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舒婷, 虞希祥, 乔彬彬, 施振静, 施昌盛, 朱国庆
急性肾动脉栓塞是肾动脉主干和(或)其分支内血栓形成、管腔被血栓或血液中凝固物堵塞导致肾组织缺血坏死、肾功能急性受损的一种疾病。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常延迟诊断或误诊,给治疗带来困难。急性肾动脉栓塞可通过急症肾动脉造影诊断,并同时行置管溶栓治疗,对挽救肾功能及防止病情恶化具有重要意义。2004年1~6月,我科共收治急性肾动脉栓塞患者23例,采用急症置管溶栓治疗并取得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
急性肾动脉栓塞患者23例,其中男性14例,女性9例,年龄54~73岁;左肾动脉栓塞12例,右肾动脉栓塞9例,双肾动脉栓塞2例;伴有房颤11例、风湿性心瓣膜病3例、心瓣膜手术后1例、高血压病5例和肾动脉狭窄3例。病程6~72 h,均以急性腰部或上腹部疼痛伴有尿量减少入院,其中有恶心呕吐12例,低热7例,血尿或蛋白尿15例;肌酐>200μmol/L 3例,150~200 μmol/L 20例,尿素氮>13 mmol/L 5例,11.0~13.0 mmol/L 18 例,白细胞>12.0×109/L 15 例,(10.0~12.0)×109/L 8 例; 腹部增强CT显示上极肾动脉栓塞7例,下极肾动脉栓塞4例,中部肾动脉栓塞10例,双肾动脉栓塞2例;DSA造影显示肾动脉二级分支栓塞17例,肾动脉主干栓塞6例;完全栓塞8例,偏心性栓塞15例。
1.2.1 治疗方法 急症置管溶栓治疗前以丹参10 ml静脉滴注活血,低分子肝素钠5 000 U皮下注射抗凝。采用改良Seldinger技术,经右股动脉穿刺插管,选择性插入4 F Cobra导管至肾动脉,DSA造影观察肾动脉栓塞范围及程度;确定导管位于肾动脉后留置导管,薄膜固定导管及导管鞘,返回病房经导管作溶栓治疗,药物配置浓度为生理盐水50 ml+尿激酶10万U,速度为5 ml/h;微泵持续溶栓72 h后复查肾动脉造影,观察动脉通畅情况。
1.2.2 疗效评估 疗效评估结果分为:①显效,指肾动脉开通80%以上,肾功能完全恢复正常,发热、腹痛等症状完全消失;②有效,指肾动脉开通50%~70%,肾功能接近正常,发热、腹痛等症状基本消失;③无效,指肾动脉开通30%以下,肾功能未恢复正常,发热、腹痛等症状仍存在。
采用SPSS 17.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溶栓治疗前后实验室指标比较用t检验,P<0.05视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3例患者经急症肾动脉置管溶栓治疗后显效15例,有效6例,溶栓有效率为91.3%;2例无效(溶栓后仍有轻微腹痛、少尿等症状,其中1例肾动脉栓塞时间接近72 h,肾组织部分坏死,另1例肾动脉主干阻塞,溶栓过程中导管滑脱)。溶栓过程中所有患者均无出血和感染等并发症。21例术后3 d疼痛、少尿、发热等症状缓解,2例症状减轻。实验室检查显示溶栓治疗前后尿蛋白、天冬氨酸转氨酶(AST)、乳酸脱氢酶(LDH)、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及肌酐(SCr)水平,有统计学差异(P<0.05)(见表 1)。
表1 肾动脉置管溶栓治疗前后实验室检测指标比较
术后1周增强CT显示,23例患者中栓塞区CT值达到邻近组织CT值有21例,低于邻近组织CT值有2例;境界模糊19例,境界清楚4例。DSA复查肾动脉栓塞支完全开通19例(图1),部分开通2例。
患者出院后 1、3、6、12个月门诊随访,检查血常规、尿常规、肝功能及肾功能,复查腹部B超和(或)增强CT。随访期间再次栓塞2例,其中1例再次溶栓后栓塞完全开通,肾功能恢复;1例行肾部分切除术。
急性肾动脉栓塞导致全肾或局部肾组织缺血性改变,患者早期症状和体征无特异性,临床上易误诊,如果不能及时获得诊断和治疗,将使肾功能
图1 急症肾动脉置管溶栓治疗急性肾动脉栓塞
①术前DSA示肾动脉分支栓塞;②置管溶栓3 d后复查DSA示肾动脉栓塞分支开通损坏而无法恢复。因此,及时明确作出诊断显得尤为重要。对于突然发生病侧肾区剧烈疼痛或腹痛及背部剧痛,伴发热、恶心呕吐患者,应考虑肾动脉栓塞可能;肾区轻中度叩击痛(或肋脊角压痛),对急性肾动脉栓塞的诊断有重要意义[1]。造成急性肾动脉栓塞最常见病因和危险因素是心源性血栓栓塞,如心房纤颤、瓣膜病、附壁血栓、感染性心内膜炎等;也可来源于心脏外,如脂肪栓子、肿瘤栓子等;其它少见因素包括镰状细胞贫血、易栓症、免疫系统疾病、可卡因滥用、创伤和介入操作等[2]。
急性肾动脉栓塞实验室检查无特异性指标,主要有尿蛋白阳性,白细胞计数及 AST、LDH、CKMB、GTP、Scr、BUN 等生化指标升高。 Hazanov 等[3]研究认为,肾动脉栓塞严重程度与血尿发生无相关性。血LDH是诊断肾动脉栓塞较为灵敏的指标[4],但无特异性。CT是诊断急性肾动脉栓塞的重要手段,CT平扫多无阳性征象,但可以排除泌尿系结石;增强CT典型表现为肾实质低密度无强化区,约50%急性肾动脉栓塞患者可出现皮质环征,被认为是相对特异性征象[5]。
肾动脉栓塞治疗主要包括手术治疗、内科药物治疗和介入治疗。手术治疗有严格适应证,若肾动脉栓塞患者全部肾实质受累,例如继发于双侧栓塞或一侧肾动脉主干栓塞,通常推荐行外科手术,以此挽救肾功能[6]。内科治疗肾动脉栓塞主要采取全身药物抗凝,抗凝药物包括纤维蛋白溶解物,如尿激酶、链激酶和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rt-PA),目前临床上最常使用尿激酶。全身药物抗凝治疗对肾动脉栓塞有疗效,但用药剂量大,不良反应多。
介入治疗在肾出血性疾病中广泛应用,但在缺血性疾病中的应用较少[7]。肾动脉栓塞介入治疗包括肾动脉置管溶栓和肾动脉抽吸溶栓[8],肾动脉置管溶栓相对创伤小,局部用药且针对性强,对栓塞面积较大者缺乏特异性,可作为选择性血管腔内注射溶栓前后的治疗[9]。介入治疗首先要进行肾动脉造影,它能准确显示肾动脉狭窄和肾动脉栓塞部位、范围、程度及侧支循环形成情况,是诊断肾动脉狭窄的 “金指标”[10]。诊断明确后行肾动脉置管溶栓,选择性血管腔内注射溶栓药物可溶解大部分血栓,且具有可重复性;尿激酶或链激酶局部动脉腔内注入比静脉注射的溶栓效果明显,尤其是对局灶性肾动脉栓塞患者,可提高疗效,降低溶栓药物使用量。
肾动脉置管溶栓治疗急性肾动脉栓塞是先于DSA导引下置管,给予生理盐水50 ml、尿激酶10万U并由微泵以5 ml/h泵入,同时给予全身低分子肝素抗凝治疗,维持72 h后再行肾动脉DSA评估。本组23例患者经肾动脉置管溶栓治疗后21例有效,有效率为91.3%,患者疼痛、少尿、发热等症状得以缓解,实验室检查显示各项指标均比术前好转。无效者2例,DSA造影显示肾实质供血动脉未通畅,术后仍有轻微腹痛、少尿等症状。其中1例患者误诊为肾结石,查明原因后予以内科抗凝,效果不佳后行置管溶栓,但溶栓治疗3 d未溶通(患者肾动脉栓塞时间接近72 h,肾实质已有部分坏死),为此我们建议溶栓时间窗最好开在48 h内;另1例患者肾动脉主干阻塞,溶栓过程中导管滑脱,因而溶栓效果较差。随访期间发生再栓塞的2例患者,系长期动脉粥样硬化、高血压控制效果不佳所致,其中1例再次行肾动脉置管溶栓,另1例肾动脉梗塞严重,遂行急症肾部分切除术。
[1]王 东,史炼钢,于镜泊,等.肠系膜上动脉栓塞与肾动脉栓塞急腹症的特点[J].中华急诊医学杂志,2011,20:315-316.
[2]Antopolsky M,Simanovsky N,Stalnikowicz R,et al.Renal infarction in the ED:10-year experience and review of the literature[J].Am JEmerg Med,2012,30:1055-1060.
[3]Hazanov N,Somin M,Attali M,et al.Acute renal embolism.Forty-four casesof renal infarction in patientswith atrial fibrillation[J].Medicine (Baltimore),2004,83:292-299.
[4]Chu PL,Wei YF,Huang JW,et al.Clinical characteristics of patients with segmental renal infarction[J].Nephrology(Carlton),2006,11:336-340.
[5]Regine G,Stasolla A,Miele V.Multidetector computed tomography of the renal arteries in vascular emergencies[J].Eur J Radiol,2007,64:83-91.
[6]杨震宇,李 军,吕福华,等.急性肾梗死的诊断和治疗[J].中华泌尿外科杂志,2012,33:593-597.
[7]段 跃,徐庆康,周 涛,等.选择性肾动脉栓塞治疗损伤性肾出血[J].介入放射学杂志, 2013, 22: 231-234.
[8]王 凯,蒋国民,赵进委,等.肾动脉抽吸溶栓治疗急性肾梗死六例[J].介入放射学杂志, 2010, 19: 898-900.
[9]邱志磊,白 鑫,祝 海,等.急性局灶性肾梗死诊疗分析[J].中华泌尿外科杂志, 2010, 31: 758-760.
[10]陆再英,钟南山,谢 毅,等.内科学[M].第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5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