界工厂”,积累了巨大的物质财富,国民生产总值位居世界第二。但在国际产业价值链中我们还处于中低端,走的是投资拉动出口的产业经济模式,高投资高污染低产出,资源利用率低,生态环境压力尤为严重;内需拉动不足,贫富差距畸大,民众并没有分享到足够的发展红利,社会公平正义问题日益凸显。“中国经济走到今天,不能再仅仅依靠速度,更要提升质量和效益。”必须秉持科学发展观,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那么,怎么样才能走科学发展道路呢?“改革有风险,不改革只有死路一条。”要突出重围,那就是只有“创新、创新、再创新”,依靠科技创新、体制机制创新,加快经济转型升级,从国际产业链的中低端跃向中高端,只有这样,才能节约资源,降低能耗,抢占产业高地,掌握发展主动权。

当今世界一体化的趋势不可逆转,全球市场正加速深化,国家之间经济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贸易竞争与协作日趋激烈,可以说“没有硝烟”的贸易战争正取代传统的军事战争,成为时代发展的大势,而贸易竞争的背后实质上是产业价值链的竞争,谁占据了价值链的高端,谁就可能取得相对的竞争优势。“我们动脑,他们流汗;我们出思想,他们卖体力。”苹果手机产业价值链分布于中国、韩国、德国、美国本土等地,中国处于链条的最低端,在整个价值之中所占比重不足2%。在苹果公司高利润的背后,一方面是其代工企业工作条件严酷,员工压力巨大,直接损害了员工权益和心理健康;另一方面是缺乏监督,代工厂家的废水、废物随意排放对环境造成难以弥补的伤害。而对于这些“代价”,苹果的代工企业都以“利润太薄”来搪塞。

实现中国梦,就要扭转“设计和利润留在欧美日,GDP和能源消耗留在中国”的局势,由苹果来看,“中国制造”需要向“中国设计”、“中国智造”转型,提升中国制造的中国智力成本。到了今天,必须认识到国家赢得未来的方法已不能停留在仿造追赶和出卖苦力上,而是要靠创新超越及转让技术。只有涌现出像华为、联想、小米这样以创新为原动力的千百万中国企业,才能使我们的经济转型升级,才能继续保持我们经济的中高速发展并向中高端水平迈进。李克强总理说:“在这个关键阶段,更要依靠13亿人的创造潜能和无穷智慧,通过深化改革挖掘人才资源富矿,使改革红利与人才红利叠加,推动中国经济在发展中提质增效升级,跃上新台阶。”这个过程关键在于创新,只有人人投身建设创新型国家的伟大事业,创新才能成为中国发展新乐章的强音。科技创新决定企业出路,也决定国家未来。只有国家富强,人民才能安家乐业;只有人民幸福生活,国家才能永葆昌盛,中国梦的实现才有了坚实的基础。

三、文化创新有利于促进经济发展,凝聚民族精神,化解社会矛盾,助力民族振兴

科技创新是国家强盛之基,文化创新是民族进步之魂。文以载道,文以化人。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综观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文化既表现在对社会发展的导向作用上,又表现在对社会的规范、调控作用上,还表现在对社会的凝聚、对社会经济发展的驱动作用上。经过三十多年的改革开放,我国的经济社会发展都取得了巨大进步,尤其是物质生产极大丰富。但与此同时,我国社会尤其是精神文化层面出现了一些严重问题:物欲膨胀,享乐主义盛行;集体主义蹒跚而行,自主人格与个人主义纠缠不清;传统的官本位思想、人治观念根深蒂固,一大批优秀的创新型人才局限其中;现代性商业文化远远落后于西方,欺诈重生,诚信缺失;文化虚无主义流行,传统信仰沉沦,新的信仰远未树立;古今、中西、城乡文化之间的冲突仍然尖锐;伦理道德、价值观念等都还处于调整转型之中;社会群体性事件时有涌现,遇事求人不求法,法律意识还亟待加强;受国外极端势力渗透,暴恐事件呈现扩展趋势;在全球化浪潮中,国家认同感、民族凝聚力、党的感召力都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这些问题源于文化,也必须寻求文化予以解决。现代世界发展表明,经济社会出现问题,最根本的原因还是文化出现了问题,文化没有发挥应有垢功能,也就是说文化发展没有跟上现实实践的步履。近代以来,由于被西方赶超,传统文化一度被割裂甚至抛弃,而现实文化在现实问题面前又有些勉为其难,怎么办?答案是唯有文化创新。但严峻的现实是,我国的文化创新根本就满足不了时代发展的需要,文化软实力远不能与我国的国际地位相称,文化贸易逆差十分巨大。有国人就曾感叹:我们有功夫,有熊猫,却没有《功夫熊猫》(美国动画电影)。人们不禁要问,为什么我们曾经辉煌的文化会沦落如此?

在我国五千多年文明发展历程中,创造出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说明了这种文化不仅“悟觉早”而且“可持续” 。但自从大清王朝被西方列强用枪炮撬开国门之后,我们一直认定文化是落后挨打的罪魁祸首,一再为选择什么样的新文化而不断争论,长期陷入“主义”之争的泥沼而不能自拔。老祖宗流传下来的儒教文化和优良传统,被当成封建糟粕扔得差不多了。传统文化固然有其糟粕,但却是中华民族立于这个世界的根基,文化根基不稳,犹如在黑夜中奔突,创新也就失去了活水源头。习总书记在纪念孔子诞辰2565周年大会上讲:“不忘历史才能开辟未来,善于继承才能善于创新。优秀传统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传承和发展的根本,如果丢掉了,就割断了精神命脉。我们要善于把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和发展现实文化有机统一起来,紧密结合起来,在继承中发展,在发展中继承。”我们不能抛弃我们的文化基因,否则中国文化难以创新。中国近两百年来的近代历史也证明,全盘西化肯定是行不通的。马克思主义揭示了人类社会的一般规律和发展趋势,提出了关于未来社会的美好理想,但马克思主义的创立者们生活的年代跟我们现时代有着巨大的差别,他们不可能完全预知我们现时代发生的一切。所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必须同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相结合,与当代社会实践相结合,不断进行创新,才能适应中国的发展需要。

文化创新应以优秀传统文化和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为基础,针对现实问题、紧跟时代发展脉搏进行创新。应创新出有说服力的、贴近民众的文化形式,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潜移默化地植入民众的心田,发挥出先进文化凝聚民心民意、润滑社会肌体、整合社会力量的巨大作用。文化的不可消耗性具有倍增效应,为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精神基础。面对全球自然环境恶化,生态社会主义是西方学者最先提出来的,是当前学术界的显学,但其最基本的思想却可以在传统的“天人合一”、“厚德载物”等文化基因中寻找到根源,我们完全可以以此创新性地提出中国特色的生态社会主义理论,为全球的可持续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民族复兴最终取决于这个民族思想的高度,而民族思想的发展将以对传统文化思想的挖掘、传承与发展为基石。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决不能仅仅以经济指标翻番作为标志,而必须以文化强国作为灵魂,只有精神文化和经济、政治、社会、生态环境等各方面同步协调,整个社会才能健康、有序、和谐和可持续发展,才能真正实现繁荣强盛。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2]马克思恩格斯列宁历史理论经典著作导读[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责任编辑:胡芬芳

猜你喜欢
文化发展
文化与人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年味里的“虎文化”
“国潮热”下的文化自信
迈上十四五发展“新跑道”,打好可持续发展的“未来牌”
从HDMI2.1与HDCP2.3出发,思考8K能否成为超高清发展的第二阶段
谁远谁近?
砥砺奋进 共享发展
改性沥青的应用与发展
“会”与“展”引导再制造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