菱形井网深部调剖见效特征

2015-03-25 00:59:54杨戟中石油辽河油田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辽宁盘锦124010
化工管理 2015年21期
关键词:轴角增油油量

杨戟(中石油辽河油田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辽宁 盘锦 124010)

目前,关于菱形井网的渗流规律的研究,多集中在菱形井网的见水时机、波及系数和油井压裂产能计算等方面,关于菱形井网深部调剖的渗流机理研究较少,由于研究反九点井网深部调剖见效特征,必须建立能够体现注入水窜流的非均质模型,因此,常规的渗流力学方法无法采用,只能借助于数值模拟等技术手段。黎晓茸、樊兆琪用流线数值模拟器,简单分析了调剖前与调剖后的流线分布特征,定性的说明了深部调剖对流线的改变作用,但是,之前开展的研究都是针对矩形井网开展的,缺乏针对菱形井网的研究,并且没有详细论述在菱形井网内部,处于不同位置(边井、角井)油井的见效特征与动态变化规律。通过建立考虑地应力方向的菱形井网数学模型,研究深部调剖前后的压力、饱和度、流线场的变化规律,总结出菱形井网深部调剖的受效顺序与见效特征,为菱形井网深部调剖效果评价提供依据。

1 深部调剖数值模拟模型的建立

菱形井网在开发过程中,沿主地应力方向油井水淹严重,垂直主地应力方向油井不受效。反应出地下储藏裂缝发育明显,且方向明确。针对这种储层条件和井网形式,开展数值模拟研究,从数值模拟的角度,分析深部调剖后主向油井、侧向油井、垂向油井的见效特征。根据长庆油田某采油厂实际情况,建立了典型数值模拟模型。

采用流线数值模拟器,对封堵前和封堵后的流线形态进行计算。菱形反九点井网在进行深部调剖前,由于裂缝导流能力高于基质导流能力,沿裂缝发育方向流线密集,注入水主要沿主流线方向流动,导致角井快速水淹。

针对水井I1采取封堵措施,封堵半径为160m,封堵后堵剂进入储层后,也主要沿裂缝方向渗流,在主流线方向形成了封堵段塞。堵剂波及到的区域渗透率性极具下降,没有流线穿过。注入水不再沿着裂缝迅速到达P1井和P5井,而需要绕过堵剂形成的封堵段塞,再波及到P1井和P5井。堵剂封堵后,扩大了边井与短轴角井间的波及面积,短轴角井和边井间的死油区面积减少。

2 深部调剖增油效果分析

利用数值模拟计算结果,分别导出深部调剖后的剩余油饱和度分布场和未经过深部调驱的剩余油饱和度分布场,将两剩余油饱和度场数据相减,得到了深部调驱增油量的分布场。

3 现场实际调剖效果验证

长庆油田某采油厂地层厚度稳定,为一套灰黑、灰绿色泥质岩、泥质粉砂岩与灰绿、灰白色中细粒长石砂岩互层,主要含油层系为三叠系延长组长6油层。储层物性较差,平均有效孔隙度10.14%,空气渗透率0.67×10-3μm2,平面上渗透率差异较大,非均质性较强,渗透率级差20.5,突进系数7.4。

目前采出程度10.4%,综合含水57%,采用150×500m的菱形井网形式,平面水窜方向明显。2008至2012年采取了深部调剖措施,通过对调剖后的措施增油量进行统计。

通过实际区块的深部调剖效果可以看出,菱形井网进行深部调剖措施后,大部分井组的长轴角井措施增油量为0,仅有2个井组的长轴角井有一定的措施增油量,但措施增油量在7t以下;边井和短轴角井措施增油量明显高于长轴角井,并且,边井的措施增油量最多,均达到了100t以上。实际区块的深部调剖措施效果与前文理论模型所阐述的见效特征一致。

4 结语

4.1 以长庆油田某采油厂为研究对象,建立了流线数值模拟模型,通过分析调剖前后的流线分布特征,发现堵剂波及到的区域渗透率性极具下降,没有流线穿过,注入水不再沿着裂缝迅速到达长轴角井,而需要绕过堵剂形成的封堵段塞,增加了水驱波及系数。

4.2 通过对比分析不采用深部调剖和采用深部调剖措施的含油饱和度场,得到了深部调剖的增油区域,菱形反九点井网深部调驱增油区域主要集中在边井和短轴角井之间的区域。而深部调剖对于角井附近区域并没有起到增油效果。

4.3 通过对实际区域的深部调剖效果进行统计,发现深部调剖后,长轴角井几乎没有起到增油效果,边井和短轴角井增油效果明显,验证了理论模型的准确性。

[1]朱圣举等.低渗透油藏菱形反九点井网见水时间研究[J].油气藏评价与开发,2013,3(2):41-45.

猜你喜欢
轴角增油油量
子长老草湾区7247井组调剖驱油技术研究
高含水油井自转向酸酸化技术研究与应用
科学与财富(2019年6期)2019-04-04 01:02:24
压裂作业效果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及措施技术经济界限
电容式油量表设计
电子测试(2018年18期)2018-11-14 02:30:28
基于FPGA的同步机轴角编码器
通信用固定柴油发电机油量分析
高芳烃环保橡胶填充油量产
橡胶工业(2015年6期)2015-07-29 09:20:40
非直视紫外光非共面通信系统性能分析
电磁耦合式位移传感器的直接数字解调电路设计
闭环轴角解算误差分析及精度补偿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