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学洲
【关键词】 数学教学;学生;学习兴趣;创设环境;联系实际;
自主活动
【中图分类号】 G62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5)03—0102—01
数学比较抽象,学生往往不能提起兴趣。因此,数学教学重在培养学生的兴趣,有了兴趣,学生才能乐意走进课堂,去品味学数学的情趣,才会有展示自我能力的欲望。那么,如何培养学生的数学兴趣呢?下面,我就结合工作实践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加强教学民主,创设宽松环境,让学生在轻松愉快中产生兴趣
我们知道“行为发生于一切行为环境之中,行为又受行为环境的调节”,所以,教师要根据学生已有的生活经历、经验和心理特点,人为地创设一种有利于学生学习和健康成长的最佳心理环境和行为环境。首先,教师对学生要具备大海般宽广的胸怀和父母般的爱心;其次,师生间要建立民主平等、双向交流与合作的关系;最后,要营造一个充满友爱和温情的班集体。在这种“心理自由”、“心理安全”的环境和氛围中,学生才能做到轻装上阵、毫无顾虑,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并在体验和感悟中产生兴趣,积极主动地去思索、去发现、去创造。
二、联系学生生活实际,让学生在感悟数学价值中激发兴趣
1.挖掘教材内容,启发体验感悟。小学数学中的许多概念、算理、法则等都可通过追根寻源找到其知识背景,教师在教学中要努力把数学知识向前延伸,寻求它的源头,让学生明白数学知识从何处产生,为什么会产生。 如,在教学“教室有多长”时,我让学生选择工具量一量教室的长度,结果学生中有的说有22本数学书那么长,有的说有35把尺子那么长……这时,我再让学生讨论交流:为什么同样的教室量得的结果却各不相同?你又有什么想法?这样学生们就会深深地感悟到统一测量单位的必要性。在体验的基础上再来教学新知,学生就会产生一种熟悉感和把它弄清楚的内在动力。
2.联系现实生活,体验数学魅力。在数学教学中,我们不仅要让学生了解知识从哪里来,更要让学生知道往何处去,并能灵活运用这些知识顺利地解决“怎样去”的问题,这也是学生学习数学的最终目的和归宿。例如,学习了“求平均数”这一知识后,便可让学生围绕“在舞蹈等评比活动中,各个评委给同一参赛者打的分不一样,怎样确定其最后得分?”等实际问题,思考并展开讨论,使学生通过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进一步体验到数学的巨大魅力。
三、重视自主活动,让学生在体验感悟中培养兴趣
学习心理学表明,“学”这一活动最好的方法就是“做”。学习者只有通过自身的积极思维和主动参与的“做”而获得的数学知识,才是理解最深刻、掌握最牢固且最有实用价值的知识。因为这种能让学生大脑和双手真正动起来的学习,不仅能让每个学生用自己内心的体验和参与去学习数学,感受、理解知识的产生发展过程,而且在这种体验和参与的过程中学会了学习、增强了自信、培养了兴趣。
1.在体验中培养。 一个正确的认识,往往需要经过由实践到认识,再由认识到实践的多次反复才能完成。同样,小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过程也是一个认识过程,也应遵循“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原则。如,在教授“求平均数”的方法时,我先让每个学生想办法把三排分别为6个、5个和4个的棋子变成每排同样多。学生凭直觉很快就从第一排移一个棋子放到第三排使之变得相等,即他们在活动中发现了可用“移多补少”的方法求平均数。接着,我又让学生进行分一分的活动,即把四包颗数不等的糖平均分给3个同学(颗数较多,不易一下子看出每人分得几颗)。在这一实践过程中,有的学生直接利用已有的生活经验把四包糖先合并再分,也有的学生在“移多补少”的过程中发现这种方法很繁琐,而重新改用把四包糖合起来再平均分的方法。像这样学生通过实践感悟而获得的新知是最清晰、最深刻和最难忘的,学习起来也更有兴趣。
2.在探索中巩固。《数学课程标准》强调应把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作为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教学中若能经常将这两种方法结合运用,必将有利于学生探索意识和合作交往能力的培养。如,在“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几”的应用题教学中,我出示例题:老师买一个讲义夹24元,小明买一个铅笔盒18元。老师比小明多用多少元?让学生读懂题意后,就让他们想办法设计一个方案表明题意,设计的方案要求能清楚、方便地比出谁比谁多多少。学生经过一段时间的自主探索,不同的学生具有不同的生活经验和知识背景,于是构建出各种各样的方案。很明显,这些方案的构建,既闪现着创新思维的火花,又强化了学生学习“成功的体验”,自然会强化学习数学的兴趣。
编辑:郭裕嘉