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1844 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的劳动概念探微——从MEGA2 的视角看

2015-03-26 05:44
黑龙江社会科学 2015年2期
关键词:手稿异化马克思

贺 翠 香

(中国社会科学院 哲学研究所,北京100732)

《1844 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以下简称《手稿》)的发表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中是重大的事件。它重新燃起人们对马克思思想的关注,特别是青年时期马克思的“异化”思想,掀起了后来诸多学者关于人道主义和异化问题的探讨。它还是左派黑格尔主义者,如卢卡奇、科尔施、马尔库塞、阿伦特、哈贝马斯等人,进一步探寻马克思与黑格尔的思想渊源关系,推动人本主义马克思主义思潮兴起的重要契机。在《手稿》发表之后引起的诸多争议中,马克思的“劳动”概念一直以来都是新马克思主义者和后现代马克思主义者批判的众矢之的。

本文试图在《马克思恩格斯全集》历史考证版第二版(以后简称MEGA2 )的基础上,重新审视和研究马克思《手稿》中的劳动概念含义、劳动与异化、劳动与实践、生产、交往的关系,从而在21 世纪后工业社会劳动形式发生变化的情况下,重新发掘和探寻马克思的劳动理论是否还具备解释和理解当代社会现象的潜力。

一、西方学者对马克思劳动概念的批评和质疑

对于劳动的这种属人性质,黑格尔和马克思都有所表述。黑格尔将劳动看作一种能够使欲望得到满足,把实存精神同自然加以区别的特殊方法。马克思将人能够生产生活资料、并生产自己的物质生活本身的劳动,看作动物与人类的区别。二者都将劳动看作有目的的、有意识地改造自然界的活动。而动物只是消极地以其本能的自然需求来进行活动、适应环境。动物与外在自然界的关系是一种欲望直接得到满足和消耗的样式,而黑格尔认为人的劳动则是违抗直接的欲望命令,使自身的欲望得到延迟的过程。这样,身处19 世纪初到中叶的黑格尔和马克思都明确地将劳动看作人区别于动物的根本规定性。此外,同处这一时代的古典政治经济学家亚当·斯密、大卫·李嘉图等人,也发现了劳动的秘密。亚当·斯密认为,无论是重农主义,还是重商主义,都不能忽视劳动创造了财富本身。在此基础上,斯密还第一次将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交换价值区分开来,并把劳动看作“衡量一切商品交换价值的真实尺度”。劳动价值论的提出,为马克思思考资本主义社会下工人的异化劳动提供了坚实的基础。此外,1844 年马克思写作《巴黎手稿》时,正是欧洲国家工业革命发展的时期。机器大生产逐渐取代了手工工场。现代资产阶级工厂诞生了。整个社会日益分裂为两大阶级:资产阶级和雇佣劳动工人。工业革命一方面使得生产力迅速提高,巩固了资本主义各国的统治基础;另一方面也使得工人的劳动强度加大,劳动时间延长,劳动日益单一化。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马克思考察了当时萨伊、斯密、穆勒、李嘉图等人的政治经济学原理,也分析了英法国家的工人阶级状况,写就了《手稿》。

20 世纪中叶以后,马克思的劳动观,特别是《手稿》中所表达的有关劳动的诸多哲学理念和社会思考,遭到诸多批判。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西方学者,如哈贝马斯、阿伦特、德里达、鲍德里亚等人。他们对马克思劳动观的批判大致可分为哲学和经济学两个维度。

1.从哲学的层面来批判

最早对马克思的劳动哲学提出批判的是原籍德国、20 世纪最著名的思想家、政治理论家汉娜·阿伦特。早在1958 年,阿伦特就在《人的境况》中展开对马克思的劳动概念、劳动理论、劳动哲学的批判。在这本书中,阿伦特以“积极生活”为轴心,对人的境况加以描述,提出人生在世有三种基本活动——劳动(labour)、工作(work)和行动(action)。与这三类活动对应的领域分别是自然、世界和公共领域。但是,在马克思的思想体系中,阿伦特只发现了劳动概念。她认为马克思没有将劳动与工作区分开来,没有将技术性工作与非技术性工作区分开来,而且还将劳动“变成了全部生产力的源泉和人性的真正体现”[1]。在马克思这种劳动解放论的影响下,现代社会的人们追求自由和幸福似乎只能从劳动这个必然性中解放出来,而西方社会的现实是:生产力的发展确实带来人们生活的长久富足,消费社会和大众文化的兴起似乎是一种自由与享受的表现。但劳动与消费难以平衡,人们却没有感到幸福。对于马克思,阿伦特一方面极大地肯定了马克思劳动理论的重要性——劳动价值论是对现代社会经验特点的正确概括;另一方面她又尖锐地批判马克思的劳动理论,认为马克思模糊了工作与劳动的界限。在阿伦特看来,工作创造了人类记忆和文化的扩充物,创造了我们在尘世上的“家”[2],而劳动则相反,它是最自然的、最迫切的生存活动。而西方现代工业的发展,使马克思确信维持生存的劳动是引发生产力发展的根本动力。

哈贝马斯对马克思劳动观的批判肇始于1967 年的《作为“意识形态”的技术与科学》,集中在1976 年的《论重建历史唯物主义》一书中。哈贝马斯在黑格尔理论框架下批判马克思,其基本的观点是马克思没有把劳动与相互作用区分开。哈贝马斯在阅读马克思的《巴黎手稿》及《德意志意识形态》等早期文稿中发现,马克思在批判地继承黑格尔的劳动观的同时,将这二者混淆起来,并将相互作用统摄到了劳动、实践的概念下,从而把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辩证关系转变成一种以生产力为核心的机械主义。在此需注意的是,哈贝马斯把马克思的劳动理解为一种工具活动,即韦伯意义上的目的理性活动。在科学技术不断进步的今天,哈贝马斯认为,马克思的劳动生产范式虽然有可能解决地球上的饥饿和劳累问题,但它不必然能解决我们被奴役和歧视的现状。由此,哈贝马斯主张引用交往范式,以解决现代生活世界被殖民化的不幸福状态。

2. 从政治经济学的层面来批判

后现代主义大师德里达借助对《资本论》中商品拜物教的解读,批判了马克思对商品使用价值的简单看法。德里达认为,马克思将没有进入到市场交换领域中的桌子的使用价值看作纯粹的物本身。商品拜物教的幻影开始于交换价值和商品形式[3]220。这本身就是一种天真的看法。因为在德里达看来,桌子在滑入市场舞台之前,就已经被交换价值和商品形式等文化观念所玷污。也就是说,人们在生产桌子这个物的时候,脑子里已经对市场中所需要的桌子的交换价值和商品形式思考过了。所以,幽灵应该产生在生产物的使用价值之前就存在了[3]220。德里达借助其幽灵学,实际上是想颠覆和解构传统形而上学或马克思在看待物、劳动或商品时的一种普遍视角。传统形而上学总是局限于“在场的领域”“看得见的视域”来思考决定事物发展的最后根据,而德里达则借助像幽灵一样的社会无意识,告诉人们其实“不在场的东西”决定着在场的东西,看不见的东西束缚着看得见的东西。人们内心中那种不显形的观念、意识、欲望,才真正决定着自己的行动、劳动或其他一些活动。

在后现代的文化批判大师鲍德里亚看来,马克思的劳动概念和生产理论蕴含着一种对劳动力使用价值和交换价值辩证关系的颠倒理解。我们知道,马克思继承了斯密的政治经济学,但同时又批判了古典政治经济学。马克思认为劳动具有二重性:即使用价值与交换价值。他还认为资本家付给工人的是劳动力的交换价值,使用的却是劳动力的使用价值,而劳动力的使用价值本身却创造出远远超过了资本家付给工人的交换价值,这一超过的部分正是剩余价值。鲍德里亚认为,马克思的分析暗含着一种使用价值优先于交换价值的前提,认为人的解放只能从交换价值的奴役中把使用价值释放出来。而在鲍德里亚那里,与马克思所理解的二者关系相反,他认为使用价值是从交换价值中产生的。当然,我们在理解鲍德里亚的这一论断时,必须将其放在符号学、精神分析学的语境下,即鲍德里亚认为,使用价值本身也是一种符号影响的结果。在这一方面,鲍德里亚与德里达的批判主旨是相通的。

以上是马克思劳动观创立以来所遭受的两种批判。一种批判是对马克思哲学劳动概念的批判。这种批判以哈贝马斯、阿伦特等人为代表,重点批判了马克思劳动概念的含义、劳动在社会发展理论中的地位、劳动与交往、自由、幸福、解放的关系等等。另一种批评是对政治经济学层面上劳动观的批判。这个批判以德里达、鲍德里亚等人为代表,批判马克思对商品使用价值的优先肯定,对劳动力使用价值的推崇,忽视了文化、符号、象征等因素对劳动生产本身和创造价值方面的影响。

这些批判和质疑一方面来源于马克思理论自身的表述,一方面也是时代的产物。20 世纪中叶至今,在科学技术的影响下,当代资本主义社会的劳动状况、劳动形式、劳动感受已经与马克思所处的自由资本主义时代有了很大的不同。我们必须重新思考马克思劳动观的重要内容。这种思考不仅要参考和关注西方批判理论家的相关内容,而且还要以文本为依据,重新回到马克思的原初语境中,来理解和诠释马克思有关劳动的真正看法。以下,我们以MEGA2 为基础,主要以《1844 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的文本为主,辅之以《德意志意识形态》《资本论》等文本,重新考证和分析马克思劳动观的真谛。

二、MEGA2 中的《1844 年经济学哲学手稿》

众所周知,马克思的劳动观集中体现在早期的《1844 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而《手稿》的第一次刊发是出现在MEGA1 中,即《马克思恩格斯全集》历史考证版第一版。相比较而言,MEGA2比MEGA1 更具有学术价值。这主要体现在《马克思恩格斯全集》主要包括著作、通讯、手稿三个部分;而MEGA2 由四个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是著作,即马克思和恩格斯的所有著作及手稿;第二部分是《资本论》,包括《资本论》的准备工作及经济学手稿;第三部分是通讯集,即马克思和恩格斯的通讯、马克思恩格斯与他人的通讯,以及他人之间有关马克思和恩格斯的通讯也全部收录进来;第四部分包括马克思和恩格斯在阅读中作的大量笔记、摘要、注释,这部分内容是根据照相版的内容用电子版排出来的,这在《马克思恩格斯全集》里是没有的。从内容上说,MEGA2 的全面性体现在其收录了全部稿件,包括第一稿、第二稿、甚至第三稿,而《马克思恩格斯全集》只收录最终定稿;它的真实性体现在MEGA2 为了客观地追求马克思恩格斯自身思想变化的全部过程,通过现代影射、电子技术将那些被涂掉的部分显现出来。

那么,《马克思恩格斯全集》历史考证版的第二版能为我们重新理解《手稿》提供哪些新的材料和信息,以便更准确地理解其内容呢?笔者认为其在以下三方面对文章的主题有所帮助:(1)依据其原始手稿的语境,对马克思劳动概念进行考证;(2)通过马克思写作《手稿》时的阅读书目、笔记和摘要,可以发现马克思思考劳动问题时所依据的思想理论资源;(3)比照作者原始手稿的编排文本和编者总结出作者的思路而编排出的文本,就会发现在理解马克思原意上的诸多歧义。下面我们就这三方面分别展开论述。

1.关于劳动概念的考证

“Arbeit”是马克思在《手稿》中表达“劳动”的德文词。Arbeit 的中文解释是:(体力或脑力的)劳动或工作;职业,工作;劳动量或工作量。英文版的《马克思恩格斯全集》对《手稿》中Arbeit 的翻译是labour。而当哈贝马斯批判马克思劳动概念时,英文版中却把Arbeit 翻译成work。那么,德文Arbeit 究竟是翻译为labour,还是work,哪一个更恰当?笔者认为,Arbeit 本身就包含了上面两种含义:labour,即抽象的、一般的劳动,可用劳动量来计算的劳动;work 指具体的劳动、工作。那么具体到《手稿》中的语境,笔者认为马克思在考察工人的劳动时是在labour 的意义上来讲的。也就是说笔者认同《马克思恩格斯全集》英文版的翻译。主要原因有:(1)马克思在批判国民经济学的劳动观和考察工人阶级的劳动状况时,已经站在了国民经济学家的肩膀上,也就是说,马克思考察劳动时已不拘泥于某种特殊的劳动形式,而是从价值的抽象层面来考虑;(2)当时工厂手工业已经被大工厂所取代。机器大生产的一个显著特征就是削掉劳动的特殊性、个体性,从而使工人沦落为生产流水线上的一个原子。劳动具有可重复性、同一性。在这一条件下,马克思考察的劳动就是这种现实的、已经一般化的劳动了。

但需注意的是,即使马克思对资本主义条件下工人的一般劳动的考察,也不是形而上学意义上的,而是立足于现实的异化劳动层面来谈论劳动的本质。这里就引出《手稿》中有关如何理解马克思劳动概念含义的争议。西方学者R. N. 伯尔基在《论马克思劳动概念的本质和起源》一文中,就明确表达出这样的观点:“马克思的劳动概念是手稿中的一个核心概念。但他从未给过一个清晰的定义。人们一说起来,就知道劳动是人的本质或‘类的活动’。这个定义包含三个方面含义:(1)劳动等同于生产(production)。是目的的、理性的和物质的劳动。(2)劳动等同于创造(creation)。这样就把劳动与历史、哲学、人类心理学联系起来。(3)将劳动等同于满足(gratification)或享受。”[4]35-36也就是说,伯尔基认为,马克思在《手稿》中至少在三个意义上使用了劳动概念。劳动是生产,或是创造,或是享受。国内的理论界常在两个向度上理解马克思的劳动概念,一是人类学、美学意义上的劳动,即认为劳动创造了人本身,劳动是人的本质,劳动是一种自由自觉的活动;二是在政治经济学意义上的雇佣劳动,即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中,分析了异化劳动、雇佣劳动及劳动与价值、资本的关系,从而批判了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

在这里,需要厘清两种争议:一是有关劳动概念的争议。尽管伯尔基将马克思《手稿》中的劳动概念概括为三种,但一般说来,《手稿》中的有关劳动概念的争议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政治经济学意义上的,劳动就是生产活动;二是美学意义上的,劳动就是创造,自我对象化的同时实现了自我的价值。至于劳动就是享受,可以归纳到第二个维度中,即劳动是创造。因为创造性劳动对人类来说,必定是忘我的投入活动、是一种享受活动。对马克思而言,所谓享受其实就是一种“自由自觉”的活动。即如同在共产主义社会的理想蓝图中所描绘的“白天捕鱼,晚上进行思辨活动”一样,劳动是一种自由意志的选择。另一种争议来自劳动概念的运用层次,即劳动是在普遍的、抽象的意义上来讲,还是在具体、现实的意义上来谈;是在永恒、哲学本体论的含义上用,还是在历史的、特定的阶段上使用。这方面的争议也比较多。比如,卢卡奇在引用《手稿》时,就没有用马克思自己的术语,而是将劳动提升到一个非历史、普遍化的概念层次上。他把一般劳动的对象化与资本主义劳动形式中的主客体异化严格区分出来。还有上述所列出的阿伦特对马克思劳动观的批判,也能看出她是在哲学本体论的意义上来看待马克思的劳动概念。她没有考虑到马克思劳动概念的社会性、历史性,即马克思特指在私有财产原则下进行的生产活动。所以,关于马克思《手稿》中的劳动是一种普遍的“对象化活动”或生产活动,还是在资本主义特有条件下的异化劳动,构成长久以来人们争论的内容,也是探讨马克思、黑格尔思想差异的重要理论分歧点。

显然,造成后人理解出现歧义的部分原因是马克思本人。《手稿》是一部未完成的著作。马克思在生前也没有发表这本著作。马克思对劳动概念的理解确实存在模糊性。但笔者认为,这并不影响我们从马克思上下文的语境中推断出其有关劳动概念含义的主要倾向。通过对《手稿》内容的研读和分析,可以看出,马克思主要是从资本主义社会的异化劳动现象出发来研究劳动问题的。也就是说,马克思不是从抽象的有关劳动的本质观念出发来考察社会的,相反,他是立足于当时工人的悲惨境遇,来思考异化劳动与私有财产的关系。所以,在《手稿》中,马克思严格地将劳动概念的含义限定为在私有财产原则下进行的生产活动。这样,劳动既不是普遍的、一般意义上的社会生产劳动,也不是个体的简单的劳动,而是在资本主义大生产条件下工人的异化劳动。当然,任何概念都有抽象、普遍的层次,也有具体、特殊的层面。如果把普遍的概念称作是一级概念,特殊的概念称作是二级概念。那么,马克思在《手稿》中所考察的劳动概念应该属于二级的层面。马克思虽然从异化劳动的二级概念出发,但其行文中也暗含(个别地方也明确表达出)与这种异化劳动相反的、他所向往的真正劳动的本质——自由自觉的活动的思想。但对人类劳动本质的抽象规定,并不是马克思建构其社会本体论的需要,而是其批判资本主义社会的现实需要。笔者得出上述结论的文本依据有以下几个方面:

(1)马克思在《手稿》中所欲解决的核心问题是工人的异化劳动与私有财产的关系。通过对工资、资本利润、地租三种收入形式的考察,马克思发现国民经济学家对二者关系的阐释存在问题,即“国民经济学从私有财产的事实出发。它没有给我们说明这个事实”①MEGA2 第一部分第2 卷,正卷,第234 页。中文翻译可以参考《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 卷(1843—1848),人民出版社2009 年版,第155 页。。也就是说,国民经济学家只是指出了私有财产的事实和规律,却没有进一步做出阐释。而马克思所要做的工作就是“必须弄清楚私有制、贪欲以及劳动、资本、地产三者的分离之间,交换和竞争之间、人的价值和人的贬值之间、垄断和竞争等等之间以及这全部异化和货币制度之间的本质联系。”②MEGA2 第一部分第2 卷,正卷,第235 页。中文见《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 卷(1843—1848),人民出版社2009 年版,第156 页。为此,他认为,我们应当从“当前的国民经济事实”出发。这个事实就是工人的异化劳动状况。

所以,马克思是从工人的异化劳动现状出发来考察私有财产,而不是像国民经济学家那样正好相反过来。这种现状是“劳动所生产的对象,即劳动的产品,作为一种异己的存在物,作为不依赖于生产者的力量,同劳动相对立。”①MEGA2 第一部分第2 卷,正卷,第236 页。中文见《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 卷(1843—1848),人民出版社2009 年版,第156 页。而且异化不仅表现在产品中,还表现在生产行为中,表现在生产活动本身中。“劳动对工人来说是外在的东西,也就是说,不属于他的本质;因此,他在自己的劳动中不是肯定自己,而是否定自己,不是感到幸福,而是感到不幸,不是自由地发挥自己的体力和致力,而是使自己的肉体受折磨、精神遭摧残。”②MEGA2 第一部分第2 卷,正卷,第238 页。中文见《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 卷(1843—1848),人民出版社2009 年版,第159 页。这种强制的、被迫的劳动就是一种异化劳动。如果第一种异化是物的异化,那么马克思认为第二种异化就是一种自我的异化。在两种异化劳动的规定下,马克思还推出了第三个规定:即人的类本质发生异化。相比动物而言,人类本来是一种“普遍的、自由的存在物”,即有意识的自由存在物。但异化劳动却使得劳动成为维持肉体生存需要的一种手段。自由的、自主的劳动变成一种动物式的机能消耗活动。人关于自己的类的意识也由于异化劳动的现状发生变化。这样,“人的类本质,无论是自然界,还是人的精神的类能力,都变成了对人来说是异己的本质,变成了维持他的个人生存的手段。”③MEGA2 第一部分第2 卷,正卷,第241 页。中文见《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 卷(1843—1848),人民出版社2009 年版,第163 页。由此导致最后一个异化规定:即人同人相异化。异化劳动的这四个规定就是马克思考察的出发点和当时国民经济的现状。所以,马克思在其《手稿》中明确说道:“当我们问劳动的本质关系是什么的时候,我们问的是工人对生产的关系。”④MEGA2 第一部分第2 卷,正卷,第238 页。中文见《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 卷(1843—1848),人民出版社2009 年版,第159 页。

(2)既然马克思要考察私有制下的异化劳动状况,那么异化劳动概念本身又如何理解?异化劳动是一种泛化的对象化活动或外化活动,还是一种特殊阶段的畸形劳动形式?甚至在异化劳动概念的翻译上也存在某种混淆。马克思在手稿中谈到外化劳动时,用的是“die Entalusserung der Arbeit”[5]159,异化劳动是“die entfremdet Arbeit”,“劳动的对象化”是“Vergegenstandlichung der Arbeit”。相应的英文翻译是——劳动的对象化:objectification of labour;异化劳动:estranged labour;劳动的外化:alienation of labour。[6]笔者认为,英文版的翻译没有将劳动的“异化(enstrangement)”与“外化(alienation)”区别出来,或者说,马克思有意不将这两个概念区别开来。他往往是将这两个概念并列使用,如“通过异化的、外化的劳动,……”。但是,马克思也不将这两个概念合并或只取其一,这说明在他看来,外化劳动与异化劳动是有区别的。另外,马克思同时还将劳动的对象化、外化和异化看作一回事。这种模棱两可性为后人理解马克思的劳动观造成很大的误解。

一种观点认为,马克思的劳动对象化,就是外化和异化劳动。似乎一切对象化的活动都是异化劳动,这样就把马克思的异化劳动概念上升到一种普遍的、本体论的位置。厘清这种误解的办法就是谨记这样一个前提:马克思谈到上述观点时,是在当时国民经济学的事实,即工人的异化劳动状况下谈论的。在当时的情况下,工人的生产活动或其对象性活动,所表现出的是异己的、敌对的性质。对象化就是外化、异化。但是超出这个前提,我们不能认为马克思继承了黑格尔的观点,即对象化就是异化。加拿大马克思主义学者马塞洛·玛斯图说:“对马克思来说,异化不是伴随对象化而共生的现象。而这点是黑格尔认为的。马克思认为异化是特定经济形式的特定现象。而这二者的区分很重要。因为黑格尔将异化看作劳动的本体论表现,而马克思只是将它看作具体的资本主义时代的一个现象。认为通过将社会从私有制中解放出来,(劳动)异化也将得到克服。”[7]从这一意义上说,马克思的异化劳动概念是具有社会历史意义的,而不是像后来被法国存在主义者那样,被看作人的存在的本体论状态。

(3)关于劳动与实践的关系。实践(practice),按照我们现代汉语词典的解释就是“人们改造自然和改造社会的有意识的活动”。实践概念的外延比劳动概念的外延大。劳动或生产活动只是实践的一种形式。一般来说,马克思集中表达有关实践的看法是在1845 年的《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和《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通过对费尔巴哈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批判,马克思得出结论:“从前的一切唯物主义(包括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的主要缺点是:对对象、现实、感性,只是从客体的或者直观的形式去理解,而不是把它们当作感性的人的活动,当作实践去理解,不是从主体方面去理解。”[5]499还有“人的思维是否具有客观的真理性,这不是一个理论的问题,而是一个实践的问题。人应该在实践中证明自己思维的真理性,即自己思维的现实性和力量,自己思维的此岸性。”[5]500“环境的改变和人的活动或自我改变的一致,只能被看作并合理的理解为革命的实践。”[5]500“哲学家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5]502

通过上述引文,我们可以看到,实践在马克思那里是一种现实的、人的感性活动。这种实践既包含理论活动,也包含一种革命的、批判的活动,甚至包含一种能动地改造现实世界的行动。马克思的实践概念集中凸显了人的积极能动性和对现实、物的一种新看法。他认为,对象、现实、感性等客体,本身就是感性的人的活动——实践的产物。准确地说,马克思在这里只是为了批判青年黑格尔派,在哲学的层面上,重点强调了实践在我们探讨“真理”、物、感性等过程中的基础作用,是马克思看待理论问题的视角和方法论立场。但是,令人困惑的是,这里的实践是马克思所强调的“劳动”或“生产”概念吗?还是马克思在这里提出一个新的哲学体系——以实践为本体的哲学?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教科书都把《大纲》看作是马克思哲学天才的发现。对于这个问题,我们在分析完《形态》和《手稿》的相关内容之后做出回答。

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正如法国结构主义的马克思主义代表阿尔都塞所言,马克思的思想似乎出现了早晚期的断裂。笔者更愿意将其称作一种“跳跃”。这点也体现在马克思对劳动、生产、实践的看法上。马克思在批判费尔巴哈、布·鲍威尔和施蒂纳等青年黑格尔派的思想时,更强劲地表现出一种务实的、科学的批判精神。他厌恶青年黑格尔派的意识形态家们满口讲着“震撼世界”的词句,却丝毫不考虑批判与德国现实的物质环境的关系。而马克思所要指出的第一个现实前提就是“有生命的个人的存在。”[5]519全部人类历史的第一个前提是肯定人的肉体存在,及人与自然的关系。

在这一前提下,马克思首先对自己早期在《手稿》中所表现出的浪漫主义的劳动观搁置不理。在《手稿》中,马克思极力反对私有制下工人的异化劳动。因为这种劳动把维持人的肉体生存的物质需要看作劳动的目的。劳动不是自由自觉的,也不是一种享受,而变成一种存在的物质需要。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克思首先肯定的就是维持肉体生存及种族延续的劳动或生产的必要性。劳动是物质生产活动,是工业、商业、农业及一切交往活动。

其次,马克思还将《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的“实践”直接转换为劳动和生产。如果说在《提纲》中,马克思还是强调实践的唯物主义立场,强调实践既可以是一种从现实出发的批判活动,也可以是一种改变现存世界的革命行动。那么到了《形态》,马克思则直接把“感性的活动”归结为劳动和生产。从《手稿》中对异化劳动的考察,到《提纲》中提出实践概念,再到《形态》中把“实践”归结为劳动生产,笔者把这个概念转换过程称之为“形式上的跳跃”。马克思说道:“费尔巴哈特别谈到自然科学的直观,提到一些只有物理学家和化学家的眼睛才能识破的秘密,但是如果没有工业和商业,哪里会有自然科学呢?甚至这个‘纯粹的’自然科学也只是由于商业和工业,由于人们的感性活动才达到自己的目的和获得自己的材料的。这种活动、这种连续不断的感性劳动和创造、这种生产,正是整个现存的感性世界的基础,它哪怕只中断一年,费尔巴哈就会看到,不仅在自然界将发生巨大的变化,而且整个人类世界以及他自己的直观能力,甚至他本身的存在也会很快就没有了。”[5]529可以看到,这里的感性活动已不再是《提纲》中所说的实践,而是直接用劳动和生产代替了。马克思早期思想中存在着“劳动、实践、生产”概念的“形式跳跃”,是后来的哈贝马斯与阿伦特批判其将实践维度还原为劳动、生产维度的原因之一。在他们看来,实践或感性活动本应该有更为丰富、多元的维度,而不是只具有马克思的生产范式所揭示的工具理性维度。

马克思运用概念的跳跃,一方面是其思想发生转变的例证。如《手稿》中运用劳动概念,是因为马克思当时还站在古典政治经济学和黑格尔哲学的知识域中;《提纲》中运用实践概念,是马克思对青年黑格尔派的清算,开辟出自己独特的从“实践”的角度看问题的方法论。在《形态》中,马克思又将实践落实在社会的物质生产活动层面,从而完成了历史唯物主义的创立。《形态》中的生产概念显然比《手稿》中的劳动概念更一般和普遍。它是在社会历史哲学层面泛指一般的物质生产活动。另一方面,这种表面上的跳跃背后却有相同的理论诉求。无论是劳动、实践还是生产概念,马克思都强调要从现实生活出发,研究真正能展现人的本质力量的活动。这种活动在他看来,就是劳动、工业或生产。这个核心思想,马克思从《手稿》到《提纲》,再到《形态》,都没有发生变化。例如,马克思在《手稿》的第三笔记中已经谈到了将要在《提纲》和《形态》中展现的观点。如马克思说道:“理论的对立本身的解决,只有通过实践方式,只有借助于人的实践力量,才是可能的;因此,这种对立的解决绝对不只是认识的任务,而是现实生活的任务,而哲学未能解决这个任务,正是因为哲学把这仅仅看作理论的任务。”[5]192马克思又说:“我们看到,工业的历史和工业的已经生成的对象性的存在,是一本打开了的关于人的本质力量的书,是感性地摆在我们面前的人的心理学;对这种心理学人们至今还没有从它同人的本质的联系,而总是仅仅从外在的有用性这种关系来理解。”[5]192第一个引文中谈到的实践,直接关联到下一个引文中的工业或劳动。可见,马克思虽然是在用实践这个概念来表述其哲学立场,但心中所想的实践活动或他认为最有价值的实践活动就是工业、劳动。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劳动、实践、生产概念的跳跃也只具有一种形式上的区分——虽然不同问题域中运用的概念不同,但是其实质含义还是一脉相承的。

最后在《形态》中,马克思还谈到消灭分工与异化的共产主义理想。很多读者包括阿伦特认为马克思有消灭劳动的思想,但是他们没有看到原文中“而共产主义革命则针对活动迄今具有的性质,消灭劳动,并消灭任何阶级的统治以及这些阶级本身……”[5]543这句话,在手稿中删去了以下这句话:“消灭在……统治下活动的现代形式”。所以,马克思在这里所说的“消灭劳动”,是指消灭资本主义私有制统治下的异化劳动,而消灭异化劳动与消灭分工又是紧密相连的。马克思说道:“只要分工还不是出于自愿,而是自然形成的,那么人本身的活动对人来说就成为一种异己的、同他对立的力量,这种力量压迫着人,而不是人驾驭着这种力量。”“因为分工是精神活动和物质活动、享受和劳动、生产和消费由不同的个人来分担,这种情况下不仅成为可能,而且成为现实,而要使这三个因素彼此不发生矛盾,则只有再消灭分工。”[5]535也就是说,马克思认为,在共产主义社会,随着私有制的消灭,人们可以对生产实行共产主义的调节。这样就可以消灭劳动分工及劳动中的种种异化状况,就可以实现马克思的“白天打猎捕鱼,晚上批判”的理想社会了。

总之,通过上述三个方面的文本考证,即对马克思劳动概念、异化劳动含义及劳动与实践、生产等概念的关系,我们可以得出一些粗浅的结论:(1)《手稿》中的劳动特指私有制下的异化劳动。劳动既不是普遍的、一般意义上的社会生产劳动,也不是个体的、简单的劳动,而是在资本主义大生产条件下工人的异化劳动。(2)马克思从异化劳动这个二级概念出发,暗含着有关劳动一般的一级概念,即劳动本质上应是一种自由自觉的活动。这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劳动者应在劳动对象、劳动生产中感到和谐、愉悦。劳动应是展现自我本质的过程,是一种自由自觉的活动。劳动不应仅仅是维持肉体生存的手段,还应在改造对象世界的过程中,按照美的规律,实现和确证自己的本质。所以,这里的劳动既有生产,也有创造、享受之意。(3)马克思的异化劳动概念有其社会性、历史性,不是存在论意义上的异化劳动。对象化不等同于异化,马克思与黑格尔是有区别的。(4)从劳动——实践——生产,马克思早期思想中存在着概念表述上的“形式跳跃”。从《手稿》中的异化劳动,到《提纲》中的实践概念的提出,再到《形态》中的生产及生产力概念,马克思的思想经历了从浪漫主义到现实主义,从政治经济学到哲学,再到社会历史理论的转变过程。(5)马克思不是要消灭劳动,而是要消灭劳动分工,消灭异化劳动。这些结论一方面能帮助我们澄清一些西方马克思主义者对马克思劳动观的误解;另一方面,也能从这个劳动观变化的视角,从中体会到马克思思想转变的历程。

2.马克思写作《手稿》时的阅读笔记和摘要

马克思写作《手稿》时所做的摘要和阅读笔记存在于MEGA2 的第四部分的第2 卷的第283—579 页,主要集中在《巴黎笔记》中。当然,这只是比较狭隘的说法。广义上来看,马克思当时在布鲁塞尔、曼彻斯特等地的笔记,都应看作了解和分析其思想来源的重要资料。马克思后来(在《手稿》之后)将这12 个笔记本做了基本的概括。将他当时的阅读内容集中在一张表上,共有29 项,插入到了《手稿》中第一手稿的前页[8]。通过考察这些摘要和笔记,我们发现马克思主要是参考和阅读了斯密的《国富论》、安东·欧仁·比雷《英法工人阶级贫困状况》、麦克库洛赫《政治经济学的起源、发展、特有对象及意义》、普雷夫斯特有关穆勒的论述、特拉西《意识形态原理》、穆勒《政治经济学原理》、萨依《富裕与贫困的根本原因》、尚博郎《论贫困》、威廉·西尼尔《政治经济学原理》、西斯蒙第《政治经济学研究》、谢布里茨《富裕与贫困》、约瑟夫·德罗茨《政治经济学》、尼古拉·弗郎索瓦·德·圣毛尔《货币论》、伊萨克·德·平托有关流通与信贷的论述、约西亚·柴尔德《论贸易》、本雅明·贝尔《论匮乏》的摘录。“此外,马克思还写下了关于弗里德里克·斯卡尔培克、李嘉图、卡尔·沃尔夫冈·克里斯托弗·许茨、李斯特、弗里德里希·奥希安德等人著作的笔记,但这些笔记未列入该栏目表中。”[8]

除上述所列的政治经济学方面的参考书目之外,马克思指出自己还参考了法国、英国及德国的社会主义著作。这在《手稿》的序言中已经提到。因为马克思在当时已经掌握了法文,对法国的文献十分熟悉。“他研读了普·维·孔西德朗、皮·勒鲁、皮·约·蒲鲁东、埃·卡贝、泰·德萨米、菲·邦纳罗蒂、沙·傅立叶、劳蒂埃尔、弗·维尔加德尔和其他作者的著作,而且还经常做摘要。”[5]780由于他当时没有掌握英文,因此只能通过德译本或法译本来利用英国社会主义者的著作。例如对罗·欧文的作品,他就是通过法译本和法国作家对欧文作品的论述来了解的。至于德国的社会主义著作,马克思认为有价值的除了魏特林的《和谐与自由的保证》(1842)、《显示的人类和理想的人类》(1843)著作之外,就只有赫斯和恩格斯的作品了。在《来自瑞士的二十一印张》文集中,莫·赫斯匿名发表了三篇文章:《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行动的哲学》和《唯一和完全的自由》等。恩格斯的作品主要是《国民经济学批判大纲》。这里需要特别指出的是,恩格斯的这篇经济学著作对马克思的政治经济学研究产生过重要影响。《国民经济学批判大纲》写于1843 年9 月底或10 月初。马克思对这篇著作做了详细摘录,给予高度评价,赞誉它是“批判经济学范畴的天才大纲”[9],指出这篇著作“已经表述了科学社会主义的某些一般原则”[10]491。最后,马克思还参考和阅读了德国哲学,特别是青年黑格尔派费尔巴哈和黑格尔的著作,例如,费尔巴哈的《未来哲学原理》(1843 年)、黑格尔的《哲学全书纲要》(1830 年)。马克思在《手稿》的序言中,也谈到对黑格尔辩证法及整个德国哲学剖析的必要性。

通过上述所列的参考文献和阅读内容来看,马克思在《手稿》前后主要是研读了有关古典政治经济学,英国、法国工人阶级状况,英、法、德的社会主义著作,德国哲学等方面的书目。正是由于阅读和参考了上述所列的大量书籍,马克思才会自信地在《手稿》序言中指出,他用不着向熟悉国民经济学的读者保证,他的结论是通过完全经验的、以对国民经济学进行认真的批判研究为基础的分析得出的。

在我们已经具体地了解到马克思写作《手稿》的参考书目之后,我们是否能再现马克思当年思考劳动问题的问题域呢?例如,他为什么要研究劳动问题?他是以什么问题为出发点?他依据的是什么思想材料得出自己的观点?他思考的核心精神是什么?依据福柯在《知识考古学》中的观点,即陈述具有一定的物质性。也就是说,不论后人对马克思的思想做如何解读,也不论诸多翻译本对马克思思想进行了怎样的扭曲和增殖,一旦我们回到了马克思的文本“档案”,根据他当时的问题域和知识域,他思考问题的独特视角,我们是能够再现其陈述结构的。MEGA2 中的这些阅读笔记和摘抄,进一步证明了笔者在本文第一部分中,对马克思劳动概念的考证。比如说,马克思是从当时英法工人阶级悲惨的异化劳动状况出发,思考这个现实的问题;马克思所要探求的劳动概念不是一般的社会生产活动,也不是简单的个人劳动,而是资本主义机器大生产条件下的生产活动;异化劳动是历史性的、社会性的概念。未来的共产主义社会将会消灭异化劳动。私有制和异化劳动的相互关系造就了工业的历史、劳动的历史,等等。

虽然我们经常把马克思哲学思想的来源归纳为三个部分:英国的政治经济学思想、法国的空想社会主义和德国的古典哲学。但就劳动概念本身来看,笔者认为,主要是来源于古典的政治经济学思想。即马克思关于劳动的看法,主要是吸收并批判了亚当·斯密、萨伊、李嘉图等政治经济学家的思想。例如,关于是劳动创造了财富,而不是某种特殊劳动——农业、商业,或工业等生产部门;地租是变相的资本,土地所有者就是资本家;私有财产主体的本质是劳动。也就是说,私有财产不是一种外在的固定物,而是内在的一种活动——劳动的产物。在吸收古典政治经济学思想的同时,马克思还具备了一项特殊的思想技能,即已经可以将黑格尔的辩证法思想熟练运用到他要考察的任何对象中去。这种辩证法思想简单地说,可以是肯定,否定,到否定之否定的三段式运动。也可以说是对物、现实、实践或私有财产等一切固化的东西,都能以一种历史的、运动的、发展的、变化的,或革命的眼光来看待。用马克思自己的话来说,即“黑格尔的《现象学》及其最后成果——辩证法,作为推动原则和创造原则的否定性——的伟大之处首先在于,黑格尔把人的自我产生看作一个过程,把对象化看作非对象化,看作外化和这种外化的扬弃;可见,他抓住了劳动的本质,把对象性的人、现实的因而是真正的人理解为人自己的劳动的结果。”[5]205同时,在马克思看来,黑格尔是站在现代政治经济学的立场上来谈的,他将劳动看作人的本质。很多读者据此认为马克思的劳动观来源于黑格尔的劳动观。R. N. 伯尔基怀疑马克思这个论断,认为这是马克思本人的思想,而不是黑格尔的观点。笔者比较认同这一观点,认为与其说马克思继承了黑格尔的劳动观,不如说马克思吸收并发展了其辩证法思想。

这两方面思想资源的结合,使得马克思在考察英法工人阶级的那种非人的异化劳动状况时,必然会得出结论:资本主义大工厂条件下的劳动是一种异化劳动;异化劳动的根本原因在于私有制,或反过来说,私有制是异化劳动的结果;异化劳动与私有财产的对立关系最后必然导致工人与非工人(资本家)的对立关系;消除异化劳动,就必须依靠工人的政治解放去消灭私有财产,因为工人的解放代表着全人类的解放。

马克思对古典政治经济学的继承和超越,集中体现在“私有财产的主体本质是劳动”这一命题中。众所周知,斯密提出了劳动价值论,即认为劳动是创造财富的唯一源泉。马克思一方面肯定了这一命题的历史合理性,即将财富、私有财产不是看作外化的对象或物,而是看作人的主体活动。把私有财产的本质从外部世界移入到人的主体性中。这种革命就如同宗教领域中的路德改革一样,将人们的信仰从诸多拜物教、外在的仪式中解放出来。“按照这种在私有制范围内揭示出财富的主体本质的启蒙国民经济学的看法,那些认为私有财产对人来说仅仅是对象性的本质的货币主义体系和重商主义体系的拥护者,是拜物教徒、天主教徒。因此,恩格斯有理由把亚当·斯密称作国民经济学的路德。”[5]178“由于私有财产体现在人本身中,人本身被认为是私有财产的本质,从而人本身被设定为私有财产的规定。”[5]179这样,由于财富或私有财产的本质被看作主体的活动,那么财富的外在对象性存在就被扬弃了。

可以说,国民经济学家对财富的分析与传统相比,是更深入和进步了。但马克思在另一方面同时批判道:“以劳动为原则的国民经济学表面上承认,人其实是彻底实现对人的否定,因为人本身已不再同私有财产的外在本质处于外部的紧张关系中,而是人本身成了私有财产的这种紧张的本质。”[5]179也就是说,马克思不满意国民经济学仅是把私有财产的本质归结为劳动,这种表面上是承认人的独立性和自主活动,但实际上是人被异化的深层次表现。因为国民经济学对异化劳动或私有财产的看法是固化的。他们总是将这些现状看作考察的出发点,而没有真正将黑格尔辩证法贯彻到底,考察这些私有财产和异化劳动是如何形成的。如果私有财产的主体本质就是人的劳动,人的劳动就是私有财产,那么私有财产和异化劳动就永存了。所以,马克思认为劳动是财富的唯一本质的观点,具有自相矛盾的特点。笔者不认同后现代主义或后马克思主义所认为的马克思与国民经济学家在发展工业,追求经济理性方面具有共谋关系的观点。他们之所以会有这种观点,是因为没有了解到马克思在吸收国民经济学观点的同时,坚决贯彻了黑格尔的辩证法思想。

除了古典政治经济学和黑格尔的辩证法思想之外,也许我们还需要考察黑格尔左派人物对马克思劳动概念形成的影响。这其中包括费尔巴哈、赫斯,甚至是费希特和谢林等人。费尔巴哈对马克思的劳动概念的形成,产生了重要的影响。马克思的劳动概念源自冯·谢兹科夫斯基(Von Cieszkowski)的“实践”概念。这个人公然回到了费希特那里,吸收了费希特积极自我的原则,所以马克思的劳动思想含有费希特的影响是肯定的。另一个重要的左派人物是赫斯。赫斯对于劳动和活动的观点发展了谢兹科夫斯基的原则,他已经如马克思后来所做的那样,将创造活动与劳动联结起来。赫斯将其观点表达在《哲学的行动》中,而本书出版在1843 年,正是马克思写作手稿的时期。卢卡奇指出,赫斯的行动哲学试图克服黑格尔思辨哲学的特点,创造一个辩证的实践。这作倾向必然会回到费希特那里,通过将“艺术”看做主要的活动,又将谢林联系起来。这样马克思又回到了德国观念论的两位大师那里。马克思在写作手稿时,还吸收了许多浪漫主义思想,在这一点上,马克思更像谢林[4]35-36。

3. 原始顺序版与逻辑改编版的不同

MEGA2 出版了《手稿》的两个版本:原始顺序版和逻辑改编版。这两个版本按先后顺序同时出现的原因在于,历史考证版要求编者按照作者写作手稿的时间顺序刊登文本,这样可以体现忠实于原著这一历史考证版的编辑原则。但像《手稿》这样的文本原本不是马克思、恩格斯供出版用的完整文本,所以单纯按照时间顺序刊登文本,不便于读者阅读。在这种情况下,当年的MEGA2编者认为,有必要总结作者的思想逻辑和写作线索,据此对不完整的手稿做出必要的编辑,重新编排作者手稿的前后顺序,用一种更便于读者阅读的形式将文本重新刊登一次[8]。关于《手稿》在历史考证版中是否需要刊登两个版本的争论,笔者在此不谈,以下就两个版本带来的有关对马克思劳动概念理解上的差异问题稍作论述。

首先,简单介绍一下原始顺序版与编辑版的《手稿》结构。凡是()里所描述的就是后来编辑版加的标题,手稿的编排顺序大致描述为如下:

第一笔记:

第一节:

【1】工资、资本的利润、地租三种形式横向并列在一起阐述(“异化劳动与私有财产”,编辑版加的标题)。

【2】资本的利润和地租横向并列;

【3】工资和资本的利润并列。

【4】地租。

【5】工资、资本的利润、地租横向并列。

第二笔记:(“私有财产的关系”编辑版加的标题)。

第三笔记:(“私有财产和劳动”,编辑版加的标题)。

【1】补充第二部分的第36 页的内容:

【2】补充第二部分第39 页的内容(“私有财产和共产主义”,编辑版加的标题)。

【3】

【4】

【5】

【6】(“对黑格尔的辩证法和整个哲学的批判”,编辑版加的标题)。

【7】

【8】序言(编辑版中将序言提前到作品的开头部分)。

从上述目录的原始版和逻辑版的编排顺序中,我们发现了“异化劳动与私有财产”及“私有财产与劳动”两个标题。为什么编辑版将第一笔记概括为“异化劳动和私有财产”,而对笔记本三的内容概括为“私有财产和劳动”?是否前者讲述的是私有财产与特殊意义上的劳动——异化劳动的关系?后者讲述的是一般意义上的劳动关系?笔者认为二者是没有差别的。这里的关键在于如何理解马克思在《手稿》中经常使用的异化劳动与劳动概念的关系及其要解决的问题。

在“异化劳动与私有财产”这一节里,马克思非常清楚地表明自己研究的出发点是国民经济事实,即工人及其生产的异化。他用来表述和分析这一事实的概念是异化劳动或外化劳动。这是他有别于国民经济学的地方。国民经济学在探讨财富的来源时,总是从既定的事实出发,从私有财产的外在现实出发,总结出一些规律和公式,而没有彻底地探讨这些规律是怎样从私有财产的本质中产生的。而马克思独辟蹊径地将私有财产的起源问题与外化劳动、异化劳动联系起来,并得出这样的结论:“对这一概念的分析表明,尽管私有财产表现为外化劳动的根据和原因,但确切地说,它是外化劳动的后果。”[5]166

“私有财产和劳动”这一节原本是马克思对笔记本二(即探讨私有财产的关系)中第36 页的补充。这里涉及国民经济学家斯密、萨伊、李嘉图和穆勒等人的观点。这一节的核心观点就是“私有财产的主体本质是劳动”。正如该节第一句话所表述的:“私有财产的主体本质,私有财产作为自为地存在着的活动、作为主体、作为人,就是劳动。”[5]178但通过马克思对斯密的赞誉和批评、对李嘉图学派的肯定,对重农学派的分析,都可以看出马克思并没有在一般的意义上谈论劳动。所以,编辑版本虽然在帮助人们理解和阅读马克思文本方面起着明显的积极作用,但同时也不可避免地会有一些歧义和误导。从这个意义上说,MEGA2 的原始顺序版的出版,为人们重新回到马克思,体会马克思写作的连贯性、一体性,有很大的帮助。

三、简要的总结与分析

无论是对马克思劳动概念的考察,还是通过马克思的阅读笔记和摘要来看,还是从手稿编排的原始顺序来看,MEGA2 不仅帮助我们回到马克思,真正探寻和了解到马克思当年所欲解决的问题及他对劳动的真正看法,而且还可以借此澄清和辨明一些后来学者,无论是来自黑格尔主义的马克思主义,还是来自后现代的或后马克思主义对马克思劳动观的误解和批评。当然,这些批评产生的另外原因在于时代问题的刺激,即现代科学技术的发达、社会生产力的提高、人们经济生活水平的显著提高。人们似乎从劳动的枷锁中解放出来了,可是他们却不感到幸福,反而像生活在一个铁笼中似的。马克思所设想的劳动乌托邦与人的自由、幸福有必然联系吗?对物的生产和追求能代替人向善吗?这是现代学者反思和批评马克思劳动观的核心问题。

从哲学的层面来看,西方批判理论家们对马克思劳动观的批判集中在“劳动本体论”“劳动是人的本质”等看法上,认为马克思只看到了生产领域中的异化劳动问题,而忽视了其他如在政治、文化、社会等领域中的异化问题。马克思的生产力发展逻辑势必造成现代社会的“单向度”发展,即以科学技术和生产力的发展向度为核心,而忽略了马尔库塞意义上的否定性思维和阿伦特所强调的“政治行动”的勇气。通过研读MEGA2 中《手稿》,我们发现他们对马克思的解读都过于粗糙和片面。他们忽视了马克思的根本宗旨在于解放全人类。而解放的范围也不仅是在经济领域,而是要扬弃私有制条件下人在各个领域的异化,从而最终实现共产主义。从政治经济学的层面来看,西方批判理论家们敏锐地看到文化、象征、符号等因素在创造商品价值方面的重要作用。马克思本人不可能预料到一百多年之后,现代社会已经进入以“消费”为中心的后工业社会。后工业社会或晚期资本主义社会肯定与马克思所处的自由资本主义阶段有所不同。发源于20 世纪60 年代的消费社会可以说是西方资本主义社会一次重大历史转型。在消费社会里,消费成为社会生活和生产的主导动力和目标。价值与生产都具有了文化的含义。传统社会的生产只是艰难地满足生存的必需,而现代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在满足了生存需要之后,已步入了消费社会。经济发展的中心已转到消费领域。劳动从生产型转向非生产型,服务型、信息型、情感型等劳动形式出现。这一切似乎都显得马克思的劳动观,即对奠立在物质生产或工业劳动基础上的异化状况的描述不合时宜了。劳动社会终结了。

尽管劳动形式发生了变化,但马克思所描述的异化劳动的种种表现形式依然散发出灼人的光芒。这也是西方批判理论家重视马克思,认为马克思主义依然具有活力之处。也就是说,后工业社会或晚期资本主义社会也面临着种种异化的状况。马克思所描述的人与物之间、人与人之间、人与自身之间的异化关系依然存在。马克思对工业社会异化劳动的描述和阐释,为西方批判理论家对晚期资本主义社会病理性特征的把握和诊断奠定了难以抹除的基调。

此外,还应该注意到,批评产生的另一方面原因是对马克思劳动概念和劳动观的误读和曲解。比如人们总是带着后期马克思的阴影,尤其是有关《资本论》的内容,来阅读早期马克思。马克思在《资本论》中说:“劳动首先是人和自然之间的过程,是人以自身的活动来中介、调整和控制人和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的过程。人自身作为一种自然力与自然物质相对立。为了在对自身生活有用的形式上占有自然物质,人就使他身上的自然力——臂和腿、头和手运动起来。当他通过这种运动作用于他身外的自然并改变自然时,也就同时改变他自身的自然。他使自身的自然中蕴藏着的潜力发挥出来,并且使这种力的活动受他自己控制。”[11]这样一个劳动概念显得更普遍、中性,与早期马克思所表述的那种机器大生产条件下的工人劳动还是有很大差别的。马克思早期关注劳动问题的重点不在于人与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关系,而在于私有财产这个社会制度与工人劳动之间的关系。在当时的自由资本主义条件下,马克思认为改变工人异化劳动状况的根本出路就在于废除私有制。这个解放的革命运动只有等到私有财产的充分发展,即工业劳动的极度发达,才能实现。也就是说,马克思并不是只关注物的生产,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而是将人类生存的总体状况考虑在内,特别是工人阶级的解放问题。所以,马克思的劳动概念不仅仅是一个科学的、实证的概念,更应该是一个批判的、政治的概念。劳动与异化、自由、幸福、解放等的关系是紧密相关的。

误读产生的第二原因,在于对马克思哲学层面的劳动概念与政治经济学层面的劳动范畴的混淆。《手稿》很明显的事实是马克思将对国民经济学的批判和对黑格尔辩证法和整个哲学的剖析放在一起了。虽然他在序言中也明确表示将这些不同的材料放在一起有些不妥,但他还是按捺不住地对这些材料进行了思考、整合。但问题是这种做法使后来的一些读者在阅读和理解马克思思想时,就如同青年黑格尔派对黑格尔一样,也各取所需,选取了马克思思想的某一部分充分展开,以至在《手稿》中关于劳动的看法就出现了政治经济学的劳动价值论和形而上学的关于人本质的理论。有的学者甚至将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追溯到马克思关于人的本质的理论层面。

通过MEGA2 提供的新资料,我们发现马克思在《手稿》中实际上将当时的国民经济学、黑格尔辩证法、左派黑格尔人物的思想观点、科学社会主义等思想融合在一起,创立出自己的劳动观。政治经济学和哲学的交融,使得马克思的劳动观既现实、彻底——从工人的异化劳动出发,追溯到私有财产产生的根源;又给人希望和行动的方向——废除私有制,实现全人类的解放。其中,“私有财产的主体本质是劳动”的命题最为集中体现出马克思哲学和经济学思想交融的特色。马克思厌恶从抽象的、思辨的观念出发来思考问题,他更愿意从现实的、物质的问题出发来探查社会。所以,他不可能从有关人的本质的抽象规定出发,来探讨工人的异化劳动问题,尽管其中暗含着一些关于人的形而上学前提。

[1] [美]汉娜·阿伦特.人的境况[M]. 王寅丽,译. 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9:74.

[2] [加]菲利普·汉森,汉娜·阿伦特——历史、政治与公民身份[M].刘佳林,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7:27.

[3] 德里达. 马克思的幽灵们——债务国家、哀悼活动和新国际[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

[4] R.N.Berki.On the nature and origins of Marx’s concept of Labour[J].Political Theory,1979,(1).

[5]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 卷[M]. 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6] Marx and Engels.Karl Marx Frederick Engels Collected Works:Volume 3(1843 - 1844)[M]. Moscow:Progress Publishers,1975:274.

[7] Marcello Musto.Revisiting Marx’s Concept of Alienation[J].Socialism and Democracy,2010,(11).

[8] 鲁路.以《1844 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的编排情况为例谈MEGA2 的两次刊印问题[C]//新版德意志意识形态研究.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

[9]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2 卷[M]. 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592.

[10]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3 卷[M]. 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491.

[11]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5 卷[M]. 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207.

猜你喜欢
手稿异化马克思
论马克思对“治理的贫困”的批判与超越
马克思像
作家手稿
作家手稿
农村聘礼的异化与治理——基于微治理的视角
马克思人的解放思想的萌芽——重读马克思的博士论文
商品交换中的所有权正义及其异化
丢失的手稿
论马克思的存在论
异化图像的人文回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