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经济建设中农村党组织思想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蒋平
(百色学院,广西百色533000)
[摘要]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背景下,一些农村党组织的思想建设存在表面化、形式化现象,部分农村党员干部理想信念动摇,宗旨意识淡化。新时期,加强农村党组织的思想建设要落实农村党组织的思想建设主体责任,坚持对党员干部进行理想信念教育,培育党员干部的宗旨意识和法治意识,做到思想建设与实际工作相结合、思想建设与利益保障相结合及思想建设与能力建设相结合。
[关键词]市场经济农村党组织党员干部思想建设
[中图分类号]D267[文献标识码]A
[收稿日期]2014-12-22
[作者简介]蒋平(1981—),女,广西全州人,百色学院政治与法律系副教授,博士。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的不断推进,农村的经济社会环境快速发生变化,村民的生活水平显著提高,农村的社会结构和村民的利益关系急剧调整,这带来了农村思想观念、生活方式和社会风尚的变革,也结农村党组织的思想建设带来一些挑战。思考市场经济背景下农村党组织思想建设方面存在的不足并提出改进对策,是持续加强农村党建工作的重要内容。
一、市场经济建设中农村党组织思想建设存在的不足
改革开放后特别是20世纪九十年代以来,市场经济在我国迅猛发展,农村日益卷入大市场体系。对农村党组织而言,一方面,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给农村党组织注入巨大活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推动农村经济走向商品化、市场化和信息化,为农村党组织建设提供了经济基础和物质保障,促使服务观念、效益观念、交换观念、竞争观念、创新观念日益深入人心,促使广大农村党员干部不断解放思想、改进管理方式、创新工作方法及树立现代服务意识;另一方面,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也给农村党组织带来许多前所未有的新课题、新考验。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过程中,一些农村党员干部歪解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实质,以致重物质文明建设轻精神文明建设,重经济建设轻党建工作;更有甚者,部分党员干部将经济建设视为党组织的全部工作任务,片面、盲目地追求经济增长率。在这种情况下,党建工作被置于“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的境地,有的农村党组织经常不召开组织生活会,不开展组织活动,对党员疏于教育管理,不及时了解和掌握党员思想动态;有的农村党组织思想教育形式化,仅仅简单召集会议传达上级的文件,喊口号,发册子,印宣传报,或只是随意聊天、谈心,讲套话,灵魂未触及深处,思想未接受洗礼。这些农村党组织平时一盘散沙,没有向心力和凝聚力,党员干部的政治思想日益退化,组织观念不断弱化,宗旨意识日渐淡化。
随着改革开放的日益推进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农村的经济成份、组织形式、就业形式日益多样化,多种分配方式同时并存,这导致农村利益关系和价值取向日趋多元化。在市场经济体制下,经济主体一般以利益最大化为目标,这一方面培育了人们的竞争意识,推动经济不断发展,另一方面又强化了人们对利益的追求,诱发人们对利益斤斤计较,甚至走向唯利是图、见利忘义。在市场经济体制、机制建立与完善的过程中,村民的致富途径走向多样化,一些如养殖和通过诚实经商等合法途径挣钱的村民富裕起来,一些通过制假售假、坑蒙拐骗、偷盗诈骗或权钱交易的村民也富起来——伴随社会的急剧转型,在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话语前提下,农村的社会风尚和道德标准发生了变化——财富标准逐渐占据优势地位,成为村民在纵向社会结构中评比排序的刻度尺,经济能人在农村纵向结构中的地位上升,对村庄公共事务的管理产生了直接或间接的影响。[1](P403)与此同时,农村党员干部的社会地位却日益下降,心理优越感日渐消散。在社会性地追逐利益和追求财富的大潮中,有的农村党员干部面对日益增多的利益分化、损益不均及社会不公现象,出现思想混乱、道德困惑、价值观扭曲等现象,对共产主义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产生怀疑和迷茫心理;有的农村党员干部抵制不住纸醉金迷的诱惑,贪图享乐,沉湎于声色犬马,精神空虚,意志消沉,贪污腐化,只讲金钱不讲信仰,怀疑、动摇甚至放弃了党员的理想信念;还有的农村党员干部追逐权利金钱,计较个人得失,大搞权钱交易,投机钻营,贿选拉票,严重损害了党的肌体。
市场经济的发展在多个方面影响了农村党员干部的宗旨意识。一方面,市场经济的逐利性、交易性原则影响了农村党员干部的思想方式和行为方式。一些农村党员干部理想信念动摇,价值观扭曲,追逐利益、追求财富、获取金钱成为其工作目标。他们不为广大群众谋利益,而是为个人谋私利,对群众的利益诉求无动于衷,对群众的冷暖疾苦漠不关心,更有少数党员干部“利己主义思想严重,见利忘义,为了个人或极少数人的利益,不惜违反国家政策和法律法规,在土地征用、农村改造、房屋拆迁等关系农民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上,损人利己或损公肥私,有的甚至出现严重的违法违纪行为”[2](P25)。一些农村党员干部并未将为人民服务作为自己的职责,在处理问题、解决纠纷的过程中收取、索取好处,拿到好处才办事,没有好处就有意拖沓,态度冷漠,甚至有少数人拿了好处也不办事不作为。另一方面,市场经济的发展给农村党组织带来大量新任务、新情况和新问题,这要求党员干部不断提升自身的素质能力。然而,由于部分农村党员干部对新任务、新情况和新问题认识不全面,理解不深刻,学习不到位,缺乏改革创新意识和拼搏精神,不能贯彻落实好党中央的路线、方针、政策和任务,无法带领农村群众发家致富。面对日益增多的社会事务和复杂的利益关系,他们处于迷惘状态,找不到工作的突破口,面对新情况和新问题“束手无策,发展农村经济的能力不强,发展的路子不宽,工作方法不多,在群众‘盼富’面前力不从心”[2](P27)。
二、市场经济建设中加强农村党组织思想建设的对策
只有厘清农村党组织思想建设的责任主体,落实农村党组织的思想建设主体责任,才能开展好农村党组织的思想建设,避免其思想建设表面化、形式化。毫无疑问,农村党组织既是思想建设的领导主体和推进主体,又是思想建设的落实主体和工作主体。因此,农村党组织必须切切实实抓思想建设,牢固树立不抓思想建设就是失职的意识,把思想建设纳入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在日常工作中部署、推进、落实思想建设,及时分析研究责任范围内的思想建设状况,调查了解党员干部的思想动态,对所有党员干部进行有效的教育、管理和监督。每个党员干部要全身心参与思想建设,加强思想教育,加强党性修养,不断自我剖析、检查和改进,坚持身体力行,把思想建设贯穿到为人民服务的实际行动中。
理想信念是人的精神支柱和行为动力。建党以来,我们党以坚定的共产主义信念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凝聚党心、民心,团结和鼓舞广大党员和人民群众战胜了各种艰难险阻并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历史证明,理想信念教育是我们党进行思想建设的宝贵经验、优良传统和根本要求。对农村党组织而言,加强理想信念教育,就是要坚持不懈地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农村党员干部的头脑,坚持不懈地对农村党员干部进行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方针和基本政策的教育,不断加强社会主体核心价值体系教育,提升农村党员干部的理论素养和政治修养,促使农村党员干部树立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坚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心,树立正确的群众观、发展观、政绩观和利益观。
一是服务意识。党的根本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因而,培育农村党员干部的服务意识是农村党组织思想建设的根本内容。服务意识体现和实现于日常行为中,要引导农村党员干部将服务群众作为基本的工作信念和行为准则,进一步转变管理理念和改进工作作风,自觉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主动上门服务,为群众排忧解困;引导农村党组织建设服务型组织,进一步缩减管理事项,简化办事流程,开办便民服务窗口。譬如,现在很多农村开设了综合服务中心,推行集中办公和挂牌上岗,开展“一站式”服务,就得到农村群众的热烈欢迎和赞赏。
二是法治意识。依法治国是我们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十八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强调指出:“依法治国,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和重要保障,是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必然要求,事关我们党执政兴国,事关人民幸福安康,事关党和国家长治久安。”[3]要加强农村党组织对法律法规、政策方针和市场经济规则的教育和学习,引导农村党员干部培育法治意识,自觉学法、知法、行法,做到依法执政、依法行政,自觉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管理农村社会事务和协调利益关系,做到有法必依、执法必严和违法必究,不断推进农村经济社会生活的法治化和规范化,保证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贯彻实施。
一是思想建设与实际工作相结合。马克思指出:“人们的存在就是他们的现实生活过程。”[4](P525)农村党组织扎根基层,服务群众,在日常工作中会碰到大量实际问题,产生诸多思想困惑。那么,农村党组织的思想建设就必须与实际工作相结合,才具有针对性和现实性,才能厘清认识、解答疑惑、凝聚共识、解决实际问题。一方面,农村党组织在进行思想建设的时候要避免空乏地讲大道理,要将理论现实化、生活化,让说的人愿意讲,听的人愿意信;要调查分析农村党员干部思想问题背后的现实因素,多给予体谅、关心和解决,不能强制性要求党员干部无条件克服一切困难。另一方面,农村党组织要将思想建设渗透到实际工作当中。思想建设不是开会,不是做宣传,也不是做报告和听讲座,而是一种实实在在的行动。实际工作是思想建设的载体和实现形式,只有将思想建设渗透到农村党员干部的实际工作中,思想建设才能生机勃勃,活力无限。当前,要密切联系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推进新型城镇化实践,进行马克思主义发展观教育,开展党的宗旨、优良传统和作风教育,进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形势和任务教育,促使农村党员干部认真履行职责,增强服务农村群众的自觉性和坚定性。
二是思想建设与利益保障相结合。邓小平曾指出:“革命是在物质利益的基础上产主的,如果只讲牺牲精神,不讲物质利益,那就是唯心论。”[5](P128)农村党组织的思想建设要从农村党员干部的切身利益出发,用政策留人,事业留人,感情留人,待遇留人,把工作做到农村党员干部的心坎上,促使其心系基层、情系基层,乐于扎根基层、服务基层,真心实意地落实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完成各项工作任务。首先,要持续改善农村党员干部的办公环境和生活条件。做好农村党组织的经费预算,安排农村党组织建设经费,提升农村党组织的办公条件;结合公务员制度改革,完善农村党组织的岗位编制和职务晋升制度,建立责、权、利相统一的基层岗位体系,改善农村党组织人才晋升、发展通道,提升农村党员干部的待遇和福利。其次,要关心农村党员干部的利益诉求,促进其成长进步。要尊重知识,尊重人才,选派思想上进、政治立场坚定的党员干部进行教育深造,对有发展潜力、有致富能力的党员进行产业发展扶持。再次,要扶助有困难的农村党员干部。要建立农村党员帮扶基金,对老弱病残、家庭困难的党员给予慰问和扶持。
三是思想建设与能力建设相结合。农村党组织作为党在农村地区的基层组织,要领导和服务广大农村群众,整合资源,化解矛盾,推动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带领群众共同致富,必须具备良好的工作能力。因此,应将农村党组织思想建设与能力建设结合起来。如通过提倡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和改革创新的精神,引导农村党员干部研究新情况、新问题和新矛盾,探索新思路;通过提倡尊重科学、崇尚理性和争当先进的精神,引导农村党员干部学习新知识、新技术和新业务,掌握新方法;通过提倡真抓实干、谦虚谨慎和艰苦奋斗的精神,引导农村党员干部说实话、干实事、求实效,创造新业绩;通过提倡顾全大局、团结协作和无私奉献的精神,引导农村党员干部转变工作作风,理顺各方关系,化解各种矛盾……总之,通过将思想建设与能力建设结合起来,促使农村党员干部不断提升组织领导能力,能够做好新时期的群众工作,及时化解农村社会中的复杂矛盾,积极带领群众调整产业结构,优化产业布局,发展效益农业、特色农业和生态农业,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全面发展,不断增强农村党组织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巩固党的执政基础。
参考文献:
[1] 谭同学.桥村有道:转型乡村的道德权力与社会结构[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0.
[2]王炳林等.市场经济条件下党的基层组织建设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
[4]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EB/OL].中国共产党新闻网,http://cpc.people.com.cn/n/2014/1028/c64387-25926125.html,2014-10-28/ 2014-10-29.
[5]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6]邓小平文选: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
责任编辑:杨选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