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药联用在癫痫治疗中的方案选择及效果

2015-03-26 07:11吴宏靖王楠楠
科技创新导报 2015年1期
关键词:癫痫

吴宏靖++王楠楠

摘 要:目的 对西药联用在癫痫治疗中的方案选择及效果进行分析和探讨。方法 以2010年1月-2014年2月期间在我院治疗的180例癫痫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组为对照组、观察组1、观察组2,各60例,对照组采用卡马西平+拉莫三嗪治疗,观察组1采用卡马西平+托吡酯治疗,观察组2采用卡马西平+左乙拉西坦,对比各组总有效率,治疗前后癫痫发作次数。结果 观察组1总有效率91.67%,观察组2总有效率90.00%,对照组总有效率73.33%,观察组1、观察组2有效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3组患者治疗后癫痫发作次数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均小于0.05,观察组1、观察组2治疗后癫痫发作次数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但观察组1与观察组2总有效率及癫痫发作次数相比较,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不同机制的药物联合使用比相同机制的药物联合使用有更好的疗效,可以更有效地降低癫痫发作次数,减少治疗风险,是更佳的治疗方案。

关键词:西药联用 癫痫 药物作用机制

中图分类号:R74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5)01(a)-0037-01

根据药物的不同作用机制,卡马西平、苯妥英钠属于钠通道阻滞剂(SC),左乙拉西坦属于突触小泡蛋白A结合剂(SV2),托吡酯属于其他作用机制的药物(M)。有假说认为合理的治疗方案是选用不同作用机制的药物联合应用,可作用于不同的靶点,比起联用相同作机制的药物效果更好[1]。该研究即比较相同机制药物联合和不同机制药物联合的治疗效果,得到如下的结果。

1 资料和方法

1.1 临床资料

研究对象为2010年1月-2014年2月期间在我院治疗的180例癫痫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观察组1、观察组2,各60例。对照组:男38例,女22例;年龄12~61岁,平均(37.5±1.6)岁;病程2~6年,平均病程(3.2±1.5)年;单纯部分性发作10例,复杂部分性发作30例,强直性阵挛性发作20例。观察组1:男36例,女24例;年龄11~60岁,平均(38.5±2.6)岁;病程2~6年,平均病程(3.3±1.4)年;单纯部分性发作9例,复杂部分性发作29,强直性阵挛性发作22。观察组2:男37例,女23例;年龄10-59岁,平均(38.6±1.7)岁;病程2~6年,平均病程(3.3±1.6)年;单纯部分性发作11例,复杂部分性发作28例,强直性阵挛性发作21例。各组患者各项临床资料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纳入标准:所有患者均符合贾建平《神经病学》第7版癫痫的诊断标准[2];每月发作4次以上,每次持续时间15min以上;患者按时服药,临床资料完整,签署知情同意书。

排除标准:有严重的心脑、肝、肾等严重疾病;恶性肿瘤及精神障碍者。

1.2 方法

对照组给予卡马西平和拉莫三嗪治疗,卡马西平起始剂量5 mg/(kg·d),逐渐加至

15~20 mg/(kg.d);拉莫三嗪起始剂量25 mg/(kg.d),逐渐加至50 mg/(kg·d)。观察组1给予卡马西平和托吡酯治疗,卡马西平剂量与对照组相同,托吡酯起始剂量0.5~1.0 mg/(kg·d),逐渐加至4~8 mg/(kg·d)。观察组2给予卡马西平和左乙拉西坦片治疗,卡马西平剂量与对照组相同,左乙拉西坦片起始剂量10~20 mg/(kg·d),逐渐加至30~40 mg/(kg·d)。治疗时间为6个月。观察患者治疗前后癫痫发作次数。

疗效评价标准。控制:完全控制无发作,时间超过用药前最长间歇2倍以上;显效:发作频率减少不小于75%;有效:发作频率减少在50%~75%之间;无效:发作频率减少小于50%或反而加重。总有效率为控制+显效+有效。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7.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用均数±标准差(x±s)来表示计量资料。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 结果

观察组1总有效率91.67%,观察组2总有效率90.00%,对照组总有效率73.33%,观察组1、观察组2的有效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1与观察组2相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详细见以下表1。三组患者治疗后癫痫发作次数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均小于0.05,观察组1、观察组2治疗后癫痫发作次数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但观察组1与观察组2相比较,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细见表2。

3 讨论

药物治疗是治疗癫痫的主要方法,大部分患者可通过药物基本控制病情,但是也有一部分患者病情仍无法控制,转为难治性癫痫,给患者带来严重的心理负担。长期以来,癫痫的主要治疗方法是单药治疗,单药治疗相比较联合用药而言,患者的顺应性更好,副作用少。大约60%的患者可通过单药治疗后控制病情甚至达到痊愈。但同时有30%~40%的患者只有在联合用药下病情才会好转。联合用药有不同的方案,但对于联合用药的方案选择及其疗效至今尚未有统一的原则和标准[3]。

抗癫痫药物常用的卡马西平,苯妥英钠,地西泮,丙戊酸钠,托吡酯,左乙拉西坦等。拉莫三嗪、托吡酯、左乙拉西坦片属于抗癫痫新药,是针对一线抗癫痫药物无效的耐药性癫痫患者而研制的。抗癫痫新药的临床疗效更显著,减少不良反应,已在临床广泛使用。

参考文献

[1] 林力,找志立,胡小红.外伤后癫痫104例临床分析[J].中国基层医药,2012,19 (2):254-256.

[2] 刘俊杰.左乙拉西坦临床应用研究进展[J].首都医药,2011,6(12):12-13.

[3] 武文兴.卡马西平治疗外伤性癫痫疗效观察[J].中国基层医药,2013,20(6): 867-868.

猜你喜欢
癫痫
癫痫中医辨证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探讨中医综合疗法治疗脑卒中后癫痫疗效
癫痫治疗的机制研究新进展
茯苓皮提取物抑制癫痫活性作用
玩电脑游戏易引发癫痫吗?
难治性癫痫持续状态的治疗进展
癫痫共患ADHD儿童的生态学执行功能
脑梗死继发癫痫84例脑电图分析
左氧氟沙星致癫痫持续状态1例
中医针药治疗脑卒中后癫痫临床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