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掘与开显:“美丽中国”思想的文化基因解码——以儒家和道家为例

2015-03-25 00:53王学荣
河北地质大学学报 2015年1期
关键词:文化基因美丽中国道家

王学荣

(复旦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上海 200433)



发掘与开显:“美丽中国”思想的文化基因解码
——以儒家和道家为例

王学荣

(复旦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上海 200433)

摘要:自新中国成立以来(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迎来了一个飞速发展时期,社会生产力获得了突飞猛进的大提升。但人们为此付出的代价亦不可低估,生态代价甚为严重。目前,人类正面临着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在此背景下,中共十八大提出了“美丽中国”这一诗意命题。“美丽中国”尽管作为一个命题而言是在党的十八大才提出来的,但它却有着非常深厚的文化根基。中国的传统文化,无论是儒家还是道家,都蕴含着丰富的“生态元素”。在生态危机日益凸显的今天,有必要对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生态因子”作深度发掘,并将其在现时代发扬光大。这对“美丽中国”建设的实践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美丽中国;文化基因;儒家;道家

一、“美丽中国”思想概说

中共十八大首次提出了“建设美丽中国”这一富有诗意的战略目标。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1]。这是中共十八大为我们描绘的一幅关于“美丽中国”的、充满了诗情画意的美好蓝图。

“美丽中国”这一“诗意命题”一经提出,在举国上下立刻引起了强烈反响和共鸣。因为“美丽中国”确确实实是中国共产党在当下顺应广大人民群众过上幸福生活新期待所提出来的新论断。该论断的提出,体民情、得民心、顺民意,鲜明地反映了社会发展进步的新动向,具有划时代的战略意义。实际上,“美丽中国”并不仅仅是一个简简单单的“命题”,更是一种全新的理念,反映了时代对生态的新要求以及人们对生存环境的新期望。

需要强调的是,“美丽中国”并不是一个单向度的概念,而是一个蕴涵着丰富内容的多维度命题,因此,我们不能对其作简单化、单一化的理解。如果仅仅从人与自然的关系角度将“美丽中国”理解为自然美、生态美,那显然是失之偏颇的。笔者认为,比较可取的理解是应该将视域扩展到人与人、人与社会等丰富关系。事实上,“美丽中国”这一诗意命题和全新理念不仅包括生态美、自然美,还蕴涵着人文之美、社会之美、生活之美、时代之美等多重韵味。“美丽中国”是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的高度和谐,是自然美、人文美、社会美、时代美、生活美等多向度的统一。

“美丽中国”尽管作为一个命题而言是在党的十八大才提出来的,但它却有着非常深厚的文化根基。说到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美丽中国”图景,也许读者马上会想到陶渊明《桃花源记》中的一段话,“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虽寥寥数语却勾勒出一幕令人心驰神往的生活场景,一幅青山绿水、风景如画、人与自然高度和谐的生动画面跃然纸上,这难道不是对“美丽中国”的真实写照吗?其实,“美丽中国”的思想因子远远不止陶渊明的《桃花源记》,它已经深深地熔铸在中华文化的血脉里。

二、儒家的生态观念及其对“美丽中国”建设的启迪

中国的儒家生态观或许可以一直往前追溯到《周易》,《周易》作为一部充满人类智慧的奇书,对生态观亦有其真知灼见。例如,《周易》认为,天、地、人并不是割裂的,而是有机统一的整体,并将天、地、人称作“三才”,正所谓“《易》之为书也,广大悉备:有天道焉,有人道焉,有地道焉。兼三才而两之,故六;六者非它也,三才之道也。”《周易》将天、地、人辩证地统一起来,确实蕴藏着人类古老的生态智慧。西汉大儒董仲舒则对《周易》“三才”的观点作了进一步的发挥和阐释,董仲舒认为,天、地、人紧密相连、缺一不可,是“相为手足,合以成体”的关系。例如,董仲舒在其代表性著作《春秋繁露》中这样说道:“何为本?曰:天、地、人,万物之本也。天生之,地养之,人成之。天生之以孝悌,地养之以衣食,人成之以礼乐,三者相为手足,合以成体,不可一无也。”(《春秋繁露·立元神》)宋代大儒张载被后世尊称为“北宋五子”之一,学富五车的横渠先生在认真总结前人思想成果的基础上,明确地提出了“天人合一”这个著名的哲学命题。例如,张载(张横渠)在其著作《正蒙》里这样说道:“儒者则因明至诚,因诚至明,故天人合一。”(《正蒙·乾城》)可见,“天人合一”的思想在《周易》中就已经开始萌芽,经由西汉大儒董仲舒的发展,到宋代学者张载那里,作为一个哲学命题正式提出。不管是《周易》也好,董仲舒也好,张载也好,共同点是都认为人的生命是天地万物和谐统一的。天地滋养孕育着万事万物,使生命得以绵延不绝、生生不息,作为“宇宙之精华、万物之灵长”的人类便与天地万物相辅相成、共生共荣,天、地、人是一个和谐有机的统一体。

中国儒家生态观不仅主张“天人合一”,而且还主张“仁民爱物”“民胞物与”。说到“仁民爱物”,首先当然不能不说到“仁”。“仁”是中国儒家思想体系中的一个核心概念。一提到“仁”,读者也许立刻会想到“仁者爱人”,其实中国儒家不仅仅讲“爱人”,而且还把“仁”的范畴进一步扩展到自然界。例如,《周易》中就有这样的话,“天地之大德曰生”。(《易传·系词》)把“生生”作为人的“大德”。孔子在《论语·述而》中亦说道:“子钓而不纲,弋不射宿”(《论语·述而》)。孔子认为,保护小鱼和巢中的小鸟,不仅是热爱自然、维护生态平衡的手段,同时也是仁爱精神的体现。有亚圣之美誉的孟子则明确提出了“仁民爱物”的思想主张,孟子说:“君子之于物也,爱而弗仁;人而弗亲。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孟子·尽心上》)西汉大儒董仲舒继承和发展了孔孟的思想,例如,董仲舒在《春秋繁露》中这样说道:“质于爱民,以下至鸟兽昆虫莫不爱。不爱,奚足以谓仁?”(《春秋繁露·仁义法》)在这里,董仲舒明确地将“仁”的范围扩展到鱼虫鸟兽等动物之中,这一点与孔子“子钓而不纲,弋不射宿”的思想确有异曲同工之妙。宋代大学者张载在总结前人思想的基础上又作了进一步的发挥,提出了“民胞物与”的思想。例如,张载在其著作《西铭》中这样写道:“故天地之塞,吾其体;天地之帅,吾其性。民,吾同胞;物,吾与也。”(《西铭》)意思是说,视天下所有的人都为自己的兄弟,应当以仁爱相待;同时视万物为自己的同伴,把万物当作人类的朋友。所有这些,均体现了中国儒家思想对天地万物的友善与关爱。

此外,“德配天地”“兼利万物”“与天地相参”亦是中国儒家生态观的重要思想。例如,中国儒家经典《礼记·经解》中就有这样的话,“天子者,与天地参,故德配天地,兼利万物,与日月并明,明照四海而不遗微小。”(《礼记·经解》)《中庸》里面亦这样写道:“诚者,天之道也。诚之者,人之道也”。“唯天下至诚为能尽其性。能尽其性,则能尽人之性。能尽人之性,则能尽物之性。能尽物之性,则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则可以与天地参矣。”(《礼记·中庸》)这里的“参”即是说,天、地、人三者相互依存、相互作用、相辅相成、共生共荣,只有“尽人之性”,同时又“尽物之性”,才能“赞天地之化育”,进而实现“与天地参矣”,用今天的话来说,人与自然才能真正和谐共生。

中国儒家生态观,无论是“仁民爱物”“民胞物与”的思想也好,“德配天地”“兼利万物”“与天地相参”的理念也罢,总的观点是“天人合一”,也就是将天、地、人视为一个和谐有机的统一体,认为人类与天地万物相辅相成、共生共荣。而“美丽中国”建设需要的正是这样一种生态观。笔者认为,只有将天地万物视作人类自身的朋友,而不是将人与自然割裂开来、对立起来,人类的生态危机才能从根本上得到克服,“美丽中国”的美好蓝图才有可能真正实现。

三、道家的生态理念及其当代价值

不仅是儒家,中国道家也同样蕴含着丰富的“生态因子”。说到道家思想,读者首先想到的也许就是老子“自然无为”的观点。然而,长期以来,很多人对道家“无为”的思想存在一定程度的误解,想当然地认为“无为”就是“不作为”,这种理解是失之偏颇的。实际上,道家所主张的“无为”并非简单的“不作为”,例如,老子就曾经这样说过,“道生之,德畜之,物形之,势成之,是以万物莫不尊道而贵德。道之尊,德之贵,夫莫之命而常自然。故道生之,德畜之,长之,育之,亭之,毒之,养之,覆之。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是谓玄德。”(《道德经》第五十一章)这段话的大意是说,一方面,生长万物离不开“道”,繁殖万物则不能离开“德”;另一方面,“道”尽管生长万物但并不“据为己有”,“德”尽管帮助万物但并不“自恃有功”,“物”与“势”引导万物但并不宰制它们,这才可以称作是最高尚的道德(即“玄德”)。可见,道家所说的“无为”,绝不是人们通常理解的“消极不作为”,而是“不妄作为”。意思是告诫人们应当遵循事物内在的法则,按事物的规律办事,而不要轻举妄动。《道德经》中还有这样的话,“为不为,则无不治。”这里的“无为”显然只是手段,“为”才是真正的目的,“无不治”则是“为”的效果。类似地,老子还说过,“以辅万物之自然而不敢为。”(《道德经》六十四章)那么按照道家“自然无为”的思想观念行事,实际上也是要求人们尊重自然,认识自然,遵循自然界的法则,不轻举妄为。人类的生产也罢,生活也罢,既要满足人的需求,同时也应符合客观规律,做到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

除了“自然无为”的思想,道家还主张“道法自然”的思想。例如,《道德经》中这样说道:“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道德经》第二十五章)道家认为,宇宙万物均有自己的运动方式和运行规律,天、地、人皆按照自己的规律存在和运动。因此,人应当顺应天道、尊重自然,而不能与天道相抵触、与自然相抗拒。道家还认为,“道”是整个世界的本源,是创造万事万物的源泉和动力,亦是宇宙万物存在的根据。例如,《道德经》中有这样的话,“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道德经》四十二章)虽寥寥数语,却清楚地表达了这一思想。庄子则充分继承了老子的这一思想,进一步提出“道者万物之由也”。(《庄子·渔父》)这与老子的上述观点如出一辙。

此外,“相生相养”“知足知止”亦是道家的重要思想。道家不仅重视人与人之间的伦理(笔者姑且称为“人际伦理”),同时也重视人与自然间的伦理(笔者暂且称为“生态伦理”),主张“凡事无大无小,皆守道而行,故无凶;今日失道,即致大乱”。这里所说的“道”,既是“天道”,也是“人道”,是二者的统一,一言以蔽之,乃是相生相养之道。道家还还特别强调,人对物质享受应加以节制,例如,老子这样说过:“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道德经》第四十四章)即是说,只有知道满足,才不会受到屈辱;只有懂得适可而止,才不会带来危险;惟其如此,才能够保持长久。与此相类似,《道德经》中还有这样的话,“夫亦将知止,知止所以不殆。”(《道德经》三十二章)意思是说,知道适可而止,才有可能避免祸患。根据道家“相生相养”、“知足知止”的行为准则,人类在开发和利用自然资源的时候,理应注意自然界的承受能力,合理利用,开发有度。

无论是“自然无为”还是“道法自然”,无论是“相生相养”还是“知足知止”,无不体现了中国道家古老而睿智的生态理念。这些生态理念虽历经岁月的淘洗,却历久弥新,至今仍散发出勃勃的生机,为生态文明的理念提供思想文化支撑,对“美丽中国”建设的实践仍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四、中国传统生态观在现时代的挖掘与开显

新中国成立以来,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迎来了一个飞速发展时期。社会生产力大幅度提升,经济总量突飞猛进,GDP连年攀升,社会面貌日新月异,所取得的成就应该说是举世瞩目的。然而,中国的飞速发展并不是没有代价的。相反,中国却为经济的高速发展付出了沉重的代价,生态代价尤为严重。就在我国经济社会飞速发展的同时,生态环境也遭受到了前所未有的破坏,生态形势日益严峻。党的十八大报告将当前中国面临的严峻生态形势概括为三个方面: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2]

正是在这样的时代背景和生态背景下,建设“美丽中国”便提上了议事日程。党的十八大明确将“美丽中国”作为一个命题提出来,这充分彰显了时代对生态的新要求,也反映了人们对生存环境的新期待。正如党的十八大报告所指出的那样,“要按照人口资源环境相均衡、经济社会生态效益相统一的原则,控制开发强度,调整空间结构,促进生产空间集约高效、生活空间宜居适度、生态空间山清水秀,给自然留下更多修复空间,给农业留下更多良田,给子孙后代留下天蓝、地绿、水净的美好家园。”[3]在这里,党的十八大报告为我们描绘了一幅天蓝、地绿、水净的“美丽中国”画面。其中,“集约高效的生产空间”“宜居适度的生活空间”“山清水秀的生态空间”均是“美丽中国”的具体体现。

然而,正如上文所述,“美丽中国”尽管作为一个命题而言是在党的十八大才提出来的,但它却有着非常深厚的文化根基。儒家也好,道家也罢,都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儒家和道家都蕴藏着许许多多关于人与自然万物和谐共生的思想因子。这些思想因子需要我们去深度发掘,将其在现时代充分开显出来,并进一步发扬光大。这是我们文化工作者的使命。传统生态因子的发掘与开显,对“美丽中国”建设的实践无疑具有重要意义。

当然,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其中的生态思想亦大有深意,文章只是对儒家和道家的生态观作了一个初步的探讨。这种探讨在很大程度上还只是尝试性的,尚待学界同仁作更加深入的研究。

参 考 文 献:

〔1〕〔2〕〔3〕 胡锦涛.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 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N].人民日报,2012-11-18(4).

(责任编辑吴星)

Excavation and Brightening: Decoding

the Cultural Gene of "Beautiful China" Thought

—Taking Confucianism and Taoism as Examples

WANG Xue-rong

(Fudan University,Shanghai 200433)

Abstract:China's economy has developed rapidly and the social productive forces obtained a big promotion since the founding of new China(especially since the reform and opening-up). But the cost we pay cannot be underestimated,and the ecological cost is particularly serious. At present,the humankind is facing the serious situation such as the tight resource constraints,serious environmental pollution and the degeneration of ecological system. Under this background,the eighteenth national congress of the CPC proposed the poetic proposition of "beautiful China". Although "beautiful China" was put forward in the eighteenth national congress of the CPC as a proposition,it has very profound cultural foundation. The traditional Chinese culture(both Confucian and Taoism)contains rich "ecological elements". The ecological crisis has become increasingly prominent today. It is necessary for us to make a depth excavation to the "ecological factors" of Chinese traditional culture and carry them forward in modern times. It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to the practice of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beautiful China".

Key words:beautiful China; cultural gene; Confucianism; Taoism

中图分类号:B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6875(2015)01-0133-04

作者简介:王学荣(1984—),男,湖南炎陵人,复旦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生,主要研究方向为:马克思主义理论,生态哲学与传统文化。

收稿日期:2014-12-16

DOI:10.13937/j.cnki.sjzjjxyxb.2015.01.025 网络出版地址:http://www.cnki.net/kcms//10.13937/j.cnki.sjzjjxyxb.2015.01.025.html网络出版时间:2015-02-2015:30

猜你喜欢
文化基因美丽中国道家
漫画道家思想
漫画道家思想
牢记道家养生“十不过”
舞蹈人类学视角下湘西土家族摆手舞的文化基因解码
德国工匠精神的文化基因分析
浅析泉州侨批的传统文化基因
德国“国富民强”的奥秘
道家思想に学ぶ現代的ガバナン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